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海德公園景觀——威靈頓拱門](/img/2/1e9/wZwpmLxMTNzADOxUTM2IDN0UTMyITNykTO0EDMwAjMwUzL1E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海德公園歷史悠久, 1066 年以前是威斯敏斯特教堂的一個大莊園.16世紀上半葉, 亨利八世將這裡作為狩獵場的一部分.18 世紀末, 這裡同市區連成一片, 被闢為公園.19 世紀以來, 倫敦市區擴展, 原在倫敦西郊的海德公園逐漸成為市中心區域, 成為遊人喜愛的一個地方.
海德公園南面, 有1876 年為維多利亞女王的丈夫艾伯特親王而建的紀念碑, 紀念碑對面是皇家艾伯特大會堂, 橢園形的大會堂上覆蓋著玻璃穹頂, 非常壯觀.1851 年第一次倫敦國際博覽會在這裡舉行.現在每年夏天在這裡舉辦"無座音樂會".
公園東北角的大理石宮門原是白金漢宮前面的石拱門.由於門洞狹窄, 1851 年擴建白金漢宮時將它拆遷到海德公園, 為海德公園增添了一景.
![海德公園](/img/c/8f8/wZwpmLxYjN0EDMzcDM4EDN0UTMyITNykTO0EDMwAjMwUzL3A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在這座雕鏤精緻、造型美觀的石拱門附近, 是海德公園著名的"演講者之角", 也稱為"自由論壇".從19 世紀以來, 每星期天下午, 有人站在裝肥皂的木箱上發表演說, 因此有"肥皂箱上的民主"之說.現在, 演講者大多數站在自帶的梯架上, 高談闊論, 慷慨陳詞.從19 世紀末起, 海德公園成為英國工人集會和示威遊行的地方.每當有大規模的示威遊行, 參加者從各處趕到海德公園, 集合後前往市內主要街道遊行.
![海德公園](/img/a/0bf/wZwpmLzADM5ITO4EDM1ATN0UTMyITNykTO0EDMwAjMwUzLxAzL1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海德公園每年最熱鬧的時候, 是國王生日舉行鳴放禮炮儀式.那時的海德公園艷麗多彩, 觀眾如海潮般從四面八方匯集而來.上午11 點整, 皇家炮兵馬隊從大理石拱門來到檢閱場.41 響禮炮放完後, 炮手們將大炮裝在四輪馬車上, 然後飛身上馬, 奔向倫敦北面的營地.41 響禮炮中的21 響是慶賀國王的生日, 20 響是向首都倫敦致敬.
交通信息
捷運
![海德公園[英國倫敦景點]](/img/e/b54/wZwpmL2MTO3kDOzQzM4IDN0UTMyITNykTO0EDMwAjMwUzL0MzLz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搭乘捷運Central線,至Lancaster Gate站或Marble Arch站下車,再步行約2分鐘可到。
搭乘捷運Piccadilly線,至Hyde Park Corner站或Knightsbridge站下車,再步行約5分鐘可到。
公車
![海德公園[英國倫敦景點]](/img/a/40d/wZwpmL4MDM1YzM4MTNxIDN0UTMyITNykTO0EDMwAjMwUzLzUzL0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搭乘2、6、7、8、9、10、14、15、16、19、22、30、36、38、52、73、74、82、137、148、274、390、414、436路公車可到。
主要景點
聖保羅大教堂
![聖保羅大教堂](/img/4/31a/wZwpmLwATN2gzMyYTO1IDN0UTMyITNykTO0EDMwAjMwUzL2kzL0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1666年一場大火將原有的一座哥德式大教堂毀於一旦。現存建築是英國著名設計大師和建築家克托弗雷恩爵士建設的。工程從1675年開始,直到1710年才告完工,共花費了75萬英鎊。為了這一偉大的建築藝術傑作,雷恩整整花了45年的心血。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館又稱不列顛博物館,位於倫敦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羅素廣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博物館之一。這座龐大的古羅馬式建築里珍藏的文物和圖書資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博物館所不能比擬的。大英博物館初創於1753年,1759年對外開放。現有房屋為19世紀中葉所建,共有100多個陳列室,面積6,7萬平方米。原來主要藏書,其後兼收歷史文物和各國古代藝術品,迄今共藏有展品400萬件。 大英博物館整日免費開放。
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
![倫敦海德公園](/img/c/abb/wZwpmLyQDN2czM3QTNzIDN0UTMyITNykTO0EDMwAjMwUzL0U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白金漢宮是英國的王宮,位於倫敦最高權利的所在地——威斯敏特區。東接聖詹姆斯公園,西臨海德公園, 是英國王室生活和工作的地方。王宮初建於1703年,白金漢公爵、若曼底公爵和約翰謝菲爾德在這裡建造了一座公館,並以白金漢公爵的名字命名。白金漢宮經過多次修建和擴展,現已成為一座規模雄偉的三層長方形建築。外國的國家元首和政界首腦訪問英國時,女王就在宮院中陪同貴賓檢閱儀仗隊。
白金漢宮前的廣場中央屹立著有伊莉莎白二世的高祖母維多利亞女王鍍金雕像的紀念碑。
倫敦塔橋Tower of London bridge
![倫敦塔橋](/img/a/27b/wZwpmL1gTN0gzM4gDM4EDN0UTMyITNykTO0EDMwAjMwUzL4A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這是泰晤士河上諸多橋樑中,位於最下游的一座。塔橋以兩座塔做為基底,採用哥德式厚重風格設計。當大型船隻要通過時,全長270公尺、重約1000噸的橋身會慢慢打開成“八”字狀。以前塔橋利用水壓以蒸汽做為開關的動力,1976年起改用電動控制。
國會大廈及大本鐘Capitol and Big Ben
國會大廈是白廳大道上最醒目的建築也是英國君主政體的象徵,哥德式的建築群,壯麗中帶有古典風韻,氣勢磅礴。
現在所看到的國會大廈其實是倫敦最新建的宮殿。1834年,一把大火燒掉了整座原來的西敏宮,僅留下一座只剩屋瓦的西敏廳,之後花了12年的時間才建成現在的規模。改名國會大廈之後便成為倫敦的政治中心,國會議員的開會場所。
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
雙塔聳立的西敏寺,正面看起來非常壯觀。“西敏寺”一名源自西元970年,一群聖本篤教會的修士在當時倫敦市,修建修道院教堂,從此留名至今。歷代國王的加冕儀式、婚喪喜宴及國家大典等活動都是在這裡舉行,甚至連王室的墳墓也幾乎都設在這裡,此外,去多歷史上著名人物的墓碑或紀念碑也設在教堂內.。
地理
![海德公園](/img/4/b9d/wZwpmLxQDMzczNxcTMxIDN0UTMyITNykTO0EDMwAjMwUzL3EzL3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海德公園被九曲湖(Serpentine Lake)分為兩部分。
在泰晤士河東部的中心,海德公園西接肯辛頓公園(Kensington Park),東連綠色公園(Green Park),形成寸土寸金的倫敦城裡一片奢侈的綠地。海德公園的東北角有一個大理石凱鏇門,東南角有威靈頓拱門,但最有名的應算是這裡的演講者之角。作為英國民主的歷史象徵,市民可在此演說任何有關國計民生的話題,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今。海德公園占地160萬平方米,是倫敦皇家公園中最大的一個,也是倫敦最知名的公園。18世紀前這裡是英王的狩鹿場,後改建為公園。海德公園內有著名的“自由論壇”,又稱“演講之角”,這是一個可以公開發表言論的地方,經常有人在此即興演講,幾乎每年一度的夏季大型露天音樂會也在這裡舉行。在海德公園的南端有海德公園騎兵營,清晨首先看到的一定是馴馬。海德公園內建有噴泉和雕塑,用以紀念戰爭中犧牲的無名英雄。海德公園西邊是肯辛頓公園。在肯辛頓公園,遊人可以參觀黛安娜王妃生前曾經居住過的肯辛頓宮。
布局
占地160萬平方米,是倫敦最知名的公園。十八世紀前這裡是英王的狩鹿場。海德公園從東南方進入有三條路線:左邊是比較寬廣的Rotton Row,許多社交名流喜在此遊樂騎馬;另一條延伸到東北的Park Lane,高級大飯店和住宅林立;往北方有著名的演講角(Speaker's Corner),speaker's corner是一個大的可以公開發表自己觀點的地方,經常可見有人在此即興演講。在hyde park的南端有hyde park騎兵營,清晨首先看到的一定是在訓馬。海德公園西邊即為肯辛頓公園,有一個蛇形湖泊,其旁的同名藝廊(Serpentine Gallery) 頗受歡迎。
意義
海德公園是全倫敦市最著名也是最大的公園,位於白金漢宮的西側。
海德公園的東北角有一個大理圖庫石凱鏇門,東南角有威靈頓拱門,但最有名的應算是這裡的演講者之角。作為英國民主的歷史象徵,市民可在此演說任何有關國計民生的話題,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今。
景觀
海德公園歷史上曾經是英國國王的鹿場,後來又成為賽車和賽馬的場所。公園裡還有著名的皇家驛道,道路兩旁巨木參天,整條大道就像是一條綠色的“隧道”。公園中有森林、河流、草原,綠野千頃,靜溫悠閒。園內還有一座維多利亞女王為其夫阿爾伯特王子所建的紀念碑。
特色
夏天是海德公園最熱鬧的季節,經常有一種叫“無座音樂會”的活動在這裡舉行。場地里沒有座位,聽眾們可以一邊散步一邊聆聽樂隊的演奏,還可以跟著音樂的節拍跳舞。每當音樂會舉行時,海德公園簡直成了音樂的海洋。海德公園的東北角有一個大理石凱鏇門,東南角有威靈頓拱門,但最有名的應算是這裡的演講者之角。作為英國民主的歷史象徵,市民可在此演說任何有關國計民生的話題,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今。
美食
多佛爾鰈魚、烤牛排、牛肉餡餅、炸魚及炸馬鈴薯條等。
演說
上中學時,雖然沒出過縣城沒坐過汽車,但我已從課本上知道英國首都倫敦有個海德公園,那裡有個“演說角”。19世紀英國政府禁止傳播馬克思主義,人們可以到“演說角”宣傳馬克思主義。我想像那裡一定是個孕育理想的地方。
“演說角”起源於1855年,當時英國人還沒有集會自由,所以到海德公園裡來“出出氣”,慢慢地成了一種“習慣”。原先人們喜歡每個星期日的下午來這裡,自帶裝肥皂的廢木箱作講台,所以這裡也稱“肥皂箱上的民主”。但這個自由是有限度的,講演者不能攻擊英國王室,也不得對任何人進行人身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