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
大昌古鎮所在的大昌盆地位於大寧河中游,是三峽地區少見的長江支流上的大型山間盆地,地勢開闊,且有大寧河航運之便,古代又修棧道,便於南北交流。作為寧河沿岸第一大鎮,歷代都是郡縣治地,還曾是寧河的重要碼頭和藥材、山貨集散地。大昌在商周時期稱泰昌,為巴國屬地。,戰國秦昭襄王三十八年(公元前277年),初設巫縣,治所便在今天的大昌古鎮,直到西晉太康元年(280),縣治才遷到今巫峽鎮。西晉太康元年(280),在此設建昌縣,又稱泰昌縣,屬建平郡。後周時改為大昌,置永昌郡。隋屬巴東郡。唐屬夔州。宋置大寧監,以大昌為屬縣。元因民少,併入大寧州。清康熙九年(1670),廢縣併入巫山縣。
大昌境內地勢複雜,山巒陡似城垣,峽谷窄如走廊,“上扼巴蜀,下控荊襄”。從春秋時代楚、夔、巴、蜀之爭到三國時期的夷陵之戰,從明末張獻忠起義軍三過大昌,到清初“夔東十三家”義軍抗清,再到嘉慶年間白蓮教起義王聰兒、冉天元抗清,大昌均難逃戰亂紛爭。古鎮近代雖經數度戰火,卻奇蹟般的保留了原有的風貌。
主要景點
大昌古鎮始建於明。明成化七年(1471)知縣魏進修築城牆。正德二年(1507)知縣董忠增修東、西、南門。嘉靖二十六年(1547)重修城池。明末張獻忠數克大昌,城遂毀。清初,復築土城。嘉慶九年(1804),築土堡,加固城門。道光元年(1821),大寧河暴漲,城牆城門被淹。道光四年(1824),縣令楊佩芝補修城牆和城門。古鎮現存東、南、西三道城門,東為朝陽門,西為永豐門,南為通濟門,城門都保存完好。還有幾條保存較為完好的明、清兩朝修建的街道。街上牌坊和古建築群雕樑畫棟,翹角飛檐,古風濃郁。
南門古道
古鎮的南門外有通往河邊的幾十級石板台階,已被磨得十分光亮,青石磚砌成的拱門上,生長著一棵有幾百年樹齡的老槐樹,根莖扎在拱門的石縫中,沿石上行伸展,生得枝繁葉茂,宛如一個鬥神護衛著城門。石階兩旁的一對已經殘損的石獅子把守著鎮門,顯出些許落寞和蒼涼,似乎在訴說著小鎮悠久的歷史,提醒人們記住它昔日的輝煌。明清建築
拾階進入古鎮,兩排臨街老房飛檐翹壁,張揚著昔日的繁華景象,中間是狹長的青石古道。小鎮只有兩條主要街道,南北街長150多米,東西街長240多米,占地面積不足10公頃。鎮裡有三十七幢古翹角飛檐的明清古民居建築,有完整的古城牆。房屋大都是明末清初時建的,青磚黛瓦、雙筒屋檐、飛檐翹角、雕樑畫棟、木質門面,顯現著一種樸實的華美。溫家大院
溫家大院是古鎮上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建築。這座始建於清朝初年的建築,坐西向東,占地320多平方米。大院由門廳、正廳、後廳三部分組成,均以掾木作為房梁屋頂,共有12柱37架梁。窗欞鏤木雕花,工藝考究。整個建築為穿斗式結構,從正門進入,可以從後門出。據溫家大院第十代孫溫光林介紹,當年他的祖先曾是清朝的巡撫,是他活著時開始修建溫家大院。其實,溫家大院只是大昌這座千年古鎮的一個縮影。早在公元前227年,大昌就是當時巫縣縣城的所在地。後人是在進行不斷地考古發現中,從大量的出土文物中,逐步摸清大昌歷史的。200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通過對古鎮的考古研究,初步推斷出大昌古鎮可能就是過去巴人的都城。關帝廟
位於古城外東北約300米,清代建築,建築面積810平方米,穿斗木結構,坐北朝南,三組四合院。始建年代不可考,清嘉慶二年(1797)曾大修。古鎮現狀
由於三峽工程於2003年5月開始蓄水,古鎮原址將全部沉寂於滔滔的大寧河水之下。2002年2月21日正式啟動的大昌古鎮整體搬遷工程,全鎮按原貌在距舊址8公里外的西包嶺下的大昌湖旁復建,這是世界古民居保護史上的奇蹟。
大昌古鎮的復建嚴格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建築在拆除時就一一編上號碼,運到復建場所再按號碼一一拼裝成原樣。
目前,房屋建築基本復建完成,形成了南大門、溫家大院、明代書院等千年古鎮畫面,城內屋宇翹角飛檐,精巧別致,古風濃郁,呈現明清建築特色。
新古鎮將延續原有民風民俗,還將通過釀酒、織布等民間工藝表演再現古鎮的生活場景。
新大昌古鎮從2007年5月1日起正式向遊客開放。屆時,遊客游小三峽風景區,除飽覽湖光山色外,還可以感受到千年古鎮的遺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