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能訓練說

官能訓練說

官能訓練說(theory of faculty training),亦稱形式訓練說,是一種關於學習心理的理論觀點。此說認為人的心智由諸如思維、記憶等一系列官能組成,通過特定的課程訓練可使之得到增強。其最初由18世紀德國學者C·沃爾夫提出。

概述

官能一詞一般指身體器官的功能,如視覺是眼的功能,聽覺是耳的功能,也可指生物有機體的某方面功能。作為官能訓練說理論基礎的官能心理學思想可溯源自亞里士多德提出的植物、動物、理性三種靈魂。沃爾夫秉承亞里士多德的觀念,認為人的心靈有各種不同的官能,並通過這些官能進行不同的心智活動。他把人的心理官能分為認識官能和動求官能兩大類,其中認識官能又分為感覺、想像、記憶、注意、悟性和理性。

在以上觀點基礎上,沃爾夫進一步認為,雖然各種心理官能是與生俱來的,但必須經過訓練才能得到發展和加強,由此衍生出教育教學上的官能訓練觀點。根據這種觀點,學習的實質在於加強和訓練各種心理官能,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加強心理官能,重要的是所學對象的難度和訓練價值。

官能訓練說的信奉者認為,學習的具體內容是很容易被遺忘的,而只有通過訓練得到官能發展才是終生受益的。又因官能訓練說以性惡論作為其人性論基礎,故此它尤其強調對意志官能的發展和訓練,認為學習必須經歷一個痛苦的過程,學習者必須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方能得到磨練和提高。

所以,難記而不實用的古典語言(如拉丁語和希臘語)、數學和自然科學中的難題,被認為是訓練官能的最好教學材料。

簡評

官能訓練說中的合理成分被近現代心理學的學習遷移理論和實驗研究所繼承,但是其對心理官能的形上學的劃分、對官能訓練效果的武斷誇大、對知識內容作用的貶低以及對學習者主動性和探索性的漠視,則被摒棄。

當代腦科學揭示了學習行為具有修飾神經突觸機能的效果,小腦神經迴路在運動學習中被調製,認知行為是大腦皮質多個功能聯合區協同活動的結果,從而大大超越了官能心理學觀點的歷史局限性,也為學習遷移的觀點提示了新的基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