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國清寺

天台山國清寺

天台山國清寺位於距城北3.5公里的五峰山麓。創建於隋開皇十八年,晉王楊廣命司馬王弘按智(豈頁)遺意建造,按傳老僧定光曾對智(豈頁)說“寺若成,國即清”,隋大業元年,隋煬帝親賜寺額,遂名國清寺。國清寺總面積7.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萬餘平方米,600多間屋宇的大型建築群,殿宇分布於4條縱線上。

天台山國清寺天台山國清寺

相關條目

東(1)線依次為聚賢堂、說法堂、迎塔樓。東(2)線為修竹軒、禪堂、客堂。中線依次為鬥神殿、雨花殿、大雄寶殿。彌勒殿前一對石獅,系漢白玉所雕。雨花殿兩側有鐘樓、鼓樓。西線依次為安養堂、觀音殿、羅漢堂、 妙法堂。此外,還有三賢堂、魚樂國、五百羅漢堂、千手觀音殿玉佛閣吉祥樓五峰塔院、天台宗祖師顯彰碑亭、妙法蓮華經幢、 獨筆鵝字碑。大雄寶殿正中置釋加牟尼銅像,重13噸,連座高6.8米。兩側列坐十八羅漢,為楠木精雕。殿後有慈航普渡群像。藏經閣珍藏雍正欽賜佛經及智者遺物、貝葉經、宋僧元通所寫《大方廣陀羅尼經》及日本宗教文物,共2000餘件。
  交通:1路:西站—北站—國清寺;5路:茅園——勞動路--北站--國清寺
門票:15元

歷史沿革

國清寺始建於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後取“寺若成,國即清”改名為國清寺。南宋列為“江南十剎”之一,現存建築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全寺總面積7.3萬平方米、分為五條縱軸線,正中軸由南而北依次為彌勒殿、雨花殿、大雄寶殿、藥師殿、觀音殿;還有放生池、鐘鼓樓、聚賢堂、方丈樓、三聖殿、妙法堂(上為藏經樓);伽藍殿、羅漢堂、文物室等,構成一個擁有2萬多平方米、8000餘間房屋的古建築群。寺宇依山就勢,層層遞高,既有佛教建築嚴整對稱的特點,又給人以靈活自如之感。

景觀特色

從自然景觀來看,國內大部分古剎均選址於三面環山的谷地(如寧波天童寺、普陀法雨寺、杭州靈隱寺、嵩山少林寺等),而國清寺卻坐落於四面環山的“五峰層疊郁苕繞,雙澗迴環鎖佛寮”世外桃源式的地理環境之中。出城關三五里,先見“雁塔高排出青嶂”,高達59.3米的隋塔忽隱忽現,直到國清寺“南大門”木魚山下,才窺塔身全貌。而國清寺仍是“養在深閨人未識”。轉過寒拾亭,只見“隋代古剎”一照壁,古剎山門不知開於何處。等過豐乾橋,向東數步,方見古剎山門。原來國清寺山門一反常規,朝東開而不朝南開。進山門轉直彎,甬道兩旁濃蔭蔽日,修竹夾道,平添了深幽神秘的氣氛。進彌勒殿,國清奇觀“到眼宛如展畫屏”。這就是國清寺匠心獨運的建築布局的“起、承、轉、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