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傳說
有個故事說的是在距今800多年前的南宋初期,劉公廟的中杜塘村出了一名武舉人,叫劉同舉。據故老相傳說,這個劉同舉可不得了,他的武功是神仙異人傳授的,所以在抗金保家衛國前線屢立戰功,從一個小小的武舉人做到了大將軍。然而,儘管他事業上一帆風順,但家事卻不盡如意。因為他出身名門望族,而結髮妻子卻是寒門貧戶出身,所以,很不得劉同舉母親的喜歡,總想著法子要把媳婦休出門。但劉同舉與妻子,恩愛是如膠似漆,不願朝夕分離。神仙異人感動於他們夫妻的情份,就送了一雙“日行千里,夜走八百”的縮地靴給劉同舉,好讓他們夫妻能夜夜相聚。又有誰知,這沒有縮地靴還好,一有倒惹出事端來了。喔,怎么倒有事了,哪劉同舉家又生出了怎樣的事端呢?是這樣的,因為劉同舉天天晚上回來,夜晚夫妻房間的響動未免驚動了婆婆,她婆婆便懷疑媳婦紅杏出牆,更下定了休掉媳婦的決心。萬般無奈之下,劉同舉妻子不得不說出了仙人送縮地靴的事,但婆婆硬是不相信,就在當晚天要亮的時候摸進劉同舉夫妻房間拿走了一隻縮地靴,以做為休掉媳婦的證據。誰知,這一下禍事來了,劉同舉因為天一亮要趕回軍中,但不見了一隻縮地靴,只能一瘸一拐地往京城趕,等來到軍中,已是誤了三卯。當時軍規是,連誤三卯,推出轅門,斬首示眾。軍令如山倒,劉同舉身為大將軍罪也同樣不可恕,被推出轅門斬了首。真是可嘆可惜,因為婆婆猜忌,家庭不和而釀出這樣的悲劇來。還沒完呢。說來也怪,劉同舉被斬首後,身子不僅沒有倒下,而且顱腔血也不出,四肢還能動。就這樣,在眾目睽睽之下,他用右手提著被劊子手斬下的大好頭顱,步出軍營來到了一個菜園子前“討口彩”。這時,那個神仙異人又變成一個老婆婆,蹲在那裡割韭菜。劉同舉就問道:“老婆婆,這菜怎么能這樣割啊,割掉了菜頭它不會死嗎?”老婆婆和藹地回答說:“少將軍,你不知道,沒事的,這是韭菜,割了一茬它會長出一茬。”老婆婆話音剛落,劉同舉手提的頭顱就飛到了他的雙肩之上。等他生還回過神來再看時,菜園子還在,只是老婆婆不見了。回家後,劉同舉把這事與母親和妻子說了,從此一家人和睦相處,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並生下了六個兒女。因為,劉同舉有功於家國,又屢屢得神仙異人相助相救,他死後,被人們號為“天佑”,並立劉公祠以祭之,今劉公廟之名也由此而來。
交通旅遊
天佑故里——劉公廟鎮是一方充滿著傳奇色彩的紅土地,這裡山清水秀、五穀豐盈;這裡民風純樸、英才輩出;這裡交通便利、物阜民豐。地屬丘陵山區的劉公廟鎮距城區西偏北40公里,全鎮總面積83.48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有人口18100人。這裡交通便捷,區位優越。省道樟高公路橫貫南北,贛粵、滬昆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並設有出入口,便利的交通構建了劉公廟通往全國的快捷通道。這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神奇的土地上蘊孕出燦爛的遠古文明。距今4500——5000年前的華南土著居住地樊城堆遺址就位於劉公廟鎮的廟下村東側,雌溪上游。遺址面積1.2萬多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2到4米,是一處典型的土墩遺址。
樊城堆遺址通過三次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具和青銅器。遺蹟有房屋、灰坑、陶窯、墓葬等,發掘極為豐富。
“樊城堆人”用辛勤的勞動創造了燦爛的遠古文明,為以後樟樹地區經濟、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樊城堆遺址”,這一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小土城,千百年來靜靜地臥於村落溪流之旁,就像一位哲人般注視著世上的日出日落、風起雲湧 ,固守著人間流逝的歲月和蒼桑的變遷,凝望著後輩子孫一往無前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