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女真文獻,女真文是我國金代女宜人使用的文寧,有大寧初
小字兩種。
歷史
“女真大字”由完額希尹、葉魯奉金太祖之命傭制,
天輔三年(1119)頒行。天眷元年(1138)又創製女真小字,皇
統五年(1145)後,兩種文字並行。金亡後,東北少數女真人仍
沿用,明中葉漸廢。現存女真文獻有《女真館來文》、《女真館雜字
》,碑刻以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大金得勝陀頌碑》和
明永樂十一年(1413)《救修奴爾於永寧寺記碑》等最為著名。
女真文是中國中古時期活動於今華北和東北地區女真人記錄自己語言的工具,是由女真族所建大金政權在12世紀前期入主中原地區前後創製頒行的官方文字;13世紀金亡於蒙古人之手後仍在被動女真諸部中使用至15世紀中葉。女真文文獻形式有圖書、碑銘、銅鏡、印鑑、題記等。
女真文獻,女真文是我國金代女宜人使用的文寧,有大寧初
小字兩種。
“女真大字”由完額希尹、葉魯奉金太祖之命傭制,
天輔三年(1119)頒行。天眷元年(1138)又創製女真小字,皇
統五年(1145)後,兩種文字並行。金亡後,東北少數女真人仍
沿用,明中葉漸廢。現存女真文獻有《女真館來文》、《女真館雜字
》,碑刻以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大金得勝陀頌碑》和
明永樂十一年(1413)《救修奴爾於永寧寺記碑》等最為著名。
女真文,中國金代參考契丹文和漢文創製的文字。有大字、小字兩種。
介紹 女真文研究世家金啟孮家族 女真文概況 女真文古碑 參考文獻女真即女真族(轉寫:jušen,拼音:Rǔzhēn),或女貞與女直,源自3,000多年前的肅慎,漢至晉時期稱挹婁地名,南北朝時期稱勿吉地名(讀音“莫吉”...
簡介 崛起 簡史 金朝 金始祖函普建州女真,女真族三大部之一,分布於今牡丹江、綏芬河及長白山一帶。建州女真原居於牡丹江與松花江匯流地方,是胡里改(烏德蓋人)、斡脫憐二萬戶的部族族民,酋長...
基本概況 歷史 明朝政策女真族文字是中國古代少數民族女真族曾用來記錄女真語的文字。女真文創製於12世紀金國建立後不久,與漢字同為官方文字。13世紀金亡於蒙古人之手後仍在部分女真...
歷史沿革 字型結構 語法特徵 現存文獻 語言研究女真族,別稱女貞與女直,源自3000多年前的肅慎, 漢至晉時期稱挹婁,南北朝時期稱勿吉,隋至唐時期稱黑水靺鞨,遼朝時期稱“女真”、“女直”(避遼興宗耶律...
族名 歷史 文化 經濟 社會女真族,別稱女貞與女直,源自3000多年前的肅慎, 漢至晉時期稱挹婁,南北朝時期稱勿吉,隋至唐時期稱黑水靺鞨,遼朝時期稱“女真”、“女直”(避遼興宗耶律...
族名 歷史 文化 經濟 社會編制女真文字金人初無文,國勢日強,與鄰國交好,乃用契丹字。太祖命希尹撰本國字,備制度。希尹乃依仿漢人楷字,因契丹字制度,合本國語,制女真字。天輔三年八月...
創字歷史 使用歷史 文獻形式 字型結構 公文文獻野人女真是女真三大部之一,又稱東海女真。主要指分布在“極東”、“遠甚”地方,即今黑龍江以北和烏蘇里江以東地區的女真人。 《大明會典》載,在建州、海西女真...
族名 歷史 習俗“野人”一同明初用來代稱女真人。在明代中葉後,即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形成時,用來代指這兩支女真人以外的女真人。其含義,是因這部分女真人的社會經濟和文化比...
概述 簡介 詳細介紹 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