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望山摩崖造像

孔望山摩崖造像

孔望山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西2.5公里處,有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東漢末期的佛教石刻藝術。有佛龕共105個,可分為18組,其中12組與佛教有關,6組與道教有關。佛教內容有佛、菩薩、弟子、力士和供養人等,以釋迦牟尼佛的本生和本行故事為題。內容主要表現道教崇拜形象。雕刻以平面浮雕為主,風格古樸。附近還有石象、“饅頭狀”巨石、石蟾蜍等石刻。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早期含佛教內容的摩崖造像。在江蘇省連雲港市南3公里的孔望山西側。
孔望山摩崖造像孔望山摩崖造像
孔望山因相傳孔子曾在此望海而得名。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建立孔望山造像文物保管所。
造像分布在東西長17米、高 8米的崖壁上,依山岩的自然形勢雕刻110個人像。最大者高1.54米,最小者高0.1米。其中佛教題材主要有57個人像組成的“涅槃”圖和“捨身飼虎”圖以及立佛、坐佛、弟子、力士、供養人像等。佛像的肉髻、手印、結跏趺坐式等皆清楚明白。還有門亭長、施主、宴飲、樂舞、雜戲等世俗圖像。人物的衣、冠及用具皆具漢代的特徵。畫面最西側頭戴武弁大冠、雙手捧盾的“門亭長像”,高1.7米,寬0.95米,畫面正中背有淺龕、頭戴武弁冠的“施主像”,高1.45米,寬0.85米。畫面正中最高處頭著“戴勝”端坐“穴處”的“西王母像”,高1.05米,寬0.98米。這3尊像尺寸最大,在整個畫面中十分突出,與其特殊的身份有關。有人曾提出這3尊最大的雕像屬道教造像。

造像介紹

造像東65米,有一圓雕石象,長4.82米,寬3.46米,通高2.56米,四肢與高0.4米的基座相連,四肢間沒有雕空,是漢代大型圓雕的特點和風格。象身左前側刻一高0.92米、飾丁字形頭髻雙腳帶銬的象奴,與造像中大部分人像的雕刻技法一致。造像南 140米有一圓雕的石蟾蜍,長2.4米,寬2.2米,高0.9米,俯臥在直徑約2.9米的圓盤形基座上,以岩石的原狀稍加雕琢而成。
孔望山摩崖造像大部分為凸面線刻,整個物象的輪廓呈一個凸出的平面,眼、口、鼻、衣紋等細部用陰刻線條表示;有的像沿輪廓線向外鑿去一圈,寬 2厘米以上,這種技法有人稱作“剔地淺浮雕”;龕室中圖像如宴飲圖等系單線陰刻,涅槃像中的佛陀等圖像則屬於高浮雕。這些手法在漢畫像石中都較常見。
關於造像的時代,有人認為屬東漢晚期,也有人認為屬東漢晚期延續至隋唐。

造像技術

這些都是佛教造像的特徵。二曰道教造像。三尊各自獨立存在的正面像,分別於造像群的最高處,是摩崖中最大的造像,其衣冠同漢代常見的世俗服飾,有的像下有“蓮座”、“香爐”和“燈碗”等設定。當是道教在造像中的具體反映。三日世俗畫。即漢畫像石中常見的“進謁”、“宴飲”等。
造像群的雕刻技法,有兩種形式。一是在山岩上直接刻圖;二是在長方形的塞中刻畫。用傳統的漢畫像雕刻技法來表現外來的佛教題材,是孔望山摩崖造像的時代特徵。具體使用了單線陰刻、平面線刻、淺浮雕和高浮雕四種,基本以平面線刻為主,約占整個造像的80%。
對造像的時代,有的認為是東漢晚期。有的認為從造像的主體來看,可認為是東漢遺物。也有人據洪适《隸釋》所收錄的東漢靈帝烹平元年(172年)《東海廟碑》考證:東海君廟供奉的神像就有兩處,一處在廟內禮堂,一處在廟外祭壇。孔望山摩崖造像時代,當於此前後。還有人提出,孔望山造像的年代應在“晉魏之後,元魏之前”的觀點。此外,有人認為,造像時代有晚到南北朝劉宋時期,甚至唐代的可能。
關於佛教藝術傳人連雲港孔望山之路線,也有兩種不同見解。一日海上絲綢之路,二曰西域通往內地的陸地絲綢之路逐步向東延伸所至。

主要價值

經鑑定,摩崖畫像比敦煌莫高窟壁畫早200多年,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佛像石刻。對於研究我國的佛教史、美術史和中外關係史都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