定窯印花龍紋瓷盤

定窯印花龍紋瓷盤,宋代文物。呈敞口,圈足,芒口覆燒。盤內壁印雲紋一周,盤心是一龍戲珠。整個花紋繁縟精細。


名稱:印花龍紋瓷盤
年代:宋
窯口:定窯
特徵:此盤呈敞口,圈足,芒口覆燒。盤內壁印雲紋一周,盤心是一龍戲珠。整個花紋繁縟精細。
宋、遼、金、西夏瓷器
宋代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第一個黃金時代,宋代著名的窯系有:以生產白瓷為主的定窯系,以生產白瓷和釉下彩繪瓷為主的磁州窯系,以生產紅,藍窯變釉為主的鈞窯系,北方生產青瓷的耀州窯系,南方生產青瓷的越窯和龍泉窯系,及以江西景德鎮為中心的青白瓷系和生產黑瓷及各種黑色窯變釉的黑瓷系等。除了這些為數眾多的民窯外,宋朝宮廷還建立了汝官窯,鈞官窯、汁京官窯,郊壇官窯,"哥窯"等官窯群。與宋朝同時,中國北方並立的三個少數民族政權,即契丹人建立的遼,党項羌人建立的西夏和女真人建立的金,也都有各自的制瓷業。這些地區所生產的瓷器除具有本民族的特點外,還有明顯受到唐,宋北方諸窯影響的痕跡。窯定代宋
定窯是宋代著名瓷窯之一,以產自瓷而馳名。宋代是定窯的發展時期,產量、質量及製作工藝較五代又有明顯提高。定窯瓷器多為白釉,亦有少量的黑釉、醬釉、褐釉、綠釉等品種。宋代白釉顏色偏黃,唐代定窯白釉呈色偏青,在造型曲線轉折變化的積釉處,常呈現較明顯的青白色。這是區別唐宋定窯白瓷的重要依據。宋代定窯白釉還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即所謂的"淚痕"。這是上釉過程中,釉漿流淌的痕跡,"淚痕"厚處均有明顯的偏黃色。無論是正燒,還是覆燒,"淚痕"流向均是自上往下流淌。這是鑑定定窯瓷器尤其要仔細觀察的重要特徵。
醬釉、褐釉、黑釉、綠釉等品種,在定窯瓷器中占的比例不大,完整的傳世品更是稀少,故收藏價值較高。定窯顏色釉品種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全系白胎,即與白瓷所用胎料完全一樣,只是外罩色釉不同。這是紫定、黑定、綠定與其他窯口區別的重要標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