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東方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8月1日)
平裝: 162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6039727, 7506039729
條形碼: 9787506039727
商品尺寸: 23.8 x 16.4 x 1.2 cm
商品重量: 299 g
作者簡介
摩羅,本鋁萬松生,江西省都昌具萬家灣村人,現居北京,中國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著作有《國民性批判的起源與反思》、《中國站起來》、《恥辱者手記》、《自由的歌謠》等。
內容簡介
《孤獨的巴金:如何理解作家》主要內容簡介:巴金實際上是在拒絕世人以一個作家的形象給他定位。他的理想一直是做一個項天立地改天換地的巨人,做一個以正義原則和自由精神重整地球秩序的英雄,而不是做一個文字匠。不幸他偏偏只做成了一個文字匠。垂垂暮年,心底的宏願再也無法施展,連一個起點也終生未能找到。面對一生的失敗,也許他應該仰天長嘯,號啕一哭,然而世人的恭維卻叫他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管他接受不接受這種恭維,內心都只有蒼涼與孤獨。
他一遍又一遍地解說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拒絕作家頭銜,最後還是無可奈何地被世人塑造成一位“文學大師”。這既是一種恭維,也是一種歪曲。這位孤獨的文化老人,一定還在無望地等待著這個古老民族對他作出新的理解……
目錄
關於魯迅的幾個熱點問題
魯迅的性格和人品究竟如何?他真的那么冷酷刻毒嗎?魯迅究竟是不是一個思想家?有沒有自己的特異思想和思想體系?魯迅的文學成就究竟如何?究竟是不是一個具有世界水平的大作家?魯迅雜文的意義如何,他放棄虛構文學創作,一心經營雜感文是不是值得惋惜?魯迅對主張憲政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批評是不是出於對民主政治的偏見或誤解?
孤獨的巴金
巴金實際上是在拒絕世人以一個作家的形象給他定位。他的理想一直是做一個頂天立地改天換地的巨人,做一個以正義原則和自由精神重整地球秩序的英雄,而不是做一個文字匠。他一遍又一遍地解說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拒絕作家頭銜,最後還是無可奈何地被世人塑造成一位“文學大師”。這既是一種恭維,也是一種歪曲。這位孤獨的文化老人,一定還在無望地等待著這個古老民族對他作出新的理解……
初讀廢名
廢名,這位出自湖北黃梅的書生,自稱以唐人絕句筆法寫小說。其間的詩意,不趨時尚、不媚流俗,一本自我之悟,率性而作。這不但表現了一個作家的藝術勇氣,也表現了一個人的做人的力量。老是從文學接受的角度來要求文學寫作,老是以流傳與否為標準來要求作家,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最深刻的錯誤之一。
《生死場》的文本斷裂及蕭紅的文學貢獻
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蕭紅的作品是真正的珍稀物種。她的作品不但因為獨特而成為不可複製的絕品,而且因為具有這種非常深沉的悲情氣質而開拓了讀者的審美視野、啟迪了讀者的生命體驗,並且一定程度地彌補了現代文學的浮躁與淺薄,從而為下一個時代的文學發展開啟了另一種別具一格的資源,標示出文學的另一種可能性。
末世的溫馨——汪曾祺論
藝術家是一個心靈敏感的特殊群體。敏感又往往與脆弱相親相近。汪曾祺正是一個敏感而又脆弱的人,他所感到的黑暗與血腥不是比常人少,而是比常人多。但他未能通過精神的洗禮超越脆弱,無法獲得魯迅式的擔當黑暗、批判醜惡的力量,他只能用遮掩的方式,維持心理的平衡、態度的平和。藝術實踐卻常常按著自身的情感需要而將他的遮掩揭穿,使得他的創作不至於因為平淡而過於靜穆和單調,而是具有一定程度的靈動性和豐富性。
喜劇時代的批評家——劉震雲論
劉震雲的文學實踐逼使我們不得不創造一個新的概念作為闡釋他的文學成就的基點,否則就無以把握他的藝術世界和他精神體驗的獨特性。在屈指可數的一小批優秀作家中,劉震雲的過人之處即在於他對中國生活的最痛切的體悟、最深刻的洞悉,以及對其體悟和洞悉的外具諧謔效果、內具恥辱意蘊的藝術表現。他對中國生活的解剖和批評在當代文壇無疑是首屈一指的。靈魂搏鬥的拋物線——張煒論
張煒是個現實感極強的人。他一旦從舊的文學觀念中擺脫出來,就注定了要以這種姿態寫作。他與他筆下的人物心心相印,對他們的憤怒尤其心領神會。他要捍衛的乃是人性深處的某種需要,是超物質超功利的人性尊嚴。這是張煒在抗御政治意識形態的控制時所得到的獨特發現,他日後能夠在文壇上脫穎而出,靠的就是這點發現。沉重、壓抑、忍辱負重、咬牙切齒,在沉默中無望地等待,在等待中痛苦地沉默,這一切成了張煒作品中最常見的情調與意象。
逃遁與陷落一一蘇童論
與他筆下的許多人物一樣,蘇童本人也是一位逃遁者,至少是一位文學世界的逃遁者。逃遁者蘇童的被動性似乎比我們平時所估計的更強一些。逃遁者蘇童的逃遁方向倒可能主要是由迫使他逃遁的那些因素從反面予以規約與決定的。稍一留心即可發現,蘇童的文學面貌是在與他的文學對手的對抗中逐步形成的。在蘇童看來,正統文學的那些秉性都是不真實不可靠的,為了捍衛一個作家的良知與尊嚴,他只能別無選擇地逃向它的反面。他甚至無法從美學角度對他的逃向作出從容的審視與思考,因為逃遁永遠是危機中的權宜之舉,是匆忙而又草率的抉擇,即使是沼澤泥淖,也不得不一腳踏進去,哪裡還有從容可言。
大師的眼睛
卡夫卡的眼睛充分宣示了他內心的柔弱和恐懼。也許你會像觸電一般被他喚醒了自己內心同樣的柔弱與恐懼,也許你內心甦醒的是對於一個柔弱而又恐懼的孩子的深深的憐憫與關愛。總之,只要你看見了這樣的眼睛,你就一輩子擺脫不了他對你的傾訴與籲請。
作家與世界的關係
文化是穿透前人經驗、審視人類生活、把握人類命運的能力和稟賦。一個創作者雖然也必須一定程度地以前人的經驗為基礎,但是,更重要的是為精神文化提供自己獨特的東西。這種獨特的東西不是像學者那樣根據前人的經驗推演、歸納出來,而必須從個人的獨特體驗、獨特感受、獨特思考、獨特想像中生長出來。這就需要仰仗內在的稟賦和文化想像力。所以,決定一個作家的發展空間的,是他對於人生和世界體驗的深度,對這些體驗挖掘和思考的深度,以及他的文化想像力發達的程度。
繆斯的呼吸
並不是凡能寫字造句者就能當作家。作家需要那么一點靈性,需要那么一點高貴的想像力,需要那么一點英雄主義,需要那么一點超塵脫俗穿越虛無的清虛之氣。如果一個時代產生不了這樣的寫作者,那么文學的靈地將會被世俗精神所淹沒。人類的最後一點靈氣將會變為奄奄一息甚至會徹底窒息。文學應該留一份靈性給人類,作品應該留一份靈氣給讀者,作家應該在自己的內心留一片靈地給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