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起因
2015年8月,有媒體刊發200多名雲南新興職業學院的學生在大理完成兩年學業,2015年將回昆明校本部繼續完成三年學業時,發現自己的學籍不在校本部,而是被“掉包”到了雲南文山的三鑫職業技術學院。此事引發社會關注。此次學籍被“掉包”事件共涉及該校2012級、2013級的護理、口腔、康復、檢驗等六個專業234名學生。在一份招生名冊上顯示,原來早在入學時,他們名義上是新興學院的學生,但事實上,他們的學籍遠在文山。由於校本部卻不承認他們的學籍。雨夜裡,他們只得露宿街頭。直到第二天凌晨1時許,部分學生才被暫時安置在學校的教室里住宿。一些條件稍微好一點的孩子則選擇暫住賓館,學校的部分辦公室和教室堆滿了同學們的行李。據學生表示,得知這個訊息時,他們當時就呆住了。當年錄取通知書上分明印著雲南新興職業學院與雲南省大理農業學校(2014年升級為大理農林職業技術學院)聯合招生,而當年招生的張老師、鄭老師曾告訴他們在大理農校上兩年學後,可回到校本部上學。在回校本部前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學籍在雲南三鑫職業技術學院。沒有學籍就像沒有身份,學生們感覺兩年學白上了。新興職業學院是一所老牌醫藥專科學院,以醫學專業見長,在省內同類學校中小有名氣,就業率一直較高,這也是同學們在乎學籍是否在新興學院的重要原因。
掉包過程
這是一起民辦高校違規合作辦學招生,並私下調劑學籍的典型案例。新興職業學院院長關祥祖介紹,由於就業好,學院每年招生指標都能招滿,2011年底學院張老師和鄭老師說,他們與大理農業學校關係很好,想在大理開一個辦學點,他就支持並委託兩位老師前往大理洽談。
之後,新興學院與大理農校簽署了聯合辦學協定,聯合辦學時間為2012年3月到2015年3月。兩校在2012年簽訂的辦學協定複印件,上面寫著:成立雲南新興職業學院五年一貫制大專“雲南省大理農業學校教學部”項目,前三年在大理農業學校就讀,後兩年在雲南新興職業學院就讀。
大理農林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李汝剛說,與新興學院合作辦學以來,他們學校只提供住宿和日常生活管理,招生、管理和教學都是新興學院派老師來負責。
隨後,2013年教育部下發檔案,嚴格規定醫學專業不能與非醫學專業的學校聯合辦學。當時關祥祖口頭通知了張、鄭老師停止招生。“我現在後悔當時沒有跟他們簽停止招生的協定,結果他們沒有剎車,仍然繼續招生。”關祥祖說,兩位老師在2013年11月已經從學校辭職了。
三鑫學院院長李慧林表示,當年新興學院招錄考生過多,三鑫學院又有指標空缺,因此學院就作出承諾幫新興學院解決學生的學籍問題。新興學院將這些學生信息匯總後交由三鑫學院錄取、辦學籍,還說以後再給這些孩子轉學,後來大家都很忙就把這事耽誤了。
調查結果
2015年8月12日,雲南省教育廳對此作出回應。經查,該事件是由雲南新興職業學院與大理農業學校違規合作辦學,雲南新興職業學院和雲南三鑫職業技術學院不嚴格執行國家招生政策、違規招生引起。雲南省教育廳表示將依法依規嚴肅追責。調查組已要求雲南新興職業學院按期開學,開學後涉及的所有學生在新興職業學院上課和食宿。同時,責令雲南新興職業學院、雲南三鑫職業技術學院、大理農業學校三校徹底清理涉及學生的學籍、專業等情況。雲南省教育廳表示,將在核查違規招生和違規合作辦學事實的基礎上,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嚴肅追究當事人責任,責成學校依據相關規定對違規招生的工作人員進行嚴肅處理,並依法依紀依規全程監管、指導三校做好涉及學生學籍處理工作,切實保障好、維護好學生和家長的合法權益。
評論觀點
經濟日報:學籍掉包不是一起孤立的事件,從表面看是民辦高校的生源不足所面臨的發展困境,實質上卻是一些民辦高校打著“聯合辦學”“合作辦學”的幌子,搞利益分賬,暴露出監管的失靈和教育主管部門信息化工作的滯後。為此,要依法依規嚴肅追究當事人責任,對違規違紀行為絕不姑息;相關部門也應積極尋找解決辦法,讓學生學籍回“家”。同時,也要清理整頓民辦學校違規合作辦學,進一步規範民辦學校辦學行為,避免類似的事件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