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茲瓦爾,V.
正文
捷克詩人。生於鄉村教師家庭。在布拉格查理大學攻讀哲學時,即投身於政治和文化活動,並開始寫詩。1924年加入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早期受法國象徵派詩人蘭波和現代主義詩人阿波利奈爾的影響,詩歌創作追求形式,描寫不相連貫的主觀感受和印象,語言晦澀。20年代他成為捷克文壇宣傳純藝術觀點的詩歌流派“詩歌主義”的代表,30年代成為超現實主義小組的領導人。但他也寫出了一些反映時代精神的優秀詩歌,例如描寫勞動人民失業與飢餓、預示資本主義必然要滅亡的《時間的信號》(1931),反映30年代嚴重經濟危機的詩集《玻璃大衣》(1932)和《回程票》(1933),歌頌科學發明家的詩《愛迪生》(1928)等。1938年,捷克斯洛伐克面臨德國法西斯吞併的嚴重威脅,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黨性立場使奈茲瓦爾同過去的藝術思想決裂。他解散了超現實主義小組,詩歌創作從此進入一個新的時期。他寫了許多洋溢著愛國熱情、反映人民生活和鬥爭的作品,重要詩集有《希望的母親》(1938)、《城外的五分鐘》(1940)、《歷史的景象》(1945)以及長詩《史達林》(1949)和《和平歌》(1950)等。《和平歌》曾獲世界和平理事會國際和平獎章。1952年他寫過歌頌新中國的詩《北京的電報》;1957年他同人合作,將毛澤東的詩詞譯成捷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