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全稱:奇瑞汽車有限公司
2008年5月22日,公司官方網站已改名為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發展歷程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月8日註冊成立,註冊資本為32億元,1997年3月18日動工建設,1999年12月18日,第一輛奇瑞轎車下線。2007年8月22日,奇瑞公司第100萬輛汽車下線,標誌著奇瑞已經實現了通過自主創新打造自主品牌的第一階段目標,正朝著通過開放創新打造自主國際名牌的新目標邁進。
2007年銷售38.1萬輛,比2006年增長24.8%。2007年,奇瑞汽車出口11.98萬輛,海外市場再次實現翻番,銷量增加了132%,轎車出口量連續五年居中國第一。
奇瑞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發揚“自立、自強、創新、創業”的精神,堅持以“聚集優秀人力資本,追求世界領先技術,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打造國際知名品牌,開拓全球汽車市場,躋身汽車列強之林”為奮鬥目標,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經過10餘年的跨越式發展,奇瑞公司已擁有整車、發動機及部分關鍵零部件的自主研發能力、自主智慧財產權和核心技術,已成為我國最大的自主品牌乘用車研發、生產、銷售、出口企業,為應對市場競爭和快速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奇瑞公司現有轎車公司、發動機公司、變速箱公司、汽車工程研究總院、規劃設計院、試驗技術中心等生產、研發單位,具備年產整車65萬輛、發動機65萬台和變速箱40萬套的生產能力。現已投放市場的整車有QQ3、QQ6、A1、瑞麒2、旗雲、開瑞3、A5、瑞虎3、東方之子、東方之子Cross、A3等十一個系列數十款產品。截至2007年底,奇瑞公司擁有員工19321人,總資產達到237.15億元。
作為立志走“自主創新”道路的奇瑞公司,早在產品上市之初,就確立了“‘顧客滿意’是公司永恆的宗旨,為顧客提供‘零缺陷’的產品和周到服務是公司每位員工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的質量方針,並於2001年2月順利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2002年8月,公司又在國內同行業率先通過了德國萊茵公司ISO/TS16949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質量上的常抓不懈,使奇瑞產品質量不斷提升,並榮獲由國家人事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授予的“全國質量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和中國質量協會評定的最高等級“中國21315質量信用AAA等級”企業稱號。
奇瑞公司從發展初期就注重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本著“無內不穩,無外不強,以外促內,形式靈活”的市場原則,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成為我國第一個將整車、CKD散件、發動機以及整車製造技術和裝備出口至國外的轎車企業。2006年被國家商務部、發改委聯合認定為首批“國家汽車整車出口基地企業”。目前奇瑞已向全球70餘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產品,乘用車出口量連續5年穩居中國第一。2007年,奇瑞還先後與美國量子等企業建立合作合資關係,開創了中國汽車工業跨國合作的新階段。
經過幾年的持續改進和不斷完善,奇瑞公司的品牌形象和企業形象得到迅速提升。2006年10月,“奇瑞”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併入選“中國最有價值商標500強”第62位。同年11月,奇瑞公司被美國《財富》雜誌評為“最受讚賞的中國公司”第11位,成為我國惟一一家進入此排行榜前25位的汽車製造企業。2007年6月,奇瑞公司入選2007年度“最具全球競爭力中國公司”20強;同年12月,入選“開發中國家100大競爭力企業”。2008年7月28日,奇瑞公司被國家科技部授予“創新型企業”稱號,成為我國首批創新型企業。
品牌釋義
奇瑞品牌釋義
1.中文品牌釋義 奇,有特別地的意思;瑞,有“吉祥如意”的意思,合起來就是特別地吉祥如意。
2.英文品牌釋義
CHERY是英文單詞cheery(中文意思為“歡呼地、興高采烈地”)減去一個“E”而來,表達了企業努力追求、永不滿足現狀的理念。
3.奇瑞標識釋義
標誌的整體是英文字母CAC一種藝術化變形;CAC即英文CHERYAUTOMOBILECORPORATIONLIMITED的縮寫,中文意思是奇瑞汽車有限公司;標誌中間A為一變體的“人”字,預示著公司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
徽標兩邊的C字向上環繞,如同人的兩個臂膀,象徵著一種團結和力量,環繞成地球型的橢圓狀;中間的A在橢圓上方的斷開處向上延伸,寓意奇瑞公司發展無窮,潛力無限,追求無限;
整個標誌又是W和H兩個字母的交叉變形設計,為“蕪湖”一詞的漢語拼音的聲母,表示公司的生產製造地在蕪湖市蕪湖地方政府想乾汽車項目由來已久。在1992-1993年經濟過熱時期,蕪湖一家村辦工廠一年敲打幾百台車,就是一個多億的產值。這個現象引起苦於經濟落後的地方政府領導人的注意,由此產生了乾汽車的念頭。原來的計畫是和一汽合作,但發現對方沒有把自己放在眼裡,最後決定自己乾。回顧歷史,蕪湖汽車項目演變成為自主開發企業的最大動力來自於無知(把乾汽車的困難想簡單了),但無知者無畏。今天的奇瑞領導人早已不是無知者,而無畏的精神卻已深入這個企業的組織基因,並且在繼續發揚光大。
企業介紹
早在1995年1月考察歐洲汽車工業期間,得知英國福特的一條發動機生產線要出售,安徽蕪湖領導於是抓住這個機會把項目幹起來。由於國家政策對轎車項目的限制,只能秘密進行,所以這個項目啟動時取內部代號為"951工程"(即國家九五期間安徽頭號工程),公開則稱為"安徽汽車零部件工業公司(籌備處)",對外始終保持低調。從這個神秘的代號上可以看出,安徽省方面對這個項目肯定暗中給予了支持。
企業歷史
在蕪湖這樣一個經濟尚不發達地區找到乾轎車的人才不是件容易事。1995年,蕪湖代表團在參觀一汽時發現了一個老鄉尹同耀。尹1983年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汽車工程專業,此後在一汽尹同耀工作了12年半,曾任一汽大眾的車間主任,當選過一汽的"十大傑出青年",在一汽小有名氣。發現這個有地緣關係的人才後,蕪湖方面死纏硬磨,力邀尹回蕪湖主持汽車項目。為對方的真誠所感動,尹同耀最終接受了邀請。當尹到達蕪湖組建班子時,整個項目共有8個人,後來以"八大金剛"之稱列入奇瑞的史冊。"八大金剛"之後的核心團隊是到1997年聚集起來的50多人。其中車身部魯部長、東方之子的項目經理大高是尹同耀在合肥工大的同班同學,是被尹"騙來的"。魯部長原來在安徽安凱客車公司,尹首先找到他,兩人掰著手指頭算計同學中誰還在乾技術工作,於是想起了一直在石家莊汽車製造廠的大高。他們還記得尹同耀站在長滿荒草的空地上,興奮地告訴他們哪裡是發動機廠,哪裡是研發中心,哪裡是整裝廠……雖然這些還都是憑空畫的大餅。正如大高所說,到奇瑞的最大吸引力就是能幹自己的車。打動他的不是尹同耀在荒地上畫的大餅,而是當他被領進工棚時看到的奇瑞樣車模型。當時他只覺得眼前一亮,頓感人生的意義不過如此,於是就加入了這支當時還只有50多人的團隊。QQ的項目經理小高在1997年則是合肥工大汽車專業的應屆碩士畢業生,在招聘會上被尹同耀盯上,被說動後加入奇瑞。利用他在一汽的人脈關係,尹同耀還請來一些一汽的人幫忙。據說至今還有一汽來的100多人在為奇瑞工作。
1996年,"951工程"以25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英國福特公司的發動機產品技術和一條生產線。起初,英方派來20多個人協助安裝,但這些人懶洋洋地不幹活,晚上還喝酒滋事。尹同耀乾脆讓英國人提前回國,同時以他們並未按協定完成任務為由扣下400萬美元的貨款。趕走了英國人就自己乾。當生產線全部安裝完畢後,扣下的400萬美元還沒有花完。
此後,奇瑞提供的履歷是:奇瑞汽車公司於1997年3月在蕪湖經濟開發區80多萬平方米的土地上破土動工;由安徽省政府和蕪湖市政府下屬的5家公司共同投資的、註冊資本為17.52億元人民幣的安徽汽車零部件工業公司同時正式成立;同年10月,發動機廠房(建築面積達75600平方米)建成投入使用;經過13個半月的安裝調試後,1999年5月第一台發動機順利下線並一次點火成功;1999年9月CAC478/480發動機一次性通過產品鑑定。
這段報導可能隱瞞了兩個事實。第一,這個項目的投資方當時可能根本就掏不出這么多的錢。因為當時的國家產業政策要求新建的汽車企業掛靠大集團,這個從安徽蕪湖冒出來的新企業有足夠的動機把自己往大了說,以免被大集團看不上;另外,產業政策對汽車項目的投資門檻也有限制,投資不足15億元根本不讓上。第二,奇瑞人士介紹公司歷史總會說:項目開始只是想生產汽車發動機,但上了發動機,就要找市場,所以自然而然進入整車製造。其實從各個角度分析都足以判定,"951工程"的目標從一開始就是製造整車,上發動機項目就是為了造整車。所以當時在實施發動機項目的同時,整車項目也已經啟動。
事實上,奇瑞的第一款轎車在1995年就開始策劃。這個車型(即風雲)是模仿捷達轎車的底盤。尹同耀在一汽大眾就是乾捷達的,對捷達的底盤技術了如指掌。車身也是在模仿的基礎上設計出來的,然後請一家台灣模具製造商福臻公司進行模具開發,奇瑞請了一位一汽退休的老工程師到台灣監控模具開發過程。當模具試驗時壓製出第一副未噴塗的白車身時,這位為造中國車而再次出山的老工程師當場熱淚盈眶。
還在樣車出來之前的1998年3月,安徽汽車零部件工業公司的整車廠(包括衝壓、焊裝、噴塗、總裝四大工藝生產線)建設項目就已開工(可見"951工程"造整車是蓄謀已久)。1999年12月,安徽汽車零部件工業公司的首輛轎車下線。2000年,安徽省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生產了2000多輛汽車。為了讓這個沒有生產汽車許可證的企業能夠生存下去,在安徽省和蕪湖市兩級政府的幫助下,指定奇瑞汽車為蕪湖的計程車用車,並為其上牌照。
企業理念
奇瑞風雲4代
但奇瑞造出來的車無論是否達到安全標準,都因為沒有登上國家目錄而不合法,被國家有關部門要求停產。經過多方努力,在國家經貿委的協調下,奇瑞進行了加入上汽集團的談判。這是不平等的談判,因為上汽掌握的底牌是奇瑞的生死牌:不加入上汽集團就沒有戶口。最後,奇瑞同意將35040萬元的資產(註冊資本的20%)無償劃到了上汽集團的賬下,但奇瑞對上汽提出了"四不"原則,即不投資、不參與管理、不承擔風險和不分紅。其實還有很多反過來得的"不",如上汽的銷售網路奇瑞不能使用;上汽管理經驗奇瑞不能學習……很顯然,上汽當時並沒有把奇瑞放在眼裡。
2001年1月,安徽省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上汽奇瑞。奇瑞轎車也得以上了國家機械局被撤銷前最後一次公布的車輛生產管理目錄,獲得了久盼的"7字頭"目錄。從此,奇瑞汽車所有的車型在尾部左上角都打上了"上汽奇瑞"的標誌,導致很多購車的人曾以為這是上海生產的汽車。"上汽奇瑞"四個字給了這個新企業良好的市場形象,這是奇瑞加入上汽集團獲得的最大好處。
奇瑞"風雲"確實可以說是"震撼上市"。這是一款造型大方的三廂轎車,配有1.6升的發動機,與桑塔納、捷達和富康"老三樣"屬同一檔次,但價格卻低1/3,在市場一亮相就反響熱烈。2001年全年,奇瑞轎車銷售2.8萬輛車,銷售額達20多億元。2002年,奇瑞轎車銷售5萬輛,銷售額40多億元。
由於"風雲"車一下子就打開了市場,所以奇瑞迅速走上大批量生產的軌道。而奇瑞之所以能夠這樣做,是因為利用了已經在國內為引進車型國產化而發展起來的配套體系。媒體上的一些傳聞說,由於奇瑞"套用"了大眾的零部件供應體系,惹怒了大眾。這個說法不準確。實際上被大眾抓住把柄的原因是在早期的奇瑞轎車上曾經出現過印有大眾標記的零部件。這並非是奇瑞有意侵犯大眾的智慧財產權,只能說是在初出茅廬之時配套體系管理尚未善。
企業現狀
奇瑞真正對中國汽車市場產生震撼性影響的事件是2003年一口氣推出三款新車型,即QQ、東方之子和旗雲。2004年1月17日,北京亞運村車市公布了2003年北京市場十大暢銷車型(對當年在亞市銷售的共859種車型按照銷量排名,所以當選者都是由消費者用"貨幣投票"評選出來的),吉利美日和奇瑞QQ都入選。根據翌日《京華時報》報導,"十大暢銷車型中表現最突出的是奇瑞QQ,在北京上市銷售的時間從去年9月至年底不過4個月,卻能擠進前十名,成績十分引人注目"。
同在6月上市的東方之子也贏得了一片喝彩。2004年1月,經過對5萬多名讀者和網友投票統計,東方之子榮登《北京晨報》"2003我最喜愛的十大家用汽車"行列。
奇瑞QQ 事實上,當風雲剛剛投入批量生產時,奇瑞就開始策劃新的車型。一個新企業,從2000年乾出第一款車型後不到3年就又推出3款新車型:為什麼奇瑞的技術能力能夠這樣快地提高?原來,奇瑞於2003年推出的3款新車,在技術上都是由一支來自二汽的精銳部隊開發出來的。
2000年底,十幾位二汽技術中心的研發工程師醞釀出走,直接的導火索是下定決心走合資之路的二汽打算撤銷技術中心。但這些人當時苦於沒有去處,因為偌大之中國,難以找到想自主開發的汽車企業。此事後來被奇瑞知道,便力邀他們加盟。2001年7月,先期人員抵達安徽蕪湖;8月,計畫出走的11-12人全部到達蕪湖。這批人員安頓下來後,又把他們已經流散在外的原二汽技術中心的十來個同事找回。於是,一支20多人的汽車開發團隊組建起來。之所以稱之為"團隊",因為這些技術人員不僅就個人來說是一批精兵強將,是二汽技術中心開發轎車的骨幹,而且他們曾經長期共事,一起乾過產品,所以他們不僅各有所長,而且擁有一個團隊所必需的默契和配合。無論個人水平高低,這樣一個團隊是需要多年的合作才能鍛造出來的。實際上,其中多人在法國受過培訓,是二汽技術中心在轎車開發領域的中堅力量。
為什麼這批精銳部隊要離開二汽?據這個團隊的負責人之一(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1993年畢業生)解釋,最根本的原因是"國有企業對技術人員的漠視"。他列舉的理由是:(1)急功近利的國企領導眼睛只盯著外國技術,不認為自己的技術人員有價值,所以技術人員的積極性沒有發揮出來。(2)國企不尊重技術人員的意見。汽車是技術非常複雜的產品,在開發階段必須尊重技術人員;但國企是長官意志,領導在決策上經常不考慮技術可行性。(3)國企普遍存在腐敗現象。圖紙需要一輪一輪地改進才能進步,但供應商總是找領導批條子,讓不符合質量的零部件矇混過關;技術人員在有缺陷的零部件上做,只能越做越差。(4)國企中總有一群不幹活的閒人,只會說風涼話,讓幹活的人有挫折感。這些因素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讓大家都對自主開發喪失了信心。因此,萌生去意的原因是年復一年不思進取的工作氣氛,作為當時二汽研發團隊惟一一名30歲以下(28歲)的主任科長,他激動地說:"我30歲時就可以看到我40歲和50歲時會是什麼樣子。"
這支團隊組建後不久就接受了為奇瑞設計新車型的任務。他們隨後連續苦幹了8個多月,設計出來東方之子和QQ。開發速度之所以如此之快,原因是這些技術人員都憋了一口氣,於是大家沒有節假日,每天除了睡覺吃飯就是工作。一位設計人員曾經創造了連續48個小時沒有睡覺的記錄。完成東方之子和QQ的設計任務之後,這個團隊又在"風雲"的基礎上改進,設計出來"旗雲"。奇瑞即將於2004年向市場推出的第一款SUV越野車T-11以及另一款A系列車的改型也是他們設計的。
2003年4月,這支團隊的全體人員曾經在一起吃飯慶祝新車型的設計和試產成功。酒酣之時,有人向大家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我們還是在二汽,還是這群人,我們是否也能幹出兩款車來?最後大家一致認為,乾不出來!他們離開後,二汽原有的轎車自主開發能力基本不復存在。那么,二汽是否對他們的離去心疼?是否阻止過他們的離開?這個事實證明,只要不進行自主開發,設計工程師是沒有價值的,無論對外國企業還是中國企業都是這樣。 東方之子 正如那位團隊負責人所坦誠表白的:"我們要永遠感謝奇瑞。因為當我們原單位的領導認為我們不行的時候,奇瑞給了我們一個能夠證明我們自己的機會。當全部圖紙做出來後,別人不知道好壞,連我們自己也不敢完全保證,而奇瑞在這樣的關頭就敢於投下幾億元的資金將產品設計付諸實施。"一個自主開發的企業給了一批中國技術人員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而這批技術人員則為這個企業設計出來"震撼上市"的產品。顯然,自主開發企業和本土研發工程師是血脈相連,互為因果。
需要指出的是,這個團隊並沒有在組織上加入奇瑞,而是與奇瑞成立專門進行汽車設計的佳景科技有限公司(奇瑞占2/3的股份,其餘的由來自二汽的人員持有)。原因不在於奇瑞,而是來自二汽的人擔心遇上第二個"二汽",所以選擇保持相對的獨立性。到2003年年底,佳景公司的技術人員已經增加到60人,新增人員以大學畢業生為主。雖然目前佳景公司的主要任務是為奇瑞開發產品,但從理論上講,它有可能向著專業設計公司的方向發展。
奇瑞面臨的一個挑戰是發展出自己的開發團隊。事實上,奇瑞已經開始組建汽車研究院,第一期投資是2.5億元,最終計畫投資10-15億元。研究院已經擁有500人的隊伍,希望在近期發展到1000人。按照公司的計畫,研究院到2006年達到3000人,最終規模要達到5000人。雖然研究院設在蕪湖,但計畫將來在北京、上海設分院,最終將其分支機構設到國外。現任院長是從美國歸國的徐敏博士(曾在通用和福特公司任高級工程師,發動機專家)。目前奇瑞人力資源副總的手中握有200多份中國在美國留學人員的工作申請。為什麼他們選擇奇瑞而不是合資企業?就是因為這些高級人才只有在進行產品開發的企業才能找到用武之地。
為了學習產品開發技術,奇瑞目前也在走國際合作開發的道路,而且力度很大。奇瑞已經委託義大利和德國的設計公司開發新車型,並明確提出要聯合開發。為此,奇瑞已經派遣了數十名自己的技術人員參與開發工作。在奇瑞的戰略構想中,國際合作是其發展自主開發能力的第二階段(以現有4個車型的開發為第一階段);第三階段則是要自己設計較小、較低檔的產品,然後向設計較高端產品爬升;最後要在第四階段完全達到自主開發。整個過渡期需要3-5年。
由於掌握髮動機的重要性,奇瑞啟動了一個令中國汽車業界震驚的計畫:在2002-2003年期間委託奧地利AVL公司設計了從0.8到4.2升的18款發動機,全部達到歐4排放標準;與之相應,奇瑞汽車研究院發動機部件到2003年12月已經建立起一支多達200人的技術隊伍。這些發動機正在奇瑞擁有的10個世界一流的發動機測試台架上進行測試,準備從2004年開始逐漸用在奇瑞的車型上。同時,奇瑞還與台灣福臻公司合資建立了一個模具公司以逐漸掌握模具製造技術。奇瑞的發動機計畫和模具計畫正是其邁入高速增長的先期準備。可以預期,奇瑞的車型在3-5年內將會大量增加,其技術水平也將會大幅度提高。
2003年,奇瑞繼續高歌猛進,全年銷售汽車90367輛,銷售額應該至少在80億元以上。奇瑞實際上是地方政府投資的國有企業,不會受到短期要求回報的壓力。此外,據說安徽省政府還出面促成了中國農業銀行、光大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與奇瑞簽訂巨額授信擔保貸款。就贏利模式來看,奇瑞切入市場的車型比哈飛和吉利的檔次都高,贏利性應該明顯超過哈飛和吉利。在這樣相對有利的條件下,奇瑞的命運更加取決於在產品開發、生產管理和行銷方面的進步。
奇瑞雖然也應該算是起於草莽,但其領導人是從大型國有企業來的,在生產和管理上從一開始就比較規範,使企業很快就形成明晰的短、中、長各種不同目標,並有成型的企業制度安排去保證這些目標得以實現。
奇瑞的員工總數在2001年10月是2700多人,2002年年底是4000多人,到2003年年底已增加到9000多人,平均年齡23歲,沒有退休者。把這支年輕的職工隊伍變成訓練有素的勞動大軍是奇瑞面臨的一大挑戰(可以看出,奇瑞裝配線上的工人現在還不如一汽大眾裝配線上的工人那樣訓練有素),但卻不存在國有企業傳統弊端來阻礙奇瑞的努力。
雖然是國有企業,但奇瑞的體制卻完全是新型的。上至總經理,下至每一個普通工人,奇瑞全體員工都實行契約制,那些創業的元老們也只能與企業簽訂5年的契約。公司沒有後勤系統,幹部員工自己解決住房。企業決策系統高度集中,令行禁止。
在奇瑞可以感受到這是一個拚命的企業,特別是高層管理人員,根本就沒有節假日。尹同耀病倒後躺在醫院邊打點滴邊指揮生產是奇瑞人所皆知的故事。用奇瑞人自己表揚自己的話說,"奇瑞有一群不要命的領導,有一批敬業的專家,還有一支肯學習的員工隊伍"。而用一句從奇瑞的高層經理人到工程師都經常掛在嘴邊的話來解釋,正是由於可以去"造自己的車",因此令這個企業充滿了奮鬥精神。
儘管仍然只能算是個新企業,但奇瑞在管理和技術裝備上都向高水平看齊。2002年5月,奇瑞成為中國首例側面碰撞試驗的成功者;9月,奇瑞成為中國首家通過ISO/TS16949國際標準的整車製造企業;10月,經過近一年精心準備的ERP項目正式上線。奇瑞擁有據說是世界最先進的5條塗裝線之一,投資7億元人民幣從德國最著名的專業廠家杜爾(DURR)公司引進。據說與此相同的生產線全世界僅有5條,3條分布在歐洲:其中大眾兩條,寶馬1條;兩條分布在亞洲:上海大眾1條,第二條便落戶在奇瑞。
企業優勢
奇瑞的例子還清楚地說明,為什麼自主開發不但不是閉關自守,反而是利用國際資源更有效的途徑。奇瑞廠房全貌
第一,與那些合資企業相比,奇瑞才算得上是全球採購,因為它不必看任何外方的臉色。就發動機而言,風雲用的是自產的發動機,QQ用的是中國東安發動機,東方之子用的是三菱發動機,而旗雲用的是寶馬-克萊斯勒發動機。然而奇瑞對自身設計的所有整車擁有設計確認權,因而無論採購了什麼零部件,從風雲到QQ、東方之子、旗雲,都是中國車。
第二,奇瑞雇用了20多名外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包括德國人、日本人和韓國人)。奇瑞整裝廠的一條生產線名叫寺田真二生產線(東方之子的整裝線),此線的總長是原三菱的一位日本管理者,現在已經成為奇瑞的一員,被請來幫助奇瑞改進現場管理。
第三,奇瑞比其他任何中國汽車企業(包括合資企業)更加走向國際市場。就在正式上市的第一年,奇瑞於2001年10月向敘利亞出口了第一批轎車。到2003年12月底為止,奇瑞轎車已經出口了14批總計1000多輛,車型包括風雲、旗雲、東方之子和QQ。雖然總數不算多,但卻占中國當年出口轎車總量的90%。據2004年1月19日新華網報導,奇瑞銷售公司總經理金弋波透露,2004年奇瑞計畫出口整車10000輛,而到1月18日為止就已經簽訂出口協定7000多輛,除了傳統的中東地區外,奇瑞轎車將首次批量出口中南美洲。
尤為甚者,奇瑞居然創造了中國第一個出口汽車整裝廠的記錄。從2001年7月起,經過對方9次實地考察,奇瑞公司與伊朗SKT公司在2001年年底雙方確立合作關係。SKT公司是伊朗兩家汽車製造廠的主要零部件配套生產廠家,近年來逐漸向整車業發展。經過一年多的報批、審核,此項目於2002年年底獲得伊朗政府的生產銷售許可證,也是近20年來伊朗政府第一個批准建設的整車項目。此後,奇瑞與SKT公司於2003年2月簽約,由奇瑞提供技術轉讓和工廠設計,在伊朗東北部馬什哈德省為SKT公司建立一個汽車整裝廠,包括衝壓、焊裝、塗裝、總裝四大工藝,一期工程設計產能為3萬輛。2003年11月26日,奇瑞與SKT公司又在蕪湖正式簽署了設備及CKD件採購協定。根據協定,預計到2004年6月,奇瑞公司將批量出口CKD件到伊朗進行組裝,主要生產奇瑞A11車型(即風雲系列)以及後續改進車型。值得一提的是,奇瑞出口的這個整裝廠以中國國產設備為主。繼在伊朗合作建廠的項目成功實施後,奇瑞還將在委內瑞拉和巴基斯坦以CKD方式合作建廠。
奇瑞生產線·根據2007年3月全國乘用車各品牌銷量數據,奇瑞總共占據五個第一的位置:奇瑞3月以44568輛的成績,躍居3月銷量第一,超過上海通用和上海大眾、一汽大眾,成為中國所有車企中銷售量最大的乘用車企業;與此同時,奇瑞3月份出口汽車10019輛,創造了國內乘用車企業單月出口之最;在SUV細分市場,奇瑞3月總銷量5321台,成為國內SUV銷量冠軍企業,而且把SUV單月銷量帶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中級轎車市場,A5和東方之子3月以合計12647倆的銷量使奇瑞榮登中級車銷量第一的自主企業,其中A5以10577倆的銷量位居自主品牌中級車單品銷售冠軍;在微型轎車市場,QQ系列3月以15294輛的銷量使奇瑞成為中國目前銷量最大的微轎企業。由於奇瑞的搶眼變化,剛剛過去的3月份也是國產乘用車銷售的一個重要“分水嶺”。因為這次變化標誌著本土乘用車品牌未來很可能會經常“顛覆”合資乘用車品牌所習慣的銷售排位。
為什麼出生沒幾年的奇瑞比那些長期受國家保護的"大集團"、"大型骨幹企業"更加敢於利用國際資源、出口更多的整車甚至出口汽車整裝廠和CKD散件?就是因為奇瑞是自主開發。這是區別兩種命運的惟一變數。
奇瑞的底氣
CSM汽車分析師張豫認為,奇瑞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主要基於三方面的成本優勢:零部件、人力資源以及研發成本。
一個可以考察的數字是,在中國零部件行業,汽車金屬件、汽車化工配件、電子產品都已達到國際標準,但其成本往往比國外同類產品便宜30%-50%,以車門上的一個塑膠件為例,美國市場的採購價格是每個10美元,而國內配套廠商可以做到5-6美元。
中國的勞動力成本遠遠低於國外,這是公認的事實,當國外的汽車老闆為員工每小時數十美元工資愁眉不展的時候,奇瑞汽車全廠月平均工資只有1000多元,他們的工作時間是每周六天,而且每天到了下班時間時,正常下班的人員更是少之又少。
事實上,還有許多人沒有注意包括奇瑞在內的中國本土汽車企業的研發成本。
在研發經費方面,奇瑞每年投入銷售收入的10%至15%。2005年奇瑞的研發投入是14.5億。占公司銷售收入的13%左右。在國外,開發一個新車型大約需要10億-20億美元,如果按照這樣的投入,奇瑞的這點錢估計連一個車轆轤都研發不了,但是奇瑞2005年一年卻向市場投放了6款新車,此外還包括包含18款發動機的ACTECO發動機系列。
多方面的因素構成了包括奇瑞在內的中國本土汽車的成本優勢,而這種成本優勢正在轉化為中國汽車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優勢。
正是基於這樣的經營成本結構,奇瑞正在大力加強其國際化戰略,在整車出口方面,奇瑞目前已經行銷到全球50多個國家,擁有69家經銷商,此外,目前還有包括瑞士、荷蘭、澳大利亞、巴西等22個國家的經銷商有意代理奇瑞的產品。
在CKD組裝方面,奇瑞目前已經在俄羅斯、烏克蘭、印度尼西亞、埃及和伊朗等5個國家建立生產工廠,而本月,奇瑞又與
阿根廷一公司簽署了在南美組裝奇瑞汽車的協定,而根據奇瑞內部最新的訊息,未來奇瑞還將有6個CKD工廠將投入生產。
出口正成為奇瑞主要利潤來源
全球的汽車市場幾乎可以套用毛主席的"三個世界"理論加以劃分。第三類國家多在中東非洲,這些國家大多沒有像樣的汽車工業,因此對汽車進口並不抵制。中國轎車的海外出口大多從這些國家開始,目前仍舊是最主要的市場。但是這些國家大多經濟不發達,市場容量有限。第二世界國家市場規模較大,但是多有本國的汽車工業,對進口汽車多有抵制,譬如馬來西亞等。
目前奇瑞汽車海外市場從第三類市場起步,但是第二類市場因為較發達的經濟,市場份額正在迎頭趕上。奇瑞汽車透露的信息,截止到今年10月底,奇瑞汽車海外市場中,今年才剛剛開始CKD組裝的俄羅斯市場以43%的市場份額獨占鰲頭。
前者因為沒有汽車工業,後者因為壟斷保護,在兩大類市場上,奇瑞汽車均能獲得較高價格。譬如在俄羅斯市場,風雲基本型價格在11000美元(合人民幣近9萬元);風雲豪華型12500美元(人民幣10萬元);帶有ABS、EBD、2安全氣囊、CD、可調方向盤的奇瑞瑞虎SUV在俄羅斯市場上現售價19990美元。這些價格遠高於國內市場。
比國內市場高得多的價格,使得奇瑞汽車即便是支付高昂的運費和關稅,也要比國內市場合算得多。
根據目前國內最大的汽車滾裝碼頭上海海通碼頭的統計,從上海港出發,一輛QQ,運送埃及亞歷山大港運費是520美元(5600元人民幣);運送到芬蘭漢科港(主要面向俄羅斯市場)的運費是800美元;運送到南美哥倫比亞港口的運費是960美元。
"支付了運費和關稅後,雖然中間的價格差我們大多讓度給了經銷商,我們還是保有10%-20%的利潤。"奇瑞國際公司人士告訴記者,根據測算,一輛QQ目前海外出口的利潤在3000-4000元上下。
海外市場是奇瑞的命門
這些利潤對於奇瑞而言是十分重要的。2005年,奇瑞汽車銷售汽車18.9萬輛,所創造的利潤不過9500萬元,平均到每輛車只有502元。而同期廣州本田的腳踏車利潤是20100元,北京現代是6419元,連吉利也有1896元,也就是說奇瑞分別要賣40輛、13輛和4輛車,利潤才和上述三者持平。
根據奇瑞汽車目前披露的計畫,未來數年內的發展將需要至少400億元的資金,而上市則是奇瑞未來重要的融資渠道。
毫無疑問,利潤的微薄將延滯奇瑞的上市步伐,而上市的延後也將對奇瑞未來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相比較而言,在國際市場上銷售的奇瑞車贏利要可觀許多,2006年奇瑞汽車在海外銷售了大約5萬輛汽車,儘管只占全部的1/6,但卻創造了奇瑞公司的絕大部分的利潤。
對於奇瑞而言,海外市場還不僅僅是利潤這么簡單。
目前行業內多認為,奇瑞目前的發展思路是"以生產倒逼銷售"。即通過產能增加施加壓力於銷售,從而帶動銷售的上升。根據規劃,奇瑞汽車將到2010年銷售100萬輛,而目前一個200萬輛的生產計畫正在規劃之中。
這一發展思路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就是如此龐大的產能如何消化的問題。截止到今年年底奇瑞汽車的產能將達到100萬輛,按照80%的利用率,2007年奇瑞的實際生產能力將達到80萬輛。
奇瑞汽車目前宣布的明年的銷售只有40萬輛,按照常規發展奇瑞要到2010年才達到100萬輛,海外市場已經成了奇瑞緩解產能壓力的減壓閥。
奇瑞2007
奇瑞汽車2007年累計銷售38.1萬輛,相比年初制訂的39.3萬輛的銷售目標相差約1.2萬輛,全年任務完成率97%,接近年度目標;銷量相比2006年淨增7.6萬輛,增幅24.8%,其中海外市場銷量再次實現翻番,猛增132%。奇瑞汽車2005年目標13.8萬輛,銷售18.9萬輛,完成率137%;2006年目標28.1萬輛,實際完成30.5萬輛,完成率109%;2007年完成率為97%。在2007年的四個季度中,奇瑞一季度銷售10.3萬輛,占全年的27.1%;二季度10.4萬輛,占全年的27.3%;在相對是淡季的三季度銷售9.3萬輛,占全年的24.5%;而在行業旺季的四季度銷量為8.1萬輛,占全年的21.2%。
奇瑞2008
在主題為“和諧各順,攜手08”的奇瑞汽車2008商務年會上,奇瑞汽車對外宣布,在2008年將更加注重品牌建設,企業的發展模式也將從“又快又好”轉向“又好又快”,以實現可持續性增長為目的。2008年奇瑞汽車的銷量目標為48萬輛,其中,國內銷售目標為30萬輛,海外銷售目標為18萬輛,另將有3款全新車型在2008年陸續投放市場。
相關連線
http://bk.baidu.com/view/5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