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電影

奧地利電影

20世紀初,奧地利出現新聞片。1908年,導演哈努斯拍攝了奧地利第一部故事片《從梯級到梯級》。1914年,出現了一家電影公司,攝製一些根據德國和奧地利作家的文學作品改編的故事片。1920~1924年是奧地利電影業的興盛時期。這幾年攝製的影片有A.柯爾道的《王子和窮人》(1920)、《參孫和達里拉》(1922)、M.凱爾泰斯(即M.柯蒂斯)的《索托瑪和葛莫拉》(1923)、《奴隸的女王》(1924)、R.威內的《奧爾拉克的手》(1924,德、奧兩國合拍)。

奧地利電影

內容

20世紀初,奧地利出現新聞片。1908年,導演哈努斯拍攝了奧地利第一部故事片《從梯級到梯級》。1914年,出現了一家電影公司,攝製一些根據德國和奧地利作家的文學作品改編的故事片。1920~1924年是奧地利電影業的興盛時期。這幾年攝製的影片有A.柯爾道的《王子和窮人》(1920)、《參孫和達里拉》(1922)、M.凱爾泰斯(即M.柯蒂斯)的《索托瑪和葛莫拉》(1923)、《奴隸的女王》(1924)、R.威內的《奧爾拉克的手》(1924,德、奧兩國合拍)。

有聲電影出現後,奧地利成為一個專門攝製音樂片的國家,如,著名導演W.福斯特拍攝了敘述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生平的影片《未完成的交響曲》(1933),描寫哈布斯堡王朝時代維也納的舞會盛況的影片《化妝舞會》(1934)《瑪祖卡舞曲》(1935)和《小夜曲》(1937);導演O.普雷明格拍攝了音樂片《深厚的愛情》(1931);導演G.柯斯切里茨拍攝了瑪麗亞?巴什基爾柴瓦(1935)。1938年納粹德國將奧地利吞併後,很多重要的電影工作者紛紛僑居國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恢復了獨立地位,電影產量有了明顯的增加,年產影片最多達25部。著名導演G.W.派伯斯特回到他的祖國執導了故事片《審判》(1948),此片1948年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最佳導演獎”,是戰後奧地利第一部獲獎影片。這期間銀幕上出現的其他重要影片有描寫從戰場上返回家鄉的士兵的遭遇的《遙遠的路程》(1946,導演艾休什),揭露法西斯軍隊在南斯拉夫的殘暴罪行的《最後一座橋》(1953,導演奎特涅爾)、描寫希特勒統治崩潰的《最後一幕》(1955,導演派伯斯特)。這個時期拍攝的重要影片中還有法國和奧地利合拍的故事片《俊友》(1955,根據G.de莫泊桑同名小說改編,導演L.達更)、《潘蒂拉老爺和他的男僕馬狄》(1956,根據B.布萊希特話劇改編,巴西導演A.卡瓦爾坎蒂)。此時在奧地利影片中占主要地位的仍然是音樂片和傳記片。傳記片中有描寫德國作曲家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1949,導演維爾岱),描寫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莫扎特,伸出手來吧,我的生命》(1955,導演哈爾特勒)、描寫著名奧地利演員日拉季的《來自維也納的演員》(1954,導演帕里拉)比較成功的還有導演瓦爾特?費爾森斯坦改編的貝多芬的歌劇《費德里奧》和維爾岱改編莫扎特的歌劇《唐璜》(1954)。這期間,奧地利還攝製了一批音樂歌舞片、鬧劇片、偵探片等。1953年以後的幾年裡奧地利年產影片達25~30部。

60年代初開始,奧地利電影業經受了嚴重危機,原因是得不到國家資助和來自電視的競爭等。60年代末,奧地利電影產量每年下降到1~2部。從70年代中期起,奧地利政府增加了對電影業的資助,促進了電影的發展這時期拍攝了幾部反映社會問題的影片,如描述資本主義世界“小人物”的無權境遇的《命中注定的人們》(1974,導演柯爾蒂),描寫青年通過各種形式對現代資產階級社會反抗的《來自奧塔克林格的耶穌》(1974,導演W.佩勒特和H.科赫爾)及《最後的機會》(1977,導演馬達雅)。此時,知名導演M.舍爾根據 O.E.J.von霍爾瓦的小說拍攝了故事片《維也納森林的故事》(1979),導演P.帕察克拍攝了揭露法西斯主義新法西斯主義的影片《卡斯巴赫》(1978),導演F.安特爾拍攝了《伯克雷爾》(1981),導演班涅爾特拍攝了《繼承人》(1983)。

奧地利80年代有近 600家影院,有“維恩-電影”、“什約恩布倫”、“宇宙-電影” 3家大製片廠。奧地利電影資料館是歐洲規模較大的資料館之一。出版的電影雜誌有《電影藝術》(1949年創刊),《電影欣賞》(1951年創刊)。從1960年起,奧地利每年舉辦“維也納”電影節。

配圖

所屬分類

電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