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渠道分類
從籌集資金的來源的角度看,籌資渠道可以分為企業的內部渠道和外部渠道。
1、內部籌資渠道企業內部籌資渠道是指從企業內部開闢資金來源。從企業內部開闢資金來源有三個方面:企業自有資金、企業應付稅利和利息、企業未使用或未分配的專項基金。一般在企業併購中,企業都儘可能選擇這一渠道,因為這種方式保密性好,企業不必向外支付借款成本,因而風險很小,但資金來源數額與企業利潤有關。
2、外部籌資渠道外部籌資渠道是指企業從外部所開闢的資金來源,其主要包括:專業銀行信貸資金、非銀行金融機構資金、其他企業資金、民間資金和外資。從企業外部籌資具有速度快、彈性大、資金量大的優點,因此,在購併過程中一般是籌集資金的主要來源。但其缺點是保密性差,企業需要負擔高額成本,因此產生較高的風險,在使用過程中應當注意。
借款籌資方式主要是指向金融機構(如銀行)進行融資,其成本主要是利息負債。向銀行的借款利息一般可以在稅前沖減企業利潤,從而減少企業所得稅。向非金融機構及企業籌資操作餘地很大,但由於透明度相對較低,國家對此有限額控制。若從納稅籌劃角度而言,企業借款即企業之間拆藉資金效果最佳。 向社會發行債券和股票屬於直接融資,避開了中間商的利息支出。由於借款利息及債券利息可以作為財務費用,即企業成本的一部分而在稅前沖抵利潤,減少所得稅稅基,而股息的分配應在企業完稅後進行,股利支付沒有費用沖減問題,這相對增加了納稅成本。所以一般情況下,企業以發行普通股票方式籌資所承受的稅負重於向銀行借款所承受的稅負,而借款籌資所承擔的稅負又重於向社會發行債券所承擔的稅負。 企業內部集資入股籌資方式可以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從一般意義上講,企業以自我積累方式籌資所承受的稅收負擔重於向金融機構貸款所承擔的稅收負擔,而貸款融資方式所承受的稅負又重於企業借款等籌資方式所承受的稅負,企業間拆藉資金方式所承擔的稅負又重於企業內部集資入股所承擔的稅負。
因而,通常的情況是:自我積累籌資方式所承擔的稅收負擔要重於向金融機構貸款所隨的稅收負擔,貸款籌資所承受的稅收負擔重於企業之間相互拆借所承受的稅收負擔,企業之間相互拆借所承受的稅收負擔重於企業內部集資承受的稅收負擔。從納稅籌劃角度看,企業內部籌集和企業之間拆借方式產生的效果最好,金融機構貸款次之,自我積累效果最差。原因是內部集資和企業之間拆借涉及到有人員和機構較多,容易使納稅利潤規模降低,有助於實現“削山頭”,企業在金融機構貸款時,可利用與機構的特殊聯繫實現部分稅款的節省。自我積累由於資金的使用者和所有者合二為一,稅收難以分攤和抵銷,而且從稅負和經營效益的關係來看,自我積累資金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完成,同時,企業投入生產和經營之後,產生的全部稅負由企業自負。貸款則不一樣,它不需要很長時間就可以籌足。而且投資產生收益後,出資機構實際上也要承擔一定的稅收,因而,企業實際稅負被大大地降低了。
上述各種籌資渠道實際可分為資本金和負債兩類。資本結構的變動和構成主要取決於長期負債與資本的比例構成。負債比率是否合理是判定資本結構是否最佳化的關鍵。因為負債比率大意味著企業經營風險很大,稅前扣除額較大,因而節稅效果明顯。所以,選擇何種籌資渠道,構成怎樣的資本結構,限定多高的負債比率是一種風險與利潤的權衡取捨。在籌資渠道的籌划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企業自身的特點以及風險承受能力。在實際操作中,多種籌資渠道的交叉結合運用往往能解決多重經濟問題,降低經營風險。
融資方式
基金組織手段就是假股暗貸。所謂假股暗貸顧名思義就是投資方以入股的方式對項目進行投資但實際並不參與項目的管理。到了一定的時間就從項目中撤股。這種方式多為國外基金所採用。缺點是操作周期較長,而且要改變公司的股東結構甚至要改變公司的性質。國外基金比較多,所以以這種方式投資的話國內公司的性質就要改為中外合資。
銀行承兌投資方將一定的金額比如一億打到項目方的公司帳戶上,然後當即要求銀行開出一億元的銀行承兌出來。投資方將銀行承兌拿走。這種融資的方式對投資方大大的有利,因為他實際上把一億元變做幾次來用。他可以拿那一億元的銀行承兌到其他的地方的銀行再貼一億元出來。起碼能夠貼現80%。但問題是公司賬戶上有一億元銀行能否開出一億元的承兌。很可能只有開出80%到90%的銀行承兌出來。就是開出100%的銀行承兌出來,那公司帳戶上的資金銀行允許你用多少還是問題。這就要看公司的級別和跟銀行的關係了。另外承兌的最大的一個缺點就是根據國家的規定,銀行承兌最多只能開12個月的。現在大部分地方都只能開6個月的。也就是每6個月或1年你就必須續簽一次。用款時間長的話很麻煩。
直存款這個是最難操作的融資方式。因為做直存款本身是違反銀行的規定的,必須企業跟銀行的關係特別好才行。由投資方到項目方指定銀行開一個賬戶,將指定金額存進自己的賬戶。然後跟銀行簽定一個協定。承諾該筆錢在規定的時間內不挪用。銀行根據這個金額給項目方小於等於同等金額的貸款。註:這裡的承諾不是對銀行進行質押。是不同意拿這筆錢進行質押的。同意質押的是另一種融資方式叫做大額質押存款。當然,那種融資方式也有其違反銀行規定的地方。就是需要銀行簽一個保證到期前30天收款平倉的承諾書。實際上他拿到這個東西之後可以拿到其他地方的銀行進行再貸款的。
大額質押存款 銀行信用證國家有政策對於全球性的商業銀行如花旗等開出的同意給企業融資的銀行信用證視同於企業帳戶上已經有了同等金額的存款。過去很多企業用這個銀行信用證進行圈錢。所以現在國家的政策進行了稍許的變動,國內的企業現在很難再用這種辦法進行融資了。只有國外獨資和中外合資的企業才可以。所以國內企業想要用這種方法進行融資的話首先必須改變企業的性質。
委託貸款所謂委託貸款就是投資方在銀行為項目方設立一個專款賬戶,然後把錢打到專款賬戶裡面,委託銀行放款給項目方。這個是比較好操作的一種融資形式。通常對項目的審查不是很嚴格,要求銀行作出向項目方負責每年代收利息和追還本金的承諾書。當然,不還本的只需要承諾每年代收利息。
直通款所謂直通款就是直接投資。這個對項目的審查很嚴格往往要求固定資產的抵押或銀行擔保。利息也相對較高。多為短期。個人所接觸的最低的是年息18。一般都在20以上。
對沖資金現在市面上有一種不還本不付息的委託貸款就是典型的對沖資金。
貸款擔保現在市面上多投資擔保公司,只需要付高出銀行利息就可以拿到急需的資金。
發行公司債券公司債券是企業為籌措長期資金而向一般大眾舉借款項,承諾於指定到期日向債權人無條件支付票面金額,並於固定期間按期依據約定利率支付利息。
企業融資方式
(一)債權融資國內銀行貸款-- 商業銀行一般採用抵押、擔保貸款;政策性銀行採用項目及經營權或財政擔保。
國外銀行貸款-- 需要我國官方機構或銀行提供擔保。
發行債券融資-- 淨資產股份公司大於3000萬元,有限公司大於6000萬元,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民間借貸融資-- 風險大,成本高,尚不規範,辦理簡單,操作快捷
信用擔保融資--中小企業目前不容易取得擔保機構的信用擔保。
金融租賃融資-- 適用於不具備貸款條件的中小企業設備更新。也適用於其他融資租賃業務。
股權出讓融資 -- 是指中小企業出讓企業的部分股權,以籌集企業所需要的資金。
增資擴股融資 --中小企業根據發展的需要,擴大股本融進所需資金,有溢價擴股、平價擴股。
風險投資融資-- 投資於極具發展潛力高成長性風險企業並為之提供經營管理服務的權益資本。
投資銀行融資 --向證券、併購重組顧問、基金管理、風險投資的公司(屬投資銀行機構)融資。
國內上市融資-- 為解決企業資金短缺、吸引新股東、防止被兼併、收購企業等而發行股票融資。
此外還有境外上市融資,買殼上市融資,產權交易融資,槓桿收購融資。
留存盈餘融資 中小企業向投資者發放股利和企業保留部分盈餘時,利用留存盈餘融資。
資產管理融資 屬於企業的內源融資。中小企業可以將其資產通過抵、質押等手段融資。
此外還有票據貼現融資, 資產典當融資 ,商業信用融資,國際貿易融資,補償貿易融資。
項目包裝融資 按市場規律,經精密構思策劃對有潛力的項目進行包裝運作融資建設
BOT項目融資 政府用項目特許權給投資人,項目建成投資人經營收費期滿,將項目歸還政府。
還有BT項目融資, TOT項目融資,IFC項目融資( IFC是國際金融公司簡稱),高新技術融資,專項資金融資, 產業政策融資 。
股權融資作為企業的主要融資方式,在資本市場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同樣也是企業快速發展應採取的重要手段。較之債權融資,股權融資的優勢主要表現在:股權融資吸納的是權益資本。因此,公司股本返還甚至股息支出壓力小,增強了公司抗風險的能力。若能吸引擁有特定資源的戰略投資者,還可通過利用戰略投資者的管理優勢、市場渠道優勢、政府關係優勢,以及技術優勢產生協同效應,迅速壯大自身實力。企業進行股權融資需要有一定的方式與策略。而從融資方式角度來看,股權融資主要表現為吸收風險資本、私募融資、上市前融資及管理層收購等方式。
(一)風險投資
在英語中,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的簡稱是VC,與維生素C的簡稱Vc如出一轍,而從作用上來看,兩者也有相同之處,都能提供必需的“營養”。搜狐、新浪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與數千萬美元風險投資的“補給”大有關係。與一般投資相比,風險投資具有高風險與高回報的特徵。所謂高風險,是因為風險投資的項目中只有30%的項目是成功的,風險投資商需要靠30%項目的收益來彌補70%項目的損失並獲利。所謂高回報,就是風險投資商追求短時期內的高回報率,其對年回報率在25%以下的項目一般不會考慮。
(二)私募融資
私募融資是相對於公募融資而言更快捷有效的一種融資方式,通過非公開宣傳,私下向特定少數投資募集資金,它的銷售與贖回都是通過資金管理人私下與投資者協商而進行的。雖然這種在限定條件下“準公開發行”的證券至今仍無法走到陽光下,但是不計其數的成功私募昭示著其漸趨合法化;並且較之公募融資,私募融資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由此成為眾多企業成功上市的一條理想之路。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目前私募基金占投資者交易資金的比重達到30%~35%,資金總規模在6000~7000億元之間,整體規模超過公募基金一倍。
PE = Private Equity,私募股權投資,是指通過私募形式對私有企業,即非上市企業進行的權益性投資,在交易實施過程中附帶考慮了將來的退出機制,即通過上市、併購或管理層回購等方式,出售持股獲利。
在結構設計上,PE一般涉及兩層實體,一層是作為管理人的基金管理公司,一層則是基金本身。有限合夥制是國際最為常見的PE組織形式。一般情況下,基金投資者作為有限合伙人(Limited Partner,LP)不參與管理、承擔有限責任;基金管理公司作為普通合伙人(General Partner,GP)投入少量資金,掌握管理和投資等各項決策,承擔無限責任。
4. 解析風險投資、天使投資及私募股權投資三者的關係
天使投資是風險投資的一種。風險投資一般投資額較大,在投入資金的同時也投入管理,並且會隨著所投資企業的發展逐步增加投入。天使投資投入資金額一般較小,一次投入,不參與企業直接管理,對投資企業的選擇更多基於投資人的主觀判斷甚至喜好。
PE與VC雖然都是對上市前企業的投資,但是兩者在投資階段、投資規模、投資理念和投資特點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區分VC與PE的簡單方式:VC主要投資企業的前期,PE主要投資後期。當然,前後期的劃分使得VC與PE在投資理念、規模上都不盡相同。PE對處於種子期、初創期、發展期、擴展期、成熟期和Pre-IPO各個時期企業進行投資,故廣義上的PE包含VC。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VC與PE的業務滲透越來越大。很多傳統上的VC機構現在也介入PE業務,而許多傳統上被認為專做PE業務的機構也參與VC項目,也就是說,PE與VC只是概念上的一個區分,在實際業務中兩者界限越來越模糊。比如著名的PE機構如凱雷(Carlyle)也涉及VC業務,其投資的攜程網、聚眾傳媒等便是VC形式的投資。
(三)上市融資
廣義的上市融資不僅包括首次公開上市之前的準備工作,而且還特彆強調對企業管理、生產、行銷、財務、技術等方面的輔導和改造。相比之下,狹義的上市融資目的僅在於使企業能夠順利地融資成功。風險資本市場的出現使得企業獲得外部權益資本的時間大大提前了,在企業生命周期的開始,如果有足夠的成長潛力就有可能獲得外部的權益性資本,這種附帶增值服務的融資伴隨企業經歷初創期、擴張期,然後由投資銀行接手進入狹義的上市融資,逐步穩固地建立良好的運行機制,積累經營業績,成為合格的公眾公司。這對提高上市公司整體質量,降低公開市場的風險乃至經濟的增長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此外,MBO(管理者收購)、M&A(公司併購)等也是股權融資的重要形式,目前越來越多的國有企業採用了這樣的一種變革方式進而融資。做正確的事,正確地做事是成功的必備。對於企業來說,選擇適合自己的融資方式,恰當地運用融資策略是成功融資的必要條件。
融資渠道籌劃
對於任何一個處於生存與發展狀態的企業來講,籌資是其進行一系列經營活動的先決條件。不能籌集到一定數量的資金,也就無法取得預期的經濟效益。籌資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行為,其對企業經營理財業績的影響,主要是藉助資本結構的變動而發生作用的。因此,在籌資活動中應重點考察以下幾個方面:
1、籌資活動會使資本結構有何變化。
2、資本結構的變動會對企業業績及稅負產生何種影響。
3、企業應當選擇怎樣的籌資方式,如何最佳化資本結構(長期負債與資本的比例關係)配置才能在節稅的同時實現所有者稅後利益最大化目標。
不同的籌資方式對應不同的籌資渠道,形成不同的資本結構。不同的籌資方式的稅前和稅後資金成本也是不一樣的。
目前,企業的籌資渠道主要有下面幾種,即企業自我積累、向金融機構借款、向非金融機構及企業借款、企業內部集資、向社會發行債券和股票、租賃等。 不同的籌資渠道,其所承擔的稅負也不一樣。
企業自我積累是由企業稅後利潤所形式,積累速度慢,不適應企業規模的迅速擴大,而且自我積累存在雙重徵稅問題。雖然這種籌資方式使業主權益增大,資金所有權與經營權合二為一,但稅負卻最重。
借款籌資方式主要是指向金融機構(如銀行)進行融資,其成本主要是利息負債。向銀行的借款利息一般可以在稅前沖減企業利潤,從而減少企業所得稅。 向非金融機構及企業籌資操作餘地很大,但由於透明度相對較低,國家對此有限額控制。若從納稅籌劃角度而言,企業借款即企業之間拆藉資金效果最佳。
向社會發行債券和股票屬於直接融資,避開了中間商的利息支出。由於借款利息及債券利息可以作為財務費用,即企業成本的一部分而在稅前沖抵利潤,減少所得稅稅基,而股息的分配應在企業完稅後進行,股利支付沒有費用沖減問題,這相對增加了納稅成本。所以一般情況下,企業以發行普通股票方式籌資所承受的稅負重於向銀行借款所承受的稅負,而借款籌資所承擔的稅負又重於向社會發行債券所承擔的稅負。 企業內部集資入股籌資方式可以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從一般意義上講,企業以自我積累方式籌資所承受的稅收負擔重於向金融機構貸款所承擔的稅收負擔,而貸款融資方式所承受的稅負又重於企業借款等籌資方式所承受的稅負,企業間拆藉資金方式所承擔的稅負又重於企業內部集資入股所承擔的稅負。
因而,通常的情況是:自我積累籌資方式所承擔的稅收負擔要重於向金融機構貸款所隨的稅收負擔,貸款籌資所承受的稅收負擔重於企業之間相互拆借所承受的稅收負擔,企業之間相互拆借所承受的稅收負擔重於企業內部集資承受的稅收負擔。從納稅籌劃角度看,企業內部籌集和企業之間拆借方式產生的效果最好,金融機構貸款次之,自我積累效果最差。原因是內部集資和企業之間拆借涉及到有人員和機構較多,容易使納稅利潤規模降低,有助於實現“削山頭”,企業在金融機構貸款時,可利用與機構的特殊聯繫實現部分稅款的節省。自我積累由於資金的使用者和所有者合二為一,稅收難以分攤和抵銷,而且從稅負和經營效益的關係來看,自我積累資金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完成,同時,企業投入生產和經營之後,產生的全部稅負由企業自負。貸款則不一樣,它不需要很長時間就可以籌足。而且投資產生收益後,出資機構實際上也要承擔一定的稅收,因而,企業實際稅負被大大地降低了。
上述各種籌資渠道實際可分為資本金和負債兩類。資本結構的變動和構成主要取決於長期負債與資本的比例構成。負債比率是否合理是判定資本結構是否最佳化的關鍵。因為負債比率大意味著企業經營風險很大,稅前扣除額較大,因而節稅效果明顯。所以,選擇何種籌資渠道,構成怎樣的資本結構,限定多高的負債比率是一種風險與利潤的權衡取捨。在籌資渠道的籌划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企業自身的特點以及風險承受能力。在實際操作中,多種籌資渠道的交叉結合運用往往能解決多重經濟問題,降低經營風險。
投資結構的籌劃
在企業不斷運轉過程中,投資和再投資是企業生產和擴大再生產所必須經歷的階段。在企業經過一系列籌資活動後,可能積累了不少資金,那么如何使用這些資金來獲得最大限度的投資收益呢? 要達到上述企業經營理財的目標(即最大限度的投資收益)就必須用全面的整體的眼光來看待投資活動。投資結構的籌劃是企業獲得最大限度的投資收益所必須的籌劃環節。
由於稅收的普遍性以及投資活動的收益目的性,所以在分析投資結構時往往分析應稅收益來源結構。
從根本上講,投資結構是指各類投資配置的內在秩序性,其中,各具功能牲的資金要素相互制約,相互依存,共同組成一個統一體。投資結構有不同的劃分標準:按投資行業分,可以組成投資行業結構;按投資地點分,可以組成投資地域結構;按投資方式分,可以組成投資方式結構;按投資收益來源,可以組成應稅收益來源結構。
由於企業運轉經營的目的在於收益,故而對應稅收益來源結構的分析最具有現實意義,它可直接指導企業在投資收益中有所作為。所以本文分析對象主要是應稅收益來源結構。
應稅收益來源結構一般將收益來源分為三大類,即企業自身經營利潤、對外投資收益和其他收益。收益的來源也就是投資的對象,收益來源結構也就是投資結構的翻版。對於用於企業自身的投資又可分為多種類型,一般適用較多的地區劃分標準。按此標準,企業自身投資可分為特區投資、開發區投資及其他地區投資。在對外投資中又可分為聯營投資和有價證券投資。其他投資中有國債投資(如購買國庫券)。
投資結構是一個有機的經濟體,不同的投資成本組成形成不同的投資結構。而不同的投資成本因為行業優惠、地域優惠等優惠政策不同而受到不同的稅收待遇,於是由投資成分整合而成的投資結構也會受到不同的稅收待遇。這便是投資結構籌劃的依據。
投資結構對企業稅負以及稅後利潤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因素的變化,即稅率的總體水平、有效稅基的綜合比例以及綜合成本的高低。上述三個因素的變化會影響企業的稅後利潤額以及利潤水平。從這個角度上講,投資結構的構成和變動決定應稅收益來源的構成和變動,應稅收益來源的構成和變動決定應稅收益來源的構成和變動,應稅收益來源的構成和變動決定企業納稅籌劃成效的高低。
在投資結構籌劃的具體操作中,應使收益來源主要集中於零稅率或低稅率的投資成分上,如國庫券投資收益稅率為零,投資收益額便是稅後利潤額。另外在經濟特區、保稅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經營往往能享受低稅率的優惠。顯而易見,多投資於零稅率或低稅率的行業、地區能達到較好的節稅效果。當然,在節稅成本大大減少了應稅收益總額的條件下,投資結構的最佳化組合活動還得繼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