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業大學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研究中心

安徽工業大學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研究中心的成立,標誌著安徽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管理學、教育學三大學科多年來的學科建設與科研學術水平進入新一輪的發展階段。

概述

安徽工業大學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研究中心成立於2007年3月。其基本研究職能由安徽工業大學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門、高教研究所的部分業務內容整合而成。研究中心的成立,標誌著安徽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管理學、教育學三大學科多年來的學科建設與科研學術水平進入新一輪的發展階段。

研究師資

研究中心成立伊始,我們將研究中心定位為:以高層次和高水平、兼容基礎研究與套用研究為一體的學術成果,努力使本中心科學研究的整體水平在省內保持領先地位,爭取將中心建設成為我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研究方面的人才基地、學術基地、研究諮詢服務基地。基於這一指導思想,研究中心所設立的三個研究方向都在各自的研究領域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多年來,我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於教育、引導大學生成長、成人、成才發揮了重要作用,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澱,我們已經在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理論套用、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方法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創新等方面具備了較為堅實的研究基礎,已經成長起來一支具有較高水平的研究隊伍。本研究領域的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幹有16人,其中正高職稱6人,博士2人,在讀博士4人,校內兼職研究人員中學術骨幹9人,校外兼職研究人員6人,均為教授。近年來共承擔各級各類課題30餘項,獲得校級省級研究成果20餘項。

培養目標

按照學校建設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的目標要求,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指導中心的研究與實踐,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範圍內,加強學科建設,把教學、科研、套用結合起來,理論研究與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結合起來,以課題研究促進學科隊伍、學科平台建設,促進學科水平提高,努力造就一支水平較高的研究隊伍和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出一批水平較高的學術研究成果和實踐成果,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十一五”期間,安徽工業大學發展的總體目標是:注重質量、強化特色、提高水平、科學發展,建設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根據這個總體目標,中心“十一五”發展規劃:在省主管部門、學校和相關學院和部門的領導支持下,不斷完善中心建設和發展規劃,認真貫徹中心各項規章制度,加強日常管理和協調,加強與國內外兄弟院校和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相關重點研究基地的聯繫、交流與合作。具體來說:一是調整最佳化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科專業體系,加強學科建設特別是重點學科建設,使重點學科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明確,並形成自己的特色。使現有的省級重點學科(管理學科)的學術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根據社會需要,再努力建設1-2個省級重點學科。在現有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企業制度與公司運營研究中心”的基礎上,爭取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研究中心”再建設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二是積極開展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在基礎研究、套用研究、產學研合作研究及諮詢服務等方面承擔一批重大研究項目,產出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提升知識創新的水平與能力,更好地為人才培養服務,為我省經濟與社會發展服務。三是通過中心建設促進學校高層次人才的培養質量和數量的提高,“十一五”期間人文社會科學類的碩士點從現有的2個增加到8個。在校研究生達到200人左右,所培養的各層次人才普遍受到社會歡迎。四是加強人文社會科學的教師隊伍建設,通過基礎建設及學科建設造就一支在數量上、政治素質上和學術水平上與學校發展相適應的教師隊伍。在教學科研的實際工作中鍛鍊出一批學科帶頭人、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和中青年骨幹教師。五是人文社會科學基地要積極開展學術活動,組織全省、全國性的學術科研交流,起到對外學術交流的“視窗”作用,以擴大學校的知名度及影響度。六是深化科研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創新,按照“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要求,制定有利於提升科研水平,多出成果,穩定與吸收人才的基地管理辦法。要調整科研政策,加強獎勵力度,分配與業績掛鈎,以充分調動教師參加科研工作的積極性。

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理論研究

進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推動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以適應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結構的巨大變遷所帶來的種種挑戰,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重要功能,鞏固和強化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維護社會政治穩定,增進校園和諧,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這是思想政治教育領域重大而急迫的現實課題。然而,在社會主體多元化、文化多樣化的情勢下,各種社會思潮相互激盪,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形成強大的外在輻射力,如何在繼承和發揚我黨思想政治工作優良傳統的基礎上,總結和提煉改革開放30年來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就和經驗,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建設,如何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的最新成果指導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方法的創新,堅持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些都是我們面臨的緊迫任務。深入研究這些問題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與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本方向研究的主要內容是: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分析當代中國道德生活的基本狀況和走向,總結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歷史經驗,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條件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理論和規範體系。
(2)人生觀理論與教育研究。以馬克思主義人生觀基本原理及經典作家關於在社會主義條件下處理人生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的原則立場和方法論為基礎,以現實生活中人生觀領域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對象,研究馬克思主義人生觀理論建設的基本內涵,探索新的歷史條件下大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發展的機制以及馬克思主義人生觀教育實踐的規律。
(3)當代社會思潮與青年教育研究。研究現當代中外各主要文化思潮面對新的時代特徵討論有關人類生存和發展重大問題的新視角、新方法以及由此而提出的新理論,探討這些新視角、新方法、新理論對人們認識宇宙、社會和人生,包括認識思想、政治和道德問題所帶來的變化,尤其是對青年知識群體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方面所帶來的變化,探討這種變化所具有的積極意義和消極影響,以及如何因勢利導,並借鑑相關理論成果,改進我們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以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4)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研究。以馬克思主義管理理論觀點為指導,批判地吸收西方管理理論的有益思想,探討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的辯證關係、實踐經驗和新形勢下的改進路徑,以增強教育的效果。
本方向的主要研究特色:
(1)突出學科前沿性研究:如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理論、馬克思主義的道德觀、技術倫理觀在當代的新發展。
(2)突出學科理論基礎的交叉綜合性研究:如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關係、經濟生活中的倫理關係以及與管理的關係等。
(3)突出學科理論的套用性研究:如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建設結合起來,將科學研究與教學研究結合起來,著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實際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方法研究

主要學術帶頭人姓名:汪光陽 方華 蔡保興
碩士點①名稱:思想政治教育
學士點①名稱:法學;學士點②名稱:行政管理;學士點③名稱:公共事業管理
本研究方向的特色、學術地位、作用和意義
方法影響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領域,既是繼承和發揚思想政治教育優良傳統的需要,也是國際國內形勢發展的需要,既是適應人們思想觀念變化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規律的根本要求。雖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的必要性、原則、途徑和方向等方面已初步建立簡約的理論框架,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也為深入方法創新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仍處於探索階段,方法創新領域的研究存在許多不足,思維方法和實踐方法相互脫節,主要表現為經驗多、理論少,重複多、創新少以及科學性與藝術性之間的不平衡等問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研究意義在於不但可以拓寬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方法論基礎,更重要的是將辨證的科學思維方法和原則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過程中,從實際工作經驗中加以提煉和升華,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體系,並發展出具體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從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本方向研究的主要內容是: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從多個學科吸取有益成分,比如政治學、社會學、管理學、行為學、組織學,特別是要分析心理學成果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關聯,重點探討心理諮詢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合理運用。
(2)馬克思主義民眾路線理論和民主理論蘊涵的方法論原則研究.重點探討這些原則如何轉化為具體的一般方法論,如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中怎樣建構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課程文化模式,以改變單純依靠強制灌輸、忽視滲透的做法。
(3)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徑研究。緊緊圍繞“三走進”(思想政治教育走進學生的思想、走進學生的學習、走進學生的生活),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適應性、操作性和實效性,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途徑進行深入探索。比如如何更好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以及各類課程的育人功能,如何加強大學生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建設、心理健康教育,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進網路、進公寓、進社團,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與解決學生實際問題相結合、與學風建設相結合、與“三育人”相結合、與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相結合等。
(4)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現代化研究。重點探討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研究網際網路對社會文化和人們思想觀念的影響,探索網路社會背景和網路文化條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與發展,分析網路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和特點,探討如何將網際網路作為新載體和新工具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以促進網路文化的健康發展和大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本方向的主要研究特色:
(1)突出方法、途徑的科學性、創新性和有效性研究。
(2)突出“三走進”(走進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理論聯繫實際,在提高適應性、針對性、實效性上下功夫。
(3)突出實踐性。邊研究、邊實踐、邊總結、邊改進。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創新研究

主要學術帶頭人姓名:李輝生 曹大文
碩士點①名稱:思想政治教育
學士點①名稱:法學;學士點②名稱:行政管理;學士點③名稱:公共事業管理
本研究方向的特色、學術地位、作用和意義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包括管理者、組織者、實施者以及各種載體要素在內的系統工程,通過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創新使各種教育資源得到最佳化配置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關鍵所在。然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運行機制不夠順暢、多種教育力量的合力效應不夠明顯、各種政策措施之間的脫節、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相對缺乏等問題在不同程度上還客觀存在,制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部分高校研究型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幹部隊伍尚未形成,對大學生思想行為了解不多、預測不夠,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創造性不強。因此,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真正建立起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的大德育格局,將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培育融於教學、管理和服務的各個環節,構建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體系,這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的重要任務,具有重要的現實和實踐意義。我校在新時期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制機制、大學生學習指導理論與方法等領域開展了系統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比較明顯的優勢和比較鮮明的特色。
本方向研究的主要內容是:
(1)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體制機制研究。重點在於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系統與外部系統的有效銜接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系統內部要素的有效配置問題,切實改變條塊分割、聯繫配合不夠的問題,形成校內外有效銜接、校內各方面密切配合的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的工作格局。
(2)校園重大群體性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機制研究。重點是根據社會形勢的變化分析高校潛在的隱患,研究建立信息通暢的快速反應網路和事故處理的聯動機制。
(3)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研究。重點在於研究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測評體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評估體系。
(4)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研究。重點是根據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研究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有效措施,探索輔導員、班主任隊伍的建設思路、目標和辦法、措施。
本方向的主要研究特色:
(1)突出方法、途徑的科學性、創新性和有效性研究。
(2)突出“三走進”(走進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理論聯繫實際,在提高適應性、針對性、實效性上下功夫。
(3)突出實踐性。邊研究、邊實踐、邊總結、邊改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