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過“天門積雪”的人無不嘖嘖稱美,嘆為奇蹟。這裡,正是因為它的奇觀,自古就被列入了太原外八景。
介紹
雙龍泉、乾燭谷均為北都晉陽附近名勝。雙龍泉即今太原市陽曲縣西北的南、北龍泉。兩泉相距僅五百米,周圍山巒起伏,林木蔭翳。泉旁有大安寺,建於唐初,寺內有佛塔一座,俗稱“唐僧寶塔”,為貞觀年間高僧玄奘法師傳經之所。乾燭谷太原西北的一條峽谷,古代為晉陽通西北諸州的孔道,其東口為著名的天門關,隋煬帝曾在此開闢交通,修設棧道,故名楊廣道。此地山崖如削,谷徑幽深,“天門積雪”為古代晉陽八景之一。就在這山崖如削、谷徑幽深的天門關下,當時的并州總管楊廣架設棧道,修築了北上的馳道,史稱楊廣道。當年,第三次北巡的隋煬帝楊廣就是由晉陽出發從這條馳道北上,率領十萬吏卒宮女巡幸寧武天池的汾陽宮,並在那裡住了五個月。
天門關位於太原北郊關口村北一華里許。清道光《陽曲縣誌》載,“二山回合如門,在縣之乾方,故曰天門。”天門關始建年代不洋。明末山西巡撫陳純德所建的“全民堡”,現已無跡,關垣版築土城,今乃斷續殘存。從現存的遺址可大概看出當時的規模。關門的礎石30年前尚在,在60年代初因修築新公路時拆除。關上的“六郎廟”於1947年被閻錫山軍隊拆毀,修了碉堡。現存遺蹟僅剩廟前門階一段,側石一對。天門關西北山峰,現存六個土石混築的基台,直徑每約二米,當地父老相傳是楊家軍插旗的旗墩,關之西南山麓,有一爿背風朝陽土凹,傳為楊家軍練武場地,現在已闢為良田。關南二百米處原有“觀音庵”一座,而今已成一片廢墟,只留一通修庵碑石,訴說著當年修庵的緣由。天門關東南二公里處的“楊家井”又稱馬刨泉,泉眼口徑約三米,深約五米。俚傳此泉乃楊家軍戰馬馬蹄刨而成,故名“馬刨泉”,天門關北去11公里是西凌井村,歷史上叫做“凌井驛”。再北25公里為“兩嶺關”,史稱“婆娑隘”又稱“凌井口”,是為兵家駐防要隘。在這裡隘口附近,現存老爺廟,古道橋和茶房(一名寮房)等遺蹟。從乾隆五十六年(1791)和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修兩嶺關橋,路碑石中,可窺其演變之一斑。
天門關凌井口一道相連,互為首尾,山勢險要,溝谷曲深,史稱“乾燭谷”。谷的東側崖間,舊有棧道一條,俗呼“羊腸坂”,又名“楊廣道”,是隋煬帝楊廣做晉王時所築。當年,他由此棧道北出巡遊所經之“天棧”,“好漢坡”等棧道險段,至今仍尋覓可見。相傳康熙皇帝微服私訪時,曾跨天門關,行經乾燭谷。傳統戲劇《四郎探母》中的楊四郎,便是暮出凌井驛,夜闖乾燭谷,而與母佘太君相會於天門關內的向陽店。
天門關曾是太原通往靜樂,寧武等晉西北各縣的古道咽喉。明代山西巡撫蘇惟霖的律詩《天門關》:“天門關里錦屏分,峭壁參天亂鬥文。怪石斜飛全欲墜,野花倒掛暗來熏。灣灣泉響非關雨,曲曲巒封不借雲。千里登臨游頗倦,到來忽覺跟眸瞳”,就是對當年天門關景致最生動的描繪。
如今的天門關,雖已關門絕跡,垣廟廢毀,但關里關外卻面貌一新:昔日“跌死狸狸彎死牛,行人過棧膽憂憂”的乾燭谷羊腸坂,如今已成為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