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墉烈士

孔墉烈士

孔墉(1890~1939)原名繼才。字逖父,又字達元,號映龍山主人,寧海縣城人,是孔子六十七世孫。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入杭州浙江高等學堂,畢業後執教杭州初等師範學堂、紹興府中學堂。辛亥革命後,任新軍童保暄部書記官,光復杭州時為童出謀策劃。1935年出任江蘇省八區(今連雲港市)專署秘書長,勘察沂、沐、薔薇諸水以修水利,獲國民政府通令嘉獎。抗戰爆發,1938年日軍進犯連雲港,專員遁,他於危難之際受任海州護理專員兼保全司令。1939年3月12日率部抗擊來犯之敵時中彈墜馬被俘,不屈,被敵刺胸腹頭額致死。

孔墉烈士
孔墉(1890—1939),著名抗日將領。原名繼才,字逖父,一字達元,號映龍山主人,浙江省寧海城內塘頭人。幼敏悟,剛毅好學,才氣過人,蒙師華雅堂十分器重。十六歲畢業於浙江寧海柏屏國小,因家境困難,於街坊設攤營生,但仍刻苦攻讀,終夜不輟。1907年考入杭州高等學堂,學業精進,1910年以第一名成績畢業於該校。在校期間,深慮國運維艱,思想上傾向革命黨人,每致家書,常有革命言論流露。及卒業,家貧弟幼,無力再深造,遂執教於杭州初等師範學堂、紹興府中學堂。辛亥革命勝利,返杭州,在邑人童保暄部下任秘書。在光復杭州時,為保暄出智謀、擔重險,頗多建樹。1912年,浙江體育學校成立,受兼任校長呂公望之聘,為浙江體育會評議員及體育學校國文教員,常為學生講述岳飛、文天祥及秋瑾、徐錫麟等英雄事跡,激發學生愛國熱忱與民族氣節。至1921年7月,還曾兼任該校校長,於培養體育人材和激勵學生的抗日愛國熱情不遺餘力。 1916年,袁世凱復辟稱帝,孔墉襄助保喧回響雲南蔡鍔起義,並深入所屬各部,組織反袁力量。後來起義隊伍炮轟城隍山都督府,趕走袁世凱在浙江的代理人朱瑞,浙江獲獨立。隨後,調升浙江陸軍第一司令部機要秘書。不久,浙軍內部矛盾尖銳,北洋軍閥則乘機入浙,各派力量明爭暗鬥。1918年春,孔墉隨童保暄部援閩抗粵。翌年,童保暄病死於廈門,孔墉隨軍返浙。後又隨一師師長陳儀出軍徐州,再從26軍軍長周鳳岐為主任秘書,兼軍法處處長。但周鳳岐占領滬杭後,日漸驕縱,草菅人命,孔墉已生厭惡。1928年春,孔墉承審一樁強姦殺人案,按軍法當判罪者死刑,但罪犯家屬以26萬巨銀賄賂周風岐,周以5萬銀囑孔墉枉怯,墉不受;求辭職。周不允,遂憤而作《明志》詩懸於帳中,不辭而歸。1933年,應友人張貫恃之邀,出任湖北省財政廳秘書長,但終因不忍目睹官場黑暗,再度辭歸,寄寓杭州,攻研醫學,四年間,救死扶傷,備受讚譽。 1935年冬,江蘇省八區(今連雲港市)專員郝國璽殷切邀請孔墉任專署秘書長,墉難卻故友盛情,應聘履任。有感於蘇北地瘠民貧,連年水災,建議修水利、辟荒塗以發展農業生產,並親自參與勘察沂水、沐水、薔薇水等河流。在治理淮河工程中,獲得國民黨政府通令嘉獎.1937年抗戰爆發,北平、南京相繼淪陷,孔墉作《無名英雄傳》歌頌奮勇殺敵之士。1938年,日寇海陸空三軍進犯連雲港,八區瀕危,專員遁職。當時國民黨江蘇省省長韓德勤電邀孔墉前往,五十七軍軍長兼游擊總指揮繆征流亦催其隨軍西行,孔墉不忍拋棄當地軍民,均謝絕。爾後,家兄去函,備言八旬老母倚門懸望,催其速歸。孔墉離家日久,時有“白頭轉憐親更老,燈昏常覺夢難歸”的思鄉之情,但此時卻毅然覆信說:“墉此時如離職守,應受軍法處分,法尚不怕,平日食公家祿,臨難思苟免,祗怕人格墮地耳!望轉稟慈大人,明春當歸省也。” 1939年初,日寇大舉進攻。時孔墉受命於危難之際,已任護理專員兼保全司令之職。3月12日凌晨,日軍進犯沐陽,孔墉率地方部隊奮勇抗擊,不幸中彈,墮馬被俘。敵知其為長官,逼供後方軍情,墉怒目裂眥,厲聲斥罵不止。敵怒,以刀刺胸腹頭額致死。遺體為一鄉民收殮。並由署中電台主任關某集資葬於泰老圩。不久,《重慶十大聯合報》、《寧波日報》、《寧海民報》等相繼刊載烈士殉難事跡。寧海縣長方引之為之隆重集會,並親率各界人士護送烈士靈位於“縣忠烈祠”。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將其靈位奉於杭州平湖秋月“浙江省忠烈祠”,名字編入《抗戰軍人陣亡錄》。1970年,台灣國民黨黨史史料編輯委員會所編《革命人物誌》第五集中,亦載《孔墉》傳略。 孔墉工書好詩,每以吟詠自遣。所作詩詞,多為慷慨悲壯之音。1928年有《從軍雜詠》一書行世。平生清廉高潔,一塵不染,雖寄身政界軍旅二十餘載,身後所遺,惟一百八十元存款。著作除《從軍雜詠》以外,尚有《映龍山詩抄》一書。 解放後,孔墉的英勇事跡被載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2004年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孔墉為革命烈士,並優撫烈士家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