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延革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創建於1949年3月19日,原名為“大連大學科學研究所”。1950年更名為“東北科學研究所大連分所”。
1952年,轉屬中國科學院,並定名為“中國科學院工業化學研究所”。
1954年,根據中國科學院的安排,主要從事石油化學和化學工程方面有關的研究開發,並更名為“中國科學院石油研究所”。
1962年,再次進行調整,成為一個基礎研究與套用研究並重的多學科綜合性研究所,所名亦改為“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歷任所長
建所以來的歷任所長是:屈伯川、董晨、張大煜、顧以健、樓南泉、張存浩、袁權、楊柏齡、鄧麥村、包信和以及張濤等科學家和教育家。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研是一個套用研究與基礎研究並重、具有較強技術開發實力、以承擔國家和企業重大項目為主的化學化工研究所。
半個多世紀以來,大連化物所緊密結合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開展多方面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逐漸在催化化學、工程化學、有機合成化學、化學雷射和分子反應動力學、以色譜為主的近代分析化學和生物技術等學科領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為科學技術發展和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50年代,大連化物所研製成功“水煤氣合成液體燃料”和“七碳餾分環化製取甲苯”等多種催化劑,滿足了國家迫切需求。60年代,研製成功了加氫異構化催化劑,用於製取低冰點航空煤油;研製成功了合成氨原料氣淨化新流程,使我國合成氨工業從40年代的水平一躍進入60年代的世界先進水平。70年代,全面開展了航天氫氧燃料電池的研究工作,在國內首次研製成功了用作太空飛行器及衛星主體能源的兩種電池系統,為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80年代,成功地開發了中空纖維氮氫膜分離技術,用於從合成氨馳放氣中回收氫氣,填補了國內空白。90年代成功開發了具有我國自主創新智慧財產權的催化裂化乾氣制乙苯技術,開闢了一條合理利用煉廠氣資源的新途徑;此外,短波長化學雷射的研究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特別是1998年啟動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以來,大連化物所科研工作成果更加喜人。雙共振電離法研究激發態分子光譜和態分辨碰撞傳能研究獲1999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研製成功紫外共振拉曼光譜儀,獲1999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天然氣脫硫技術獲得2001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並成功套用於陝京天然氣輸氣工程的脫硫;甲烷無氧芳構化獲得200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聚烯烴用高效脫氧劑獲得200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基礎化工原料環氧丙烷生產的新方法、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最新成果先後在《自然》、《科學》雜誌發表,贏得國際同行的高度評價。研製出我國第一台“30千瓦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於2001年在湖北十堰試車成功;姿態控制用肼分解催化劑成功套用於“神舟”系列飛船,為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做出重要貢獻;甲醇制烯烴產業化項目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為我國化工原料實現“以煤代油”的目標打下了基礎。
自建所以來,大連化物所造就了若干享譽國內外的科學家及一大批高素質研究和技術人才,先後有14位科學家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1人,引進百人計畫23名。2006年底,全所共有職工792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 620人,研究員73人,副研究員153人。
代表作品
截止到2006年底,全所發表科技論文9千多篇,申請申請專利1708件,其中發明專利1557件,專利授權759件,累計申請國外專利30件。主辦《天然氣化學(英文版)》、《色譜》、《催化學報》3種學術期刊,開通21個資料庫,圖書館藏書6萬5千餘冊。
大連化物所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權培養博士、碩士學位的單位,具有化學和化工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具有博士生導師資格的審批權,共有博士生導師60人,在讀研究生783人,已培養研究生1274名,其中博士596名。
迄今為止,大連化物所已經與32個國家建立了廣泛的科技合作和交流關係。已建立中法催化聯合實驗室、中德催化納米技術夥伴小組、dicp-Samsung燃料電池聯合實驗室及BP中國研究中心、理論化學國際合作中心,先後開展了中德燃料電池合作研究計畫、DICP-Bayer組合化學合作研究計畫、DICP-BASF催化反應表征合作研究、DICP-LILLY化合物合成及分析合作研究,取得了許多重大的科技成果,提升了研究所的國際競爭力。
大連化物所現設十個研究室,其中包括三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四個國家級研究中心。以選控化學與工程為學科方向,開展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的創新工作。確立了“以可持續發展的能源研究為主導,堅持資源環境最佳化和生物技術創新協調發展”的科技發展戰略。總體目標是在2010年把化物所建設成為一個集先導性基礎研究、戰略高技術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化為一體、布局合理的、具有較強綜合競爭能力的世界一流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