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述
主殿為單檐歇山頂式磚木結構,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奉祀三寶佛、觀音、地藏菩薩。屋脊彩畫,紅柱楹聯,顯得艷麗絕倫。寺前大坪架構與湖上,中置一口焚香爐。沿三級台階而上,就是天湖院大殿,門楣上懸一“天湖院”匾,力道遒勁,筆鋒犀利,當為行家所題寫。主殿門聯“天宇重新歌盛世,湖山依舊因遊人”,為“天湖”的藏頭對聯。揮筆豪放,結構嚴謹。跨入主殿,突覺眼前一亮,眾多佛像排列有序,面目慈祥;法器、素品一應俱全。到此禮佛遊覽,登山鍛鍊,令人感到心曠神怡。
相關記載
天湖寺是距離城關最近、最古老的佛教寺廟之 一。史志確切記載,我國南宋時期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朱熹,於宋乾道初年立春和宋乾道四年九月重陽節,多次或攜妻帶子或邀請友人登天湖,並留下膾炙人口的著名詩篇《立春大雪登天湖》、《九月九日登天湖》。朱熹及其歷史名人優遊天湖,並留下了許多名篇絕句,其中《立春大雪幼天湖》詩云:……賓友既追隨,兒童亦攜將。攀躋得冢頂,徒倚聊彷徨。俯視千里空,仰看萬鶴翔。遠迷亂峰翠,近失平林蒼……。說明當時這裡的景致非同一般。後來,天湖院怎么一夜之間消失了呢?民間還有個離奇的傳說呢!
民間傳說
明朝,尤溪出了位才子,叫田頊,字希古,號櫃山。正德十一年(1516),中舉人。正德十六年中進士,授予瀚林院庶吉士,被稱為晚明四大才子之一。嘉靖七年(1528),田頊出任戶部主事,奉命辦理九江稅務。因績調任南京兵部武選主事。轉任禮部精膳司員外。嘉靖十四年,以禮部員外郎出任湖廣提學僉事,創辦濂溪書院。遷任貴州提學副使,興修“二程書院”。回鄉探親時,接受知縣李文兗之聘,纂修《尤溪縣誌》七卷。後,田頊以母親年老需要服侍為由,辭職還鄉。田頊之父田濡,字佰潤。正德(1506—1521)間授處州衛經歷。嘉靖九年(1530),以子頊貴贈承德郎。
有一次,田濡、田頊父子二人同游天湖,都深深地被天湖的風水寶地所吸引,遺憾的是被寺院先行占用。其父說:“死後能有這么一塊幽宅安身,我願足矣!”三年後,田濡去世,田頊請來地理先生看風水,但找遍全縣的山山水水,始終沒有一處中意之地。眼看“七七四十九天”時限已到,做兒子的卻難遂老人遺願,只能整天唉聲嘆氣。一次,田頊與堪輿家閒聊時,曾說起父親生前的遺願,希望能找到如天湖那樣的風水,可惜現在被寺院占去了。誰知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此事被田管家獲知,對田頊說:“老爺,太爺尾七將至,是否請天湖院比丘尼來做佛事,超度靈魂早日升天呢?”田頊所擔心的是築墓之事,根本沒在意田管家的話中有話,只說了一句:“此事你權衡著辦吧!”在徵得主人同意後,田管家一邊派員到天湖院請八尼下山,一邊重金暗派爪牙上山,乘院內無人之際,一把火將寺院燒個精光。當八尼做完佛事返回寺院,眼前寺院只剩下一堆瓦礫,景況殘不忍睹。寺院無端遭受火災,八尼心中也萬念懼灰,便集體縱身跳下思前的百丈懸崖。既然寺院已毀,田頊就將該寺遺址稍加改造,花重金延請高明石匠,構築亡父之墓。天湖院院毀人亡,成為一個無頭公案。人們心中雖存有許多疑問,各種傳說不一而足,但誰也無法提出確切的依據。
這一故事是否屬實,還有待考證。但從考古發掘現場原生土層面上發現了大量的木炭、木灰、瓦礫、唐宋柱礎和大量的契形磚殘存看來,說明當時這裡確曾有寺廟毀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