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
1.起病緩慢,多見於6月~2歲嬰幼兒。
2.慢性貧血症狀,輕者僅見皮膚、唇及黏膜蒼白、厭食,體重不增,常因並發感染而加重貧血;重者乏力、心悸、氣促甚至心臟擴大,心前區收縮期雜音、充血性心力衰竭。
3.髓外造血反應,肝、脾、淋巴結可輕度腫大。
4.消化系統症狀,口腔炎,萎縮性舌炎,時有嘔吐、腹瀉,因牛奶過敏者可有胃腸道出血。
5.神經系統症狀,淡漠,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可有精神行為異常。
6.其他,毛髮無光澤、易脫落,指(趾)甲扁平、薄、脆,甚至反甲,異食癖。精神遲滯。
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檢查
呈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網織紅細胞大多正常。白細胞、血小板一般無特殊改變。
2.骨髓常規檢查
骨髓增生活躍,幼紅細胞明顯增生。粒系和巨核細胞系正常。鐵粒幼紅細胞極少或消失。細胞外鐵缺如。
3.鐵代謝檢查
血清鐵降低、總鐵結合力升高、轉鐵蛋白飽和度降低。血清蛋白降低,是診斷缺鐵性貧血的敏感指標。
4.有關病因的檢查
如多次糞潛血,尿常規檢查等,視病情而定。
診斷
1.病史特別是餵養史、臨床表現;
2.血象特點如血紅蛋白下降,鐵代謝指標下降,必要時行骨髓檢查;
3.鐵劑治療有效。一般網織紅細胞於服藥後2~3天后開始上升,5~7日達高峰,2~3周后下降至正常。網織紅細胞數量增多,可作為有效指標。
4.貧血程度分類:根據外周血血紅蛋白含量分為四度:①輕度,血紅蛋白值下限90g/L;②中度,血紅蛋白值下限為60g/L;③重度,血紅蛋白值下限為30g/L,④極重度,血紅蛋白<30g/L。新生兒血紅蛋白144-120g/L者為輕度,血紅蛋白值下限90g/L者為中度,血紅蛋白值下限60g/L者為重度,血紅蛋白值<60g/L為極重度。
治療
1.病因治療
對飲食不當者應糾正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和食物組成,有偏食習慣者應予糾正。如有慢性失血性疾病,如鉤蟲病、腸道畸形等,應予及時治療。
2.鐵劑治療
鐵劑是治療小兒缺鐵性貧血的特效藥,應選擇溶解度大、易吸收的二價鐵鹽進行治療。
(1)一般以口服鐵劑為主。口服鐵劑以兩餐之間為宜,用藥時間為血紅蛋白恢復正常後再繼續服用鐵劑6~8周,以補足貯存鐵。
(2)注射鐵劑治療。注射鐵劑較容易發生不良反應應慎用。其適應證為:口服鐵劑不能耐受;存在影響鐵吸收的胃腸疾病;嚴重貧血急需改善者。
3.輸紅細胞
一般不必輸紅細胞,輸注紅細胞的適應證為:貧血嚴重,尤其是發生心力衰竭者;合併感染者;急需外科手術者。
預防
1.胎兒期合理安排母親飲食,母親孕期發現貧血及時治療,以免影響胎兒體內儲存鐵量。
2.提倡母乳餵養;
3.嬰幼兒期合理添加輔食,平衡飲食結構。
4.對早產兒,尤其是低體重早產兒宜1-2個月左右給予鐵劑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