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鄣山鄉

大鄣山鄉

大鄣山鄉,位於婺源北部邊陲,東連沱川鄉,南接清華鎮,西與賦春鎮毗鄰,北與安徽省交界。全鄉總面積199平方公里,人口18852多人,下轄15個村委會,鄉政府駐車田,是一個典型的山區林業鄉,森林覆蓋率達89%,山林面積12.9萬畝,毛竹林2萬餘畝,有機茶園4000畝。清靈公路穿境而過,是鑲嵌在皖、贛兩省婺、休、祁、浮四縣交界處的一顆綠色明珠。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古稱鄣山,以鄣公山而名。西漢間(公元前206-公元25年)有張公(字金仙)由黃山跋涉至此隱居修練,因名張公山,後雅化為今名。轄區建國前夕屬集和鄉、沱川鄉。建國初屬鄣西區鄣源鄉,1950年屬第五區洪源、團結鄉,1956年撤區並鄉時並為團結鄉。1958年屬鄣公山墾殖場,為鄣山分場,1968年析置鄣山公社,1984年改鄣山鄉。1997年,面積92平方千米,人口1萬,轄車田、鄣山、考源、洪源下村、洪源上村、白石源6個行政村,鄉政府駐車田。2003年鄣山鄉更名為大鄣山鄉。2006年古坦鄉併入大鄣山鄉。

附:古坦鄉[Gutan] 1968年置古坦公社,1984年改鄉。位於婺源縣西北部、古坦水上游,北鄰安徽省休寧縣馮村鄉,距縣城28千米。通源村靈岩洞群為國家森林公園。1997年,面積107平方千米,人口1萬,轄古坦、黃村、菊徑、篁田、程村、戴村、西山、水嵐、莒莙、和村、石門、嶺下、通源13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古坦。2006年1月20日,撤銷古坦鄉,成建制劃歸大鄣山鄉管轄(贛民字[2006]5號批覆)。

得名原因

大鄣山鄉,以雄踞其境內的大鄣山而得名。大鄣山,又叫三天子都,率山,俗稱鄣公山,據記載兩漢間(公元前206-公元25年),有張公(字金星)由黃山跋涉至此隱居修煉,因俗名張公山。主峰擂鼓尖1629.8m,氣勢巍峨雄偉,方圓六十平方公里,為婺源之最,登臨其上,可“西矚彭蠡,北眺白岳,東望黃山,南瞻信洲”。古人汪循有詩云“蟠踞徽饒三百里,平分吳楚兩源頭”。

行政區劃

下轄車田、下村、上村、鄣山頂村、白石源、黃村、莒莙、古坦、和村、菊徑、程村、戴村、通源、西山、水嵐15個村委會,91個村小組,74個自然村,人口2萬人,均為漢族。鄉駐地車田村。

經濟發展

各項經濟指標逐年增加,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由2002年5000萬元增至9000萬元;完成財政總收入由2002年56.5萬元增至141.3萬元;農業總產值由2002年493萬元增至3980萬元;糧食產量由2002年2023噸增至2376噸;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2年1150元增至1700元。

2009年,全鄉共完成財政總收入311.64萬元,完成計畫的130.4%,與2008年同比增長36.1%,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88.14萬元,同比增長14.7%。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了200元。

——實施綠化造林工程。著重抓好公路沿線、景區景點的綠化美化工作,採取“誰主管、誰負責、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把造林綠化 “一大四小”工程任務進行分解,落實到各村、組、戶。去冬今春,全鄉共投資20多萬元栽種桂花樹、含笑、杜英等名貴苗木1.2萬株,楊樹5000株,桃、梨、李樹14000株及山上造林補植撫育2544畝,全面完成了上級下達的造林綠化任務。

—— 實施農村清潔工程。組織鄉、村幹部,中國小校學生開展“清理白色污染,共建美好家園”活動,清除衛生死角。採取“戶保潔、組收集、村處理”的垃圾處理模式,結合各村實際,建設垃圾焚燒爐或垃圾填埋場,對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可堆肥垃圾採取分類的方式收集處理,最大限度減少垃圾對環境的污染。全鄉15個村委會,共投入保潔經費20多萬元,聘請保潔員30多人,建造垃圾焚燒爐15個,垃圾填埋池14個。

——實施封河養魚工程。著力探索鄉村河道生態建設新舉措,政府擠出資金,發動民眾對部分河段進行疏浚、拓寬改造,大規模地投入魚苗封河養魚,保持河流乾淨整潔和生態平衡。全年共投入資金2萬多元,從婺源荷包紅魚場購買了荷包紅魚苗20多萬尾,在境內河域的10個村委會全面開展人工放流活動。各村指派人員加強對各自河段進行巡邏、護河工作,嚴禁毒魚、電魚、炸魚等破壞生態環境行為。

——實施花化美化工程。高度重視“三冬”工作,特別是油菜種植,採取以政府為主導、村委會為主體、農民積極參與的管理機制,制定獎懲、補貼等措施,確保通往景區的公路沿線不留空白田,以及冬種達到觀賞和農民增收的雙贏效益。全鄉集中連片油菜高產示範點面積達1600多畝,為歷年最多,各景區景點、公路沿線冬種覆蓋率達98%以上,並獲得全縣油菜生產工作三等獎。

基礎設施

2002年來,先後投資7000餘萬元完成了清靈線、車鄣線,清靈線篁田至程村、戴村掛線、車田至考源掛線,莒莙水泥路硬化等公路改造工程。投資100餘萬元,對車田村和古坦村所在地街道進行了硬化、亮化、綠化改造。投資80餘萬元對沿線非徽派建築進行全面改造,投資2000餘萬元,建設移動聯通機站12座,開通了寬頻,在全鄉200多平方公里實現了電話網路的全方位覆蓋。

——公路建設成績空前。把公路建設作為發展農村經濟、改善農村基礎設施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通過向上爭取項目、盤活集體資產、發動能人捐資等多種方式,廣泛籌集公路建設資金,快速推動“暢通工程”。2009年度,投資公路建設資金達1000餘萬元,改造硬化公路3條,總長30餘公里。全鄉15個行政村有14個村已完成道路硬化工程,最後1條通源——西山通村公路也已啟動,公路已完成路基改造,2010年6月前可硬化完畢,我鄉因此也獲得了2009年度全縣農村公路建設先進單位榮譽稱號。此外,石城至瑤里公路已納入了省重點旅遊公路項目。

——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優先抓好公路沿線、景區景點的新農村建設,把新農村建設與景區基礎建設結合起來,村莊建設圍繞旅遊做規劃,基礎設施圍繞景區、景點抓改造。全鄉6個新農村建設點投入資金300多萬元,通過“景村聯動”,通源、嶺腳、程村、莒莙等幾個新農村的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投資100餘萬元,為6個村組安裝自來水,解決了6000餘人飲水難的問題;投資30餘萬元,對車田、古坦新街建設進行了詳細規劃設計、下水道進行改造、完成了街道亮化工程。基礎條件的最佳化,使當地旅遊進一步升溫,並直接帶動了農民就業和增收。

社會事業

五年來,全鄉社會事業有了穩步推進。計畫生育“三入戶”工作成績顯著,民政救助不斷完善,殯葬改革深入推進,火化率達100%。普法及依法治鄉工作不斷推進,村民自治走向規範,有力地促進了社會穩定。文化、教育事業得到快速發展。2002年以來教育質量有了很大提高,考入重點高中達190餘名,錄取率達13%,綜合評比列全縣前列。重建、改造了程村、戴村、白石源、上村等村級學校,學校危房基本得到改造。通過引資160萬元興建了古坦衛生院,投資50萬元,對大鄣山衛生院進行了全面改造,增添了設備,在非典發生關鍵時期,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作出了貢獻。

文化

大鄣山不僅自然景觀優美,而且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人文景觀豐富,有著光榮的革命鬥爭歷史。1935年4月關英、倪南山等領導的皖贛紅軍獨立團進入大鄣山一帶開展游擊戰爭並建立了革命根據地。1936年4月中共皖、浙、贛省委第一次擴大會議就在大鄣山召開。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年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輝足跡遍及大鄣山,一批批優秀兒女與紅軍游擊隊患難相依,生死與共,為人民的解放事業付出了很大犧牲,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是革命傳統教育的好基地。

旅遊資源

大鄣山,自然生態保存完好。境內峰巒迭嶂聳立,奇花異卉怪石,群山青松翠竹,飛瀑勢若懸河,深谷幽壑峽澗,雲蒸霧蔚繚繞,猶如天開圖畫,構成獨特景觀。山上植物種類達880多種,並有紅豆杉、香榧、楠木、檀木、南果、猴歡喜等珍貴樹種。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有狗熊、山羊、豪豬、猴猻、黃鶯、貓頭鷹等珍禽奇獸棲身,是一個天然的動物園。這裡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2.8℃,7月份平均氣溫23.7℃,盛夏如春,是一個觀光、旅遊、休閒、避暑、體驗山野情趣的樂園,堪稱人間仙境。

五年來,對大鄣山臥龍谷、靈岩洞景區、黃村百柱宗祠等旅遊資源進行了深度挖掘,聘請了上海、武漢等國家甲級資源旅遊規劃專家進行科學規劃,並擇優引進了三清集團和大鄣山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兩大具有經濟實力和開發經驗的公司進行全方位開發。同時,編制了《大鄣山鄉旅遊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旅遊景區提升品味。景區自2003年開放以來,共接待遊客100餘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約2000餘萬元,旅遊綜合收入達6000萬元,上交稅收180萬元,有力地帶動了鄉域經濟的快速發展。2005年大鄣山臥龍谷景區被評定為國家4A級景區,2006年靈岩景區創評國家4A景區順利通過省旅遊局初評。

未來發展

近年來,隨婺源各項事業突飛猛進地發展,縣委、縣政府把婺源建成經濟強縣、旅遊大縣、文化名縣和打造中國最美鄉村的大目標已確定,大鄣山鄉黨委、政府審時度勢,按照縣委、政府的總體發展思路,立足生態資源優勢,狠抓基礎設施建設,打好“生態牌”,做活“山水”兩篇文章,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有效地促進了全鄉生態經濟及各項事業的發展。

婺源縣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