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生效應

因此,就會產生夾生效應。 因此,夾生效應就這樣產生了。 首先,學校教師要重視教學改革的一貫性,以避免夾生效應的產生。

管理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領域中,人們把首次未處理好的事情直接影響再次處理難度的現象,稱之為夾生效應。

老師所講的新知識點全懂,書後習題也會做,可是一到綜合訓練,根據經濟業務做會計分錄時,卻不知所學知識點如何搭配套用,結果成了“夾生飯”。它使學生產生了會計易學難精、易懂難用的錯覺,失去進一步探索的興趣。這種現象稱之為夾生效應。

在日常工作中,這種現象經常發生。例如,某件事事前未作好充分的調查研究,結果草率地加以解決,留下了後遺症。要想再解決好這一後遺症就非常難了,這猶如再次燒半生不熟的夾生飯一樣,難以燒熟、燒香。許多教師在評定職稱時最有體會了。第一次如果未評上,接著第二年又報評,往往又會評不上,如果第三年還要報,完全有可能還是評不上。為什麼?夾生效應也。

產生

那么,為什麼會產生夾生效應呢?一般認為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人們的態度改變比態度形成更為困難。一般來說,態度改變往往是從負向向正向改變或正向向負向改變,態度兩極相差較大,要想改變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因此,改變起來比較困難,即使不是態度的不一致性改變,如輕度反對變為強烈反對也是相當難的。燒成夾生飯後,就如同某一態度已形成,要想再改變,就會十分困難。因此,就會產生夾生效應。

二是與公開化效應有關。某一觀點、看法被公開化後往往就很難被改變。為了保持自己的自尊心,為了不失面子,就會拚命堅持自己原先所持的公開化觀點,力求使它合理化、合法化。燒成夾生飯,就如同某一觀點被公開化,要想再改變就會十分艱難,越想改變越加不可能,成為永遠燒不爛的夾生飯,從而產生夾生效應。

三是成見效應。成見效應是平時積累起來的對某人某事的看法直接影響往後的評價心理現象。這種成見一旦形成,要想改變其看法是難以辦到的。燒成夾生飯,就如同形成對某人的成見,要想再改變是極其艱難的。因此,夾生效應就這樣產生了。

學校教育中這種夾生效應非常普遍,危害極大。例如,現在許多學校開闢了課外學習班。本來開展這一活動無可厚非,但是就目前情況看,大多是課前預習,而且大多是不系統、不全面、不深入,因此,參加了這種班學習的學生,往往以為自己比未參加過的同學懂,老師上課講的內容以為自己是全懂的,在聽教師上課講解時就不會認真聽講,結果形成了夾生知識,往後再要學好就十分困難。因此,課外學習儘可能不要與日後課堂學習重複,以避免夾生效應。學校教師不僅要重視避免教育中的夾生效應,同時也要克服導學育人工作中的夾生效應。

首先,學校教師要重視教學改革的一貫性,以避免夾生效應的產生。在教學改革中,往往會遇到來自內部的或外部的阻力,如果不敢大刀闊斧地進行全面的徹底的改革,就可能會帶來夾生飯,產生夾生效應,到時想再改革,就會更加困難。新課程改革尤其要注意這一問題。否則,產生夾生效應是無法避免的。可見,燒飯要燒就要一次燒熟它,決不能有第二次、第三次地再去燒,即使燒了也沒有用,還是夾生飯,或不爛、不香的米飯。

其次,學校教師要正確對待夾生飯。燒飯時誰也不想燒成夾生飯,但還是難免會燒成夾生飯。怎么辦?一般來說,不要急於再去燒,以暫時進行冷處理為好。要么把它加入其它米中再去燒,使夾生飯在後燒的米飯中占有極小的比例,令人吃後感受不到。在處理夾生的事情時,也應如此。不要老纏住夾生事不放,這樣,夾生事也做不好,其他事也會擔閣下來。

第三,學校教師要自覺地對待教學上出現的夾生飯現象,以免學生所學知識不鞏固。在教學中,教師如果不了解學生,不注意知識的系統性,學生學習就有可能發生夾生現象。但是,目前有一種“八成學習法”理論恰恰是為其加以註解。認為這樣的學習,效果是最佳的,學生為了彌補空缺的二成就會在新的學習中加以選擇性注意,從而更好地進行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學生如果真的發生了夾生效應,也不必驚慌,只要好好設計一下教學,就可能克服它所留下的後遺症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