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英德之間為控制海上通路而進行的一場爭奪戰。1939年開戰以後,英法聯合艦隊將德國商船逐出大西洋面,保持了一條長而有效的封鎖線。1940年5~6月間低地國家為德軍占領,法國全境淪陷,義大利參戰,情況急轉直下。英軍因撤離挪威和放棄敦克爾克(Dunkirk)而遭受嚴重損失,英國海上力量大為削弱,其時又失去了法國海軍的支援。義大利海空力量在德軍增援之下,威脅直通蘇伊士運河的海路,最後終將其切斷,迫使英國船隻繞道好望角遠航。
1942年初,美國正式參戰之後,軸心國家對其水域的船舶進行大規模的潛艇襲擊。德國潛艇在通向印度和中東地區的南大西洋航道上也頻頻出擊。盟軍方面重新開開地中海戰場(1942~1943)的行動,幾乎全部依靠海上補給,而海上補給則須通過潛艇騷擾的海域。盟軍護航艦隊在駛向英倫三島和俄國莫曼斯克摩爾曼斯克、阿爾漢格爾斯克等港時,必須迎擊來自空中和水下的狂襲,奪路而行。另外,盟軍必須在北部海面經常部署一支相當可觀的海軍,以防德國水面艦隻、特別是超級戰艦“提爾皮茨號”突破大西洋航線。
另一方面,盟軍對軸心國家的歐洲部分加強封鎖,而且海戰能力也日見增長。護航系統由於獲得更多、更精良的裝備而大為加強。造船速度空前加快(以美國為最),不但彌補了艦隻的巨大損失,而且生產數字開始超過損失數字。對軸心國家港口和工業中心的空襲,使德國製造、維修潛艇和飛機的能力逐漸降低。盟軍占領包括卡薩布蘭加及達卡(Dakar)法軍海軍基地在內的全部西非港口之後,軸心國家戰艦在南部水域已失去最後據點。由於上述情況,大西洋上盟國海軍挫敗了軸心國阻撓美軍及其物資進入歐洲及北非的企圖、阻止補給品運往不列顛和蘇聯的企圖以及打破盟軍對軸心歐洲封鎖的企圖 。
起因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德國海軍重整旗鼓的前途也日益明朗。希特勒向海軍總司令雷德爾海軍元帥允諾,在未來的建軍計畫中,海軍在公平的分配中將占優先地位。這贏得了雷德爾和全體海軍人員的擁護。雷德爾隨即制定了一個代號為“Z”的海軍建設計畫,該計畫的重點是在8年至10年內建立起一支足以同英國進行海上主力決戰的強大水面艦隊。 它包括10艘大型戰列艦,3艘戰列巡洋艦,8艘裝甲巡洋艦,4艘航空母艦,44艘輕型巡洋艦,68艘驅逐艦,90艘魚雷艇和249艘潛艇。但潛艇部隊司令官鄧尼茲卻竭力反對這項計畫,認為如此長久的計畫是不現實的,德國必須集中資源儘快建造足夠的潛艇,以便在即將到來的戰爭中對英國的海上生命線以致命的打擊,而潛艇是達到這一目的最實際最有效的手段。但他爭得的最好結果是:優先建造戰艦,同時建造潛艇。希特勒的首要目標是征服歐洲大陸,然後再迫使不列顛帝國求和,因此在其擴軍計畫中,一直把陸軍和空軍作為發展重點,雖然他同意了雷德爾雄心勃勃的計畫,但實際上海軍還是被置於其次考慮的地位。基於此,希特勒在1935年同英國簽定了絲毫不危及英國海軍優勢的《英德海軍協定》,規定德國海軍的噸位數為英國的35%,這樣使英國可能不會再干涉德國在歐陸上的軍事冒險。總之,從戰略意義上講,德國海軍的發展和建設是起輔助作用且處於從屬地位。這成為德國海軍將領一再埋怨的永久話題之一。 1939 年9 月戰爭爆發後,德國與英、法之間立即展開了爭奪大西洋制海權的戰鬥。大西洋當時集世界航運的四分之三,對英國尤具有生死攸關的意義,是英國輸入戰略物資、工業原料和糧食的“生命線”。由於德國海軍只有3艘袖珍戰列艦和57艘潛艇,能隨時開往大西洋執行任務的只有2艘袖珍戰列艦和23艘潛艇。鄧尼茲為此抱怨道:“這樣少的武器只能起到刺痛敵人的作用,而不可能使一個世界第一流的海軍強國求和。”由於實力無法與英國正面抗衡,遂力圖以破襲大西洋航運來迫使英國屈服。海上交通線的襲擊與反襲擊,便成為其主要形式與特點。整個作戰分為三個階段。
過程
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1939.9~1941.12) 德國使用大型水面艦艇、商船改裝的襲擊艦、航空兵和潛艇襲擊英在海上交通線上的兵力。自1939年8月至1941年5月,德軍先後向北大西洋和中大西洋派出大型水面艦艇8艘,曾取得一些戰果,一度打亂英海上航運。英國則建立護航制度,並出動海、空力量搜尋撲擊德國大型水面軍艦,擊沉其袖珍戰列艦“施佩伯爵”號、1941年5月27日,德國最先進的俾斯麥號戰列艦被英國H艦隊擊沉,從而結束德海軍使用大型戰鬥艦艇在大西洋上對英護航運輸隊的襲擊。這一階段,英國也損失戰列艦“皇家橡樹”號、戰列巡洋艦“胡德”號以及航空母艦“勇敢”號和“光榮”號。
德海軍在大西洋實施的潛艇戰始於1939年9月3日。當時,英已經對德宣戰,預先展開在大西洋的德潛艇,當即以英方運輸船是武裝商船為藉口,擊沉英“阿錫尼亞”號郵船。爾後,連續擊沉英戰鬥艦艇和商船,並在英國沿岸海區布雷。但當時德國潛艇只有40艘,在海上也只能保持三分之一,從1939年9月3日至1940年3月,德潛艇共擊沉英船隻115艘,計39.4萬噸;德損失潛艇14艘。1940年5、6月,挪威和法國淪陷後,德潛艇在航空兵的掩護下,可以從布雷斯特和洛里昂等法國港口直接進入大西洋襲擊通過愛爾蘭以南的船隻,從比斯開灣向西巡弋可到西經25°,而英護航船隊的掩護只能到達西經12°~19°。為改變不利態勢,英國不惜用加勒比海地區的8個基地換取美國老式驅逐艦50艘,用於反潛護航。1940年7月,英國海上船隻的損失數略有減少;1941 年上半年平均每天增至25 艘。義大利潛艇也開始參加。8月,德宣布實行無限制潛艇戰;10月,英國被擊沉船隻上升到63艘,計35萬噸以上。1941年,針對英國加強反潛措施,德國潛艇採用“狼群戰術”,對英國運輸船實施集中襲擊,迫使英國在美國和加拿大的援助下,對大西洋交通線實施全線護航。10~12月,英運輸船的損失數下降到40萬噸。第一階段,本階段盟國損失船艦約760 萬噸,其中被潛艇擊沉占54%。德國損失潛艇43 艘。
第二階段
(1942-01~1943-05)
美國參戰後,美國參戰後,德國撤銷不準對美國進行潛艇戰的禁令,德國潛艇戰的範圍,擴大到美國至巴西沿岸的大西洋海區,德潛艇頻繁地出沒於美東部海區作戰。1941年1~4月,德潛艇在美東部近海、加勒比海、哈利法克斯、紐芬蘭、哈特拉斯等海域擊沉商船198艘,約115萬噸;5~6月,德潛艇共擊沉商船148艘,約75.2萬噸;6月以後,英國不斷加強和完善護航制度,德潛艇戰受到限制。為扭轉不利局面,德軍將大部分潛艇轉入中大西洋。英國在中大西洋有3個主要作戰基地,作戰力量較強,投入3000 艘艦艇和2000 多架飛機。組建以護航航空母艦為核心的特遣艦隊,但在德潛艇的攻擊下,被擊沉的船只有增無減。7月以後,英、美進一步加強護航體系,開始使用聲納、磁力探潛儀和刺蝟彈等武器裝備,並將空中巡邏的範圍擴大到北起格陵蘭、南到弗里敦,在大西洋所有基地周圍800海里以內都可得到遠程轟炸機掩護。在大西洋活動的德國潛艇1942 年增至平均每天75 艘。該年盟國損失船隻769.9 萬噸,超過美英所造新船數(718.2 萬噸)。鄧尼茨的噸位戰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1942年至1943年初,德潛艇戰達到高潮,其活動範圍東起比斯開灣、直布羅陀、弗里敦、開普敦至印度洋;西起紐芬蘭、紐約、加勒比海至巴西海岸。集中100 多艘潛艇,在盟國護航兵力薄弱的北大西洋中部,實施幾個大艇群集團作戰,並多採用大艇群(20艘)“狼群”戰術,1943年3月,德潛艇月間攻擊HX—229 和SC-122 護航運輸隊之戰達到最高峰。當月擊沉英船隻108艘,約62.7萬噸;3月下旬,同盟國以護航航空母艦投入戰鬥,以更多的支援編隊支援護航隊,大量遠程轟炸機進行空中掩護,德潛艇受到嚴重打擊。5月頭三周,盟軍連續擊沉德國潛艇41艘,而只損失了34艘商船,使大西洋潛艇戰出現根本轉折,卡爾·鄧尼茨被迫將在大西洋活動的潛艇撤走,轉移到亞速爾群島西南海區活動。這一階段,同盟國和中立國損失商船和作戰艦約 1000 萬噸,德國損失潛艇155艘。
第三階段
(1943-06~1945-05)
為重開大西洋潛艇戰,德軍一方面再次派出潛艇到大西洋、印度洋活動,另一方面建造新型潛艇和改造原有潛艇。然而,這也無助於德軍挽回其在大西洋戰場的被動局勢。尤其是美、英在大西洋採取以護航航空母艦為核心組成反潛兵力群攻擊德潛艇的戰術,每群至少編有1艘護航航空母艦,以艦載反潛機為主,水面艦艇協同攻擊,使德軍的潛艇損失嚴重。1943年6月至9月初,美、英在大西洋的各反潛兵力群共擊沉德潛艇15艘。同一時期,盟軍為對德軍駐法國西部的潛艇實施封鎖,在比斯開灣附近,使用裝備先進雷達的岸基航空兵,利用夜間對進出比斯開灣的德軍潛艇進行攻擊,即“比斯開灣的大屠殺”(約翰·斯萊瑟,比斯開灣獵潛戰),7~8月,共擊沉28艘試圖通過比斯開灣的德潛艇。鄧尼茨被迫於8月初下令德潛艇暫停從比斯開灣啟航。9月,德潛艇裝備“鷦鷯”式音響自導魚雷,開始再次向盟國北大洋的運輸線發動進攻,使盟軍護航船隻和商船的損失一度上升。為阻止德潛艇攻擊,同盟國護航運輸隊綜合使用水面艦艇近距離護航,岸基飛機和護航航空母艦反潛支援大隊的飛機協同分區域護航的方式。10月中旬,葡萄牙同意英國空軍岸基飛機使用其在亞速爾群島的機場實施作戰,使英岸基飛機得以從該機場出發,對北大西洋交通運輸線實施定期空中巡邏,有效地挫敗了鄧尼茨再次實施狼群作戰的企圖。1943年,大西洋鬥爭的形勢對盟軍十分有利,共擊沉德潛艇237艘。至1944年,美、英得以抽調更多的海軍和空軍兵力投入大西洋之戰,尤其是大量使用以護航航空母艦為核心的反潛兵力群實施伴隨護航,使德潛艇的攻擊行動受到極大限制。在大西洋中部海域、通往摩爾曼斯克的北部海域和印度洋,德潛艇損失的數字均不斷增加。下半年開始,英國戰略轟炸機對德國本土的轟炸,使其潛艇製造工業遭受嚴重破壞,潛艇補充困難。本階段盟國損失船艦約300萬噸,其中70%為潛挺擊沉,而德國損失潛艇近600 艘。1945 年5 月德國投降時,自行鑿沉潛艇200 多艘,交出159 艘。歷時5年半的大西洋之戰,終於以德國的失敗而告結束。
總結
大西洋之戰持續5年8個月,英、美共投入作戰艦艇3000艘、飛機8000架;保障同盟國船隻完成30萬艘次橫渡大西洋的航運。德國共投入水面作戰艦艇37艘、潛艇1160艘。同盟國和中立國共損失艦船2840艘共2100萬噸,戰死海員3萬,其中被潛艇擊沉的占68.1%;飛機擊沉13.4%、水面艦涎擊沉7.2%、水雷炸沉6.5%、沉沒原因不明4.8%。德國損失潛艇780艘,戰死水兵3萬,占投人作戰潛艇總數1160 艘的67.2%。此戰表明,海上戰爭的勝負是交戰雙方軍事、經濟、政治和外交等綜合國力反覆較量的結果,海上破交和保交戰在現代戰爭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
關於大西洋戰役,英國人戴維斯.托馬斯在所著的《大西洋之星》一書中的前言中寫到:“大西洋戰役是最長久、最殘酷、最浪費的海上戰役。它幾乎跨越了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至少有5400艘商船被擊毀,總計超過2100萬噸位,又有無數人喪生。”
邱吉爾也在他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寫道:“大西洋戰役自始至終一直是整個戰爭的主導因素。我們一刻都不能忘記,不論在陸地、在海洋、在天空或其他任何地方發生的一切都最終與大西洋戰役的結果息息相關。那個可怕的、從不間斷的苦難的歷程——我們經常處於極度的困境和挫折中,而且總是面臨著無形的危險。最終偶然和戲劇般地走上了光明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