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旅館

太空旅館

太空旅館的概念由來已久,早在阿波羅飛船登月之前的1967年,著名酒店連鎖公司希爾頓集團就提出了太空旅館的構想。隨著太空旅遊的逐漸升溫和科技的進步,這些設計大膽前衛並且充滿想像力的太空旅館很可能最終會變成現實,到時候它們就將成為人類遨遊太空的驛站。

簡介

太空旅館太空旅館

自1961年4月蘇聯空軍少校加加林成為人類造訪太空第一人之後,航天飛船宇宙空間站早就不再是新名詞,可它們的用途卻已從單純的科研項目衍生到了旅遊領域——太空旅遊儼然成為時下最刺激、最奢侈的產業之一。為了讓旅遊驛站更加舒適休閒,各大航天公司、私人企業開始著手打造“太空旅館”,掀起一場新的旅遊熱潮。

2007年6月29日,由美國旅館業大亨羅伯特·比奇洛投資建造的“太空旅館”二號試驗艙——“創始二號”,由俄羅斯“第聶伯”重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此前,俄羅斯曾於去年7月用同種火箭將“創始一號”試驗艙送入太空。

羅伯特·比奇洛當天在發射現場觀看了火箭發射全過程。

太空旅館的概念由來已久,早在阿波羅飛船登月之前的1967年,著名酒店連鎖公司希爾頓集團就提出了太空旅館的構想。日本的清水建築公司後來也提出過類似的計畫。

然而,近40年的時間裡,太空旅館卻一直停留在概念上,從來沒有誰為此真正投入過一分錢。所以,當比奇洛宣布將掏出5億美元(約17億2千500萬令吉)來建造太空旅館時,很多人都抱著懷疑的態度。

比奇洛表示,比奇洛公司計畫在2010年前向太空發射6至10個試驗艙;2012年前,公司將發射首個載人太空艙;而到2015年前,他擁有的世界上第一個私人商業“太空旅館”將全面開張。

61歲的羅伯特·比奇洛在美國是一個傳奇人物,正是他把“太空旅館”的概念由夢想逐漸變成現實。

太空生活

俄羅斯軌道科技公司日前在莫斯科公布太空旅館設計圖樣俄羅斯軌道科技公司日前在莫斯科公布太空旅館設計圖樣
太空旅館提供的服務應該可滿足旅客所有的需求:房間、餐廳、酒吧。同時,它們更能提供兩項與眾不同的服務:極佳的景觀———地球和太空;生活在零重力環境下的各種娛樂活動———包括體育運動和其他活動。
很多去過太空的人都會描述零重力下的生活細節。起初,在太空中移動的關鍵在於放慢速度。然而一旦掌握竅門,就能以正確的漂浮速度從一面牆起步,雙腳落在對面的牆上,你會從中發現樂趣。此後,你會越走越快。如此看來,在零重力下跳舞、做體操、運動都不只是幻想。
而且,零重力狀態下不需要很多睡眠,所以,人們有充足的時間用來放鬆。人們可以在酒吧呆上一會兒,透過全景窗俯瞰鏇轉的地球;或者坐在昏暗的天文觀測室,聽導遊解釋你的景象;抑或是在零重力下跳迪斯科……

設計方案

太空旅館太空旅館

銀河套房:酒吧、餐廳和浴室都有

設計者:薛維埃·科拉蒙特

建造情況:預計2012年建成

人均消費:400萬美元三天

酒店總共約有22個房間,每間房間面積為28平方米。它在世界上的同類項目中是首創,如果2012年成功建成,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家太空旅館。銀河套房酒店的不同太空艙分別被用作酒吧,餐廳,接待室等。在這裡,房客足不出戶就能領略到宇宙美景,每天可以觀看15次日出,每80分鐘繞地球環遊一周。除此之外,人們還能在失重狀態下體驗泡沫豐富的“太空浴”。雖然入住價格不菲,但據設計方計算,世界上約有4萬人能付得起住宿費用,只是他們是否願意掏錢還不得而知。

這家旅館或者說商業空間站預計於2016年開張營業,舒適度要遠遠超過太空人居住的國際空間站。在失重狀態下,遊客可以選擇垂直床或者水平床,沐浴將在密封環境下進行,以防止水流進不該去的地方。在國際空間站上,太空人只能用海綿擦洗身體。一群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將為遊客提供一系列服務,他們負責在地球上準備食物,而後搭乘火箭進入旅館,最後放入微波爐中加熱。
在太空旅館,遊客享用的食物絕不是太空人那樣裝在管子裡的凍乾食品,而是更加精細的食物,例如小牛肉燉野蘑菇、白豆湯、土豆湯和李子蜜餞。此外,遊客還可以享用冰茶、礦泉水和果汁,但酒精是嚴令禁止的。太空旅館的馬桶使用流動的空氣而不是水沖洗。廢水將進行回收再利用,空氣將進行過濾,消除臭味和細菌後返回太空艙。
軌道技術公司執行長謝爾蓋-科斯滕科表示:“我們的太空旅館將讓遊客獲得與國際空間站截然不同的太空游體驗。旅館十分舒適,遊客可以透過巨大的舷窗觀賞地球美色。太空旅館的消費人群將是富有一族和就職於私營企業並希望在太空進行研究的人。”軌道技術公司的太空旅館還將充當國際空間站太空人的一個緊急避難所,一旦發生緊急情況,他們將轉移到太空旅館,而不是返回地球。這個時候,旅館客人便將以主人身份,招待這些令他們意想不到的客人。

其他方案

太空旅館太空旅館
目前還沒有一家太空旅館真正建成開業,但有關各種太空旅館的設計方案卻已經層出不窮。 隨著太空旅遊的逐漸升溫和科技的進步,這些設計大膽前衛並且充滿想像力的太空旅館很可能最終會變成現實,到時候它們就將成為人類遨遊太空的驛站。

月球旅館:可以體驗蝙蝠俠式的飛行

設計者:荷蘭設計師漢斯·尤爾根·倫伯特

建造情況:藍圖已經構建,2050年成型

費用:房費兩周14萬歐元(不包括來回費用)

月球旅館是一座雙子塔。從地球飛往月球大約需要兩天時間,由於在月球著陸會產生塵雲,因此著陸點距離旅館會有一段距離。當遊客行離塵雲區後,就能看到遠處的月球車,它能帶你前往月球賓館。月球賓館建設在5千米深的峽谷邊緣,在賓館上可以領略峽谷美景。

到月球旅行大部分時間將在賓館中度過,於是旅館會為遊客提供大量的娛樂活動。遊客可以通過參加重力遊戲親身體驗低重力的感覺,這些遊戲有:繩索下吊,游泳(游泳時可以像海豚般躍出水面),如果擁有一套蝙蝠裝和足夠的勇氣,遊客甚至可以飛起來。此外遊客也可以一覽月球的美景,可以遠觀懸在天空中的地球,或者通過超級望遠鏡觀測地球,一享以往從未目睹過的美景。

當然,旅館內還配有很多酒吧和房間。賓館裡沒有電梯,因為在月球上身體鍛鍊很重要,低重力狀態下,如果缺乏運動,人們的肌肉會迅速萎縮。

疲勞的時候,遊客可以回到旅館內的房間,這些房間類似於“淚狀膠囊”。這些膠囊與生活單元間緊密相連,每個膠囊都配有臥室和獨立浴室。它們被細鋼索自由懸掛於旅館內,並可以隨旅客喜好,通過遠程遙控降低或鏇轉。晚間,這些膠囊可充當巨型燈炮,為旅館照明。

太空旅館太空旅館

除了在賓館內活動之外還可以到戶外進行月球行走,但這需要一套太空服,並且只能組團進行,因為比較危險。通過乘坐月球車遊覽可能會更舒適一些,它可以帶著遊客去參觀一些有趣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阿波羅登月的著陸點,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的腳印依然可見,就像是在昨天發生一樣。

太空充氣旅館:漂浮在太空中的一串“香腸”

設計者:羅伯特·比奇洛

建造情況:將於2015年以前完工

人均消費:每晚100萬美元

比奇洛的太空旅館比較特別,它的體積為1500立方米,質量為100噸,直徑30米。與組成國際空間站的鋁製艙不同,比奇洛計畫用來作為旅館主體部分的太空艙採用膨脹技術,艙外殼能在太空中膨脹,艙體外壁還覆蓋纖維等堅硬材料。整個旅館由多個獨立艙組成,像香腸一樣串在一起,包括旅館、購物中心、利用微重力生產的小型工廠等。

比奇洛旗下宇航公司目前已有5億美元資本,並招募了美國宇航局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退休宇航工程師。目前,比奇洛已經為該“夢想”花費了7500萬美元。2006年,比奇洛成功發射過一個實驗太空艙,在太空中成功膨脹。實驗艙內部的溫度在26攝氏度左右,恰好適合人類生活。它的太陽能電池板也已完全展開,為艙內的科學儀器提供26伏電源。

太空旅館太空旅館

旅行家宇宙飛船 來往地球與火星的“巴士”

設計者:美國第二位登月太空人艾德林

建造情況:預計2018年開業

這是一種直飛火星的旅館。這種名為“旅行家”的宇宙飛船裝備有各種舒適設施,每次可容50人。太空旅館借著太陽、地球、火星與它們同月球的引力推動,在地球與火星間的太陽系軌道運行,時速達21000公里每小時。這項火星之旅需時6至8個月。艾德林表示,這種可以循環使用的太空旅館十分可靠,是人類進入太空,展開探索、移民與星際商業活動的重要工具。參與這項計畫一位科學家稱,只要把這艘宇宙飛船放進軌道,它就會像一輛永不靠站的巴士一樣,在地球與火星間來回行駛。

設施

太空旅館太空旅館

伴隨航天客機航線的不斷延伸,必然要在途中設立太空旅館,太空旅館的設計更是別具一格,主體是一個龐大環形室。環形室內部,設有居室、公園、運動場、游泳池、娛樂場、商店、醫院、影劇院等。那裡使用的交通工具是腳踏車和電動汽車。

在環形室主體外部,設定工業區和農業區。在工業區里,各類工廠生產太空旅館工作人員和旅遊者的生活必需品。在農業區里,則劃分成若干個大大小小的區域,讓它們之間的季節、時令、作物種類都穿插開來,以保證任何時候都有新鮮蔬菜和水果供應。農作物的生長是用陽光來控制的。

這裡的陽光,是靠太陽光的照射、反射。在太空旅館上設有一個巨大的天窗和反光鏡,自行調節光的強度、照射時間和角度,從而形成分明的晝夜和四季的變化。

生活在太空旅館裡的人們,是從水的分解中獲得氧氣的,大片的植物光合作用提供給人類生存所必需的氧氣。因此,除了水的原料需要從地球運外,其餘資源都可向月球開發。太空旅館裡的空氣是新鮮的。因為它全身的結構是密封的,再加上太空旅館是一個一個真正的電氣化世界,一切動力都使用太陽能發的電,既沒有燃燒煤、石油所引起的環境污染,也不會產生使人擔心的核發電釀成的核輻射。

在環形室的另一頭,還沒有供航天客機停泊的機場。它一來接待來自地球的遊客,二來也可以從這裡乘航天客機去月球觀光遊覽。

發展

太空旅館太空旅館

太空梭的試飛成功,加快了人類建造太空旅館的步伐,一次次穿梭似的來往於外層空間。在地球和月球之間的無引力區,太空梭貨艙里的巨型鐵臂,按電腦系統的控制自動組裝太空旅館。

隨著太空旅遊的逐漸升溫和科技的進步,這些設計大膽前衛並且充滿想像力的太空旅館很可能最終會變成現實,到時候它們就將成為人類遨遊太空的驛站。

全球第一座太空旅館預計在2012年正式營業。據介紹,尚在醞釀中的太空旅館採取仿生設計,聯結組成的艙房就是酒店套房,外形看上去像一串葡萄。

遊客被安置在一顆“葡萄”里,身穿帶魔術鐵的特製服裝。可以像蜘蛛俠一樣在房間裡飛檐走壁,或是自由飄浮在空中感受失重的奇特感覺。

生活在太空旅館裡的人們,是從水的分解中獲得氧氣的,大片的植物光合作用提供給人類生存所必需的氧氣。因此,除了水的原料需要從地球運外,其餘資源都可向月球開發。太空旅館裡的空氣是新鮮的。因為它全身的結構是密封的,再加上太空旅館是一個一個真正的電氣化世界,一切動力都使用太陽能發的電,既沒有燃燒煤、石油所引起的環境污染,也不會產生使人擔心的核發電釀成的核輻射。

太空旅館太空旅館

在環形室的另一頭,還沒有供航天客機停泊的機場。它一來接待來自地球的遊客,二來也可以從這裡乘航天客機去月球觀光遊覽。

太空梭的試飛成功,加快了人類建造太空旅館的步伐,一次次穿梭似的來往於外層空間。在地球和月球之間的無引力區,太空梭貨艙里的巨型鐵臂,按電腦系統的控制自動組裝太空旅館。
太空旅館的設計,建設和使用,將為大規模太空城的建造,開闢一條更加廣闊的道路。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卻不能永遠生活在搖籃里。

按照眼下地球人口的發展速度,公元200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60億;公元2020年,世界人口將超過80億;到公元2035年,將達到100億。那時,地球上人類的食物、能源和居住等都將不得不離開地球這個世代生活的搖籃。預計到公元2025年至2050年,大型的太空城市,將大批地出現。

頭條專題

知頭條:百科高房價衍射出的奇特住房 知頭條:百科高房價衍射出的奇特住房
生活中一些看起來很必要的東西,其實可能並沒有那么必要。當代人應該給自己一個放鬆的空間,應該去追求更有價值、更重要的東西。房子不應該來干預自己的追求、價值,面對社會壓力以及諸多不確定,年輕人應該有自己的勇氣和定力。
地上的奇特住宅膠囊公寓| 衣櫥旅館| 豆莢旅館| 貨櫃房屋| 起重機旅館| 洞穴旅館
地下的奇特住宅平陸地窨院| 地下標間
水上住宅海底旅館| 海洋空間站
太空住宅充氣式太空艙| 月球村“樣板房”| 太空旅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