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坡東鄉族鄉

安家坡東鄉族鄉

安家坡東鄉族鄉位於臨夏縣最東端,東以大夏河為界,與東鄉縣東塬鄉隔水相望,東南與臨夏市折橋鎮毗連,西南與本縣北塬鄉接壤,西北與本縣先鋒鄉搭界。是一個以東鄉族為主,回、漢、土、藏等各民族共同居住的民族鄉。現轄中寨、史婁、安家坡、北小塬4個行政村50個合作社,農業人口2303戶10937人,其中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54%,東鄉族占總人口的47.4%,移民人口1621人,占總人口的14.8%;現有耕地10149畝,人均耕地0.93畝。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665元,現有宗教場所20個,其中清真寺13座,廟7座。

基本信息

安家坡東鄉族鄉安家坡東鄉族鄉
臨夏縣安家坡東鄉族鄉人民政府成立於一九八八年,位於臨夏縣北塬地區東端,距縣城韓集約36公里。全鄉南北長7.8公里,東西寬4.1公里,總面積15.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149畝,人均耕地0.94畝。轄中寨、安家坡、史婁、北小塬4個行政村,50個合作社,總人口10688人,剩餘勞力約有5389人,東鄉、漢、回、土、藏、保全等民族雜居,其中漢族占總人口的47%,少數民族占53%,其中東鄉族占總人口的47.4%、是全縣的兩個東鄉族民族鄉之一,也是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單位,全省"五好鄉鎮黨委",全州民族團結先進集體。

發展

良種繁育、畜牧養殖和集市貿易是該鄉的三大支柱產業,其中史婁村建成了農作物良種繁育基地,每年承擔著臨夏州農科所的多項隨機試驗示範,是全縣的重要制種點;興辦了甘肅臨夏綠塬乳業有限公司、北小塬奶牛養殖小區等6個民營養殖龍頭企業,全鄉奶牛存欄達到4300頭以上,戶均2頭以上,畜牧業收入占到人均純收入的一半以上,占到農業總產值的一半以上,牛羊市場每集販運牛羊300-1000頭,成為北塬片最大的牛羊市場,承載著周邊"三縣(市)十個鄉"交易信息和共同發展。

文化古蹟有北小塬村上莊遺址,屬齊家文化遺址在大夏河北岸二台階址,1976年6月被定為縣級文物保護遺址。

2006年,工業總產值為1320萬元,農業總產值2177.93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達28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946元;糧食總產量為3689.6噸。在農村經濟發展中,該鄉充分發揮少數民族民眾養殖和經營經驗豐富的優勢,打好民族牌,逐步建成產、供、銷一條龍的養殖基地,做大做強畜牧產業;發揮區位優勢,挖掘農業內部潛力,著力發展高產、高效、優質、綠色的現代化農業,努力構建團結、誠信、文明、整潔、平安、和諧的鄉村。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