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來源
據說明末清初,戰亂頻仍,天災人禍迭至,官兵苛政,欺壓百姓,奸淫擄掠,民不聊生。百姓為祈家人平安,寄託祖先保佑,期望能掃除孽瘴,逢凶化吉,庇護子孫安居樂業,遂定於農曆三月十九日為祭祖日,各戶各備辦粿品魚肉,錢紙供品,在家祭拜祈福。不料此舉卻被當局查覺,這天恰是明末崇禎煤山上吊的日子,因被扣上悼念前朝亡帝罪名,下令禁止,如再犯,罪及全村。自此,每當這日一到,民眾懾於威力,不敢擅動,只在哭泣。過一段時間,有一多心計的老婦出點妙策,改在天中祭拜,並揚言為“太陽公生”,以避罪責。
從此,相傳成俗,太陽公生這稱謂便在百姓中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