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1.百官;較低級的官吏。《書·胤征》:“每歲孟春,遒人以木鐸徇於路,官師相規,工執藝事以諫,其或不恭,邦有常刑。”孔傳:“官師,眾官。”《國語·吳語》:“陳士卒百人,以為徹行百行,行頭皆官師,擁鐸拱稽。”韋昭註:“下言十行一嬖大夫,此一行宜為士。《周禮》:‘百人為卒,卒長皆上士。’”《禮記·祭法》:“官師一廟。”鄭玄註:“官師,中士、下士、庶士、府史之屬。”《穆天子傳》卷六:“百嬖人官師畢贈。”郭璞註:“官師,群士之號也。”清王夫之《張子正蒙注·王禘》:“所謂官師者,次其長者也。然則達官之長必三命而上者,官師則中士而再命者。”
2.官吏之長。《國語·楚語上》:“在輿有旅賁之規,位寧有官師之典。”韋昭註:“師,長也。”《漢書·晁錯傳》:“高皇帝親除大害,去亂從,並建英豪,以為官師,為諫爭,輔天子之闕,而翼戴漢宗也。”顏師古註:“師,長也,各為一官之長也。”《新唐書·李絳傳》:“將帥擇,士卒勇矣;官師公,吏治輯矣。”
3.指考試官。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立此存照(一)》:“寥寥三百餘字耳,卻已將學生對於舊學之空疏和官師態度之浮薄寫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