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結構
蛇的行走千姿百態,或直線行走或蜿蜒曲折而前進,這是由蛇的結構所決定的。蛇全身分頭、軀幹及尾三部分。頭與軀幹之間為頸部,界限不很明顯,軀幹與尾部以泄殖肛孔為界。蛇沒有四肢,全身被鱗片遮蓋,有保護膚體的作用。蛇分為有毒蛇和無毒蛇,無毒蛇頭部一般呈圓錐狀,前端細而後端粗;有毒蛇呈三角形狀;蛇的軀幹部呈長筒狀;蛇的尾部為肛門以後的部位。
蛇的內部結構分為:皮膚系統、骨骼系統、肌肉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泄殖系統、神經系統、感覺器官和染色體等十大部分。蛇的呼吸:蛇的呼吸器官為肺。
蛇類無瞬膜、淚腺和活動性眼瞼;無鼓膜,鼓室萎縮,耳咽管消失;內耳的卵圓窗和方骨之間由耳柱骨相接;無顳窩(但它是雙顳窩類的後代,蛇顱骨由於大量膜骨退化或消失,已無雙顳窩的痕跡);帶骨和胸骨退化;椎體前凹型;除寰椎和尾椎外,其餘椎骨都附有可動肋骨;成對的內臟器官因體形影響,使其左右對稱變為前後交錯或只保留一側(蟒蛇有成對的肺);無膀胱
蛇是爬行動物,是由於它有特殊的運動方式:一種是蜿蜒運動,所有的蛇都能以這種方式向前爬行。爬行時,蛇體在地面上作水平波狀彎曲,使彎曲處的後邊施力於粗糙的地面上,由地面的反作用力推動蛇體前進,如果把蛇放在平滑的玻璃板上,那它就寸步難行,無法以這種方式爬行了,當然,不必因此為蛇擔憂,因為在自然界是不會有像玻璃那樣光滑的地面的。第二種是履帶式運動,蛇沒有胸骨,它的肋骨可以前後自由移動,肋骨與腹鱗之間有肋皮肌相連。當肋皮肌收縮時,肋骨便向前移動,這就帶動寬大的腹鱗依次豎立,即稍稍翹起,翹起的腹鱗就像踩著地面那樣,但這時只是腹鱗動而蛇身沒有動,接著肋皮肌放鬆,腹鱗的後緣就施力於粗糙的地面,靠反作用把蛇體推向前方,這種運動方式產生的效果是使蛇身直線向前爬行,就像坦克那樣。第三種方式是伸縮運動,蛇身前部抬起,盡力前伸,接觸到支持的物體時,蛇身後部即跟著縮向前去,然後再抬起身體前部向前伸,得到支持物,後部再縮向前去,這樣交替伸縮,蛇就能不斷地向前爬行。在地面爬行比較緩慢的蛇,如鉛色水蛇等,在受到驚動時,蛇身會很快地連續伸縮,加快爬行的速度,給人以跳躍的感覺。
另外蛇是有聽覺的,只不過它們的聽覺器官——也就是耳朵的結構十分簡單,只有內耳,沒有外耳及鼓膜結構,所以聽覺是十分遲鈍的。
生活習性
蛇,屬爬行綱,蛇亞目,是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有毒蛇固然可怕,但只要注意提防,也並不那么危險。蛇類以食鼠為主(也食蛙類、鳥類等),蛇類其貌不揚,形狀色澤奇特、渾身披鱗,頭頸高翹、軀尾擺動、快速行進、尋偶鳴叫、泅水過渡、實在難以逗人喜愛。蛇類喜居蔭蔽、潮濕、人跡罕至、雜草叢生、樹木繁茂、有枮木樹洞或亂石成堆、具柴垛草堆和古埂土牆,且餌料豐富的環境,這些都是它們棲居、出沒、繁衍的場所,也有的蛇棲居水中。
它們棲息於墓洞中,洞口可見稀稠成粒的糞便,這樣我們就知道洞中有沒有蛇了。蛇有冬眠的習性,到了冬天盤踞在洞中睡覺,一睡就是幾個月,不吃不喝,一動不動地保持體力。風和日麗的天氣,偶爾也會出來曬太陽,有時也會進食。待到春暖花開,蛇就醒了,開始外出覓食,而且脫掉原來的外衣。蛻皮時,蛇的新舊皮之間會分泌出一種液體,這種液體有助於蛇的蛻皮。從蛇蛻的外衣直徑和長度可測出蛇重量甚至說出蛇的名稱。蛇蛻皮後不久,活動量增大,覓食量增加,體況逐漸恢復。隨著氣溫逐漸上升,到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進入發情期。尋偶時,雌雄蛇發出的鳴叫聲清晰明亮,“噠噠噠”如擊石聲。
壽命
不同蛇類的壽命各不相同,主要與種類或生活條件有關。一般情況下,小型蛇類的壽命在2~5年左右,中型蛇類5~12年左右,大型蛇類10~20年,蟒蛇可活到30~40年,甚至更長。但蛇類在野生狀態下,由於棲居環境不太穩定,食物有時短缺,加之天敵和疾病的嚴重危害,其壽命不如人工養殖條件下的長,許多科學家試驗也都證明了這一點。
顏色
絕大多數的奶蛇都是以黑白紅三色形成基本體色,只是排列組合上有所差異,要清楚辨識是有點難度的。而相對於其他兩種游蛇類比較不同的是:奶蛇的野生個體本身就具有許多不同的體色差異,而每一種體色也都是一個亞種,因此奶蛇的亞種多達40種以上;一般學者比較傾向以地域性的分別來歸納亞種,這樣至少也有25種以上;奶蛇實際上也是王蛇的同屬親戚,因此有時候與王蛇是比較容易混淆的。
種類
瓜地馬拉奶蛇
Guatemalan Milk Snake
L.t. abnorma 分布墨西哥,瓜地馬拉,宏都拉斯。
路易西安那奶蛇
Louisiana Milk Snake
L.t. amaura 分布美國路易西安那州至德州之間各州。
哥倫比亞奶蛇
Andean Milk Snake
L.t. andesiana 分布哥倫比亞。
墨西哥奶蛇
Mexican Milk Snake
L.t. annulata 分布美國德州與墨西哥。
高原奶蛇
Jalisco Milk Snake
L.t. arcifera 分布墨西哥南部高原。
灣岸奶蛇
Blanchard's Milk Snake
L.t. blanchardi 分布墨西哥猶加敦半島。
柏布拉奶蛇
Pueblan Milk Snake
L.t. campbelli 分布墨西哥柏布拉地區。
新墨西哥奶蛇
New Mexico Milk Snake
L.t. celaenops 分布美國德州與新墨西哥州。
柯南奶蛇
Conant's Milk Snake
L.t. conanti 分布墨西哥南部。
狄克森奶蛇
Dixon's Milk Snake
L.t. dixoni 分布墨西哥東部。
猩紅王蛇
Scarlet Kingsnake
L.t. elapsoides 分布美國維吉尼亞州,佛州,密西西比州。
黑奶蛇
Black Milk Snake
L.t. gaigeae 分布哥斯大黎加與巴拿馬山區。
草原奶蛇
netCentral Plains Milk Sn
L.t. gentilis 分布美國德州至內布拉斯加州之間各州。
宏都拉斯奶蛇
Honduran Milk Snake
L.t. hondurensis 分布宏都拉斯,尼加拉瓜雨林。
厄瓜多奶蛇
Ecuadorian Milk Snake
L.t. micropholis 分布厄瓜多,巴拿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
白面奶蛇
Pale Milk Snake
L.t. multistrata 分布美國蒙大拿州至科羅拉多州之間各州。
納爾遜奶蛇
Nelson's Milk Snake
L.t. nelsoni 分布墨西哥中部。
太平洋奶蛇 劇毒
Pacific Milk Snake
L.t. oligozona 分布墨西哥西岸與瓜地馬拉。
大西洋奶蛇
Atlantic Milk Snake
L.t. polyzona 分布墨西哥西岸。
錫納奶蛇
Sinaloan Milk Snake
L.t. sinaloae 分布墨西哥錫納羅亞州及周邊各州。
史密斯奶蛇
Smith's Milk Snake
L.t..smithi 分布墨西哥中北部平原。
史都華奶蛇
Stuart's Milk Snake
L.t. stuarti 分布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
紅奶蛇
Red Milk Snake
L.t. syspila 分布美國堪薩斯州至肯塔基州之間各州。
猶他奶蛇
Utah Milk Snake
L.t. taylori 分布美國猶他州,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州。
東部奶蛇
Eastern Milk Snake
L.t triangulum 分布美國東北部與加拿大東南部。
在這么多的亞種當中,市場上最暢銷的當然就是體色變異最多最豐富的納爾遜奶蛇,帕布拉奶蛇和宏都拉斯奶蛇了,宏都拉斯奶蛇也是價位最高的奶蛇。而錫納奶蛇則是近年來異軍突起的一 支,與納爾遜奶蛇十分類似,在野外也經常雜交,所以分辨上有時候頗為困難。雖然奶蛇是王蛇的同屬親戚,而猩紅王蛇其實還是屬於奶蛇屬,卻被稱為王蛇,也是比較少有的現象。最近培育出的斑點型納爾遜及錫納奶蛇甚至是完全無斑紋的全紅錫納奶蛇又為奶蛇開創出一個新的局面。
奶蛇是目前市場上比較熱門的一種游蛇(另外還有王蛇跟玉米蛇,他們都被稱為玩具蛇),之所以稱為奶蛇,是因為這種蛇經常在牛棚里出現,被人誤傳為喝牛奶,其實它是吃牛棚里的老鼠。雖然絕大多數的奶蛇都是以紅黃黑三色作為基本體色,只在排列順序上有所區別,但由於分布地域極為廣闊,造成不同地區間的種類在體色上都會或多或少的有所差異,因此在生物學上以地域性差別為標準的。
飼養奶蛇的方式與王蛇,玉米蛇差不多,只要有鞋盒大小的空間就足夠容納一條小蛇。加上一個水盆,和一個窩就可以了,底材以木屑或報紙撕條都很適合,冬天可在飼養缸底部加一片加溫墊保持適當的溫度。每周更換一次底材和餵食一次,日常照顧是比較簡單的。食物則以老鼠為主,大小與蛇身最粗的尺寸一樣就可以。
奶蛇的繁殖也不難,不一定需要經過冬眠的階段,幼體大約飼養兩年就可以成熟開始繁殖,雌蛇每次可以產下10-15顆蛋,在野外大都產在岩縫中或朽木堆下溫暖濕潤的處所;在人工環境就可以準備產卵盒,裡面鋪上潮濕水苔,奶蛇就會在裡面產卵,卵在45天左右就可以孵化。體型比較小的亞種約2年就可以成年,體型較大的亞種就要3年甚至4年以上才會成年,奶蛇的平均壽命可以達到15年以上。
中國台灣進口的奶蛇也是以納爾遜和宏都拉斯奶蛇兩種和它們的變異種居多,其他眾多的亞種就比較少見,依照奶蛇在美國的發展模式來看,奶蛇在台灣還是有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