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祥恕

孫祥恕

北京維拓時代建築設計院院長孫祥恕的故事。

介紹

孫祥恕孫祥恕
北京維拓時代建築設計院院長孫祥恕:
未雨綢繆走市場 ,同舟共濟鑄輝煌
序 :市場經濟的大潮宛如颶風席捲社會橫向與縱向的多個領域, “快魚吃慢魚”,“大魚吃小魚”形勢驅動狂飆的企業開拓者們思忖如何更大範圍占領自己市場份額的市場化問題。建築建設一直占據著是我國GDP 重要位置,尤其是如今房地產開發盛行的時代:CBD 、寫字樓、商業街、別墅、旅遊地產等,眾多的概念充斥著整個建築市場。一個符號能代表一種理念,一種建築能代表一種文化寄託,眾多的建築工程作品也代表著一個民族的文化與精神。從古至今,故宮、天壇、天安門無不體現了經典建築作為歷史文化沉澱重要載體。而這其中建築設計在整個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達爾文進化論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核心思想,維拓時代建築設計院自成立 25年來先後經歷了改名、改制、市場化三大轉折性的階段,她秉承著以市場價值為導向、以企業文化凝聚人、以事業發展平台鍛鍊人的經營理念,在機遇與競爭中探索出一條充滿荊棘而又宏偉壯麗的道路。1979年公司成立之初主要經營單一的紡織業項目,作為市屬國有企業面臨著與部屬紡織設計院資源供不應求、不對等關係名生的嚴峻競爭形勢,維拓時代深諳“市場是企業生存的根本,發展才是硬道理”,邁出了由紡織業向民用建築市場轉型的關鍵性一步。隨著建築設計市場壟斷優勢的逐漸剝離,面臨著戰略的重新定位與規劃,短短的六年時間中,維拓的設計領域逐步實現了從紡織業、住宅業到酒店、寫字樓、大型賓館等多領域的拓展,維拓自己也從默默無聞、勉強生存的企業發展成為創建國以來住宅建築中十家獨占三席,年設計費達 250-300萬元。在1997年,維拓的市場占有率已取得高達7-8%的顯赫戰績。那么,這樣一支在短短几年裡逐步走向國際化的品牌優秀的隊伍是怎樣鑄造的呢?又是由怎樣的一位企業領導人鍛造的呢?帶著這些的問題我們走訪了維拓時代建築設計院院長孫祥恕。

出身

生於國企年代,卻未能享受國企優勢待遇,在市場中出現了本是同根生,命運各不同的局面
北京維拓時代建築設計院的前身是隸屬北京市工業局的北京市工業紡織設計研究院,是經建設部資格認證的全國建築行業民用建築甲級設計院,也是全國紡織行業具有紡織、印染,化纖甲級資質的設計院。全院有建築、結構、公用工程、技術經濟、紡織、印染、化纖等專業。現有職工 120 人。由於地處首都,國家工業部的紡織設計研究院所也在北京,雖然同為國企身份,但是由於一個是國家級一個是市級單位,國家部委相當一部分業務基本落不到維拓的肩上,能接到手基本上都是工程難度大、利潤低的小工程。對於維拓來說,從初期就沒有享受到國有資源的特別照顧,反而是靠自己自負盈虧、自收自支的能力勉強維持局面。隨著紡織市場不斷空間不斷縮小,對於維拓設計院來講,不發展就是死路一條。擺在維拓面前的路是越走越窄,不發展、不轉型、不創新就更加的沒有前景。

管理

企業管理者對市場的判斷快於市場反應,從業務轉型、企業更名到改制無不搶先一步快速到位
業務轉型階段:
那是處於 80 年代初期,隨著北京紡織市場份額逐漸的減少,對於維拓時代來講,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考慮了。在這種生死攸關的時刻,維拓時代及時調整思路,開始第一個調整——業務轉型。借著當時與清華設計研究院開發國內民用建築從“火柴盒”脫離到新戶型的進程,北京維拓時代建築設計院抓住這個機會,很快融入到市場裡,進行初期民用建築的建設。當全國新型民用建設的進程全面推廣時,維拓時代設計院已經在市場中擁有自己固定的份額。早一步的業務模式的轉型與創新,使得面臨絕境原先的北京工業市研究院重新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企業更名階段:
過了一段時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由於設計院的名字在對外接觸時,會影響設計院的發展。這樣開始了第二個決定:更名,更為——北京維拓時代建築設計院,同時申請了許多的資質,成為擁有可承接各種類型及規模的民用建築工程和城市建築區規劃及住宅設計,以及各種規模的紡織、印染、化纖工程的規劃設計,並可承接工程監理及工程總承包(甲級資質)。從更名後維拓時代開始了新的征途……
維拓時代的腳步也逐漸深入到全國各地,在房地產快速的發展中,維拓時代在短短的六年時間中,逐步實現從紡織業、住宅業、酒店、寫字樓、大型賓館、民用建築行業等多領域的拓展,從自給自足,自負盈虧的企業發展成為創建國以來在住宅建築評選中十家優質工程獨獨占三家,取得驕人成績!這樣維拓時代每年設計達 250-300 萬元,在 97 年維拓時代的市場占有率已高達 7-8% 的顯赫戰績。但是,在取得業績的同時,企業也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設計院的原先過期的身份與管理模式也會阻礙設計院的發展,尤其是國有的身份制約了企業的發展。於是,維拓時代開始了第三個重大決定——改制。
企業改制階段:
一方面,企業在國退民進的步伐下進行全員買斷國有股,成功改制。另一方面,從企業內部實施薪酬機制改革,大力發展特色管理。
痛下決心,徹底改制,完全民營的買斷,徹底脫離國有股 ;
眾所周知,體制的改革是決定一個企業走何種道路的關鍵,歷史上有許多的成功企業都敗於這一決策上面,由此可見其不容小覷。在如今的市場經濟大潮中,股份多元化、國退民進的步伐已經使得民營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占得優勢,從其他國有企業改造的例子中,不難發現,多半是沒有脫離國有的依附關係;無論是多少百分比的國有持股數,仍然保留著“國有”二字的陰影。這多少給人一種扶不正的“阿斗”感覺,不能擺脫“國有”的影響自己去發展去闖天下。不僅如此,體制的不統一也給管理制其他相關政策的執行上帶來了不便。最後的結果是,企業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本不是工作核心的問題上,大大降低了企業工作效率。
就這個問題,維拓時代建築設計院的孫院長向我們做介紹說,在企業全面分析研究了各方面利弊的情況後決定徹底的進行體制改革,在資產評估後,全部買斷國有股,把企業改造成完全民營體制。當然這其中所遇到的困難與阻撓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改革就要改的徹底,不然也就失去了改革的神聖意義。如今維拓時代建築設計有著如此傲人的業績,回頭再來看當初的幾項管理上的改革可謂是未雨綢繆,眼光前瞻。
管理薪酬機制的改革:
維拓時代設計院在管理改革創新上可謂是走在同行業的前端,在其他企業還在為各項業務拓展頭疼,為如何提高效率冥思苦想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了更高一層面的管理策略計畫,進行了內部人力資源機制、分配機制體制改造。而這些提早的管理改革,可以說是奠定了如今穩固良好的發展態勢。對於一個員工來說,薪酬和自身聯繫最為緊密,如果在這個關鍵問題上企業沒有給解決好,便會導致員工積極性的損傷,從而降低工作效率。但是多年以來的政策沿襲制度,沒人願意做出第一個“吃螃蟹”的舉措;明明知道陳舊體制下不會促進工作效率,卻仍因循守舊。不過,和其他企業不一樣的是維拓時代建築設計院孫祥恕院長,早在 97 年便發現人事管理中的工資管理機制是不利於企業快速發展的。本著快速發展企業加快效率提升的方針,孫院長決定改變薪酬制度,把原來的公開工資 / 獎金制度該成隱性工資制度。使得員工自己的工資情況只有自己和上級主管知道,真正體現了個人按勞獲酬的最初構想;大大杜絕了“吃大鍋飯”“吃老本兒”的情況發生。不僅如此,這也體現了尊重員工隱私的人文關懷。
隨著 2001 年各個企業紛紛改革實行這一制度,普遍還是摸著石頭過河的時候,維拓時代建築設計院已經實施 4 年了,豐富的管理經驗使得他們在這一方面獨領風騷。可見,這不得不算是成功的改革,更可看出孫院長高瞻遠矚的預見性。
“珍珠鏈式”管理體現企業管理特色
在維拓時代設計院,存在著好幾個優秀的設計室,從院長自身來講,他並不是一個專業的設計師。但是,就像孫院長說得維拓時代設計院是為了大家提供的是一個能共用的平台,這個平台會最大發揮自身在業內的影響與感召力,而不會阻礙優秀設計師的發展,而會把他們的理念、優秀作品地進行全面推廣。設計室與院裡的關係是“珍珠”與“線”的關係,維拓負責把明亮的珍珠串成珍珠鏈,以“合力”形成耀眼的珍珠串鏈。這樣的管理模式就能解決了設計室做大做強於設計院歸屬等之間的矛盾,以最佳的組合模式進行著市場的拓展。
戰略定位準確,以實力贏得市場份額
就一場戰役而言,戰略定位是指揮官最早的籌劃,並且根據不同階段戰略進行不斷的改進。而就一個企業而言,戰略定位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視的,並且戰略定位的準確會給企業快速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一項好的戰略定位應該是動態的,應該是適應市場環境的改變而進一步完善的,沒有一成不變的戰略定位。
維拓設計公司作為在北京市有一定知名度和業績的綜合甲級設計公司,尤其擅長各類檔次和規模的居住區及住宅設計,其建築設計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是建立在對房地產市場的研究基礎之上的。在建築創作中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住宅設計重視對不同群體人們的生理、心理與行為分析,並探索四維空間界面造型與環境藝術效果。近兩年完成的代表作品廣獲讚譽,履獲大獎。如棕櫚泉國際公寓,建築師通過現代技術手段和新技術、新材料,運用建築形體塑造,光影虛實變化,內外空間處理,使居住在這個高檔豪華社區中的客戶,雖然身居密集繁華的市中心,卻感覺置身於花園之中,堪稱為市區中心高檔公寓設計的精品,在地產屆評選活動中獲得多項桂冠;為北京市高校教師改善居住條件設計的高校望京花園東區,以其新穎獨特的構思和親切體貼的設計贏得一致好評,獲得 2003 年度北京市第 11 屆優秀住宅設計二等獎;為退休階層設計的老年生活社區東方太陽城,是綜合對建築群體及地區文脈的分析,探索建築與人的融合,使設計作品以多樣性、時代性及獨創性而形成具有中外文化兼容並呈的特徵, 獲得 2004 年度北京首家高級舒適 A 級住宅稱號。還有陽光 100 、錦秋之春、遠洋天地、鑫兆佳園、萬泉新新家園回龍觀文化居住區等多個項目都在北京市明星樓盤評選活動中榜上有名,成為地產屆領先品質的旗艦典範。維拓時代十分重視建築設計的原創性,堅持走有自己特色的發展道路,特彆強調員工的綜合能力,建築方案中的原創設計能力,實施過程中的綜合技術能力,推動設計過程中的團隊協調能力,把建築師、技術專家、複合人才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維拓時代建築設計院最開始是立足於住宅設計,在其他設計院還未意識到這一潛在大市場的時候,就早他人一步進入這一領域。在房地產快速的發展過程中,維拓時代在短短的六年時間中,逐步實現從紡織業、住宅業、酒店、寫字樓、大型賓館、民用建築行業等多領域的拓展,從最初的自給自足,自負盈虧發展成為創建國以來住宅建築十家獨占三家,年設計費是 250-300 萬元,一度市場占有率高達 7%-8% 的份額;如此高的占有率完全證明了企業實力,這其中的戰略定位相信也是得到了成功的肯定。
當然除了住宅建築項目上的準確定位外,維拓時代深入拓展其他省市的業務開發,也是另一個定位。如今公司還是以本土北京為首要目標市場,逐步深入到諸如南京、上海等其他省市級地區。孫院長也提到說,隨著“後奧運”現象的突出,今後的生存狀況也是個嚴峻的問題。如何在奧運建築高峰後,還能得到較好的發展空間是需著重考慮的問題。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即將到來的 2006 年、 2007 年以及 2008 年以後,以強大的自身實力,前沿的管理策略和出眾的經營理念會把維拓時代推向更高的顛峰,會創造設計出更多的輝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