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

《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由安徽省人民政府於2006年3月27日發布。

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的通知

皖政〔2006〕29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已經省十屆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十一五”規劃是我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大戰略思想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是指導我省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和行動綱領。各級政府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運用市場、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保障規劃順利實施。要將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作為本地區的工作重點,在編制和實施年度計畫時分解落實。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責,密切配合,做好銜接和協調工作,推進規劃順利實施。省發展改革部門要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監測,及時研究規劃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會同有關部門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重大問題要及時提出對策建議並向省政府報告。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認真組織學習《綱要》,新聞單位要大力宣傳《綱要》,全省上下都要深化對《綱要》的理解,增強執行《綱要》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實現安徽奮力崛起而努力奮鬥!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三月二十七日

規劃綱要

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

第一篇 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第一章 規劃背景
第一節 “十五”發展的歷史性成就
“十五”以來,省委、省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思想,堅持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正確貫徹國家巨觀調控政策和安徽實際相結合,妥善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全省人民共同努力,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成功戰勝非典疫情和淮河洪災等重大自然災害,經濟社會發展保持良好勢頭,“十五”計畫確定的主要發展目標和任務提前完成或超額完成。國民經濟持續較快發展,綜合省力邁上新台階,經濟結構調整取得重要進展,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對外貿易大幅度增長,“861”行動計畫紮實推進,重點建設全面展開,增長基礎日趨穩固,價格總水平保持穩定,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繼續加強。“十五”時期取得的巨大成就,為“十一五”時期安徽奮力崛起奠定了良好基礎,使我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站到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
專欄1“十五”計畫主要發展目標完成情況(略)
第二節 “十一五”時期面臨的形勢
“十一五”時期,我省具備加快發展的很多有利條件。國際經濟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我國經濟繼續保持較快發展,生產要素流動和產業轉移加快,長江三角洲經濟圈與周邊地區互利合作、加快融合的趨勢增強,有利於我省更加充分地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消費結構、產業結構進一步升級,必將推動我省更快更好發展。中央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為我省奮力崛起提供了難得的政策機遇。“861”行動計畫積蓄的能量持續釋放,為加快發展積累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為我省發揮後發優勢,推進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發揮,將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特別是全省人民爭先進位、幹事創業的意識日益濃厚,加快發展、奮力崛起的合力正在形成。
“十一五”時期,我省發展也面臨不少矛盾和問題。我省工業化水平低、城鎮化水平低、非公有制經濟比重低和經濟外向度低的矛盾十分突出;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中心城市帶動力不強,縣域經濟薄弱,特別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任務相當艱巨;自主創新能力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不強,經濟成長方式粗放;構建和諧社會面臨的問題比較複雜,就業壓力較大,城鄉居民收入較低,且分配中矛盾較多,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
保持“十五”良好的發展勢頭,開創“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任務光榮而艱巨。在這一重要階段,必須加速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和國際化進程,全面提高經濟成長的質量和效益,切實提高經濟實力和綜合省力,為安徽崛起打下堅實基礎。

第二章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推進跨越式發展、實現奮力崛起為主題,實施工業強省、東向發展、創新推動、中心城市帶動、城鄉統籌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全面開展“全民創業行動”,提升“861”行動計畫,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改善人民生活,建設和諧安徽,努力開創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的新局面。
貫徹上述指導思想,關鍵要把握以下要點:
——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堅持“五個統籌”和“六個必須”,立足科學發展,實施六項戰略,促進社會和諧,把經濟社會發展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推進跨越式發展。充分發揮後發優勢,以觀念創新為前提,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基礎,以科技進步和創新為支撐,不斷開拓新的發展領域,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既快又好發展,逾越經濟發展的某些階段和過程,用儘可能短的時間縮小人均生產總值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步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開展“全民創業行動”。大力推進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最佳化創業發展環境,建立創業服務體系,引導和支持廣大人民民眾創家業、創企業、創事業,鼓勵大膽地闖、大膽地試,形成創業光榮、發展有責的社會氛圍。
——提升“861”行動計畫。按照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的要求,依靠技術進步,提升項目層次,豐富和完善8大產業基地和6大基礎工程的建設內容,鍛造優勢產業,培育產業集群,促進企業集聚,以此為抓手,形成具有國際國內競爭優勢的產業體系和基礎設施平台,實現2010年全省生產總值1萬億元目標。
——繼續深化改革開放。把改革作為跨越式發展的強大動力,大力推進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改革,革除阻礙發展的各種體制弊端,強化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保障,充分激發全社會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按照東向發展的戰略要求,加速融入長江三角洲經濟圈,全面提高對內對外開放水平。
——著力建設和諧安徽。以人為本,注重人的全面發展,把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體現於各項方針政策和工作中。更加注重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更加注重社會公平,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設。

第三章 發展目標
根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奮力崛起的總體要求,“十一五”期間要努力實現以下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經濟發展既快又好。全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以上,到2010年超過1萬億元,人均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半以上。財政收入1300億元,年均增長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8%,五年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萬億元。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
——經濟成長方式轉變取得重大進展。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全省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0%,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係數提高到05,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5%。生態環境惡化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森林覆蓋率達到2866%,淮河、巢湖水質達到三類,城鎮空氣品質達二級標準天數315天。
——經濟結構最佳化升級。產業、產品和企業組織結構更趨合理。三次產業結構調整到12∶45∶43。三次產業從業人員結構調整到40∶25∶35。城鎮化率提高到42%以上。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比重提高07個百分點,形成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優勢企業。
——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入。市場經濟體制比較完善,非公有制經濟占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50%以上。繼續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經濟外向度明顯提高,進出口總額達到180億美元以上。五年累計利用外資130億美元,累計利用省外資金5000億元。
——基本公共服務比較健全。國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普及和鞏固九年制義務教育,國中三年保留率達到97%以上,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達到38萬人左右,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爭取達到80%,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爭取達到25%。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五年城鎮新增就業、轉移農業勞動力分別達到200萬人和300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擴大到400萬人,失業保險覆蓋人數達到370萬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範圍逐步擴大到所有城鎮居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達到80%。基本解決絕對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
——人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7%以上,分別達到12000元、3800元,人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城鎮人均住房面積提高到25平方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之內,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3歲以上。農村安全飲水普及率達到75%。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45%,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40%。城鄉區域發展差距擴大的趨勢得到遏制。
——社會文明和諧取得新進展。民主法制建設、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產狀況繼續好轉,億元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40%,工礦商貿企業從業人員10萬人死亡率控制在3以內。人民民眾的飲食用藥安全得到良好保障。
專欄2“十一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略)
專欄3規劃指標的屬性(略)
本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願,體現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其中的量化指標分為導向性、預期性和約束性三類。
◆導向性指標是政府希望的發展方向,主要依靠市場主體的自主性行為實現。政府要通過創造良好的巨觀環境、制度環境和市場環境,使市場主體的行為方向與政府希望的發展方向儘可能一致。
◆預期性指標是在導向性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了實現意願的指標。政府要通過適時調整巨觀調控方向和力度,綜合運用財政、產業、投資和價格等政策引導社會資源配置,努力爭取實現。
◆約束性指標是在預期性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了政府意志的指標,是政府在公共服務和涉及公共利益領域對各市和有關部門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要通過合理配置公共資源和運用行政力量,確保實現。

第二篇 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

抓住深化改革、技術進步、結構升級、規模擴張和產業集群五個關鍵環節,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積極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以先進制造業和基礎產業為支撐、大中小企業合理布局的主導工業體系,全面完成工業化中期初級階段的歷史性任務。

第四章 發展先進制造業
第一節 汽車產業
抓住國家支持自主品牌汽車發展的政策機遇,從自主創新能力建設、重大關鍵技術開發、自主開發技術的產業化等方面,重點支持奇瑞、江汽、華菱等骨幹整車企業和專用車企業發展,推進骨幹企業建立戰略聯盟,提高核心競爭力,使其成為我國自主品牌汽車發展的重要力量。爭取建設國家汽車工程實驗室和國家汽車出口基地,開發節能環保和新型燃料汽車。發揮整車引領作用,大力發展汽車零部件產業,加速形成汽車配套產業集群。建立國際化行銷體系,促進海外投資辦廠,擴大產品出口。到2010年,全省汽車生產能力達到200萬輛,其中轎車120萬輛。
第二節 化工產業
按照系統化、大型化、現代化的原則,積極落實煤化工關鍵技術來源,促進我省煤炭資源開發利用,建設煤化—鹽化一體化、大型乾熄焦、煤制甲醇及烯烴等重大工程,加快化肥原料結構調整步伐,建成我國重要的煤化工基地。進一步做精、做優、做大安慶石化,在“四建、四改、四配套”的基礎上,配套建設甲基丙烯酸甲酯、工程塑膠等項目,積極推進100萬噸乙烯工程前期工作。大力發展橡塑化工,提高高檔產品比例。發展精細化工,提高產品附加值。發展硫、磷化工。到2010年形成3000萬噸原煤的深加工、600萬噸以上原油加工的生產能力。
第三節 裝備製造業
依託重點工程,通過自主創新、引進技術、合作開發、聯合製造等方式,提高重大技術裝備製造水平。鞏固叉車、挖掘機等工程機械產品在全國的領先地位,加快發展大型液壓機、成套電纜設備、大型潛水電泵、電站鍋爐、玻璃製造設備等特色優勢產品,開發數控工具機、電器設備、環保設備、船舶及船用柴油機、農用機械等市場潛力大的產品,爭取在電力設備、建築機械、新型農業機械、礦山設備等領域取得新突破。提高研發設計、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製造和系統集成的整體水平。
專欄4加工製造業發展的重點領域(略)

第五章 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和利用高新技術、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步伐,加快信息技術在傳統產業中的套用,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從加工裝配為主向自主研發製造延伸。適應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趨勢,大力發展信息產業,加快信息家電、軟體和終端產品、汽車電子等產業基地建設,爭取在數位化音視頻、網路通信設備、積體電路等電子產品的發展上實現重點突破。積極發展生物產業,面向健康、食品、農業、環保、能源和材料等領域重大需求,實施生物產業化專項。加快推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二次創業”,建設創新型園區。實施“重點跨越科技工程”,加快合肥軟體和生物醫藥、淮南生物醫藥、蕪湖新材料、銅陵電子材料、亳州現代中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建設。到2010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力爭實現1000億元,其中信息產業增加值達到500億元。

第六章 發展材料產業
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精品鋼鐵基地、有色金屬基地、新型建材基地。充分發揮我省原材料產業優勢,以提高附加值為目標,加強新型材料開發利用,大力發展鋼材短缺品種、銅材精深加工、納米粉體材料、新型乾法水泥、玻璃深加工、新型軟包裝等產品,建成馬鋼500萬噸薄板帶、銅陵有色銅材深加工和海螺水泥熟料生產等項目。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加大省內資源的勘探和整合,最佳化鐵礦、銅礦等礦山資源配置,有序開發霍邱鐵礦和廬南鐵礦,落實穩定的原料供應。積極開發方解石、石英砂、煤系高嶺土、凹凸棒等非金屬礦資源,提高加工深度,形成在國內領先地位。到2010年馬鋼集團鋼生產能力力爭達到2000萬噸,板帶比提高到60%以上;銅陵有色集團電解銅生產能力達到70萬噸,深加工率提高到50%以上;海螺集團水泥生產能力達到15億噸以上。

第七章 發展輕紡產業
家用電器製造業。加速技術升級和產品換代,努力占領高端產品市場。大力發展環保健康空調、節能保鮮冰櫃、仿生節水洗衣機、數字高畫質電視等綠色、新型智慧型家電產品和小家電產品。支持省內家電企業建立戰略聯盟。加快發展家電關鍵配套件產業。努力擴大產品出口。重點建設榮事達、海爾、美的、康佳等產業園區或出口基地。
食品工業。發展綠色、安全食品,套用現代生化技術,發展各類有機酸、澱粉糖等食品原料,大力發展冷卻肉、分割肉和直接食用的各類熟肉精製品。鞏固提高白酒、捲菸的品牌優勢,穩定生產能力,提高高檔產品比重。
紡織、造紙工業。鞏固棉紡、布等產品優勢,推廣套用緊密紡,積極發展服裝及裝飾用、產業用紡織品,形成一批優勢品牌。加快實施安慶林漿紙一體化工程,發展塗布白板紙、印刷書寫用紙、高強瓦楞原紙等高附加值產品。

第八章 加快產業技術進步
堅持以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為重點,大力發展能夠提高產業競爭力的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加快產業技術創新和成果推廣套用。實施項目帶動,立足技術進步、產品升級、企業集聚,合理引導投資方向,鼓勵和支持發展先進生產能力,限制和淘汰落後生產能力,防止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複建設,提高產業集中度、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增加自主品牌和高端產品比重。支持大企業加大技術開發和技術改造投入,注重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和吸收,到2010年大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占銷售收入比重提高到5%。推進產業信息化,提高機電裝備數位化水平,強化生產過程的線上監測、預警和控制,加快生產設備數位化、生產過程智慧型化和企業管理信息化。
第九章 促進產業集群和企業集聚
第一節 著力培育骨幹大企業
堅持扶優扶強,推動企業戰略性重組。支持大企業加大增量投入,盤活存量,推進機制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掌握自主智慧財產權,實施品牌戰略;支持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知名品牌的大企業發展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知名企業。到2010年形成5戶年銷售收入超500億元、15戶左右超100億元及一批超10億元的重點企業和企業集團。
第二節 促進產業集群
發揮大企業的骨幹、帶動和輻射作用,強化配套協作和產業鏈延伸,提高零部件配套和原材料深加工水平,加快產品集聚。重點推進以合肥、蕪湖、馬鞍山、滁州為主的汽車產業集群,以沿江石化和精細化工、沿淮煤化工為主的化工產業集群,沿江金屬材料和以池州為主的沿江非金屬礦深加工產業集群,以合肥、蕪湖、滁州為主的家電產業集群,以安慶、淮北、蕪湖、銅陵、阜陽、馬鞍山、滁州為主的紡織產業集群,以蕪湖、銅陵、合肥、馬鞍山、滁州為主的服裝產業集群,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現代中藥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皖北農副產品加工業產業集群,皖南、皖西生態產業集群等一批主導產業突出、配套產業完善、布局合理、特色明顯的重點產業集群。
第三節 推動中小企業集聚
把大力發展以民營經濟為主體的中小企業提高到戰略地位。繼續實施“中小企業促進工程”,依託各級各類開發區,加快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積極發展博望刃具、天長電子元器件、桐城塑膠、寧國耐磨材料和汽車零部件等塊狀經濟,形成與大型企業集團合理分工、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加大政策、資金等扶持力度,拓寬融資渠道,完善服務體系,力爭規模以上中小企業的數量翻一番。

第三篇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堅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針,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從實際出發,科學規劃,分類指導,尊重農民意願,加強典型示範,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

第十章 發展現代農業
第一節 建成我國重要的優質農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
努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切實抓好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和國家大型商品糧基地建設,提高糧食單產水平,全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550億斤左右。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提高農業科技水平,發揮農業科技示範園作用,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擴大優質稻穀、專用小麥和玉米、優質棉花和油料、蔬菜、茶葉、中藥材等農產品生產。顯著提高畜牧水產業在農業中的比重,以畜禽養殖小區、飼養場和漁場為載體,提高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飼養水平。積極發展林業,建設木本糧油基地、種苗花卉基地。把提高農產品加工度作為農業產業化的核心任務,繼續實施“121強龍工程”,發展壯大豐原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進一步發揮龍頭企業在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中的帶動作用。到2010年農業產值與農產品加工產值之比提高到1∶13,培育若干銷售收入超20億元和一批銷售收入超10億元的產業化龍頭企業群,形成2000萬噸糧油、1000萬頭豬、150萬頭牛、40萬噸乳製品的年生產和加工能力。
專欄5優質農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建設重點工程(略)

第二節 最佳化農產品區域布局
著力將皖北、皖東地區建成全省優質糧倉和集中連片的國家大型優質商品糧基地。繼續推進沿江和江淮優質油菜基地、皖北無公害黃牛集約化養殖、皖江水產品基地、大別山區和皖南山區綠色食品基地建設。最佳化農產品加工和農業生產資料產業布局。加快形成優勢農產品產前、產中、產後緊密結合、相互促進的區域發展格局。
第三節 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機制
強化政府提供公益性農業服務職責,加快健全農業技術推廣、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農產品市場、動植物疫病防治等農業服務體系。強化面向農村的科技、金融、市場、信息等方面的服務,建立農業電子商務平台、農村綜合管理系統和農業決策數字支持系統。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積極發展農副產品儲藏、運輸等產業和農村建築業。搞活農村流通,做好農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場建設試點省工作,建立和完善農產品批發市場體系,培育年銷售收入超百億元的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推廣新型農機具,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加強農業行政綜合執法體系建設。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科學使用肥料、農藥、農膜。

第十一章 發展農村公共事業
第一節 大力改善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
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改造中低產田,搞好土地整理。繼續實施淠史杭、駟馬山、茨淮新河、新汴河等大中型灌區的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工程,加快實施淮北平原井灌區恢復配套和節水改造,開展江淮丘陵區和部分山區灌區的節水改造。進一步加大主產區小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投入。到2010年全省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到5110萬畝,累計改造中低產田280萬畝。
改善鄉村面貌。以鄉村規劃為龍頭,以集約土地、美化環境、完善功能為重點,注重保護鄉村和地方特色,開展村鎮整治,加大並鄉並村力度,調整農村居民點布局,實施“千村百鎮示範工程”。加快鄉村道路建設步伐,實現村村通油路或水泥路,基本消除等外路、無路面路,提高農村公路的通達質量和通達深度;加大農村機耕道路建設力度。改善農村飲水條件,基本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加強農村給排水、垃圾處理等生活設施建設。整合涉農信息資源,加強農村通信設施和農村經濟信息系統建設,推動網際網路、有線電視進入農家;搞好農村電網改造後續工程建設和管理,建立農村電網建設的長效機制,加強農村用電保障;大力普及農村沼氣,積極發展適合農村特點的新能源,改善農村能源消費結構;規劃建設新型農村住宅。
建立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長效機制。加大政府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確保財政支農資金的增長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引導民間資本、工商資本和外來資本開發農業。完善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辦法,擴大補貼品種,逐步擴大補貼規模。進一步完善“一事一議”制度,引導農民開展自身直接受益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公益事業。建立小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新機制,推進灌區農業水費徵收體制改革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政府對農民自願投工投勞興建水利設施予以補助。全面推行涉農價格和收費公示制度。
第二節 發展農村社會事業
加大各級政府對農村義務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的投入。完善各級政府責任明確、經費增長、管理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普及和鞏固九年義務教育,2007年底前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對貧困家庭學生提供免費課本和寄宿生活費補助,提高農村教育的質量和管理水平。進一步改善農村辦學條件,實施好農村中國小校舍維修和改造、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中國小布局調整,引導農村教育資源向中心集鎮和中心學校集中。加強農村教師培訓,使我省一半以上的農村教師得到專業培訓。優先補充農村學校師資,實行城市教師到農村學校支教交流制度。積極發展農村中國小遠程教育。
加強農村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基本覆蓋全省農民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保障農民人人享受基本醫療服務和初級衛生保健。加快推進改水改廁工作力度,改善村衛生環境。完善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網路,增強縣級綜合醫院、中心鄉鎮衛生院服務技術和能力,建立城市醫院與農村鄉鎮醫院結對幫扶制度。加強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實施農村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持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貧工程,建立農村獨生子女家庭合作醫療補助制度。
繼續發展農村社會保障事業。推進個人養老儲蓄,弘揚家庭養老傳統。建立多元化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以重點區域和重點群體為突破口,擴大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試點。取消對農民進城務工經商、子女就學、社會保障等方面的不合理規定。建立貧困戶、五保戶、軍烈屬等救助制度。
發展農村文化體育事業。繼續加強縣文化館、圖書館和鄉鎮綜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設,扶持民間文化團體。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和“2131”工程,鞏固和提高農村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繼續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增加公共體育設施和場地。完善村規民約,提高農村文明程度。

第十二章 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第一節 提高經營性收入
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拓展農業功能,擴大養殖、園藝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和綠色食品生產,發展休閒觀光農業。努力開拓農產品市場,大力發展市場農業、效益農業。延長農業產業鏈條,發展農產品加工、保鮮和儲運。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積極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多渠道增加非農收入。
第二節 加快勞務輸出
按照整合資源、面向就業、注重實效、民辦公助原則,大力開展農民職業教育,組織實施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力爭“十一五”期間培訓農民120萬人以上,新增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比“十五”翻一番以上。全面實施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和社會保障一體化工程,引導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有序轉移,鼓勵有創業能力的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發揮勞務經濟對區域經濟的促進作用。
第三節 加快扶貧開發步伐
完善扶貧開發機制,強化各級政府扶貧職責。解決好絕對貧困人口溫飽問題,將低收入人口納入扶貧開發對象。加大扶貧資金投入,擴大以工代賑規模,加強扶貧資金管理,提高扶貧效率。進一步加強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貧困地區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重點實施科技扶貧、教育扶貧、產業化扶貧、林業綠色扶貧開發,因地制宜地實施整村推進工程,在深山區、庫區實行易地扶貧開發,抓好江淮分水嶺地區綜合治理工程。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實行培訓扶貧,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注重對貧困家庭子女的扶助,通過寄宿教育、家庭寄養、社會托養、免費職業教育等方式,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條件和成長環境,遏制貧困代際傳遞。充分發揮信貸資金扶貧功能,擴大小額信貸規模,開闢有效增收途徑。加強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定點幫扶,鼓勵社會各界扶貧濟困。
加強民族團結,加大對少數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投入的力度,明顯改善少數民族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爭取到2010年絕大多數少數民族鄉村趕上或超過全省平均發展水平。

第十三章 全面深化農村改革
第一節 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穩定並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切實保護農民土地承包權益。堅持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和林業產權制度改革,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對被征地農民的合理補償機制,對征地後人均占有耕地低於03畝的農民,列入就業和社會保障對象。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服務功能,積極鼓勵和扶持以行業或產品為紐帶的新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農村合作社、專業協會和農村經紀人隊伍,不斷提高農業的組織化程度。積極引導龍頭企業以吸引農戶入股或共同組建股份制企業的方式,與農戶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加快國有農場、畜牧場、林場、漁場等改革。
第二節 建立農村工作新機制
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全面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基本完成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和縣鄉財政管理體制等改革任務。全面深化農村金融體制、糧棉流通體制、農村商品流通體制等改革。推動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向農村覆蓋,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城市優質人力資源向農村流動,城市產業與農村對接,建立農村基層工作和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新機制。把農村工作重點放在政策引導、提供服務、營造發展環境和維護社會穩定上。加強農村黨組織和基層政權建設,開展鄉(鎮)長由全體選民直選試點,健全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
專欄6新農村建設重點工程(略)

第四篇 加快發展服務業

第十四章 拓展生產性服務業
第一節 大力發展現代物流
推進物流管理體制改革,構建快速物流運輸平台和物流信息平台,加速融入長江三角洲物流圈。依託合肥、蕪湖、蚌埠、安慶、阜陽等區域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地區,培育一批物流龍頭企業和物流園區。推進物流標準化管理。整合物流資源,鼓勵郵政、倉儲業、運輸業、貨運代理和企業物流等向第三方物流轉化。到2010年基本形成結構合理、設施配套、技術先進、運轉高效、互聯互通、與長江三角洲經濟圈全面對接的現代化綜合物流體系。
鼓勵流通所有制形式和經營業態多樣化,積極發展連鎖經營、倉儲式超市、特許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發展交易方式現代化和輻射力強的大型商品批發市場、期貨市場。合理調整中心城市商業網點結構和布局,形成以百貨和超市為基礎,以便利店為支撐的流通業態結構。
第二節 積極發展金融服務業
支持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積極引進省外國外金融機構,加快地方金融業發展,完善金融體系。鼓勵各類金融機構進行金融創新,拓展服務領域。進一步壯大農村信用聯社,推動建立農村合作銀行,建立農業擔保公司。努力把徽商銀行建成重要的區域性銀行,建設合肥區域性金融中心。發展壯大投資擔保機構,建立和完善擔保體系。探索建立區域性股份制、合作制中小金融機構。規範發展證券、信託、期貨、投資基金、金融租賃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積極支持設備租賃公司、典當行、產權交易所等各類融資機構。進一步擴大債券、股票發行規模,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充分發揮保險業的經濟補償和社會保障功能,拓展保險服務領域,提高保險密度和深度。健全地方金融機構監管機制,防範金融風險。努力形成各類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地方金融機構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競相發展,資本市場比較活躍,融資渠道較為通暢的良好局面。
第三節 規範發展商務服務業
規範發展會計、審計、資產評估等經濟鑑證類服務。拓展律師、公證、司法鑑定等法律服務。發展投資諮詢和資產管理服務。支持發展市場調查、資信服務等諮詢服務。大力發展會展業、廣告業。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加強行業自律。不斷擴大商務服務範疇,提高商務服務質量,初步建立功能完備、公正執業的商務服務體系。

第十五章 提升生活性服務業

第一節 大力發展旅遊業
積極推動旅遊業對外開放及與長江三角洲經濟圈精品旅遊線路的對接,加大旅遊經營機制創新力度。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加快開發一批高品位旅遊新景區,積極建設旅遊救援中心。加快建設以“兩山一湖”為中心的皖南旅遊區,初步形成世界級旅遊目的地。聯動開發合肥巢湖旅遊資源,打造環巢湖旅遊圈,儘快形成國家級旅遊目的地。加強世界遺產地保護力度。加強旅遊城市建設,積極挖掘旅遊資源。大力發展紅色旅遊,形成新的旅遊熱點。積極發展生態旅遊、文化旅遊、體育旅遊、休閒度假旅遊、商務旅遊、鄉村旅遊、森林旅遊等具有時代特徵和地域特色的旅遊產品。加快旅遊信息化建設,建立完善、便捷的旅遊網路系統。推動國有旅遊企事業單位改革,培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旅遊企業集團。大力發展入境旅遊。到2010年全省接待入境遊客超過100萬人次,旅遊創匯4億美元;旅遊總收入突破600億元,為建成旅遊大省奠定堅實基礎。
第二節 有序發展房地產業
建立合理的住房供應體系,加大普通商品住房、經濟適用房的建設力度,規範房地產二、三級市場,加強商品房價格和交易費用管理,使房價處於合理水平,使房地產發展與經濟發展水平相協調。積極推進房地產開發、銷售和物業管理的分業經營,提升房地產市場管理和服務水平。積極發展房地產開發信貸和住房消費信貸,進一步完善個人住房融資機制,促進住房消費。“十一五”時期,全省房地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以上。
第三節 加快發展社區服務業
以方便居民生活和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為目標,建立健全社區服務體系,逐步實現市、區、街道、居委會社區服務需求與供給信息聯網,創建國家級和省級示範社區。積極創辦養老、托幼、文化、健身、醫療、家政、維修、配送、餐飲、物業管理等社區服務業。
第四節 積極發展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
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提高全民特別是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完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努力發掘、培養體育人才,提高競技運動水平。加強城鄉基層和各類體育場館設施建設。大力發展體育健身、競賽表演、體育中介等為重點的體育服務業。支持合肥市承辦2010年第四屆全國體育大會。

第十六章 完善服務業發展政策
繼續以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為方向,拓寬領域,最佳化結構,建立公開、平等、規範的行業準入制度,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服務業體系,提高服務業在國民經濟和就業中的比重。加快國有服務業企業改組改造,逐步實現國有大型服務業企業股權多元化。進一步放開搞活國有中小服務業企業。提高非公有制經濟在服務業的比重。採取積極的財稅、土地、價格等政策,支持服務業關鍵領域、薄弱環節、新型業態的發展。大城市、特色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要把發展服務業放在優先位置,著重發展現代服務業,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完善信用消費制度,積極開展對教育、汽車等大宗服務產品的信用消費。

第五篇 加強基礎產業建設

第十七章 優先發展交通運輸業
第一節 基本建成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體系
加大交通基礎設施投入,全面增加交通有效供給,提升現有線路技術水平,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組合效率,加強東向通道、沿江和跨江綜合通道、合肥輻射通道、皖南旅遊通道、煤炭運輸通道、長江黃金水道等通道建設,建立與長江三角洲經濟圈一體化的綜合交通體系。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合肥、蕪湖、蚌埠、阜陽、安慶、黃山為主要交通樞紐,以長江、淮河為水運主通道,國家幹線鐵路通達所有省轄市,高速公路基本通達縣域,油路或水泥路通達行政村的綜合交通體系。力爭使一半以上的省轄市進入以上海為中心的“三小時經濟圈”。“十一五”時期,全省新建鐵路10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2000公里,改造和新建農村公路6萬公里以上,改善航道里程約550公里,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3億噸,增加機場吞吐能力一倍以上,建成油氣管道近2000公里。
鐵路。加快以東向快速鐵路為重點的幹線鐵路建設,增強鐵路及樞紐運輸能力,提升我省在全國鐵路網中的地位。
公路。完成國家高速公路安徽段建設任務,加快區域高速公路連線通道建設,特別是東向對接通道建設,完善全省高速公路骨架網。
航運。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的運輸優勢,加強內河幹線航道整治和內河港口建設,加快發展航運業。合理開發沿江岸線資源,調整最佳化沿江港口結構,建設沿江貨櫃、建材、礦石和大宗散貨碼頭。
航空。最佳化全省機場布局,改造現有主要機場設施,增加航線航班,擴大航空運輸服務覆蓋範圍,提高機場綜合保障能力。完成合肥機場遷建,建設池州九華山機場,完善黃山、阜陽、安慶機場相關配套設施。爭取合肥、黃山機場向外籍飛機開放。
管道。建成儀征—長嶺原油管道安徽段,實現向安慶石化供原油和安慶向合肥輸送成品油。加快成品油管線向六安、淮南、阜陽等地延伸。完成西氣東輸安徽境內全部支線建設。
專欄7交通基礎設施重點工程(略)

第十八章 發展能源產業
第一節 集約發展煤炭
合理開發和有效保護煤炭資源,減少煤炭開採對環境的影響,構築安全、高效的煤炭生產體系。建成兩淮億噸煤炭基地,建設顧橋、丁集、潘北、楊柳、劉莊、板集等煤礦。提高煤炭綜采技術水平和原煤入洗率。鼓勵優勢煤炭企業實行煤電運一體化經營,發展煤化工,促進煤炭深度轉化。大力開發利用煤層氣,加大瓦斯治理力度,提高煤礦安全生產水平。“十一五”時期,全省新增原煤生產能力8000萬噸,總生產能力達到15億噸。
第二節 積極發展電力
以大型高效機組為重點,發展坑口、港口、路口電站,建設淮南、沿江等大型電站。建設響水澗等抽水蓄能電站,推進塗山、寧國抽水蓄能電站前期。建設東、中、西500千伏跨江輸電工程和“淮南—皖南—浙北—上海”特高壓通道,實現廠網協調發展。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和需求側管理體系。“十一五”時期,全省新增電力裝機1500萬千瓦,總裝機2800萬千瓦以上,皖電東送規模力爭達到800—1000萬千瓦。
第三節 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最佳化能源結構,重點開發太陽能、生物質能、天然氣、小水電、風能等經濟清潔能源。鼓勵建設大容量、高效率的大型循環流化床煤矸石發電機組。做好核電前期準備。爭取建設成品油儲備基地。支持骨幹企業建設熱電聯產和餘熱發電項目。
專欄8能源建設重點工程(略)

第十九章 加強水利建設
以支撐全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為目標,以確保防洪抗旱、排澇減災和供水安全為重點,加快推進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轉變,構建防洪抗旱與排澇減災體系、供水保障體系、水生態環境保護與改善體系、涉水事務管理與服務體系。
第一節 提高淮河、長江防洪保障能力
完成淮河幹流上中遊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淮北大堤加固、渦河和沙潁河近期治理、白蓮崖水庫、洪汝河、行蓄洪區安全建設、湖窪地及支流治理等工程。實施行蓄洪區調整和改造、一般堤防達標及河道治理、平原窪地排澇治淮新三項。實施淮水北調工程,抓緊引江濟淮前期工作。到2010年淮北大堤及沿淮重點城市圈堤防洪能力達到100年一遇。
建設水陽江、青弋江、漳河、滁河、皖河、巢湖流域等主要支流的重點工程,實施青弋江分洪道、水陽鎮開卡、滁河堤防加固工程,加快華陽河蓄洪區安全建設及下滸山水庫、月潭水庫、江巷水庫等前期工作進度。實施長江幹流重點河段河道整治工程。到2010年長江幹流主要堤防能安全防禦1954年型洪水。
第二節 提高排澇抗旱能力
新建、改造大型排澇泵站,實施八里湖、焦崗湖、沙潁河等淮河流域重點平原窪地綜合治理工程,擴建、改造沿江圩區重點圩口排澇泵站。到2010年將沿淮重點低洼地排澇標準提高到5年一遇以上,沿江萬畝以上圩區排澇標準提高到10年一遇。加強水源工程、灌區溝渠配套等抗旱基礎設施建設。
第三節 開展城市防洪工程建設
完成合肥、安慶、蕪湖、蚌埠、淮南等全國重點防洪城市和馬鞍山、銅陵、黃山、阜陽等國家重要防洪城市的防洪安全體系建設。加快實施宣城、巢湖、池州、滁州、亳州、宿州、淮北、六安等市防洪安全體系建設。積極實施重點縣城城市防洪工程。到2010年國家重點城市防洪標準達到100年一遇,重要防洪城市基本達到國家確定的防洪標準。
第四節 加快重點水庫除險加固
以確保水庫安全和完善水庫功能為目標,完成梅山等大型水庫除險加固,基本完成中型水庫除險加固,積極開展重點小型水庫加固改造。
第五節 保護和改善水環境
加快皖河上中游、大別山五大水庫上游等地區水土流失治理和水資源管理。加強水源涵養林、護岸林和防浪林建設,加強水質監測,實施水功能區劃管理制度和水質會商制度,建立水污染事故應急機制。加強洪水風險管理。“十一五”時期,全省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00平方公里,實施生態修復面積400平方公里。
專欄9水利發展重點(略)

第二十章 加快建設“數字安徽”
第一節 建立“數字安徽”基礎設施體系
加強寬頻通信網、數位電視網和下一代網際網路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三網融合”。加快建設骨幹網,整合城域網,發展接入網,建成以基礎網路為依託,以高速傳輸為通道,以高速交換為核心,覆蓋全省、安全可靠、功能完備、適應經濟國際化的信息平台。高速網路基礎設施基本延伸到鄉鎮,全省電話普及率達到60%,網際網路用戶達到400萬。
第二節 建立“數字安徽”的支撐、套用體系
大力開發全省信息資源基礎資料庫,建設空間地理信息、巨觀經濟信息、法人信息、人口信息等資料庫,發展地理信息產業,實現信息資源的標準化、數位化,提高共享水平。以電子政務為先導,著力推進縣鄉電子政務系統建設,加快數位技術的推廣套用,全面建設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社區服務、農村信息服務等套用系統。大力推進企業信息化,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改造企業。建設全省電子口岸系統。
第三節 加強網路與信息安全保障
強化安全監控、應急回響、密鑰管理、網路信任等信息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基礎信息網路和重要信息系統的安全防護。發展諮詢、測評、災備等專業化信息安全服務。健全安全等級保護、風險評估和安全準入制度。

第六篇 加快城鎮化進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第二十一章 增強中心城市帶動能力
第一節 形成合理的城市化空間布局
按照合理布局、節約土地、集約發展的原則,統籌做好區域規劃、城市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加快合肥現代化大城市、以“馬蕪銅宜”為重點的皖江城市群、以“兩淮一蚌”為重點的沿淮城市群建設步伐,加快資源型城市轉型步伐,加強小城鎮建設,強化產業支撐力、綜合承載力和對人才的吸引力,增強輻射帶動作用,加快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布局合理的城鎮體系。
第二節 加強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
城市規模與布局要與經濟發展、就業空間、環境容量、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供給能力相適應,新城建設要與老城改造相結合,人口擴張要與產業發展相同步,基礎設施建設要與城市品位提升相促進。城市道路以及供排水、能源、環保、電信、有線電視等基礎設施建設,要在統一規劃的基礎上協同建設。城市家用轎車普及、道路和停車場建設要同步規劃、相互適應。加強城市抗震、消防等防災減災能力建設。穩步推進城市危舊住房改造。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要延續歷史,傳承文化,突出特色。
完善市政設施網路,改善人居環境。加強城市供排水和中水管網建設與改造,提高安全供水能力。加快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和配套管網建設。加強污水再生利用,擴大再生水使用範圍。加強集中供熱設施建設。改造城市燃氣管網,提高燃氣普及率。增加城市公共綠地和休閒空間。培育城市文化,提高城市品位。
建立健全城鎮化發展的體制機制。以促進農村人口進入城鎮穩定就業並定居為中心推進城鎮化,切實保障進城務工農民的合法權益。完善戶籍和流動人口管理辦法,逐步建立遷徙自由、城鄉統一的人口登記制度。加快城鄉一體化步伐,初步形成新型城鄉關係。

第二十二章 加快建設合肥現代化大城市
充分發揮合肥市經濟基礎和科技實力突出的優勢,增強集聚和輻射能力,提升首位度,形成省會經濟圈,在奮力崛起中發揮先鋒帶動作用。“十一五”期間,集中力量抓好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市建設,建立健全科技創新體制和機制,使合肥成為全國最具活力的科教區域之一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帶動全省整體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的提高。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繼續改善交通基礎設施條件,確立合肥在國家交通網路中的樞紐地位。樹立現代化城市理念,完善城市規劃,嚴格規劃執行和監督。在經濟規模、產業結構、城市品位和市民素質上實現大提升,建設濱湖現代化大城市。力爭2010年市區人口達到300萬人,經濟總量占全省的19%以上。

第二十三章 加快皖江大發展
著力加快沿江城市群建設,推動沿江城市跨江合作和聯動發展,儘快形成以長江及重要交通幹線為主軸、以先進制造業為主導的產業密集帶和城市群,在實現奮力崛起中發揮脊樑作用。力爭在“十一五”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跨越,其中“馬蕪銅宜”要實現經濟總量翻一番,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一步加快沿江地區公路、跨江大橋、城際鐵路、水運、航空等交通建設,形成對接長江三角洲經濟圈、連通中西部的快速便捷的立體交通網路。積極開發長江黃金水道,最佳化整合岸線資源,上下游統籌開發,提高集約利用水平。不斷壯大原材料、化工、汽車、電子等支柱產業,在培育百億元級企業以及產業集群方面取得新突破。到2010年經濟總量占全省的比重達到38%。
皖東等毗鄰長江三角洲地區要發揮區位優勢,培育優勢產業和強勢企業,加速發展上的無縫對接,在區域經濟合作中取得新突破,努力成為全省東向發展的“排頭兵”。

第二十四章 促進皖北大開發和皖西快發展
皖北要大力推進沿淮城市群建設,加快構築“兩淮一蚌”重化工業走廊,發展特色製造業,儘快做大做強,使“兩淮一蚌”成為皖北地區奮力崛起的龍頭。著力振興有比較優勢的能源、化工和製造業,加速發展煤電一體化、煤化工、生物質產業,有重點地培育阜陽生物醫藥、蚌埠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產業。加強沿淮淮北平原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現代農業建設及礦產資源深度加工和綜合利用,妥善處理人口、資源、環境的關係,促進協調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壯大中心城市實力,提高吸納農業人口的能力。加強皖北社會事業發展投入,爭取成立阜陽大學。支持發展皖北文化旅遊和生態旅遊。
皖西大別山區要著力發展與生態環境相協調的現代農業、工業和以紅色旅遊為重點的旅遊業。丘崗平原地區要積極融入省會經濟圈,著力打造成為省會經濟圈的產業配套和轉移基地、農副產品供應基地。加大鐵礦、農林等資源開發力度。加快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快速聯通省內外的交通網路。加速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進程,實現老區跨越式發展。

第二十五章 促進皖南大開放
壯大旅遊支柱產業。按照國際化、現代化理念開發開放皖南旅遊資源,廣泛吸引國內外優質資本參與建設,促進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現代藝術品味與傳統文化風格相結合,充分展現皖南旅遊的徽文化、佛文化、道文化內涵。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與長江三角洲經濟圈旅遊城市聯動發展,儘快建成無障礙旅遊區,形成以黃山為重點的世界級旅遊觀光度假勝地。建設黃山新城區、黃山和太平湖重點旅遊度假區。加強新安江流域生態保護。大力發展環境友好的無污染、低耗能、可循環的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和生態農業,促進區域經濟加快發展。

第二十六章 振興縣域經濟
把工業化作為發展縣域經濟的核心,以工業園區為平台、招商引資為抓手、民營經濟為主體、產業集群為方向、培育企業資源為重點、創新機制為關鍵,大力發展配套經濟、勞務經濟、園區經濟,努力提高縣域工業化水平。依託龍頭企業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培育一批帶基地、連農戶的龍頭企業群。立足資源、市場、區域等優勢,形成各具特色的經濟發展格局。加快中心鎮建設,強化產業支撐,更多地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完善縣級管理體制,賦予縣域更多的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在有條件的縣(市)實行省直管縣試點,充分激發縣域經濟活力。實施縣鄉財政振興工程,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化解縣鄉債務矛盾。力爭到“十一五”末建成一批經濟強縣,有的縣進入全國百強縣行列。

第七篇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第二十七章 大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第一節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
堅持依法行政,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和服務政府建設。積極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以及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提高政府效能。在抓好經濟調節和市場監管的同時,更加注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不得直接干預企業經營活動。大力創新政府管理方式,推進電子政務,增強決策透明度,進一步完善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和政府決策相結合的科學民主決策機制。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完善省、市、縣、鄉政府機構設定,嚴格控制機構和人員編制。合理劃分各級政府經濟社會管理權責,強化外部監督體制,實行政府行為責任追究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完善政府自我約束機制。形成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
分類推進事業單位體制改革,按照統籌規劃、分類改革、精簡機構、最佳化結構的要求,加快調整事業單位結構。
第二節 繼續深化投資體制改革
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進一步縮小企業投資項目的核准範圍,健全投資備案制。合理界定政府投資職能,規範政府投資行為,加強對政府投資項目預算執行和項目實施的監管,完善投資風險約束和投資中介服務體系,推行項目聯審和期限審理,建立嚴格有效的投資責任追究制。建立以規劃、產業政策、行業準入和信息發布為基礎,以土地和環保為約束,與金融、財政、稅收、審計等密切配合的投資調控和監管體系。改革省級投資公司。第二十八章 深化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
第一節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突出改革的規範化、整體性和實效性,以省屬大企業為重點,以產權為核心,加快企業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實現股權多元化。加大重組力度,盤活存量,推動大企業與國內外戰略投資者開展合資合作。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到境外直接上市,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在條件具備的企業,鼓勵國有資本退出控股地位。全面完成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全面深化國有、集體中小企業改革。
第二節 健全國有資產監管體制
制定完善經營性國有資產監管體制的地方法規體系,建立健全國有資產授權經營、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企業經營業績考核以及企業重大決策失誤追究等制度,積極探索黨管幹部原則同市場化選聘企業經營管理者有機結合的選人用人新機制,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建立健全國有非經營性資產、自然資源資產、金融資產等監管體制,實現國有資產產權交易“陽光操作”,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促進國有資產加快向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支持、推動壟斷行業改革,形成有利於競爭的市場結構。

…………。

第八篇 推進東向發展,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第三十二章 加速融入長江三角洲經濟圈
充分發揮我省毗鄰長江三角洲經濟圈的優勢,推進產業互補發展,提供資源支撐,主動迎接輻射,形成互利雙贏的開放格局。加強經濟運行機制接軌,在招商引資、行政審批、激勵機制等方面推行與東部地區相似或更加靈活適用的政策。強化基礎設施對接,大力建設與東部地區相連的比較完善的綜合交通網路體系。加快商品和要素市場一體化。利用安徽進入國家長江三角洲規劃區的契機,促進全方位、多領域交流與合作,把安徽建成長江三角洲經濟圈加工製造業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原材料工業基地以及主要面向長江三角洲經濟圈的能源基地、配套產品基地、農副產品供應基地、旅遊休閒目的地和勞務輸出基地。加強與珠江三角洲、環渤海、中西部等地區的經濟技術合作,全方位擴大開放。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