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概述
![大明山自然保護區](/img/1/fc4/nBnauM3X1IzM4YzMzEjM3kDOyITMxADNwYjMwADMwAzMxAzLxIzL4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保護區目前已知有維管束植物209科764屬2023種,占廣西已知種數的28%;野生脊椎動物有31目90科208屬294種,占廣西已知種數的33%,其中:魚類22種、兩棲類19種、爬行類42種、鳥類151種,哺乳類60種。大明山野生物中,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鍾萼木1種;二級保護的有桫欏、白豆杉等15種,在其他地方很難見到的白豆杉在大明山這裡的峭壁上形成了優勢群落;在294種野生椎脊動物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黑葉猴、金錢豹、林麝、蟒4種,二級保護的有蘇門羚、黑熊等33種。黑葉猴在大明山的棲息地海拔高達1500m,這種現象在廣西境內實屬罕見,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在大明山野生植物中除了有國家重點保護的植物外,分布於大明山的特有種就有30多種,尤其蕨類植物特有現象更為明顯。
建制沿革
廣西大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大明山林場,1981年8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保護區,歸原南寧地區林業局領導,2002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此後,原南寧地區撤地建市,2004年7月16日大明山保護區正式劃歸南寧市管理。
保護區管理範圍與保護對象:大明山橫跨武鳴、上林、馬山、賓陽四縣,保護區總面積為16994公頃,其中林業用地面積16902.4公頃,有林面積為15319.3公頃,森林覆蓋率為93.25%。以保護多樣性山地森林生態系統以及珍稀瀕危特有動植物資源為主要保護對象。
保護價值
![大明山自然保護區](/img/e/4df/nBnauM3X2QzNycjM1czM3kDOyITMxADNwYjMwADMwAzMxAzL3MzL3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大明山林區是廣西六大暴雨中心區之一,是廣西中南部重要的水源林區。發源於大明山的河溪33條,總集雨面積700平方公里,年總產水量11.5億m3,匯於大小水庫33座(容量18626萬m3),山塘561個(容量321萬m3),有效灌溉水田3.2萬公頃,影響稻穀產量5億多公斤,提供周遍武鳴、上林、馬山、賓陽四個縣18鄉鎮74萬人口生活生產用水和62座水電站(裝機容量8208千瓦),生態社會經濟效益明顯。
2、大明山保存有大面積的原生性季風常綠闊葉林在該地帶十分罕見,在中國自然保護區網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大明山保護區是中國人與生物圈網路成員,是中國40處具有全球意義的保護區之一。
2、是中國南亞熱帶區域不可多得的一個物種基因庫,是研究北回歸線上森林生態學、生物學的重要基地。
3、大明山是廣西中部平地突起的山地,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天然水庫,對周邊工農業生產影響巨大,對維護區域生態平衡,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
4、區位優勢明顯,生態旅遊資源豐富,是廣西南寧較近的森林生態旅遊勝地。大明山也是廣西首府南寧市的生態屏障。南寧作為每年東協博覽會舉辦城市,對城市環境質量要求更高,大明山是一座離南寧最近,山體最大,環境質量最好的大山,對它的保護則更具有現實意義和迫切性。
區內特色
![大明山自然保護區](/img/1/ed7/nBnauM3X3ATO0YTNwUjM3kDOyITMxADNwYjMwADMwAzMxAzL1IzL1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大明山保護區水域景觀秀麗。有聲震數里、落差120多米的高岩巨瀑和水光山色交相輝映的龍湖。生物景觀獨具風格。是一處巨大的天然動植物園,極具生物科普旅遊價值。特別是原始森林和溝谷雨林更是驚險神奇、野趣盎然,不失為極佳生態旅遊場所。
大明山保護區以“雨後晴翠,層巒迭嶂,滿目生機”而得名,又曰“鳴山疊翠”,是桂中最高峰。保護區山川秀麗,雄偉挺拔,峰巒層疊,鬱鬱蔥蔥。山上溪流縱橫交錯,幽谷密林叢生;懸崖飛瀑,險峰峽谷,雲霧縹緲,瞬息萬變,是廣西難得的一處生態旅遊勝地。
大明山保護區由於地形複雜,氣候獨特,動植物資源豐富,相對高差大,形成了明顯而奇特的四季景觀。“春之嵐,夏之瀑,秋之雲,冬之雪”是大明山保護區四季景觀的縮寫。保護區長年雲霧繚繞。電影《神女峰的迷霧》、《霧界》、《心泉》等的外景多拍攝於大明山。
大明山保護區風景秀麗,旅遊資源豐富,類型多樣。具有雄、險、秀、幽等景觀特色,古今許多文人墨客都做詩詠詩稱讚。
生態環境
![大明山自然保護區](/img/0/959/nBnauM3X0MzM1MTMxgTM3kDOyITMxADNwYjMwADMwAzMxAzL4EzLz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大明山主脈西北-東南走向,全長68公里,最寬處23公里。一般海拔1200米左右,主峰龍頭山在山體中部之武鳴與上林兩縣交界處,海拔1760.4米,相對海拔1563米,是廣西中南部地勢最高的山地和山峰,屬典型的中山地形。大明山山體周圍由斷陷盆地所懷抱,地勢是西北及頂峰一帶高而東南底,頂峰線在海拔1200米以上;西南坡因斷層發育,坡度較陡,而西北坡則相對平緩。區域內地形以龍頭山,望兵山一帶最高,山坡高度均在1500米左右,未大明山山體的一級峰頂面,是大明山典型的構造侵蝕類型地貌;天坪一帶的平均高度一般在1200-1300米,地勢較平坦,為大明山二級峰頂面,四周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峰構成堆積侵蝕地貌,成為向山前丘陵地過度的山帶,為大明山第三級峰面。
氣候
根據大明山天坪氣候觀測站觀測記錄,大明山年均氣溫為15.1℃,其中年均氣溫最高月7月份平均氣溫為21.9℃,年均氣溫最低月1月平均氣溫為5.8℃,氣溫年較差為16.1℃亟高溫為28.6℃,亟低溫為-6.0℃,≥10℃的有效果凍積溫為4278-6614℃。大明山氣溫具有明顯的垂直變化,山體東北坡平均氣溫垂直遞減為0.51℃每百米,西南坡平均氣溫垂直遞減率為0.59℃每百米。
由於大明山氣候溫暖潮濕,山地氣候特徵強烈,熱量充足,雨量充沛,加上大明山上體相對高差大,氣候因此具有明顯的垂直地帶差異,使得大明山到處鬱鬱蔥蔥、百花爭艷,移步換景,生物景觀亟為豐富,並具有夏日清涼、東有冰雪的氣候景觀。山頂濕度大、雲霧多等條件更使大明山具有佛光等罕見的氣候景象。大明山獨特的山地森林氣候環境,使大明山濕潤,空氣清新,夏涼冬暖,是中國南方避暑的理想之地。
水文
大明山保護區是廣西六大瀑雨中心之一和重要的水源林區,是上林縣清水河、武鳴縣無武鳴河等河流得主要源頭,是周邊四個縣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用水得主要水源區。發源於大明山得主要河流有33條,最後匯入潯江,屬珠江水系。集水面積700萬平方公里,年產水量11.58億立方米,森林土壤瞬時總蓄水能力和枯枝落葉層吸附水能力和為437.7億立方米,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700-2349.6毫米,枯水期地表橫溝平均徑流模數達8.8L/S.公里。
自然資源
![大明山自然保護區](/img/b/133/nBnauM3XzYDNxUDNykTM3kDOyITMxADNwYjMwADMwAzMxAzL5EzL2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根據綜合考察和所依據得前人資料整理統計,大明山保護區有維管束植物209科、764屬
2023種(含種以下等級)。其匯總蕨類植物42科、84屬、250種;裸子植物7科、9屬、18種;被子植物中得雙子葉植物138科、544屬、1531種;植被植物中的單字葉植物22科、127屬、224種,是廣西之中最豐富得地區之一。國家保護植物達29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桫欏、格木、鍾萼木三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黑桫欏、達葉黑桫欏、白豆杉、福建柏、觀光木、馬蹄參、紫木等16種,國家三級保護植物有長苞鐵杉、清溝栲、長葉竹柏等9種。僅蕨類植物就有中國特有種47種,大明山特有種9種,藥用植物1331種,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有450種。
野生動物
根據中國科學院《中國動物地理》中劃分,大明山屬於東洋界,華南區,屬廣沿邊亞區,滇桂山地丘陵區;動物群落只要為熱帶雨林性常綠闊葉林、農田動物群。
由於大明山自然保護區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複雜生態環境,為這裡得野生動物群落結構提供了豐富得食物來源,使它們能順利地繁衍生息。據綜合考察,大明山保護區共有野生脊椎動物31目90科208屬294種;其中魚類22種,兩棲類19種,爬行類2種,鳥類151種,哺乳類60種。保護區得野生動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其中屬國家二級保護得珍惜動物有黑葉猴、金錢豹、蟒等3種;屬二級保護得動物有林麋,蘇門羚、黑熊、原雞等34種。大明山已鑑定定名得昆蟲531種,大型真菌202種。此外,保護區還是鷹科、秧雞科、杜鵑科、三趾鴿科、卷尾科等候鳥遷徙得停歇地和必經路線,是研究候鳥遷徙路線得理想之地。
旅遊資源
![大明山自然保護區](/img/5/414/nBnauM3X4czMyADN4UDN3kDOyITMxADNwYjMwADMwAzMxAzL1QzL1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大明山地處北回歸線上,從平地突兀而起,具有險峰峽谷景觀、瀑布景觀、原始森林景觀、高山氣象景觀和壯鄉神話傳說等,生態旅遊資源豐富,類型齊全。“春之嵐、夏之瀑、秋之雲、冬之雪”等四季景觀在大南寧旅遊圈類具有一定獨特性,被譽為“廣西廬山”。同時,大明山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質量和舒適宜人的避暑度假旅遊氣候,旅遊品位很高,對遊客吸引力大,已成為南寧北部旅遊景區的龍頭。大明山的旅遊開發可以帶動和整合南寧市北部旅遊線路,形成以水南高速公路為紐帶,以大明山為中心與龍頭,與南寧北部的武鳴伊嶺岩、馬山金倫洞、上林大龍洞、大化七百弄等景區習慣年成環大明山的大南寧北部旅遊線路和南寧市大旅遊黃金線,豐富了整個大南寧旅遊圈的旅遊項目和活動內容,構建南寧——東協旅遊“新秀”,成為“中越邊境旅遊和東南亞跨國集團散地”。
主要景觀
![大明山自然保護區](/img/0/e9d/nBnauM3X3gjN1UjNyMDN3kDOyITMxADNwYjMwADMwAzMxAzLzQzLy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大明山有108條瀑布,最高是龍尾瀑布,落差136米,其次就是金龜瀑布,落差60多米。從側面看,它只有1級,從正面看卻變成兩級;站在谷底,水落風起,水珠和著涼風迎面吹來,令人心曠神怡。大明山的藥水療效神奇,讓它白白流走,實在是萬分可惜,為此,人們在潭邊開闢了一個“天體浴場”,以便讓大家全方位、零距離領略大明山藥水的神奇,讓大明山藥水衝去我們身上的喧譁和浮躁,洗掉一切不利於健康的污垢,使大家強身健體,精神抖擻,從兩側往瀑布潭中看時,有一塊大石頭形如烏龜爬行,這就是“金龜瀑布”的由來。這隻金龜神奇之處就在於,無論我們身處河谷的哪一條出路,都會覺得金龜伸頭指向另一條出河谷的路。
2、好客松
黃山迎客松世人皆知,但大明山景區也有不亞於黃山迎客松的明山好客松。此種松樹在中國僅有台灣的玉山和廣西的大明山獨有,因而被命名為大明山松。在距離天坪兩公里的養生之旅終點處,幾株大明山松駐立在金龜瀑布對面的懸崖邊,舒展著的枝條好像在張開雙臂,熱情歡迎大家的光臨。
3、化石鐵杉
大明山植物種類非常豐富,有2023種,其中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有29種,長苞鐵杉就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根據專家測量,大明山上最大、最老的長苞鐵杉就在青龍谷,已是500多歲的“老壽星”了,簡直可以和被稱為生物“活化石”的銀杉相媲美。這種的杉樹種生長非常緩慢,但木質堅硬如鐵,且耐水、耐酸、防蟲,是上好的木工原料;還有,它的意志如鋼,有極強的生存能力,喜歡安身落戶在懸崖峭壁旁邊,和惡劣的自然環境作頑強鬥爭。
4、神女披紗
在橄欖大峽谷的右側懸崖邊,有一座亭亭玉立、如美女披紗的小山峰突兀而起,尤為獨特,人稱神女峰。傳說天上的織女經常來到這裡等待牛郎,年復一年,從而化成神女峰。
5、不老松
不老松是到大明山風景區不可不看的景點。在中國不少名山可以以領略到不老松的迷人風采,但大明山不老松卻
![大明山自然保護區](/img/3/1c1/nBnauM3X0cjN3IzN1MDN3kDOyITMxADNwYjMwADMwAzMxAzLzQzL4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由於這樣的松樹種類全國唯大明山和台灣的玉山獨有,所以有關部門又把不老松正式命名為大明山松。這是大明山的殊榮,也是壯鄉的殊榮,對於這處只有3棵不老松,有這樣一個動人傳說,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對天上的神仙雲遊到大明山,由於迷戀這裡的人間仙境,於是決定留在這裡生活,並生了一個可愛的寶寶。後經多年修煉,一家3口就化作了這3棵樹,成為了美麗的不老松景區。
6、龍母大峽谷
在上山公路28公里處,是大明山兩大著名大峽谷之一的龍母大峽谷。峽谷長達10公里,海拔1191米。峽谷兩邊峰谷峭壁,怪石嶙峋,石柱奇峰屹立,氣勢雄偉非凡;峽谷內風光旖旎,景色優美:東部為遊人罕至、原始森林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態林;西部是以八角、馬尾松等為主的人工經濟林,林海茫茫,蒼翠欲滴,宛如一幅天然的山水巨畫。還有令人稱奇的是:它與橄欖大峽谷相比雖然同山共脈、一山之隔,人稱“姐妹峽谷”,但兩者各有千秋,各具特色。橄欖大峽谷的水是茶色的,峽谷水沿西北方向流往上林,個性則比較剛烈豪放;而龍母大峽谷的水是清色的,水沿西南方向流往武鳴,個性略顯幽雅清秀。龍母大峽谷的水流經、澆灌之處,良田美池,稻禾飄香,人民安居樂業。為感念峽谷的哺育之恩,人們把她喻為壯族崇拜的龍母女神,故有“龍母大峽谷”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