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成[太平天國英王]

陳玉成[太平天國英王]

陳玉成(1837年—1862年6月4日),原名陳丕成,洪秀全賜名玉成。廣西藤縣客家人,是太平天國後期重要將領,驍勇善戰,被封英王。他兩眼下有痣,遠望如四眼。1862年為太平天國叛徒奏王苗沛霖誘騙中計,解送清營被殺。終年26歲。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陳玉成出生於1837年,原名丕成。廣西藤縣客家人(一說桂平),祖籍廣東翁源縣。 他出身貧農。幼時父母雙亡,依靠叔父生活。

1851年,十五歲的陳玉成隨叔父扶王陳承瑢 參加了金田起義。他在童子軍中表現極為出色,苦練一身好槍法。不久便當上了童子軍的首領。

1853年3月19日太平軍定都天京後,他被提升為“左四軍正典聖糧”,主管軍糧。

陳玉成連環畫 陳玉成連環畫

1854年6月,西征軍進取武昌,由於清軍頑抗,久攻不下。陳玉成“舍死苦戰,攻城陷陣,矯捷先登”,他親率五百“天兵縋城而上,以致官兵潰散,遂陷鄂省”。十八歲的陳玉成在奇襲武昌的戰鬥中,表現勇敢,建立首功,被提升為殿右三十檢點(三十八指揮,位在丞相以下),統領後十三軍及水營前四軍。他每戰精挑細選戰鬥力較強之部隊,使其與敵軍交鋒時,故意敗退, 在有利於大軍隱藏的地形處埋伏。待敵軍追擊至絕地, 敵人忽然發現太平軍消失了蹤影,在乘敵一片彷徨之際,忽然命太平軍反戈回擊,往往使敵人猝不及防而損兵折將,鎩羽而歸。“因他善用該戰術,三十檢點回馬槍”的美稱已是婦孺皆知了。在西征戰場上,陳玉成所向皆捷,10月武昌失守,退守薊州,後隨全軍退出湖北。

1855年1月-2月太平軍在湖口,九江先後大敗湘軍水師,擄曾國藩座船,陳玉成奉命隨秦日綱、韋俊部趁勝挺進湖北,攻取武漢。4月3日隨秦日綱、韋俊攻克武昌。

1856年提升為冬宮又正丞相。同年,隨燕王秦日綱去救援鎮江,為清兵所拒,雙方相持不下,為解救鎮江之圍,陳玉成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坐一小舟,舍死直衝到鎮江,和守將吳如孝取得聯繫。陳玉成、吳如孝會同秦日綱內外夾擊清軍,清將吉爾杭阿被殺得大敗,遂解鎮江之圍。緊接著太平軍雲集天京周圍,乘勝力拔清軍“江南大營”。在石達開、秦日綱等各路大軍配合下,陳玉成率部參加了歷時四晝夜的激烈戰鬥,清軍統帥向榮敗逃丹陽,自縊而死。之後,與李秀成合作救瓜洲,克揚州。江南大營的被摧垮,解除了威脅天京長達三年之久的肘腋之患,並使太平天國在軍事上處於全盛時期。6月奉詔回天京配合石達開所部解天京之圍。解圍之後,與李秀成等奉命進攻句容。9月天京事變爆發,楊秀清及部屬兩萬餘人先後被殺。12月石達開回京主持軍政。因內訌元氣大傷,此後一段時間內太平軍戰略以穩守為主,唯陳玉成與李秀成奉命自安徽一帶發起局部反攻。

1856年天京事變後,為了扭轉危局,太平天國將士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洪秀全自任軍師,總理國政,積極著手組建新的領導核心。

1857年1月--5月與李秀成在樅陽商議配合作戰事宜後,先後克無為,廬江,舒城等地,5月,戰線由安徽推進至湖北,又連克黃梅,廣濟,薊州,薊水,羅田。10月被封為又正掌率,成天豫。

太平天國連環畫 太平天國連環畫

太平天國在1858年恢復了五軍主將制,陳玉成為前軍主將。1858年8月,陳玉成、李秀成約集太平軍各地守將大會於安徽樅陽,制訂粉碎江北大營和江南大營,制止清軍進攻天京的作戰方案。會後,陳玉成部由潛山過舒城,占廬州,9月直逼滁州烏衣。在這裡與李秀成部會師。太平軍奮力合擊清江北大營統帥德興阿和蒙古都統勝保。為了消滅清軍主力勝保的騎兵,陳玉成部署了一支伏兵刀牌手。25日,勝保騎兵來犯,橫衝直撞,氣勢洶洶,刀牌手一躍而起沖入敵陣,盾牌護身,刀削馬足,殺得敵人人仰馬翻,勝保落荒而逃。緊接著一舉攻下浦口,殲敵一萬餘人,使得德興阿付出巨大代價。陳玉成、李秀成乘勝分兵橫掃蘇北戰場,各路敵兵,望風潰散。浦口一役的勝利,摧毀了江北大營,解除了敵人截斷天京供應的威脅,緩和了天京危機,使太平天國在天京事變和石達開出走後的被動局面開始扭轉,軍威得到了重振。

鹹豐八年(1858年),湘軍精銳李續賓帥六千精銳圍攻三河,太平軍三河守將吳定規“一日五文”向時在六合戰役中的陳玉成求援。陳玉成隨即渡江趕回天朝,奏請後軍主將李秀成同赴三河,遂連夜馳援廬州(今合肥),在三河之戰中,以迂迴包抄戰術斷敵退路,全殲湘軍精銳李續賓部。九年,晉封英王。十年,會同各軍再破江南大營,東征蘇州﹑常州。

時湘軍四路東下,安慶被圍,他注重上游,力主先救安慶。秋,太平軍計分兩路,合取湖北,迫敵回救。他率大軍趨北路,於次年二月進抵湖北黃州(今黃岡),因受英國侵略者的阻撓和南路李秀成誤期,未能合取武昌,遂回師徑援安慶,多次苦戰失利。八月,安慶陷落,陳玉成退守廬州,受嚴責革職。

同治元年(太平天國壬戌十二年,1862年)春,派部將扶王陳德才等率師去陝西等地招兵,廬州守軍兵單被圍急。四月,率部突圍,走壽州(今安徽壽縣),為叛徒苗沛霖誘捕,解送清營。在敵人面前大義凜然,堅貞不屈。五月初八,在河南延津縣慷慨就義,年僅26歲。

三河鎮之戰

陳玉成像 陳玉成像

當太平軍在江北戰場捷報頻傳的時候,湘軍頭子曾國藩趁機在安徽境內發動大規模進攻。清將德興阿、鮑超部進犯安慶,清悍將李續賓部接連攻占許多城鎮之後,又提兵圍困安徽重鎮三河,形勢十分緊張。 三河是廬州的咽喉,是天京糧食、物資的重要供應基地。太平軍在這裡固守多年。在湘軍瘋狂進攻面前,守將吳定規堅守城池,告急求援。陳玉成聞訊後,一面啟奏天王調李秀成同去救援,一面率訓星夜馳援三河。陳玉成採取迂迴包抄的戰術,率軍到達廬江縣西之白石山、金牛鎮以切斷敵人退路,命廬州守將吳如孝會合捻軍張樂行部南下阻擊敵人舒城援軍。李秀成也趕來在白石山屯兵為後援。太平軍集優勢兵力,使敵人陷入四面被圍的境地。

1858年夏秋洪秀全重建五軍主將制,陳玉成被封為前軍主將。在安徽樅陽召開軍事會議,訂約會戰解天京之圍。9月與李秀成聯合,克浦口,大破清軍江北大營。11月在李秀成的配合下,於三河鎮大敗湘軍李續賓部,殲其精銳六千人,李續賓被迫自殺。此役成為太平天國後期軍事由衰入盛的轉折點。

1858年11月15日,李續賓部準備先發制人,突然襲擊陳玉成的營盤,衝過金牛鎮壓。陳玉成在李秀成配合下,將李續賓圍困營中。三河守將吳定規也從城中衝出,三路兵馬,一鼓作氣,攻破敵軍營盤,全殲清軍六千多人,兇悍一時的李續賓走投無路,自縊而死。曾國藩之弟曾國華哀嘆道“敝邑棄勇,自三河敗後,元氣大傷。雖多方撫慰,而較之昔日之鋒銳,究為減色”。清將胡林翼也供認“三河敗潰之後,元氣盡傷,四年糾合之精銳,覆於一旦,而且敢戰之才,明達足智之士,亦凋喪殆盡“。

浦口、三河兩役的勝利,在太平天國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它鼓舞了士氣,穩定了局勢,太平軍從此轉為主動,出現了革命高漲的新局面。陳玉成、李秀成在戰鬥中所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和傑出貢獻,使他們成為太平天國後期威名顯赫的將領。1859年夏,二十三歲的陳玉成被封為英王。

1859年3月在安徽官亭大敗清安徽巡撫李孟群軍,生擒李孟群。3月-6月在安徽三次擊敗清欽差大臣勝保軍,6月被晉封為英王。10月在陵子口擊敗清總兵馮子材部,六合之圍遂解。11月與李秀成聯合進攻浦口,毀清營五十餘座,擊斃清提督周天培。因安慶告急,率軍西上。

1860年5月與李秀成,楊輔清部聯合大破江南大營。同月天京召開軍事會議,太平軍開始以李秀成李世賢為主力的東征。9月至蘇州與李秀成商議大計,即所謂的第二次西征。

1860年,太平軍發動了圍殲江南大營的戰役。太平軍採用“圍魏救趙”的策略,李秀成從蕪湖發兵,晝夜急馳,突然攻占敵人糧餉基地杭州,以引誘江南大營分兵來救。江南大營統帥和春果然中計。李秀成當即回師與從上游趕來的陳玉成部猛烈合擊江南大營,連破清軍營壘五十餘座,數萬清兵潰散,和春狼狽逃竄。“營記憶體銀十餘萬,軍火局內所有槍炮、火藥、鉛子等項不計其數”,都成了太平軍的戰利品。粉碎江南大營的勝利,再次解除了天京之圍。

天京解圍後,1860年5月,洪秀全在天京主持召開了高級將領會議。洪秀全批准了洪仁玕提出的戰略計畫。為了執行先東進、後西上的方針,陳玉成、李秀成在人民支持下以破竹之勢,迅速解放了江浙大部分地區,江南清軍幾乎全部瓦解,清將和春等在絕望中自殺。

安慶之戰

安慶保衛戰圖 安慶保衛戰圖

安慶自1853年6月為太平軍占領後,是僅次於天京(今南京)的政治、軍事中心。1858年5月九江失陷後,又成為天京上游唯一的重要屏障,一旦有失,湘軍便可直窺天京。1860年夏,正當太平軍二破清軍江南大營和東征蘇州、常州之際,湘軍統帥曾國藩和湖北巡撫胡林翼統率湘、鄂軍水陸師5萬餘,自湖北大舉入皖,連陷太湖、潛山、石牌(今懷寧),直逼安慶。道員曾國荃率湘軍陸師萬餘人相繼進扎安慶北面的集賢關,與提督楊載福部湘軍水師4000餘人擔任圍城任務;副都統多隆阿、按察使李續宜率湘鄂軍2萬人駐紮桐城西南掛車河、青草塥,阻擊太平軍援軍。 6月20日,楊載福水師攻陷安慶東路要地樅陽鎮(今樅陽縣),安慶被合圍。是年秋,曾國荃督軍在安慶城外掘長壕兩道,前壕圍城,後壕拒援。時安慶由受天安葉芸來、謝天義張朝爵率2萬餘人駐守。

太平軍二破清軍江南大營後,天王洪秀全等決定俟東征蘇、常勝利,即沿長江上取湖北,迫使湘軍回撤以解安慶之圍。9月下旬,洪秀全從江、浙戰場調集兵力,分五路由大江南北並進,其部署為:英王陳玉成率軍從長江北岸西進,經皖北入鄂東;忠王李秀成率軍從長江南岸西進,經皖南、江西入鄂東南;輔王楊輔清、定南主將黃文金率軍沿長江南岸趨贛北;侍王李世賢率軍經皖南入贛東;右軍主將劉官芳率軍攻祁門曾國藩大營。五路中,陳玉成、李秀成為主力,取鉗形攻勢,預定於次年春會師武漢,以調動圍攻安慶之敵。其他三路主要是牽制皖南和江西湘軍,並伺機殲敵。

影視劇中的陳玉成形象 影視劇中的陳玉成形象

11月下旬,陳玉成聯合捻軍龔得樹等部共約10萬餘人,沿江北進至桐城西南掛車河一帶。時安慶外圍湘鄂軍不足4萬人,陳玉成於12月上旬試圖直接救援安慶,為多隆阿、李續宜所阻。

1861年1月,陳玉成又分兵攻樅陽,欲打破敵合圍,也未成功。3月初,陳玉成率部西進,入鄂東,3月18日克湖北黃州。3月22日在黃州會見英國參贊巴夏禮,輕信其不要進攻武漢的“勸告”,遂放棄以“圍魏救趙”之計攻武昌,解安慶之圍的計畫,停止向武昌進軍,轉而進攻鄂北。

4月下旬,陳玉成鑒於安慶被圍日緊,又不見李秀成部如期入鄂,遂率主力離鄂回皖,經宿松、石牌,於4月27日進至集賢關,逼近圍安慶城的湘軍曾國荃部,旋又分軍紮營於城東北的菱湖,與城內守軍相呼應。與此同時,天京當局鑒於“合取湖北”以救安慶的計畫未能實現,決定派乾王洪仁玕、章王林紹璋率兵直接援安慶,定南主將黃文金在進軍贛北失利後,也率部自蕪湖西援。

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 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

5月1日,太平軍萬餘人進至桐城新安渡、橫山鋪、練潭一帶,連營30餘里,謀與陳玉成部會師,共解安慶之圍。兩江總督、欽差大臣曾國藩聞太平軍數路齊救安慶,急調湘軍總兵鮑超部6000人自江西景德鎮赴援。坐鎮太湖指揮安慶戰局的胡林翼也調總兵成大吉部5000人往援,並提出“南遲北速”,先打洪仁玕、林紹璋,後對付陳玉成的作戰方案。月初開始,太平軍與湘軍在安慶外圍展開激戰。2日,多隆阿督兵萬人進攻洪仁殲、林紹璋等,太平軍敗退桐城。6日,黃文金合林紹璋等督軍3萬進攻新安渡、掛車河,亦為多隆阿所敗,退守桐城孔城鎮。陳玉成與湘軍曾國荃,楊載福部激戰於菱湖,未能取勝。遂命所部劉槍琳率四千精銳留守集賢關外赤岡嶺,自帶五六千人於19日赴桐城,會晤洪仁玕等,再謀解圍之策。24日,萬餘人分三路進攻掛車河,又為多隆阿所敗,傷亡較大,又退回桐城。駐守赤崗嶺各壘的太平軍孤立無援,6月9日被鮑超部擊敗,劉槍琳及所部全部陣亡。

李秀成對攻鄂不甚積極,所部經皖南入浙江,遲至1861年2月中旬才西進江西,6月上旬攻鄂東南,至中旬前鋒迫近武漢。但得知陳玉成部已回師東援安慶,便停止進軍,7月上旬率所部撤出湖北,折入贛西北。

7月8日,菱湖太平軍營壘也被曾國荃攻破,守軍退入安慶城。此次救援又告失敗,戰局更加被動。安慶太平軍被圍年余,糧彈將絕,出城降敵者日眾,形勢極為危急。下旬,正在皖南的楊輔清應陳玉成之約,渡江西援安慶。

8月6日抵太湖,7日東進至掛車河之南,與駐桐城的林紹璋、吳如孝、黃文金部合攻掛車河多隆阿部失利,退至桐城。21日至24日,陳玉成、輔王楊輔清率四五萬人陸續進入集賢關內,紮營40餘座,城內守軍亦列陣於西門一帶。25日至28日,太平軍十餘路猛攻湘軍後壕,前仆後繼,輪番衝鋒十餘次,均為湘軍兇猛火力所阻,損失甚重。28日至9月2日,太平軍又連連進襲,亦未得手。時城中糧盡彈絕,湘軍乘勢猛攻。5日凌晨,曾國荃率領的湘軍於北城轟塌城牆,蜂擁登城,攻入城內,濫肆屠殺。守將葉芸來及平西主將吳定彩與萬餘守軍全部殉難,安慶陷落。陳玉成退守廬州。

寧死不降

太平天國錢幣 太平天國錢幣

安慶失陷後,陳玉成退守廬州,“請命自守”,並派扶王陳得才、遵王賴文光等遠征豫陝,“廣招兵馬,早復皖省”。陳玉成打算分兵掃北,“由汴梁直取燕京,共歸一統”。但這時他的處境十分困難,外有敵軍多隆阿部進逼,內有天王洪秀全的革職處分。

1862年5月,多隆阿圍攻廬州,陳玉成決定棄城北走,同遠征的西北軍會合。正在此時,盤踞在壽州已暗投清軍的苗沛霖誘勸陳玉成前往壽州,並許以幫助陳玉成攻取河南。陳玉成不聽部下的再三勸阻,決意出走壽州,結果中計遭擒,被送往清帥勝保營中。陳玉成在敵人面前表現出堅貞不屈的英雄氣概。據《被擄紀略》載:苗將英王陳玉成上來。英王上去,左右叫跪。陳玉成大罵道“爾勝小孩,在妖朝第一誤國庸臣。本總裁在天朝是開國元勛,本總裁三洗湖北,九下江南,爾見仗即跑。在白雲山踏爾二十五營,全軍覆滅,爾帶十餘匹馬抱頭而竄,我叫饒你一條性命。我怎配跪你?好不自重的物件!”勝保想以榮華富貴來誘降,陳玉成喝道:“大丈夫死則死耳,何饒舌也!”1862年6月4日,陳玉成於押解進京途中就義於河南延津,時年二十六歲。

殉難處

延津縣城內西南隅,西環城路東有一院落,即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紀念館所在地,陳玉成殉難後遺骨就葬在這塊土地上。

陳玉成就義紀念地 陳玉成就義紀念地

1862年6月4日,在延津西校場玉石關帝廟,陳玉成英勇就義,時年26歲。延津人民感其功德,偷偷掩埋其屍,並築土修墓,數月焚香不止。

為弘揚烈士業績,延津縣人民政府於1958年4月5日在陳玉成就義處豎起墓碑以作紀念。現為省級檔案保護單位。

1990年,陳玉成的曾孫陳久年和曾孫女陳清泉到延津縣祭祖。在碑前他們敬了酒,獻了花,叩了頭,照了相以告慰英靈。原來陳玉成於1860年與妻子蔣桂娘結婚,婚後住在英王府,一年後生一男孩取名天寶。太平天國失敗,蔣桂娘化裝逃出天京回到家鄉,天寶生子陳慎初。1990年,遣孫兒孫女前來祭祀陳玉成。

評價

胡林翼說:“賊中精銳,只四眼狗一支耳,他何足慮耶!”

趙烈文《能靜居士日記》說他“貌甚秀美,絕無殺氣”。

戴德堅《蓬萊館尺牘》說他“凶狡傑出,善摧大敵”,“近世罕有其匹”。

方玉潤在《星烈日記》中驚呼:“此賊不滅,兩湖未能安定”。

刀口餘生在《被擒紀略》中,說他“威名震天地,是天朝第一個好角色”。

《清史稿·洪秀全傳》說:“玉成兇狠亞楊秀清,而戰略尤過之”。

洪秀全像 洪秀全像

《陳玉成被擒記》說陳玉成“貌極秀美,長不逾中人”。

英王陳玉成臨死之際仰天長嘆:“太平天國去我一人,江山也便去了一半。”

安慶英王府遺蹟

安慶英王府遺蹟位於安徽省安慶市任家坡45-59號。坐北朝南,磚木結構,分三組,以正中一組為中心,築正殿並附後殿,兩側各築偏殿。進深均為4進,並圍以住宅、更樓、花園和附屬建築等,連成一座完整的建築群,占地14,275平方米,現存建築面積3636平方米。東殿尚存“飛鳳舞獅、飛鳳奔馬”等壁畫。

王府系利用清任塾第宅加以修葺和改造而成。太平軍失敗後,府屋為李鴻章所有。後為李鴻章從子李丹崖的太史第。82年,王府壁畫定為市級重點保護單位,90年王府遺址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經省政府同意,英王府正式被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捻軍》 史清祿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09月

2、《太平天國諸王傳略》 劉剛,焦潔編著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3年07月

3、《中國歷史故事》 劉南,康薇編著 珠海出版社 2004年07月

4、《太平天國》 (清)黃世仲著 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3年01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