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大市聚村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東部,為新昌縣東第一重鎮。古稱鰲峰,旁有小山盤伏如鰲而得名,清乾隆年間始改稱大市聚。宋至清代屬新昌鄉,清宣統二年(1910)屬沃洲鎮,1939年屬鰲峰鎮(1947年改為鄉)。1950年後,屬大市聚鄉(人民公社),1985年屬大市聚鎮。曾為區公所、鄉政府所在地。現為鎮人民政府駐地。1992年,有729戶,1830人,其中農業人口1371人。建成區面積49.6公頃,公共建築8.1萬平方米,住宅建築19.78萬平方米。有梁、趙、俞、王、徐、石、吳等40多個姓氏。其中梁氏定居最早。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梁有,仕至桐安縣主簿,年老歸田創業,自查林徙居於此。
基本簡介
大市聚海拔200米左右,年平均氣溫16.5℃,無霜期224天。村址坐落於鰲峰台地,在沃洲山之脊,東? 山之下,風景秀麗,歷來為人文薈萃之地。在梁氏家族文化最盛的宋明時期,諸多騷人墨客來此會文訪友,吟詩作賦,駐足盤桓。號稱南宋四家之一的著名詩人楊萬里(1127~1207),訪梁總之,見鰲峰台地景色宜人,欣然命筆,留下"四面環溪溪外山,置身渾在水雲間"佳句。宋乾道年間(1165~1173),理學家朱熹游東水簾,還訪梁叔平,夜宿村南清虛庵,賓主以"月來軒"為題,作詩相互酬和。宋嘉定間(1208~1224),名士周益公、章穎等游村東桃源觀,見觀中桃花千樹,松柏陰森,作詩讚美:桃源佳致絕塵埃,唯有桃花千樹開,曉雨乍晴香作陣,晚霞相映錦成堆。明洪武五年(1372),著名學者方孝孺,承師宋濂之命,晉謁乞歸鰲峰的國子監祭酒梁貞,並為鰲峰梁氏宗譜作序。幾代文人名士,為鰲峰留下諸多華章。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開辦知新學堂,1913年改為東區公立高等國小校,學校治學嚴謹,學生篤實好學,不少外縣子弟前來求讀。1948年改辦私立初級中學,1958年增設高中部,名大市聚中學。學校投資80萬元,建有仲明科學館1座,配置先進儀器,供教學用。1949年後共培養初、高中畢業生8600多名。1986~1992年共有355人升入高等院校和中等專業學校。校友中有博士研究生2名,碩士研究生7名。中共早期黨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重要領導幹部梁柏台,在校就讀期間,就立下以身報國之宏願。抗日戰爭期間,在中共大市聚支部教育下,一批青年學生先後參加中國共產黨,投筆從戎,奔向浙東抗日根據地。另設完全國小1所。建有電視差轉台、影劇院各1座,設有醫院、預防保建站及自來水站。日供水3500噸自來水廠正在興建。
歷史沿革
大市聚地處奉化至天台、嵊縣至寧海交通孔道,四周村居稠密,物產豐富。清乾隆年間形成集市,農曆每旬三、六、九為市日,十月十五日為傳統廟會,商賈雲集,周邊數十里方圓村民和天台、寧海、奉化、嵊縣行販前來趕集,買賣興旺。建市300年來,經久不衰。據1918年《新昌縣誌》記載:有各類店、鋪、行、坊124家。其中著名老店有趙同興飯店,金元昌、何生記南貨店,邱裕盛布莊,梁泰源酒店,泰山堂、回春堂、景生堂等藥店,聘有名醫坐診。1922年,全街毀於兵火。翌年,原浙江省省長張載陽(新昌人)等發起旅杭同鄉募資5000銀元,設興市局,推縣參議長梁渭溪主持重建,新街東西取直,鋪面鱗次櫛比,整齊劃一,並分段設定防火牆6道,其建築規模當時居新昌各鎮之冠。1942年5月,復遭日本侵略軍燒毀,而後在困境中緩慢復甦。1949年後,建立供銷合作社、合作商店,商業網點增多。80年代後,發展尤為迅速,1984年將長600米舊街,改築成塊石路面,可通機動車輛。在西端開闢新街200米,建農貿市場2處,小豬市場1處,占地3000多平方米。近年,南邊開發新區1萬平方米,長800米,闊20米新街正在施工,招徠能人建房設店。至1992年,有百貨、食品、副食、糧食、水果等商店、門市部128家,飲食、理髮、修理、縫紉、住宿、攝影、運輸等服務業104家。農業人口中185戶、275人投入第三產業,有的走南闖北,推銷苗木、藥材等農副產品,年收入101萬元。
經濟發展
工業
1724年(清雍正二年)大市聚開設朱永興鐵鋪,從事鐵器加工。至1918年,鐵、木、錫器鋪發展至9家,酒坊、染坊、磨坊15家。1932年,創辦大豐加工廠,購置德國產煤油發動機1台,用以碾米、磨粉,後遭日本侵略軍燒毀而停業。1951年,集資興辦大東糧食加工廠,恢復動力加工。1953年組織鐵業生產合作社,後發展為輕工機械廠。70年代後期起,先後辦起農機廠、軸承分廠、柴油機分廠、棉紡織廠、羊毛衫廠、手套廠、襪廠、磚瓦廠、膠丸廠。1992年,村區共有工業企業18家。其中縣屬二輕工業1家、鎮辦6家、部門辦2家、村辦2家、個體6家,總產值3091萬元,職工1510人。企業中,軸承三分廠,年產值780萬元,創利40萬元;鎮辦大市聚襪廠,引進義大利產電腦程控自動織襪機22台,年創值320萬元,產品運銷日本、法國、泰國及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羊毛衫廠所產兔羊毛衫,行銷全國各地。
電力
大市聚電力事業始於50年代初。時利用大東加工廠動力,發電照明。1970年縣電網輸電到村,戶戶裝上了電燈。1983~1984年間,利用巧英水庫渠道落差,建成巧英二、三級水電站,年均發電326.7萬千瓦時,並建成35千伏大市聚變電所,確保生產、生活用電。
運輸
大市聚物資運輸,舊時賴新昌江筏道,經青壇村筏埠中轉。1958年7月,西山至大市聚公路通車,而後公路向東延伸,38省道象(山)西(山)線全線貫通,東起象山,西接36省道和104國道,並有7條縣鄉道分別通向雪溪、結溪、五馬、芹塘、朱部、赤岩、郎坑等地。日來往班車18對,另有上百輛農用機動車過往村區,客、貨運輸方便。設有郵電支局,配有電報傳真機1台,裝有200門電話交換總機1台、電話機189部。
農業
農業歷來以種植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為主,煙、茶、繭、術及小京生(花生)、西瓜等經濟作物,亦頗聞名。1958年共同建造西橋弄水庫,1968年完工受益,蓄水量100萬立方米。1983年,巧英水庫乾渠建成,穿山越嶺繞村而過,輸水流量4.8立方米 秒;並由支渠流向彎彎壟壟,確保農田灌溉,產量逐年提高。1982年後糧食自給有餘。1992年產糧90萬斤,產茶466擔,農業總產值166萬元。加上第二、三產業收入,近半數農戶收入超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