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廟鄉

孫廟鄉

孫廟鄉位於息縣西部。羅淮公路穿境而過,是進入息縣的第一個鄉,素有“息縣西大門”之稱。鄉政府駐地孫廟村,距縣城7公里。南以淮河為界,與羅山縣東鋪鄉隔河相望;西與正陽縣大林鄉接壤;北鄰路口鄉的岳廟村、趙樓村;東接城郊鄉的何莊村、洪莊村、徐莊村。

河南省信陽市息縣孫廟鄉

孫廟地處淮北平原。地勢南低北高,平均海拔45米。氣候溫和,雨熱同季,土地肥沃,宜於多種作物生長。境內河流6條,除淮河、四季河外,均系排澇河道。淮河沿鄉南邊緣東流,清水河橫穿鄉境,流程88公里,經李廟甘塘、范樓、何營四個村注入淮河。

孫廟鄉孫廟鄉
經濟狀況

建國以後,孫廟鄉不斷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先後平整土地4.3萬畝,旱改水田1.2萬畝,建機電灌站12處,配合南灣灌渠,修建支斗、毛渠43條,總長56公里,使10個村水田可自流灌溉。各村又進行坑塘改造和新打機井,有效灌溉面積達4.2萬畝。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麥;經濟作物主要有紅麻油菜、花生、芝麻。糧食作物6.1萬畝,總產1536萬公斤,單產251.6公斤。其中小麥568萬公斤。並建成優質小麥生產基地23000畝,優質水稻生產基地24000畝。林業生產上形成以清淮河防護林、綠色通道為主,農田林網、片林生產為輔的林業生產體系,其中片林20處1800畝,經濟林4處200畝,共有樹186萬棵。另外飼養大家畜7200頭,豬3.9萬頭,羊12000隻,家禽49.8萬隻,年產魚12萬公斤。隨著小集鎮建設步伐的加快,孫廟鄉已建成小集鎮3個,形成以糧食加工業為主的工業體系,擁有大型糧食加工廠12家。各種小門面、小加工、小作坊林立。年工業生產總值9000多萬元。為加快孫廟鄉經濟發展步伐,孫廟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引進外來資金,投入全鄉各方面建設。如李廟村油路,由市交通局投資,何營沙場由個體戶投資。現在,孫廟鄉已制立出各種優惠政策,吸引資金來孫廟鄉投資。2005年成功吸引外資300萬元,建立年產5000萬斤精米加工廠一座,現正籌建年產30萬頭生豬的養殖基地項目。

孫廟鄉孫廟鄉
取得成績

由於全鄉乾群的艱苦努力,孫廟鄉的內外部形象逐年發生大的變化,多次獲省、市以上榮譽稱號多項,如:2003年6月被市委授予市防非典先進基層黨組織;2004年10月被信陽市委、市政府、信陽軍分區授予民兵基層建設先進黨委;2004年5月被市政府、信陽軍分區授予民兵整組先進單位;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連續4年被縣委、縣政府、武裝部授予黨管武裝先進單位;2003年被縣委、縣政府授予信訪工作“三無”鄉鎮稱號、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鄉;自2001年以來,連續四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年度目標管理綜合一等獎、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優秀鄉鎮、國土資源管理三無鄉。

在教育方面,孫廟鄉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現各村均有國小,全鄉共有中學一所,國小13所。在校生5681人;衛生方面,有鄉衛生院一所,村衛生室13個,共有醫生102人;文化遺蹟方面:有秦樓仰韶文化遺址周冢古墓太子廟古墓方莊古城遺址

安徽省利辛縣孫廟鄉

孫廟鄉孫廟鄉
地理位置

孫廟鄉位於利辛縣境西部,省道阜(陽)渦(陽)公路東側,界阜蚌高速公路從境內通過。轄村民委員會26個,自然莊146個,總面積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833公頃。1998年總人口44051人,其中鄉村人口43138人。

鄉人民政府駐地孫廟集,距利辛縣城20公里。境內有伍奢冢古文化遺址。農村經濟發展迅速。

1998年全鄉工業產值1965萬元,農業產值8775萬元。糧食產量19489噸,棉花產量217噸,油料產量190噸。大牲畜存欄15246頭,生豬存欄11926頭。

行政區劃

孫廟居委會、新建村、周寨村、富民村、富強村、模範村、民主村、幸福村、團結村、前劉村、周莊村、夏寨村、老家村、瓦房村、廟李村、程寨村、高堂村、振興村、小康村

鄉鎮特色

農業大鄉,特色農業以花卉大棚蔬菜、經果林、蘆葦種植為主。養殖業以養牛、養羊為主。鄉鎮企業以麵粉加工、木料加工為主。伍奢冢祠,被省命名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鄉鎮理念:打好孫廟特色品牌,把握每個發展機遇,加快經濟發展步伐,努力打造和諧、平安、文明、經濟強鎮。

安徽省淮南市謝家集區孫廟鄉

孫廟鄉孫廟鄉
概述

孫廟鄉位於瓦埠湖畔,東臨史院,北接楊公,西南與壽縣隔湖想望。全鄉總面積59.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4210畝,其中水田22500畝。共有10個行政村,136個村民組,4730戶農戶,總人口2.07萬人。

孫廟鄉資源豐富、物產豐饒,成產優質稻米、紅菱及魚、蝦、蟹等各種水產品。素有“三秀”美稱的銀魚、瓦蝦、毛刀魚,以營養豐富,口味鮮美,天然無污染而享譽天下。

孫廟交通便利。對外有一條水泥路與省道合阜路、國首206線相通,直線距離僅10公里左右。每天有班車開往合肥、壽縣、蚌埠及南京、蘇州、平湖、嘉興等地,為客商的流動提供了便捷條件。

孫廟鄉正以嶄新姿態,極大的熱情,優質的服務,優惠的政策,優良的環境,豐富的資源,誠招天下有識之士前來投資、開發、創業。孫廟的明天將會更加美好。

孫廟鄉孫廟鄉
特色經濟

孫廟鄉水生蔬菜加工基地是與滁洲市天長縣龍崗鎮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合資興辦。由孫廟鄉紅菱協會提供加工原料和生產場地,天長縣合作方投入機械設備,提供技術和人員,負責銷售。現已安裝生產機械4台套,通過基地采果--剝殼分級--攪拌脫皮--清水過濾--滾筒甩乾--分袋保裝--速凍冷藏等一系列工序,然後進行市場銷售。預計日產量達千餘公斤芡實粒。雙方表示共建合作平台,齊創生產佳績,打造綠色品牌,振興水鄉經濟。這不僅提高了原產品價位,同時帶動了孫廟鄉運輸、消費和富餘勞動力轉移,對於構建和諧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都起到了促進作用。

長豐縣孫廟鄉積極依託緊臨瓦埠湖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水鄉特色經濟,把魚蝦養殖、水禽養殖和水生植物種植當作全鄉經濟發展的重頭戲,獲得了較高的經濟收益。

孫廟鄉三面環水,沿湖水面達2000公頃。為充分利用水資源多的優勢,鄉黨委政府積極鼓勵開發水面,引導民眾大力發展“三水業”,並不斷拓寬招商引資渠道,引進外來投資,做足水面文章。2007年,老崗村村民王傳輝與淮南水產養殖大戶周亮共同投資18萬元承包了瓦埠湖133公頃水面,攔圩1800米,實行水面綜合養殖,當年就獲得了可觀的效益。2008年他們又投入70萬元養殖了毛蟹等,預計到年底可收入100多萬元。養殖戶周亮介紹說,瓦埠湖水質好,適宜毛蟹生長,政府也非常支持,不但提供優惠政策,還提供網上銷售等信息服務,來這裡投資的路子是走對了。

孫廟鄉紅菱
劉郢村戚家灣紅菱協會的50多戶村民聯手承包了瓦埠湖130多公頃水面,紅菱種植面積不斷擴大,2007年種植紅菱173公頃,收入達91萬元,2008年他們又擴大到200多公頃水面。紅菱種植成了戚家灣村民脫貧致富的新亮點。

瓦埠湖水草、螺螄等水生物資源豐富,為水禽養殖提供了優質飼料。2008年,全鄉養鴨達20多萬隻,養殖大戶已發展到30多戶,年銷售額達240萬元。范嘴村於大郢村民組於新安家經濟十分困難,鄉下派幹部仇恆海了解到老於擅長養鴨,就幫他貸了1萬元扶貧款,建起簡易鴨棚,飼養了1800隻上海櫻桃谷肉鴨。由於老於技術過硬,加上市場行情好,賣了3批就淨收入2萬多元。嘗到甜頭的老於,準備繼續擴大養殖規模。孫廟鄉利用小額貸款幫助農戶發展養殖業,受益農戶達到550戶。

孫廟鄉孫廟鄉
安全生產

孫廟鄉為防止和減少安全事故發生,保障人民民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使社會和諧穩定,推進鄉經濟快速發展,對安全生產常抓不懈。

一是常抓安全意識教育,夯實監管基礎。鄉政府經常利用舉辦培訓班、有線廣播、宣傳欄,召開各種會議等形式,對廣大幹部和企業職工經常加強“安全發展”科學理念宣傳教育,從思想上牢固樹立“安全生產,重於泰山”理念,從而夯實安全生產監管基礎。

二是常抓安全制度落實,強化安全責任。鄉里嚴格要求各企業單位,結合本單位的生產實際,都要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作為一項制度,不僅掛牌上牆起到“安全警鐘常鳴”作用,還要落實到車間班組具體責任人。

三是常抓安全防患檢查,做到堵源治本。鄉里經常組織人員,由鄉政府分管領導帶隊,人大參與監督,深入到,存有安全隱患的木板廠、皮件廠、窯廠、碼頭、教堂等,認真、檢查、調研、監督、指導,發現隱患當場指出,限期整改,堵源頭,重治本,避免安全事故發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