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提要
張白原名一卿,號定峰,江陰人。是集皆所作樂府,或用古題,或自製新題,曹禾為之評點。第五卷中有為王熙作《青箱堂頌》,為魏裔介作《修竹頌》,禾《跋》其後曰:“或問《青箱堂》、《修竹》二頌,何以俱人樂府,予曰:子不見郭茂倩全書乎?宋泰始歌舞曲詞,其中《皇華頌》、《聖祖頌》、《天符頌》、《明德頌》、《帝圖頌》皆頌也,頌何可不入樂府哉?不獨頌也,自六朝至唐,凡古七言律詩、絕句、排律,無不入樂府者。俱取其聲律格調,非可執一論也”云云。案禾此說,似乎博洽,而實未詳考。如從其始而論,則頌居四詩之一,是為樂府之原本,又何必牽引宋舞曲詞,以相附會?如核其派別而論,則律逐調移,詞隨律變,郊祀、燕享,有殊於鼓吹,平調清商,有殊於吳聲,以至舞曲、琴操,體例各殊,郭茂倩書可以覆按,如必混而一之,總歸諸樂府?則合而並之,正可總謂之詩,又何樂府之云乎?至謂五、七言律詩、絕句、排律,無不入樂府者,其說又知一而不知二。禾所謂五、七言律者,非沈佺期《古意》,姚崇《享龍池樂章》之類乎?所謂排律者,非薛道衡《昔昔鹽》、楊巨源《萬壽無疆》詞之類乎?漢、魏至唐,自朝廟樂章以外,大抵采詩入樂者多,倚聲制詞者少,其詩人擬作亦緣題取意者多,按譜填腔者少,故《竹枝詞》、《楊柳枝》、《羅嗊曲》之屬,其倚聲制詞,按譜填腔者也。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譜為《陽關曲》,此采詩入樂者也。《蜀道難》即賦“蜀道”,《巫山高》即賦“巫山”,此緣題取意者也。當其入樂,與詩絕不相關。且有割取詩末四句,如李嶠《汾陰行》,割取詩前四句,如高適《哭單父梁二少府》詩者。當其作詩,與樂亦絕不相關。甚有以古題衍為七言律詩,如胡曾之《關山月》者。又甚至每句衍為一首,如趙嘏之《昔昔鹽》者。其間,連篇大曲入破,多用五言絕句,而謂“五言絕句為入破”,則不可;遣隊多用七言絕句,而謂“七言絕句為遣隊”,則不可。張白既不知詩樂之分,禾又徒見樂府之用律詩,遂執律詩以為樂府,均失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