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行政區劃
2006年,轄17個村委會:孫杏村、史窪村、秦堤村、汲城一村、汲城二村、汲城三村、娘娘廟前街村、娘娘廟後街村、段先屯村、西藏莊村、楊大屯村、王奎屯村、七里舖村、南辛莊村、張武店村、大任莊村、堡上村;原種場。
經濟狀況

經過多年的努力,全鎮已形成以種植業、養雞業、鄉鎮企業共同發展的大好局面。養雞業是該鎮的支柱產業之一,現在全鎮擁有萬隻規模的養雞場18個,其中10萬隻的養雞場7個,5萬隻的5個。養雞業的發展,帶動了飼料、機械、運輸、獸藥銷售、禽蛋批發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拉長了養雞業的鏈條、推動了養雞產業化進程。同時,鄉鎮企業也得到了穩步發展。湧現了一批遠近聞名的工業品牌。如衛輝市飼料機械總廠Bs系列飼料機、排風扇暢銷河南、山東、安徽、山西、湖南等地,深受廣大用戶信賴。好運飼料、光明飼料、合力食品俏銷省內外。新鄉市汽車水箱製造有限責任公司,衛輝市異形水箱廠生產的水箱,廣泛用於汽車、發電、礦山機械等行,在國內水箱市場占據半壁江山,河南省神農實業公司獺兔種兔場已初具規模,存欄已達5000餘只,預計2008年年底可望達到1萬隻,可向社會提供仔兔200萬隻,效益可觀、前景誘人。
2006年,全鎮GDP完成2.71億元,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35萬元,工業總產值完成5.9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完成3.1億元,農業總產值完成2.9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3573元,扣除農業稅取消、區劃調整、物價變動等因素後,按可比口徑計算,與2002年相比,分別年均增長14%、20%、22.6%、81%、6%、11%。
農業發展

發展優質小麥3.1萬畝,優質玉米2.64萬畝,優質花生6000畝;發展塑膠大棚2020座,面積3800餘畝,大田蔬菜面積達1.4萬餘畝。畜牧業規模持續擴大。成功探索出了“公司+農戶”、“市場+經紀人+農戶”、“合作社+農戶”等養殖新模式,以育雛、防疫、養殖、銷售、飼料和雞糞加工為產業鏈的養殖基地輻射全鎮及周邊縣市。發展養殖戶1800戶,占全鎮總戶數的1/3,實現禽類存欄205萬隻,牛羊存欄8710頭,生豬存欄2.1萬頭。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50%以上。
被新鄉市確定為現代化畜牧業生產重點鄉鎮。植樹造林成效顯著。以林權制度改革為突破口,累計完成四旁植樹25萬棵,綠色通道植樹15萬棵,生態防護林植樹20萬棵,成活率95%,改變以往年年植樹不見樹的怪狀,形成了樹成行、林成網的格局。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得到加強。年均投資8萬餘元,對全鎮防洪排澇渠道進行全面清淤,使該鎮的防洪排澇工程全部疏通;投資149.86萬元實施安全飲水工程,解決了8個行政村共2388戶9392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勞務輸出取得明顯成效。共輸出勞動力8萬人次,有效增加了農民收入。
工業經濟


創新人,一貫堅持踏踏實實、兢兢業業,致力於產品的開發,製造以及技術研究創新。從經驗豐富的設計師到技術過硬的工人隊伍,還有始終本著客戶就是上帝的經營理念的銷售精英。
先進的製造工藝,再到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無疑能滿足客戶的要求,在結合自身經驗吸取眾廠家所長的基礎上開發了一系列設備,如:立式500、750、1000、1500型分體式飼料機組。臥式50、100、250、500、1000、1500型預混飼料機組。時產2-10噸的濃縮料成套加工機組。顆粒飼料加工機組、降溫保濕、熱風機組。自動餵料機、餵料車,雞糞烘乾機、清糞機、雞籠、礦用振動篩、振動給料機,振動提升機、斗式提升設備、皮帶輸送機、螺鏇輸送機、直線篩,鏇振篩、和各種破碎設備等。
基礎設施建設

鎮村環境徹底整治。以“四清五改一建”和環境綜合整治為切入點,重點抓好鎮區及汲城三村、孫杏村、張武店這三個示範村的建設,共拆除違章建築2000餘平方米,拆除不規範廣告牌、門店牌86塊,清理小廣告62條,粉飾鎮村主幹道圍牆23000平方米,栽植綠化樹木3000棵,聘用保潔員33名,成立鎮區管理辦公室,建立長效機制,全鎮面貌徹底改觀。
鎮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先後完成了4×1.4公里的慢車道、5米寬的綠化帶、3米寬的人行道及污水管網工程。投資60萬元的1.1萬千伏安變電增容項目和投資300萬元的網通公司新交換站項目均已建成並投入使用。交通公路建設步伐加快。2006年,共投入450萬元,完成33公里,其中,計畫內項目6.9公里的任務已全部完成。
特色經濟

搞好“四項”服務
一是技術服務,由鎮政府高薪聘請蔬菜大棚專家出手駐鎮,每天巡迴務村進棚進行技術指導;採用“農民流動夜校”、“黨員電教”、播放實用技術和科技普光碟等方式進行培訓;組織幹部民眾到外地考察學習,開闊視野。二是信息服務,建立健全鎮、村、組信息服務網路,開闢熱線電話,成立了無公害農產品蔬菜協會,最大限度地為菜農提供信息服務。三是資金服務,利用農聯橋工程五戶聯保貸款,使菜農所需資金得到保障。四是銷售服務,鎮政府在韓光屯村設立占地30畝的蔬菜批發市場,日交易量36萬公斤,現有經紀人30多名,產品近銷周邊縣、市,遠銷山西、陝西、湖北、鄭州、武漢等十幾個省市、推動了無公害蔬菜基地的發展,實現了生產、服務、銷售一條龍。
鎮政府採取措施,促進溫棚蔬菜生產
一是精心組織,強化領導。鎮政府與各村簽訂大棚發展目標責任書,層層抓好落實。二是以點帶面,促進發展規模。三是落實目標激勵發展,平時鎮裡不定期將大棚發展情況督察後通報,年底全鎮總結後對先進村進行表彰。四是抓好園區及基地建設,以韓光屯村為主的蔬菜園區帶動107國道六個村的蔬菜基地,園區上規模,上檔次,基地有規劃的發展,從而提出了市場帶園區,園區促基地,基地轟市場”的發展模式。
新農村建設

1、以鎮區建設為重點,完善城鎮體系
以鎮區發展建設為重點,沿107國道及新濮公路構建兩條城鎮發展帶,“十一五”末,基本形成以鎮區為中心,張武店、汲城為重點村的城鎮體系。加快鎮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功能,主動承接新鄉市的輻射,加快人口、技術、資金和生產要素聚集,壯大經濟實力,逐步提高鎮區經濟、信息、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對全鎮的帶動作用,“十一五”末,基本建成一個環境優美、功能設施齊全的新鎮區。
加強進出鎮區通道建設,連通公路主幹網。結合鎮區發展方向,規劃建設以馬杏線、產業聚集區大道為主線的兩縱兩橫4條一級道路,形成快捷、方便、暢通、安全的城鎮交通網路。
加強城鎮供水工程建設,全面整修排水系統,完成鎮區河道治理工程。
建設水廠一座,廠址位於馬杏線東側。設計規模一期工程0.5萬立方米/天,二期工程擴建至1萬立方米/天。排水體制採用雨污分流排水體制,雨水採用蓋板渠來排除,局部地區用暗涵或管道排除。污水採用污水管道系統收集後,匯流至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後排放。
完成鎮區天然氣利用工程規劃,按照西氣東輸的統一安排,爭取2010年以前,在產業聚集區內用上西氣東輸天燃氣,用氣量按規劃區人口1.5萬人考慮,另考慮小型工業用戶用氣量。
加強城鎮公共設施建設,建設文化體育中心,完善鎮區公共設施服務功能。加強人居環境建設,興建行政文化廣場、商業休閒廣場,建成衛河、孟姜女河生態綠化帶。

規劃建設產業聚集區擴大鎮區覆蓋面,增強鎮區對人口、資金、產業的凝聚力。加快城鎮戶籍制度改革,逐步實行以合法固定的住所、合法穩定的職業為依據的戶籍登記制,消除城鎮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積極為農村下一代向城鎮轉移創造條件,推動城鎮化進程。深化城鎮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改革,鼓勵各種社會資金投資建設和經營城鎮基礎設施。規範城鎮土地市場,逐步完善土地租、稅、費,以及土地置換、農村宅基地管理,鄉鎮企業用地、集體土地流轉管理和產業聚集區用地管理等方面的政策。重視鎮區經濟發展,扶持鼓勵鎮區發展以四大支柱產為主的工業企業和為農村一、二產業服務的第三產業,帶動農村勞動力向第二、三產業轉移,提升城鎮整體功能和綜合競爭力,促進城鎮化向可持續方向發展。“十一五”末,農村向鎮區轉移5000人。
3、實施哺農政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大力推進工業帶動農業、城鎮帶動農村,逐步加大工業反哺農業、城鎮支持農村力度。進一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逐步縮小城鄉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務方面的差距。繼續加強水利、交通、能源、通信等設施建設,扶持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事業的發展,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和健康水平。積極推進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養老、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建設,逐步建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繼續搞好扶貧開發,增加用於救濟性扶貧、教育扶貧、移民扶貧的投入,改善貧困人口的生產和生活條件,扶持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加強農村村鎮規劃,大力發展農村非農產業,力爭到2010年,農村二、三產業占農村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80%以上。加強農村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建設和科學文化教育,提高農民富裕水平和農村文明程度,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文物古蹟
現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一處為汲城遺址,位於汲城村,東漢築城,周長9里13步(4522米),現有城牆200米,高約5米,原城門樓上刻石“東觀東海”尚存完整。
另一處為娘娘廟村“汲冢”出土的魏襄王墓--《汲冢書》,又稱《竹書紀年》,該書記載了夏至魏襄王二十年史事,是研究中國古代史的寶貴資料。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即:娘娘廟神像、三教堂、普度寺。
社會事業發展

農村衛生院建設取得很大進展,鎮脈管炎醫院以其精湛的醫術聞名遐邇,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全鎮農民參保率達到83%,全鎮17個行政村實現了鎮村衛生工作一體化。計畫生育工作多年保持一類鄉鎮水平,人口保持了較低的增長速度,被新鄉市評為計畫生育先進單位。文化、體育、廣播電視等事業健康發展。先後被河南省評為十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單位,被新鄉市評為科技工作先進單位、農機工作先進鄉鎮、禽流感防治工作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