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音義

孟子音義宋孫□(962-1033)撰。

〖孟子音義〗二卷。
宋孫□(962-1033)撰。□為北宋經學家,其生平事跡,詳見《孟子正義》。唐代陸德明撰《經典釋文》,於《孟子》以外的儒家十二部經典,併兼及《老子》、《莊子》皆給予音義,惟缺《孟子》一經。真宗詔令孫□校定《孟子》趙岐注,□發現唐張鎰的《孟子音義》漏略頗多,丁公著《孟子丁氏字音》偽謬時見,於是乃以趙岐注為底本,兼采張、丁二書音義之善,又參稽唐陸善經《孟子注》以成此書。前有自序,稱“削異說之煩,證以字書,質諸經訓,其疑滯備其闕遺,集成《音義》二卷”云云。其序文前半部分,與世傳孫氏《孟子正義》之序完全相同,《四庫全書總目》因言:“蓋《正義》偽序,即緣此序點竄也。”書中所釋,稱一遵趙注而為之。但以今本《音義》與趙注相校,則多有不符。如《梁惠王》篇上曰“集穆”、曰“大平”、曰“譎”,篇下曰“恂”、曰“無墜”、曰“夫將”;《公孫丑》篇上曰“介者”,篇下曰“素餐”、曰“籍道”、曰“危行”、曰“食功”等等,凡六十九條,皆今本趙注所無。由此更可知今本《孟子正義》為偽托,其趙注確經刪改,絕非趙注原本,故與《音義》不相應也。總之,由此書可證趙岐注之原貌,並可證所謂孫氏《正義》之偽,所以,無論就其內容還是就其校勘價值,都彌足珍貴。
有《通志堂經解》本,《四庫全書》本,盧文□《抱經堂》校刊本,《續粵雅堂叢書》本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