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安徽建築大學(AnhuiJianzhuUniversity)始建於1958年,1960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安徽建築工業學院。1977年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以合肥工業大學建築分校名義恢復招收本科生。
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復辦安徽建築工業學院。
1998年通過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2004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開展碩士研究生教育,2006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現擁有“本—碩”人才培養體系,擁有6個一級碩士點;2008年獲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等次;2009年被列為省級博士學位授予權立項建設單位。
2012年被列為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實施高校。(安徽六所之一);2013年經教育部批准安徽建築工業學院更名為安徽建築大學;2014年起整體進入安徽省本科第一批次招生。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根據2014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級研究中心1個,省級研究中心6個,部級研究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建築健康監測與災害預防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國家級研究中心1個:煤礦瓦斯治理工程研究中心(共建)。
省級研究中心6個:安徽省徽派建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徽州雕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城鎮化發展研究中心,建築節能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建築經濟與房地產管理研究中心,安徽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城市管理研究中心。
部級研究中心1個:建築能效控制與評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安徽省建築結構與地下工程重點實驗室,安徽省智慧型建築重點實驗室,安徽省先進建築材料重點實驗室,水污染控制與廢水資源化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根據2014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圖書館館藏圖書總量累計達280餘萬冊,其中,紙本圖書130餘萬冊,電子圖書150餘萬冊。擁有中外文電子文獻資源資料庫44種。其中自購資料庫31種,如《CNKI中國知網》(期刊、碩博論文、年鑑等)、《中文科技期刊全文資料庫》、《萬方碩博論文資料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庫》、《台灣科學期刊庫》、《全球產品樣本資料庫》、《新東方多媒體學習庫》、《銀符資料庫》、《ELSEVIER期刊全文資料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ASCE資料庫》、《美國化學學會期刊ACS全文資料庫》、《EBSCO人文庫》、《Springer-Link外文期刊全文庫》等。可共享文獻資源資料庫7種,如《就業培訓資料庫》、《博看電子期刊》等。自建資料庫6種,如《徽派建築資料庫》、《建築節能數據庫》、《智慧型建築資料庫》等。
學術期刊
《安徽建築大學學報》(雙月刊)創刊於1993年,由安徽建築大學主辦。主要報導建築工程中科研、設計、施工、教學、生產和管理方面具有創造性和實用價值的論文。開闢的欄目包括結構工程、環境工程、建築規劃、套用研究、工程設計、施工設計、計算機套用、基礎科學等。內容涉及建築、土木、交通、水電、機電、環保、規劃、抗震等工程的理論和套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安徽省高校優秀學報二等獎,安徽省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
科研成果
2009年~2014年,學校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973計畫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社科基金項目105項,省部級科研課題500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38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475篇學術論文被SCI、EI收錄。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根據2014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11個二級院系,2個教學部,54個本科專業。院系部13個:土木工程學院,建築與規劃學院,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管理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數理學院,外國語學院,藝術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法律與政治學院,體育教學部,研究生部。
類別 | 專業 |
經濟學 | 經濟學 |
法學 | 法學 |
文學 | 英語 |
理學 | 信息與計算科學,套用物理學,聲學,套用化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理信息科學,統計學 |
工學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業設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材料類,能源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類 ,電子科學與技術,自動化,計算機類,物聯網工程, 土木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築電氣與智慧型化, 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測繪工程 ,化學工程與工藝,地質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交通工程,環境工程,建築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安全工程 |
管理學 | 工程管理,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工程造價 ,工商管理類,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 ,勞動與社會保障,土地資源管理 |
藝術學 | 動畫 ,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 |
師資力量
根據2014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教職工近1200人,其中專任教師900餘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460餘人、碩士及以上學位近800人,博士生導師12人,碩士生導師150餘人。擁有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8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1個,省級學術和技術帶頭人6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土木建築工程材料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帶頭人:孫道勝。
省級科技創新團隊1個:岩土工程結構汁算理論與防災減災技術團隊;帶頭人:程樺。
學科建設
根據2014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省級重點學科8個,一級學科碩士點6個,25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省級重點學科8個:化學,材料學,城市規劃與設計,結構工程,市政工程,防災減災工程與防護工程,環境工程,管理工程。
一級學科碩士點6個:土木工程、建築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教學建設
根據2014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國家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精品課程14門,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國家精品課程1門:土木工程概論。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土木工程,城市規劃,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工程管理。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水污染控制與廢水資源化教學實驗中心。
省級精品課程14門:土木工程材料,物理化學,水質工程學,大學英語,混凝土結構,電工電子技術,結構力學,鋼結構設計原理,土木工程概論,FORTRAN90程式設計,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材料力學,計算結構力學,大學物理實驗。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工科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文化傳統
校訓
進德 弘毅 博學 善建校訓的出處:進德:出自《周易·乾·文言》。原文是:子曰“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進德”的意思是:“君子致力於培育品德,增進學業”。弘毅:出自《論語》。原文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弘毅”的意思是“胸懷寬廣、抱負遠大;堅強剛毅、自強不息”。博學:出自《禮記·學記》,原文是“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意思是廣泛地學習永不滿足,身體力行永不懈怠。
善建:出於《道德經》第五十四章,原文是“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善建者不拔”的意思是善於建築者,能使建築物不會倒塌。
校訓的涵義:用“進德弘毅博學善建”作為我校校訓富有哲理,寓意深刻。
1、體現了“學校育人、育人為本;德智體美、德育為先”的共性特點和安徽建築工業學院“依託建築業、服務城鎮化”辦學定位的個性特點。
2、體現了對學子寄予的厚望。大學生正處在學習知識、磨練意志、培養品格的階段,進德是事業的立足點,弘毅是完成事
業(學業)必須具有的堅強意志和作風,博學才能多才多藝,技術精湛,善建才能完善自我,追求卓越,在人生舞台上施展自己的遠大報負,有所建樹,為國家建功立業。
3、結合了我校以工科為主,土建類學科專業特色鮮明的實際,同時體現了素質教育和專業教育的要求。建院人應當注重內外兼修,成為具有高尚品德、堅強意志、廣博學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套用型人才。
校標
一、主要元素1、安徽建築工業學院校名:使用郭沫若先生題字(學校標準字)。
2、1958是我校的建校時間。
3、AnhuiJianzhuUniversity是我校校名的英文表述。
4、顏色使用學校標準色(建院藍)。
5、圖案主要有字母“A”,南校區徽弘門,逗號,書本。
二、主要涵義
1、“A”是英文ANHUI(安徽)的詞首字母,“A”字,與南校區徽弘門中的徽派建築中的大學士牌坊構成的“H”字,是安徽(AH)的縮寫,蘊含了我校的地域特色。
2、“A”可以看成一個“人”字和一本書的組合。蘊含了學校以人為本,育人為本,人才強校的理念。同時,“A”字的銳角,也象徵著學校成立以來自強不息、銳意進取的辦學實踐,與“逗號”的組合,更具有學無止境、永不自滿和建工學院為教育事業的努力奮鬥正未有窮期的象徵意義。
3、以深受廣大師生和校友喜愛的,融徽派建築各種元素為一體的學校南校區標誌性建築——徽弘門作為構圖基本元素,具有很強的認同感。其中,樓梯踏步豎截面構成的負形馬頭牆,與一本打開的書本的組合具有“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和“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的象徵意義。既凸現我校校標的獨特性,又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我校“進德弘毅、博學善建”的校訓精神。
4、校標圖案中還有“太極魚”元素,既把與南校區內湖——易海引入標識,又增加了圖案的動感,視覺衝擊力強。
學校領導
根據2014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現任領導如下:黨委書記,楊兵
黨委副書記、校長,方潛生
黨委委員、副校長,張偉林
黨委委員、副校長,宋箭
黨委委員、副校長,王志建
黨委委員、副校長,孫道勝
學院校史
東陳崗建校時期
1958年9月,為支援和建設安徽,蘇州建築工程學校324名師生,瀋陽計畫經濟學校4名教師來到合肥,與安徽省建築廳乾訓班179名師生共同組建了安徽建築工程學校時址位於安徽省合肥市青年路(現徽州大道)東城崗。1960年3月,學校已有教職工99人,學生587人.設民用與工業建築,矽酸鹽兩個專業.是年九月,經國務院批准,合肥工業大學土木系(學生89人,教師7人)併入我校.正式成立安徽建築工業學院,由郭沫若題寫校名。
1961年暑假,因國家遭遇經濟困難,安徽建築工業學院奉命撤銷,原合肥工業大學師生被撤回,該校選升的兩個專科班掛靠安徽工學院繼續完成學業。
1962年,安徽省人委決定,撤銷安徽建築工程學校,東陳崗校址由解放軍104醫院接管.學校餘部遷往交通學院南大樓。
遷址凌大塘時期
1963年4月,安徽省人委決定,保留安徽建築工程學校。1964年8月,學校遷址凌大塘(原省建六處新預製廠,現東流路江淮集團宿舍區).設定工業與民用建築,建築材料檢驗兩個專業,同年恢復招生。
1966年6月,文革開始,學校停止招生。
1969年底,學校教職工19人(學校教職工總數為34人)下放到大別山區,集中在岳西縣石關,白帽,菖蒲,黃羊四個人民公社,參加生產勞動。
第三次建校
1971年,安徽省基本建設局決定將安徽建築工程學校與省建局技工學校合併,成立安徽省基建局建築工程學校.校址為技工學校所在的金寨路(現學校北校區)。1972年,我校設定工業與民用建築,水泥工藝兩個專業.並從1973年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
1976年10月,文革結束,為滿足我省對建築類高級人才的急需.省委決定在安徽建築工程學校設合肥工業大學建築學院教學點,設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首批招收學生40人,於1978年春季入學.時任安徽省委第一書記萬里同志,1977年至1979年多次對恢復安徽建築工業學院作出了多次批示,拉開了恢復安徽建築工業學院的序幕。
1980年,建校教學點已有七七,七八,七九,八零級四個班級,學生計171人,教師以建校教師為主,省建委又調派若干人員進行補充,任課教師24人.當時校舍面積16815平方米,圖書館藏書4萬冊,並擁有物理,化學,建材,電工,力學測量實驗室。
建築分校
1983年3月,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建校教學點改為合肥工業大學建築分校,時任安徽省委書記黃璜親題校名。1986年6月,建築分校已經擁有專任教師160人(不包括中專教師),設兩個系,六個專業,在校學生984人,占地146畝,校舍面積35000平方米.圖書館藏書11萬冊,並擁有材料力學等12個實驗室.學校另設中專部,有工業與民用建築,城市規劃,建築經濟三個專業,在校學生400人。
復辦學院
經過學校師生員工的不懈努力,1986年12月,國家教委批覆恢復安徽建築工業學院。二十世紀末,國家教委決定,對新辦的本科學校進行教學評估。
1998年11月,學校通過了教育部教學工作評估。
2003年,學校在合肥市經濟開發區新建了南校區,並把大部分系院搬遷到新校區。 2007年,學校通過國家教育部的本科教學評估,榮獲優秀。
2008年,安徽建築工業學院慶祝建校五十周年校慶。
校友風采
全先國——1985年~1989年安徽建築工業學院建築系學生現任九三寶山區委委員、上海開藝建築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桂林——1988年畢業於安徽建築工業學院建築經濟管理專業。現安徽建工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法人代表。
吳濤——1993-1997年在安徽建築工業學院建築工程CAD專業學習,獲工學學士;現任長安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副院長。
吳福勝——1989年畢業於安徽建築工業學院給水排水專業,現任皖維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錢毅——1985年畢業於安徽建工學院城規專業。2004年至今,擔任雨潤控股集團副總裁,雨潤地產集團副董事長、總裁,南京市人大代表。
江海東——1986年畢業於安徽建工學院,2002年任安徽省建築科學研究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2009年創建安徽地平線建築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任董事長至今。
左玉琅——1982年畢業於安徽建工學院工業與民用建築的專業,1998年起任安徽省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2012年起任安徽省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尹萬雲——就職於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現任集團公司總工程師。
吳桂和——1982年9月至1986年7月於安徽省建築工業學院工業與民用建築系學習。現任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張夢生——1984年7月參加工作,安徽建築工業學院工民建專業畢業。現任銅陵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丁民——畢業於安徽建築工業學院(安徽建築大學蕪湖校友會會長)現任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蕪湖市支會會長、黨組成員。
王小斌——1983年7月—1987年7月進入安徽省建築工業學院建築系攻讀學士學位。現任北京北方工業大學建築工程學院教師。學術兼職安徽建築大學徽派建築研究所名譽所長。
陳昌虎——安徽建築工業學院、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班畢業。現任六安市委常委,組織部長一職,負責組織工作,包括市委幹部工作。
王坤——1995畢業於安徽建築工業學院工民建專業。現任安徽華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安徽晨陽建築設計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
李佑斌——安徽建築大學阜陽校友分會副會長。現任阜陽市規劃局局長。
高峰——安徽建築大學阜陽校友會副會長。現任阜陽市發改委主任。
蔣祥國——安徽建築大學阜陽校友會副會長。現任阜陽市建設工程質檢局局長。
康碩華——安徽建築大學阜陽校友會會長。現任阜陽市建委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