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大思想、大藝術、大傳承的要質,必將推進新生活、促發新文化,振奮中華民族精神,構建和諧盛世之音!
李白,字太白,生於唐代西域,長於蜀地青蓮。歷經大唐盛世,遭逢安史之亂,一生彷徨流離,傳奇悲烈。他是中國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亦是世界詩壇璀璨巨星,享有“詩仙”盛名。“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語言明暢,情感執著!奔騰不息的幻想,狂放不羈的性格,石破天驚的意象,感動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人心嚮往異境,藝術亦然。李白以超常的欲望、出眾的精力、恆定的意志,以內心的孤獨、彷徨和愛為核心,以“濟滄生”、“安黎元”為理想,打造出了闊大的精神和藝術境界:使高貴者平息,使貧賤者奮起;追求個性自由,張揚創新創造;倡導愛國恤民,實踐奮鬥不息……他以自己昂揚向上、傲岸不羈、獨立自由、不懈求索的性格魅力,詮釋了人性中最光輝、最珍貴的品質。李白及唐詩所代表的文化精神,為民族精神再造提供了土壤。
站在山巔海角,俯仰天地之間,李白華章的光芒照耀著我們,喚醒我們對祖國、親人、朋友,對自然山川的深情厚誼。李白不僅是唐朝、唐詩的象徵,也是中華民族的重要象徵!
源遠方能流長,精神亦然。為使中華兒女了解李白和他的詩章,弘揚民族文化精粹,打造民族時代精神,本書以翔實的歷史資料為基礎,源於史料又不拘泥於史料,注重詩章而不沉湎於詩章。以“大文化、大思想、大傳承”為要質,究其一生,將詩仙回歸人間。本書以李白仗劍辭國,乾謁遊歷;終南捷徑,長安歷仕;賜金還山,尋道訪仙;安史離亂,流放歸天等為主要內容,糾結著國難家仇、個人情愛;穿插著人文趣事、宮廷紛爭;輝映著名山大川、秀麗風光……以恢弘浪漫的大唐盛世為時代背景,以新力量和舊結構間的衝突為文化背景,以傳奇故事為線索,全面揭示李白孤獨浪漫、彷徨流離、傳奇悲烈、輝煌奮鬥的一生。情景交融,波瀾跌宕,大氣磅礴,盪氣迴腸。
全書目錄
前言
序言
楔子
正文
第一章 夢長庚李白降生 習詩劍才華初露
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
第四章 論巫教智矯拔刀 臨佳境李白賦詩
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人劍門太白醉劍
第六章 李白辭師逢桃紅 魂魄升天識太真
第七章 李白填詞救秦娥 桃紅言情訂終身
第八章 峨眉李白得奇書 渝州李邕疏俊才
第九章 太白醉劍戰豐都 峨眉劍俠話巫教
第十章 遭戲謔桃紅出走 遇安賊激戰禾場
第十一章 激風雲龍黿相 爭論怪獸佳人傾心
第十二章 李太白江岸放 歌孟夫子槐箭退敵
第十三章 孟浩然笑談劍 聖楊國忠閒話安賊
第十四章 劍聖龍泉授劍 法詩仙荊門賦別離
第十五章 戰長江桃紅薄命 斗安賊李白痴夢
第十六章 李太白長江失魂 白雲子江陵論道
第十七章 李白仗劍赴洞庭 方灣含笑話舊事
第十八章 洞庭湖吳南罹難 武昌城方灣辭別
第十九章 太白傾愁黃鶴樓 夫子巧化心中結
第二十章 潯陽長兄敘親情 金陵太白惹禍端
第二十一章 金陵丐主舞龍 鞭鐘山太白示情義
第二十二章 李白賦詩吳越 地許家納婿安陸城
第二十三章 李白上書韓長 史尉遲笑談螞蟻國
第二十四章 黑棗山惡戰兵 匪蒼林里再遇秦娥
第二十五章 七方崗黑蠻仗 劍神農林野人現蹤
第二十六章 棲霞山覽首論 禪攬秀峰劍仙亮劍
第二十七章 龍頭嶺劍挑惡 僧荊紫關火燒大寺
第二十八章 漢水李朱識恩 人深潭李白除蛟龍
第二十九章 張果老仙人指 路桃花林太白言志
第三十章 山神廟刺客逞凶 長安城尉遲憑弔
第三十一章 眾舉子長安比武 郭子儀校場奪魁
第三十二章 清水樓張巡話別 謫仙人酒仙同醉
第三十三章 文華殿難展雄才 尉遲府勇斗觀主
第三十四章 奠亡妻灞河仗劍 傷惡少太白人監
第三十五章 救謫仙玉真動情 聞琴聲太白賦詩
第三十六章 劍仙大戰驪山觀 酒仙話別尉遲府
第三十七章 忘憂谷笛仙療傷 崑崙山劍仙求藥
第三十八章 劍仙傳授霹靂劍 太白長歌蜀道難
第三十九章 鹿門山憑弔雲隱 洞庭湖踐諾吳南
第四十章 丹丘驚聞謫仙詩 太白喜睹三聖技
第四十一章 游徂徠結識五逸 嘲魯儒龍困泰山
第四十二章 太白奉詔人長安 金頂逢凶化劫難
第四十三章 美輪美奐羽衣曲 亦真亦幻夢中人
第四十四章 重陽節普天同慶 勤政樓太白對詩
第四十五章 貴妃綻笑清平調 太白草書拒蠻夷
第四十六章 京兆尹解讀玄宗 李學士拜謁二相
第四十七章 永王將士征石堡 太白醉劍退萬敵
第四十八章 李太白關中賑災 吳道士長安辭官
第四十九章 患心疾玉真詢病 遭讒言太白難辯
第五十章 怡寧殿貴妃說夢大 學士賜金還山
第五十一章 丹丘嵩山言國事 李白洛陽識杜甫
第五十二章 三人傑梁園題詩 大家秀千金買壁
第五十三章 張巡保媒睢陽地 李白辭別杜子美
第五十四章 張巡用兵孟諸澤 李白計取巫教城
第五十五章 李太白取道幽州 白樺林箭射雙鷹
第五十六章 嚴莊遊說幽州城 崔度巧救李太白
第五十七章 大將軍身陷囚車 尉遲將大戰忻州
第五十八章 人長安太白傳信 尋仙蹤魏萬編詩
第五十九章 李太白尋詩宣城 鐵槍將評說時局
第六十章 漁陽鼓驚破霓曲鐵 槍將苦戰睢陽
第六十一章 吳子隆嵩山弘法 白馬寺劍仙罹難
第六十二章 太白醉劍出橫世 洛陽酒樓說李朱
第六十三章 太白大戰潼關地 李朱刺殺安祿山
第六十四章 詩仙草聖《猛虎行》 貴妃玄宗梧桐雨
第六十五章 隱廬山永王相邀 戰信州太白茫然
第六十六章 附永王太白被執 陷囹圄正詩反唱
第六十七章 長安途中遇故舊 紫霞觀內釋疑惑
第六十八章 李白戴罪赴漢水 長歌當哭上三峽
第六十九章 太白醉劍劍無影 太白狂酒酒色空
第七十章 李太白醉酒狂歌謫 仙人捉月升天
尾聲
尾聲
跋一
當道光成為韜光之後
跋二
獨孤之品
跋三
為李白和韜光裝幀
後記
名家題詞
名家點評
解讀太白醉劍
莫謂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
橫亘中國之長江,自唐古拉山而下,出青海,過雲南,經渝州,越四川,浩浩蕩蕩,不可遏抑。偶遇巫山攔路,竟穿其而過,遂成舉世聞名長江三峽。三峽皆險,尤以巫峽為最。水中險灘暗礁密布,兩岸懸崖峭壁如削。林寒澗肅,常有蒼猿長嘯,哀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啼三聲淚沾裳!”
古之出入蜀地者,聞之皺眉,望之心驚。然舍此便無他途。不得已,古人乃自絕壁之巔,縋索而下;於絕壁當腰,鑿石為洞;插以橫木,上鋪木板,開闢棧道。棧道繞峭壁而成,闊約四尺,高不盈丈,一面臨江,三面石壁。闊處可容獨車,狹處僅通孤騎。時有索橋橫跨江面,時有石階穿行谷中。峽中氣候多變,常有白霧彌江,疾雨驟至,路徑濕滑,不易行走。山中又有狼蟲虎豹,時常橫臥途中。所以,雖有棧道,非不得已,皆不願踏上此途。寧走水路,雖常有覆舟之虞。
唐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仲春,李白捨棄水路出川,踏上險峻古棧之道。他對父親李客道:“我養浩然正氣,於蜀地青蓮二十餘載,居家所與游者,不過鄰里鄉黨;我所游者,地不方千里。不見名山大川,怎能登臨送目,豁我視野,拓我胸襟?諸子百家之書,雖無所不讀,然其書皆古人陳跡,何足以激發志氣?士生則桑弧蓬矢,射乎四方,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我意仗劍辭國,辭親遠遊,以求奇聞大觀,以知天地之大!以期進為管、葛,退亦魯連!”
李客道:“人之所學,若無大志,雖多又有何為?你詩劍初成,自旱路出川,登高望遠,歷練人生,養胸中大志,為父甚慰。只是路途險惡,世間艱辛,應抱朴藏拙,不宜鋒芒太露,招惹是非。”
李白於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十二,又稱“李十二”。少敏而慧,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之作,出口成章,七步成詩。十五歲喜歡劍術,承自家傳先祖李廣絕學,劍法卓越。正值弱冠之年,面如冠玉,目若朗星,雙眉入鬢,儀表堂堂。舉手投足之間,英雄雅量,超凡脫俗。父親李客,亦負絕學。原是隴西成紀富商巨賈,後舉家遷入蜀地青蓮居住,高臥松雲,不求聞達。兒女雖多,獨喜李白,鍾愛有加。李白仗劍辭國,李客派管家李畢攜日常跟隨奴僕田承光、武颺、楊憲諸人,乘船自水路接應;又著忠誠機敏書童丹砂與李白同行。李白與丹砂自旱路經綿州向西,至峨眉再折東而進;管家李畢攜船自嘉州而下,相約渝州相會。
李白諸人過綿州,涉涪江,頓見高峰入雲,層巒疊嶂;古木蒼藤,雜樹生花;清流見底,卵石浮動。棧道如一條深色飄帶,時而聳入雲端,時而跌入谷底……沿棧道慢慢前行,頓覺兩鬢潤濕,心懸一線。李白不由唏噓:“古有太陽大神駕輦,六匹神龍相牽,未及蜀山,神龍皆怵不前。太陽大神無奈,只好兩天一次來蜀地普灑陽光。”丹砂接道:“有時三天,有時旬日,故蜀地多陰雨霧障。今日出川,何日可回?”
“何日可回?”李白心中一悸,“仗劍辭國,出川遠遊,未出蜀地,已是艱險坎坷。恐世間路途,百倍艱辛。”心中不由沉重。眾人無語,沿棧道惴惴前行,耳聽江水咆哮之聲,卻不見江水奔流。只見怪石嵯峨,樹木陰涼,白日裡,好似進入春夜時分。耳邊子規鳥啼,“行不得也,哥哥……”聲聲啼血。約走三里路徑,繞過崖壁,豁然開朗:一條大江橫索,千里如練。雨過天晴,彩虹掛於遠山。李白胸臆大開,慷慨而歌:
曉峰如畫碧參差,藤影搖風拂檻垂。
野徑來多將犬伴,人間歸晚帶樵隨。
望雲客倚啼猿樹,洗缽僧臨飼鶴池。
莫謂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
童僕機巧,接道:“無心戀清境,書劍許明時。公子何日再回匡山?”
“何日可回?”李白回首童僕朗聲道:“待寰宇大定,海縣清一;事君之道成,榮親之義畢,乃功成名遂身退!”
江水滔滔,帆影點點;遠山如黛,雲蒸霞蔚。李白面對大好江山,端坐而神遊,心游太極,神隨八荒……
雨打燈難滅,風吹色更明。
飛到天上去,好作月邊星。
夢長庚李白降生,習詩劍才華初露。
匡山像一把黛色團扇,橫置墨溪之岸。群峰競秀,崖石賁張;花團錦簇,松竹連綿。匡山又像一座巨大屏風,遙對李客雲閒莊園。這是李白生長之所,山環水繞,靈氣氤氳。庭院寧靜,共分三處:前院多竹,萬竿攢動,由僕人及雜工居住;中庭置松,亭亭如蓋,居其家人;庭後花園,雜花斜生,安置內眷。正值三月,春光無限。庭院兩株高大李子樹,分外引人:李花似雪,壓滿枝頭。李白之名,竟出於此:少時李白無名,呼“十二郎”。一日李客閒步李子樹下,觸景生情,隨口吟道“春風送暖百花開,迎春綻金它先來”,苦吟半晌,不知下句。李白母親漂氏接道“火燒杏林紅霞落”,不想幼兒身後接道“李花怒放一樹白”。李客異其才智,遂呼“白兒”。李白仗劍辭國前夜,李客屏退家人,父子促膝,暢說家史,揭開李白身世之謎……
唐人有詩專道李白先祖。詩曰: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又有詩道: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詩中所言飛將軍乃漢時名將李廣,將軍世家。其先祖李信,秦時為將,誅殺燕太子丹者。李廣擅開大弓,箭術超群。曾任隴西、雁門、雲中太守,屢守邊郡,圓陣催鋒,大小百戰,匈奴聞之喪膽。然生不逢時,性情憨直,多遭小人暗算,故史書有“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之說。後隨大將衛青再征匈奴,突進爭功,大漠迷路,所部未能與大軍按約定時辰會合,依律當斬。武帝有意赦免,李廣卻不願面對刀筆吏口誅筆伐之辱,引刀自刎。武帝惜之,再令其孫李陵為將。李陵率兵五千,於塞外荒漠遭遇匈奴十萬大軍圍堵,往來數十戰,殲敵數萬。無奈朝廷不援,李陵所部糧草斷絕,人馬皆乏,無力再戰,困苦而降。後匈奴與漢和親,化干戈為玉帛,征西將士卸甲止戈,屯田於隴上,李姓一支自此繁衍,生生不息……
西晉末年,群雄並起,五代十國,征伐不絕。李氏後人自隴上一呼,萬眾齊應,開疆拓土,立國西涼,勢及青、甘、陝、山之地。楊堅智勇兼備,善假於物,善駕馭人,大軍所向披靡,十年一統河山,建立隋朝。李淵應勢而隨隋,封太原之主,李氏從此廣大。隋末煬帝荒淫殘暴,致使天怒人怨,烽煙四起。煬帝觀瓊花巡遊揚州之際,為丞相宇文化及縊死江都。唐主李淵聞訊,提隴上之兵,出太原、奪洛陽、下潼關、入長安,勢如破竹,形似卷席,服四方豪傑,息八路煙塵,拯民於水火,順天而立大唐基業。
唐主正宮竇氏所生四子一女,建成、世民、元吉、元霸、平陽公主,皆有其能。建成性情仁厚,長於事務,大軍糧草軍需,從容調度;內政治理,井井有條。受唐主器重,早年立為太子,居於東宮。次子世民文武兼備:武藝出眾,持一對定唐刀,歷經百戰而不敗;胸藏萬夫,諳熟韜略兵法,圓陣催鋒無往而不利。仗義輕利,施恩於人,是以豪傑共舉,四方歸附。三子元吉聰明伶俐,才思敏捷,弓馬嫻熟,自幼隨太子成長,視之如父。四子元霸,勇悍無比,蓋世無雙,隨世民開疆拓土,一雙斗大紫金錘打出大唐半壁江山。惜如流星,英年而殞。平陽公主巾幗不讓鬚眉:八千紅衣娘子軍衝鋒陷陣,如火過草。子女皆虎狼之才!大唐基業未固,三子皆由屬下大軍慫恿,為皇位血爭又起。太子建成仁義敦厚,守內虛外。三子元吉追隨長兄,不棄不離。次子世民文武皆舉,曠世之才;麾下謀士眾多,猛將如雲。兩大勢力集團勢不兩立,一觸即發。而唐主李淵自沉香花軟語之中,不思調和,終釀玄武之變:李世民麾下猛將殺太子與元吉,盡黜餘黨;唐主黯然退位,世民登上皇位,是為太宗。太宗在位,以史為鑑,親賢臣,恤黎民;振朝綱,正法紀,貞觀之治開創一代盛世。
太子建成早年統兵,遠戍西域楚河,聯姻突厥部落,生子李相。太子入關,李相長於碎葉。李相自幼隨母生活於大漠部落,性情奔放,酷愛遊獵,大漠草原令其魂牽夢縈,高山大河使其難以割捨。自視胡人,不願隨父入朝。及至玄武之變,得以倖免。遂隱名於草民之中,遊牧四野
作者介紹
程韜光畢業於中南財經大學經濟法專業,擔任大型國企高管多年。兼任河南省廣告傳媒業商會副會長、鄭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自幼喜歡文學,業餘時間從事文學創作,曾發表詩歌、散文、小說多篇,出版詩集《天堂里的村莊》。近年業餘時間從事長篇小說創作,已完成大唐詩人三部曲之《太白醉劍》《子美詩情》《長安居易》及《大宋悲歌》,計200萬字,作品正在陸續出版。
名家推薦
程韜光先生的《太白醉劍》釀酒氣、劍魂於詩境,集文學史料、瑰奇故事於一身,鑄就李白新說。讀來頗有古風、雅意。
——中國作協全委委員著名作家 李佩甫
大思想、大藝術、大傳承的要質,必將推進新生活、促發新文化,振奮中華民族精神,構建和諧盛世之音!
——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博士 李庚香
此書行文寬闊,語詞幹練,正是我一直希望遇見的不可多得的可讀性強的大部頭的李白故事。
——著名詩人李亞偉
為什麼李白無可爭議地成為盛唐的象徵?這本書可以告訴你一切:他全身心地投入生活,熱愛一切並享受一切,他自由的天性和生命意志的強悍,還有他的淋漓盡致的才氣……
——《天涯》總編輯詩人評論家李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