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輔王府

太平天國輔王府

太平天國輔王府,在宜興市宜城鎮和平街通貞觀巷9號。原是史姓宅第,始建於清代。

基本信息

文物簡介

太平天國王府(簡稱王府),位於宜城通真觀巷內。原為清代嘉慶年間史姓進士第。鹹豐十年(1860年)夏曆四月初,太平軍鋪王楊輔清率兵1萬人自北而來,進入宜興縣城,拆城內孔廟建王府,將成時突遭雷擊焚毀。乃借史氏舊宅改建為王府,即今太平天國王府。該王府曾先後作為輔王楊輔清的府第和忠王李秀成的行轅。太平軍在宜興歷時三年零十個月,至同治三年(1864年)正月才撤走。該王府是至今宜興城內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建築,1982年3月列為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省、市人民政府多次撥款修葺。

太平天國王府,原有建築前後四進27間。進門第一進為門巢屋,七間21米,進深六架,6.4米。中間門巢,內有三重門,東側有內外兩條備弄直通後園,進深52米。第一、二進之間有石庫門和高院牆,磚刻門樓,向南過一道門是天井,天井往裡是第二進,五間,面闊19.2米,進深11架12.4米,兩側山牆為馬頭封火牆。中間正廳三大間,東西側廂各一間,每根大柱畫有紅底青龍盤繞柱上。龍柱上掛有通長的抱柱楹聯。大廳向南一面是18扇屏門,中間6扇畫著“海天浴日”,左邊6扇畫著青獅,右邊6扇畫著白象。大廳兩旁牆壁上有人物、山水壁畫八幅,每幅長2.21米,寬0.73米,畫幅四周飾以深綠色框線。其東側一組為:山水樹木、池塘荷花、山間農舍、臘梅天竹;西側一組為:湖塘春柳、紅梅綠柳、山水亭台、老樹扶疏。壁畫似描繪春、夏、秋、冬四時景色。大廳往裡又是天井,天井內有百年以上的古樹,東面是一棵金桂花,西面是一棵羅漢松。天井往前是第三進,五間,面闊19.2米,進深八架7.02米,硬山頂,其正中一間東西牆上各有山水壁畫兩幅。每幅畫高0.97米,寬1.65米。第三進南邊隔一滴水檐口有一座五間轉盤樓,即第四進,中間為天井。民國三年,轉盤樓因失火燒毀。樓南有二三間書房和三四間廚房、浴室,向西有花園,後門通伙巷。王府現有三進,六間,計1100多平方米。1986年10月經政府修繕一新,陳列歷史文物向公眾開放,供人們參觀。

壁畫簡介

壁畫共十二幅。其中,正大樓東西兩壁各四幅,均有深綠色框線,高2.21米,寬0.73米,畫面石灰作粉紅色。一組內容為湖塘春柳、紅梅綠柳、亭台山水、老樹疏枝,分明是春夏秋冬四景的描繪。另一組為山水樹木、池塘荷花、山間農舍、臘梅天竹,似乎是四季花草,生活氣息濃郁。還有四幅壁畫在第三進的正中一間,高0.97米,寬1.65米。一為山水,已剝蝕不清。一為山鄉村舍,依稀可見石橋和挑擔人。第三幅山水人物最為精彩,左角有兩婦女採桑,一文士裝束的鄉官騎馬巡視,一幼童提籃往桑田裡跑,路上還有挑擔人行色匆匆;右下角有一短衣束帶的農民,赤足,頭戴竹笠,肩挑二籮,隨後還有一持傘婦女,頭梳髮髻,腳穿尖鞋,身著短衣裳長褲,似從城鎮購物回家。整個畫面充滿和平歡樂、勞動向榮的氣氛。第四幅為雪景山水,但已模糊不清。
這些彩繪和壁畫,都是太平天國的典型作品,十分珍貴。此外,府第的後井之中還有古樹名木二株,東為百年以上的金桂花,西為高大的羅漢松,均系房屋始建時所植,太平軍進駐時,得到了很好的保護。見樹思人,也頗胡深意在其中。

輔王簡介

楊輔清 (?~1874)東王楊秀清的弟弟,太平天國後期將領。廣西桂平人。參加金田起義,封國宗。攻克南京,奉命用兵江西。天京內訌後,揮師入福建,占領許多州縣。1859年與黃文金合力攻打叛變的韋志俊,奪回池州,因功封為輔王。1860年天京告急,率師回京破清軍江南大營,解天京之圍。隨即與李世賢經略皖南。天京陷落後,走上海,潛匿於廣西、廣東、湖南、安徽等省。1874年日本侵略台灣,乘機在閩謀劃復興太平天國。被馬融和所察,在晉江被捕,押解福州殺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