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威法壇
天威法壇創建於清朝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是道教閭山派國內最有影響力的世襲製法壇之一,也是閭山派歷史悠久的法壇之一。傳承至今已有九代人,現有高功法師九名,弟子數十人。歷代法師皆供奉閭山九郎為鎮壇教主,兼供臨水夫人陳靖姑、林九娘、李三娘以及茆山法主李三郎、清陽法主張五郎、茶園勝境張覓娘等為護法神。與其它閭山派法壇的區別在於:大部分的閭山派法壇,專供閭山九郎,學習使用閭山正法。
本著“閭山正法扶天地,茆山邪術伏妖邪”的思想,有史以來就吸收了“茆山邪法”,扶正祛邪,以邪治邪,正邪並用,剛柔兼施,為民除害,替天行道。
主持:陳文杰
法號:陳法靈
代表性法事:上刀山、下火海、登雲樓
主要道場:消災解厄、迎祥納福、驅邪除煞、祈禱安康、化解厄運、祛病求壽、小孩過關、解霞保胎、住宅安神、公司商店安財神、神像靈符開光等。
主持陳文杰簡介
陳文杰,男,法號法靈,國內著名易經大師,閭山派最有影響力的高功法師之一,現任欽敬堂主持。陳大師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易學、道學世家,是欽敬堂易道世家的第九代傳人,自幼深受“易道”文化薰陶,熱衷於研習國學、玄學、詩詞、書法,繼承祖業,精心研究《易經》和“道教閭山派”,精通陰陽五行、奇門遁甲、三奇六壬、道家文化和閭山派高深的法術,對《易經》文化和閭山派法術的運用有著獨到的見解和經驗。多年來,本著“易解迷津,道救世人”的宗旨,運用“易道”為世人指點迷津,排憂解難,把無數易學愛好者引入了神秘的“易道”殿堂,積極推動了“易道”的傳播和發展,為我國易學領域的發展繁榮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深得全國各地廣大緣主的支持與信任。
閭山派簡介
閭山,傳說是在閩江之底,凡人看不見,唯獨精通閭山正法,道行高深的道士和有道緣的心善之人才能看到。閭山派是在唐宋時期,在福建寧德發源產生的,供奉閭山九郎、臨水夫人(即:陳靖姑、林九娘、李三娘)、張覓娘等諸神,並且吸收了靈寶派、茆山派等諸派的符咒科儀,是中國道教的重要流派。
閭山派和淨明忠孝道所信仰的神靈相同,兩個道派都尊奉許真君(許遜)為祖師,所唯一不一樣的是:忠孝道是以道德倫理為主,而閭山派,則是以符咒法術為主。
閭山派道士分為:紅頭法師和黑頭法師(也叫:烏頭法師)。紅頭法師主要以驅邪收妖,消災解厄,押煞納福等吉祥法事;而黑頭法師;則以超度亡靈等法事為主。
閭山派科儀廣泛,法器眾多,是其他道派不可比擬的。常用法器有:龍角、鈴刀、令旗、金鈴、金鞭、寶劍、朝板、馬鞭、飛箭、雷令、戒尺、天蓬尺、手爐、水盂、拷鬼杖等。
閭山派的法術
閭山派法術以強硬的霸道法術為主,本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思想,不管是針對鬼魂還是對手,都是一種極具殺傷力的方法,其強硬程度和茅山派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從閭山派行法的方式看,所用的決和咒幾乎都是攻擊性的,所踏罡步也體現了閭山派的霸道之法。又是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的道派,如詩曰:
天上至尊是玉皇,
人間最貴是君王;
天下鬼神皆敬仰,
唯有閭山做主張。
閭山派的霸道之法,如:上刀山、下火海、登雲樓(用三張、五張、七張、九張,甚至更多的八仙桌壘疊,不用任何東西加固,道士在頂層翩翩起舞,行罡布法。)、下油鍋等都是閭山派獨有的。
閭派法壇來歷
閭山派道士為散居道士,每個道士都有自己的法壇,法壇名稱來源分為兩種:一種是世襲制的法壇,如:天威法壇、通應法壇、威靈法壇等;
一種是自立法壇,拜師學藝圓滿,通過傳度儀式封壇號,自立法壇。
閭山派科儀
請神科儀:《開壇科》、《發表科》、《開天門科》、《接三界神科》、《接駕科》、《開宮請神科》、《接婆神科》、《法壇放兵科》、《招兵科》、《懇天曹科》、《豎幡科》、《招三界神兵科》、《朗星對斗科》、《請鑾駕科》等。送神科儀:《送駕科》、《送神科》、《倒幡科》、《收兵科》等。
布置法壇科儀:《滌穢科》、《變樓科》、《結界科》、《結境科》、《行鄉灑淨科》、《加持科》、《挑燈科》、《立禁科》、《九曜星燈科》等.
供養科儀:《獻神科》、《酌獻科》、《朝拜科》等。
具體法事針對性科儀:《移星轉斗科》、《鎖殿科》、《安神科》、《羅天大醮科》、《驅煞科》、《放生科》、《小孩過關度煞科》、《傳度科》、《還願科》、《請符科》、《解厄科》、《解釋科》、《破胎收魂科》、《招魂科》、《搶魂科》、《求壽科》、《求雨科》、《祈晴科》、《三司醮科》、《解孕婦流霞煞科》、《奶娘梳妝科》、《驅白虎科》、《驅五鬼科》、《情感和合科》、《催生科》、《解煞科》、《安胎科》、《安土地龍神科》、《攔馬投狀科》、《入門捉鬼科》、《奏天朝科》、《三司捉鬼科》、《法壇審鬼科》、《鎮土煞科》、《驅煞氣科》、《破金鐘搜鬼科》、《圍城捉鬼科》、《行罡翻斗科》、《催神救命科》、《深山捉鬼搶魂科》、《巡邏抓鬼科》、《上刀山科》、《下火海科》、《登雲樓科》、《奏章科》、《施食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