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太湖蟹是我國有名的淡水蟹之一。太湖蟹,生長於太湖水域,亦稱螃蟹,其背殼堅隆凹紋似虎色青黑,腹青白色,腹下有臍,雄尖雌團,內有硬毛。
蟹系洄游性生物,每年秋冬,二齡蟹性腺成熟,便成群結隊順流東下,至江海交匯處的淺海中,繁殖而後終生。次年初夏,孵化後的蟹苗又逆流而上,返回至太湖水域落戶,經多次蛻殼,逐漸長大,次年便成大蟹。1949年以後,因沿江建閘,蟹苗難以洄游,1966年起以人工流放蟹苗,1公斤蟹苗可出成蟹3—4噸。肉質鮮嫩,味美,黃多脂肥,歷來被譽為蟹中之珍品。“九月團臍十月尖”就是說,九月要吃雌蟹(寒露以後),十月要選雄蟹(立冬左右),這時,他們的營養價值成分極為豐富。特性
太湖蟹有生殖回遊的特性,在江海交界處繁殖,淡水中生長育肥,太湖蟹體形大,青背白肚,黃毛金鉤,完全可與陽澄湖大閘蟹媲美。太湖蟹一般淨重200-250克左右,肉質細膩,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A、核黃素、硫胺素等。藥用價值甚高,能散淤血,舒筋接骨,解毒,蟹爪還有催產下胎之功能。
特徵
青殼——即蟹背略呈青色,感覺清、亮、爽,熟蟹蟹背通體呈鮮艷紅色。
白肚——即蟹肚呈白色,光澤有生氣,給人水亮玉質般美感。此白色為本白(只要不是鐵鏽色),有點象牙色。現有不法商販用化學藥水將蟹肚洗白(漂白),這種經過加工的螃蟹在蒸熟後背部留有明顯的痕跡。
金爪——即蟹腳爪尖上呈菸絲樣金黃色。
黃毛——即蟹鉗(螯)上的絨毛,蟹爪上的鬚毛呈金黃色。蟹鉗(螯)絨毛密而軟,蟹爪鬚毛清爽。
體壯——即二螯八爪肉感強、強勁有力,西風起時能在玻璃板上橫行霸道。
食用方法
“秋盡江南蟹正肥”。中秋以後,太湖螃蟹性腺成熟,正是賞菊食蟹的好時節,歷來吃蟹有“九雌十雄”的習慣。
這時的太湖螃蟹,油足肉緊,煮熟後雌的殼內呈桔紅色的“蟹黃”,雄的殼內呈半透明乳白色的“蟹膏”。據清《清嘉錄》描述:太湖地區有炸蟹習俗。“湖蟹乘潮上籪,漁者捕得之,擔入城市,居人買以相饋貺,或宴客佐酒。有九雌十雄之曰,謂九月團臍佳,十月尖臍佳也”。太湖蟹傳統吃法有清蒸、水煮、面拖、酒醉、醃製等,取出蟹肉後,還可製成蟹肉獅子頭、孔雀蝦蟹、蟹油水晶球、炒蟹粉、蟹粉小籠包等名菜、名點。“蟹味上桌百味淡”,即指吃過蟹後再吃任何其它菜餚,便會覺得如同嚼蠟一般淡而無味。
吃太湖蟹既是品嘗佳味,又是一種藝術享受,歷代文人為之吟詩、著文、繪畫甚多。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描寫大觀園內食蟹吟詩的熱鬧情景:“持螯更喜桂陰涼,潑醋搗姜興欲狂”,逼真地道出了吃蟹的最好季節和方法。
營養價值
太湖蟹營養特別豐富,據化驗測定,每100克蟹肉中含熱量139千卡,是鯽魚的2.2倍;含碳水化合物7克,是鯽魚的70倍;含脂肪5.9克,是鯽魚的5.4倍;含蛋白質14克,也高於鯽魚;含維生素A5960國際單位,是對蝦的16.5倍,鯉魚的42.6倍;其他如鈣、磷、鐵、核黃素、硫胺素、尼克酸的含量,均比其他魚類要高。太湖蟹除了食用,增加營養外,還可入藥,有散淤、續筋、接骨及抗結核的功能。
歷史發展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人們吃蟹並不稀罕,太湖蟹僅是作為一道普通的菜餚。隨著螃蟹資源的變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蟹逐漸成為一種消費時尚,太湖蟹的身價也隨之抬高。自入秋以後,太湖蟹便成了各大飯店菜館的應時名菜,主打佳肴,而素有“蟹中之王”美稱的陽澄湖大閘蟹更是各家招徠食客的“金字招牌”,以致一度形成魚目混珠,以次充好的無序狀態。太湖大閘蟹因此脫穎而出,逐漸成為熱銷品種,不少中外遊客,來到蘇州,紛紛點名要吃太湖蟹,以免遭假冒愚弄;更有一些精明之人,特地避開城市大飯店,邀請親友尋到太湖邊,一面遊覽太湖風光,一面品嘗太湖螃蟹,悠哉,悠哉,何樂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