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式習慣內涵
大象小的時候,馬戲團馴它,把它拴在一個樁子上。為了把小象訓好,飼養員特別注意繩子一定要牢,無論小象怎么掙扎,都無法掙開。連續很長一段時間,當每次努力都以失敗而告終之後,小象就會認為無論付出何種努力,都無法改變現狀。慢慢地,小象就養成了一種習慣,只要被拴在樁子上,它就再也不掙扎了,甚至連起碼的嘗試都不做。
這一習慣會一直伴隨大象的終生。我們經常會看到,馬戲團拴大象時只用一個很簡單的樁子,繩子也很細。大象應該會很輕鬆把繩子扯斷,甚至連樁子拔走,可是,極少有大象這么乾——它們已經習慣被拴著了,而且以往的經驗告訴它,掙扎也沒用。
這種連續遭受失敗後,即使最終自己擁有了可以改變的力量,也懵懂不知,放棄任何嘗試的念頭的行為,我將它稱之為“大象式習慣”。
動物行為學家做了不少實驗,發現不只大象這樣,其它不少動物也有類似行為。
實例
可悲的是,這種“大象式習慣”,不但動物界存在,人類社會也照樣可以找到標本。下面講一個“大象式習慣”誤國的例子。
我國建國60餘年來,本土還沒有一位科學家獲諾貝爾科學獎,全國上下,處在焦慮之中。期間,相當多的科學家,均做過不懈的努力,但都沒有成功。這主要由於我們的硬體、軟體與諾貝爾科學獎大國美國等比,均嚴重不到位。硬體主要指的是資金投入和設施設備,軟體主要指的是科技體制與科研管理水平等。在一次次的失敗之後,當下,“大象式習慣”迅速蔓延。許多科研人員認為,諾貝爾科學獎離我們還很遠,再掙扎也是白搭。這樣,便產生了一個可怕的後果,那就是,最優秀的科學家紛紛放棄諾貝爾科學獎級的重大研究課題,而去啃一些外國科學家吃剩了的邊角廢料。舉目四望,要尋找戒絕浮躁、還在一門心思挖深井的傑出科學家,比找恐龍恐怕容易不到哪裡去。這對中國本土科學家拿諾貝爾科學獎,很是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