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
乾燥塊根。
性味
味甘、苦,性寒。
歸經
歸肺、腎經。
功效
養陰潤燥,清肺生津。
主治
用於肺燥乾咳,頓咳痰黏,腰膝酸痛,骨蒸潮熱,內熱消渴,熱病津傷,咽乾口渴,腸燥便秘。
相關配伍
1、治血虛肺燥,皮膚拆裂及肺痿咳膿血證:天門冬新掘者不拘多少,淨洗,去心、皮,細搗,絞取汁用砂鍋慢火熬成膏,每用一二匙,空心溫酒調服。(《醫學正傳)天門冬膏)
2、治肺胃燥熱,痰澀咳嗽: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等分。上兩味熬膏,煉白蜜收,不時含熱咽之。(《張氏醫通》二冬膏)
3、治肺痿咳嗽,吐涎沫,心中溫溫.咽燥而不渴者:生天冬搗取汁一升,酒一斗,飴一升,紫菀四合,人銅器於湯上煎至可丸。服如杏子大一丸,日可三服。(《肘後方》)
用法用量
6-12g。
採集加工
秋、冬二季採挖,洗淨,除去莖基和鬚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熱除去外皮,洗淨,乾燥。
生理特性
攀援植物。根在中部或近末端成紡錘狀膨大,膨大部分長3-5厘米,粗1-2厘米。莖平滑,常彎曲或扭曲,長可達1-2米,分枝具棱或狹翅。葉狀枝通常每3枚成簇,扁平或由於中脈龍骨狀而略呈銳三棱形,稍鐮刀狀,長0.5-8厘米,寬約1-2毫米;莖上的鱗片狀葉基部延伸為長2.5-3.5毫米的硬刺,在分枝上的刺較短或不明顯。花通常每2朵腋生,淡綠色;花梗長2-6毫米,關節一般位於中部,有時位置有變化;雄花:花被長2.5-3毫米;花絲不貼生於花被片上;雌花大小和雄花相似。漿果直徑6-7毫米,熟時紅色,有1顆種子。花期5-6月,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從河北、山西、陝西、甘肅等省的南部至華東、中南、西南各省區都有分布。生於海拔1750米以下的山坡、路旁、疏林下、山谷或荒地上。也見於朝鮮、日本、寮國和越南。
藥材性狀
呈長紡錘形,略彎曲,長5~18cm,直徑0.5~2cm。表面黃白色至淡黃棕色,半透明,光滑或具深淺不等的縱皺紋,偶有殘存的灰棕色外皮。質硬或柔潤,有黏性,斷面角質樣,中柱黃白色。氣微,味甜、微苦。
相關論述
《本草蒙筌》:“天、麥門冬,併入手太陰經,而能驅煩解渴,止咳消痰,功用似同,實亦有偏勝也。麥門冬兼行手少陰心,每每清心降火,使肺不犯於賊邪,故止咳立效;天門冬復走足少陰腎,屢屢滋腎助元,令肺得全其母氣,故消痰殊功。蓋痰系津液凝成,腎司津液者也,燥盛則凝,潤多則化,天門冬潤劑,且復走腎經,津液縱凝,亦能化解。麥門冬雖藥劑滋潤則一,奈經絡兼行相殊,故上而止咳不勝於麥門冬;下而消痰必讓於天門冬爾。先哲亦曰,痰之標在脾,痰之本在腎。又曰,半夏惟能治痰之標,不能治痰之本。以是觀之,則天門冬惟能治痰之本,不能治痰之標,非但與麥門冬殊,亦與半夏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