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奎香地處彝良南部,距縣城88公里,東接本縣的樹林鄉, 南與貴州省赫章縣河鎮、德卓兩鄉接界,西鄰我縣龍街、毛坪兩鄉,北與本縣角奎鎮(發達)、海子兩鄉毗鄰。全鄉國土面積22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45萬畝,人均占有耕地1畝。最高海拔2478米(雨龍山),最低海拔1500米(仙馬村田壩社),平均海拔2039米。全鄉轄8個村民委員會204個村民小組,居住著漢、苗、彝、菜、水、回六種民族,有人口11469戶46550人,其中:農業人口11015戶45760人,占總人口的98.3%;少數民族人口8295人,占農業總人口的17.82%。
歷史沿革
解放前
1936年3月6日至7日,賀龍、任弼時、蕭克、關向應、王震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二、六軍團從貴州進入奎香鄉,利用烏蒙山層巒疊嶂、錯綜複雜的地形,以寸田、坪地、奎陽為臨時根據地,醞釀、指揮了長征途中著名的“烏蒙迴旋戰”。二、六軍團在奎香期間,部隊分駐30多個自然村寨。紅軍召開民眾大會,宣傳革命主張,打擊土豪劣紳,選舉代表成立糧食平調委員會,沒收地主土豪的積糧、財產分給民眾。民眾積極組織起來,為紅軍燒水、送飯、當嚮導。如今,紅軍的故事仍在民間廣為流傳,當地有紅二、六軍團指揮部舊址、標語、遺物和由蕭克同志題寫的“紅軍長征紀念碑”。
解放後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4萬多奎香人民在縣、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傳承紅軍鬥志,弘揚長征精神,克服高寒、邊遠、基礎差等困難,奮力拚搏,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生活環境,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培植新的經濟支柱,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社會面貌日新月異。在穩抓糧、優抓煙的基礎上,做大做強畜牧業,努力發展馬鈴薯、蘿蔔、魔芋、半夏、林果種植等特色產業,積極開展勞務輸出。2005年與2001年相比,全鄉國民生產總值從4181.5萬元增加到4666.5萬元,增長11.6%;糧食總產量從1184.61萬公斤增加到1286.15萬公斤,增長8.6%;農民人均純收入從496元增加到1230元,增長1.5倍。如今,從奎香至縣城彝良角奎、到鎮雄、上昭通、過貴州,公路四通八達,是周邊商易中心,約70%的村民小組通了公路。同時,教育、文化、衛生、通訊、水利、電力、集鎮等基礎設施條件也大大改善。
經濟發展
基礎農業
全鄉糧食總產量從2006年的12870.55噸增加到2010年的16652噸,年均增長6.65%;人均有糧從2006年的300公斤增加到2010年的346公斤,年均增長3.63%。扶持發展各類養殖示範戶113戶,畜牧業實現總值4500萬元。完成技能培訓2000餘人,累計輸出剩餘勞動力38400餘人次。全鄉農村經濟總量從2006年的5559.54萬元增加到2010年的10662萬元,年均增長17.68%;農業生產總值從2006年的4447.64萬元增至8033萬元,年均增長15.93%;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06年的1380元增加到2010年的2501元,年均增長12.6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由2006年的114.53萬元增加到265萬元,年均增長23.3%。
全鄉糧食總產量實現16652噸,人均有糧346公斤;農村經濟總收入達10662萬元,農業生產總值8033萬元(其中烤菸產值997.83萬元,畜牧業產值4500萬元)。輸出農村剩餘勞動力13400人,實現勞務工資性收入11825萬元,完成財政收入26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501元。
社會事業
2010年,全鄉教育投入力度增加,學校辦學條件和育人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兩免一補”政策全部落實到位,“兩基”順利通過國檢,國小、中學、高中毛入學率分別達99.2%、98%、28.94%。認真做好三術、醫學監護、補救措施、社會撫養費徵收和台帳建設等計生工作,強化了流動人口管理,全鄉常住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長率、綜合節育率分別為12.6‰、5.8‰、92.6%,徵收社會撫養費131.369萬元,圓滿完成了年度計生工作目標任務,人口過快增長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完善了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處置方案,實施了3400餘戶改爐改灶項目。圓滿完成新農合籌資任務,參合率達95.23%,全年減免報銷費用318.17萬元。啟動了文化資源共享工程,完成2510套廣播村村通工程安裝,完成5個農家文化大院建設,建成農家書屋8個。啟動了寸田、黑拉2個市縣新農村和後山彝族風情園建設。開展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國防教育、民族宗教、婦女兒童、愛國衛生等各項事業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