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簡介
邵武地處福建武夷山之南,為入閩要道,閩北重鎮。西漢時閩越王無諸在此築“烏阪城”,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年)首置“昭武縣”。南宋時,邵武人口已達50多萬(現約30萬)之眾,絲織、造紙、印刷、制瓷、冶煉等手工業也極為發達。至今仍存有古文化遺址300多處,歷代文物3000多件。解放後經三次文物普查和搶救性考古發掘,邵武古墓葬出土物較為大宗的為:漢陶、六朝青瓷、宋青白瓷及銅鏡、硯台、古錢幣等,特別是南宋之古物尤為多見。經專家考證,這與宋代靖康之恥、建炎南渡有關,宋高宗定都臨安(今杭州),閩北邵武即為其近鄰,地靈人傑,歷代文物古蹟為其突出的地方特色,因而獲福建省“歷史文化名城”殊榮。藏品簡介
閩北重鎮邵武古墓葬出土的古代銅鏡中,以宋代特別是南宋的湖州鏡為多見。常見有“湖州真正石念××叔照子”,豎長方形框銘文的素背鏡出土傳世。還見有饒州鏡、袁州鏡、撫州曾家鏡、成都龔家鏡、潭州鏡等種類繁多。造型上有圓形、方形、六葉葵花形、六瓣菱花形、六邊形、桃形、鐘形、鼎形、雞心形,還有帶柄的。筆者早年收藏的幾十面古銅鏡中,有一面為墨書“辛未歲,鄒道鑄”、“官”字銘文的南宋六瓣菱花形素背銅鏡(見圖),該鏡標準重250克,直徑17.5厘米,邊緣較窄,外薄里厚,緣厚0.5厘米。六瓣菱花形、素背。條形拱紐、無紐座。鏡背由右向左豎書“辛未歲,鄒道鑄”,中間下方書一“官”字,均為銹下墨書,字型為北宋徽宗趙佶皇帝所創的“瘦金體”。該鏡銅質為黃中閃紅,外表包漿為半水銀半青綠二色間雜之“鉛背”。該鏡初現邵武古玩市場時,被多名古玩高手斷為後仿贗品,理由是“從未見過有銅鏡用墨書銘的”。可是據筆者收藏後細查精鑒,認為絕非後仿之贗品,應斷為南宋有乾支、鑄工兩銘款的真(珍)品,愚鑒有六:一、從形制上看
我國紀地、紀名號銘鏡最早出現在宋代,而且宋鏡大多為素鏡,重實用不重紋飾。該鏡為典型的六瓣菱花形,鏡紐較小,鏡體比北宋初期更為大徑寬厚,鏡體凸邊,鏡緣較窄,外薄里厚。自報家門、字號記銘、細線淺浮雕為宋鏡突出的特點。南宋鏡特徵為大且厚重,此類銅鏡閩北古墓葬出土較多,並不罕見。
二、從墨書上看
在我國殷墟發掘的甲骨中,就有墨書甲骨出土,源遠流長。宋墓出土的瓷器砂胎底足上常見各種各樣的墨書,雖歷經彌久,墨跡依然清晰可見。該鏡墨書在30倍放大鏡下,清晰可見為銅銹包漿下的墨書,墨汁沁入銅體,無法洗去,應為該境出爐之時、啟用之前所書,亦可能為特鑄之隨葬明器。
三、從銘文上看
宋代(960~1279年)320年間歲逢“辛未”乾支的年號有:北宋971、1031、1091年和南宋的1151、1211、1271年。而“瘦金體”流行應在徽宗之後的南宋上述三個年號間。“鄒道”及“官”字銘應為南宋官鑄名匠鄒道所鑄之銅鏡。
四、從銅質上看
漢唐銅鏡為69%銅、25%錫、6%鉛的高錫青銅鑄造,質地硬脆,多破碎爛鏡。而宋鏡為67%銅、19%鉛、9%錫的高鉛(鋅)銅鑄造,因含錫量大減,銅質較軟,黃中閃紅。元代黃銅質紅;明代黃中閃白;清代黃中閃黃。因此宋代雖有仿造漢唐銅鏡,但型質和風格差別明顯,故不難鑑別。該鏡銅質黃中閃紅,應為宋鏡。
五、從銹色上看
由於時代差異和銅質的不同,也由於出土地點之不同,其銅銹銹色也有差別。宋鏡的銹層不厚硬,去掉銅銹後(俗稱“洗澡”),鏡體底子是平的,沒有漢唐鏡的槽坑。銅銹為綠漆銹多見,其銹色優劣排為:黑漆背、銀背、鉛背、青綠背。該鏡面為銀背,鏡背為鉛背,包漿傳古,品相上好。
六、從價值上看
宋鏡當然比不上漢唐之鏡珍稀價貴,又由於銅鏡知識含量高,紋飾深奧難懂,過去為收藏界冷門,拍賣公司很少涉足,其拍賣歷史只有短短六年。今年的拍市上,古代銅鏡的平均身價暴漲30%以上,上海正德拍賣公司頭一次涉足藝術品拍賣,所拍一面“猴子喜鵲鏡”,成交價達550多萬元,堪為驚市天價,可見古代銅鏡收藏已成為當今藏品新寵。該鏡有確切的乾支款、鑄匠款及“官”字款,在傳世宋鏡中所見不多,應屬珍品之標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