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該怎么讀

大學該怎么讀

《大學該怎么讀》是2010年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子遲。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在15年(1994—2009年)大學生與大學教師生涯里,大量經歷、見聞、調查、思考的結果。它在反映當今大學生的思想、學習、情感、文化、生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深度與廣度,而且主題鮮明有針對性,文筆流暢生動,文化知識豐富,並有較好的故事性。 15年回首,作者不可謂不感慨。在文章中,作者絲毫沒有倚老賣老的意思,只是想讓大家真切感受到作者的故事與別人的故事罷了。因為,你們本人曾經或現在也正是其中之一分子。 作者見聞過許多,也思考了不少,如今又終於有機會將這些所見所聞、所思所慮匯成了書稿;如果它能對同學們(及其家長、教育工作者、社會各界人士)有些許的啟示與幫助,那就是作者最大的安慰與幸福了。要是某些現象有不實之處、某些觀點有偏頗之處,也請各位揚棄。說得偏激一點,難聽一點,過火一點,過分一點,也請大家批評指正。 本書值得當今所有大學生及其家長、大學教師,中學生及其家長、中學教師,乃至一切教育工作者、教育官員、關注教育的各界人士閱讀、反思和借鑑。 作者的視野遍及諸大學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大學何謂大?非有大樓,乃有大師焉!”科教興國,刻不容緩! 大學生們,你的問題並不是那么嚴重,你做得也並不是那么糟糕。你只要改變一點點,只要稍作一些努力,就一定是個有價值的、優秀的、出色的好大學生,一定能夠有遠大的前途,一定能夠“暢銷”,找到光明的出路,開創美好的事業。

編輯推薦

15年大學生和大學教師生涯,親身經歷,大量見聞,深入調查,反覆思考,一個大學辭職青年教師為您展示當代大學生的深屢現狀。全方位、多角度具體描述並深入剖析當今大學生思想、學習、情感、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種種問題。大學該怎么讀?這是個嚴肅的問題,值得當今所有大學生及其家長,大學教師,乃至一切教育工作者,教育官員,關注教育的各界人士反思。

·查看全部>>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58折搶購 >>·獨唱團(韓寒主編,絕版熱賣) >>

作者簡介

李子遲,原名肖飛,生於湖湘之地,中國人民大學畢業,曾系南方某大學教師,現居北京,自由撰稿人、圖書策劃、大學兼職教師。著書30餘種,大學與大學生方面主要有《大學校園裡的“第四隻眼”》《中國當代大學生情感檔案》《中國招牌大學335所最新揭秘》《中國“超級”大學》《去香港上大學》《大學史記》等。

·查看全部>>

媒體評論

如何在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需要膽識,需要策略,更需要素質。正如本書中所寫,需要有好的為人、學風,需要有思想、有個性,需要遠離世俗、功利,這才能成為一個真正優秀的大學畢業生,也才能有好的就業前途。 ——葉永烈(上海著名作家) 新時代的年輕人,有他們的許多優點,卻也存在著一些不足。要是能揚長避短,自強不息,將來一定前途無量。 ——吳德貴(著名人力資源、人才研究專家) 似乎只有湖湘文化和書院傳統,才可能孕育出李子遲這樣的學人。求學,為師,寫作,李子遲的生命和呼吸與校園從來須臾不離。愛之深,責之也切,他在這本書里提出的命題,我們不妨可以作為新世紀中國教育反思的起點。 ——羅會斌(北京東方左岸文化公司總經理) 基於對近十來年中國大學的深切體認,基於在大學執教多年的知冷著熱,李子遲先生以全景式的鏡頭,揭露出當代大學的種種病徵,並提出療救的方案。這是近年來第一部對大學的深度報導,也是一部中國教育的反思錄。 ——徐晉如(著名青年學者、詩人,中山大學博士,深圳大學教師) 要是大一剛入學就讀到這本書,我一定會感到慶幸,我的大學四年將因為讀了這本書而更加精彩;要是大四臨畢業才讀到這本書,我一定會感到遺憾,我的大學四年將因為沒有讀到這本書而黯淡許多。 ——雲南大學學生張連東來信

·查看全部>>

目錄

卷首推薦語自序第一章 當今大學生總體狀況鳥瞰 1 當今大學生到底好在哪,不好在哪? 2 校園是個大“醬缸”——當今大學生六類觀 3 大學生四年之“癢”——當今大學校園生涯四部曲 4 北大“狂”,清華“傻”,人大“精”——三種大學生,各有優缺點 5 大學門口,四大學子眾生相 6 大學生並非“弱勢群體”,但也不再是“天之驕子” 第二章 先做人 後讀書 1 會做人的大學生不會這樣 2 打人是不應該的 3 “偷竊族”必定葬送前途 4 行騙者“可以休矣” 5 大學生,你還是謙虛點好 6 大學生,請尊敬你的老師 7 民辦大學學生更要奮鬥 第三章 學風好,才能素質好 1 大學生,你還沒到享受的時候 2 中國博士,高處不勝“寒” 3 “填鴨”不出大師,關鍵還看自己——反思“少年班”“作家班”“人文班”的失敗 4 只知道吃喝玩樂,怎么行?——夜宵攤上喧鬧不止 5 男生們,爭口氣!——大學校園裡的“陰盛陽衰” 6 魔鬼的呼喚——當代大學生自殺與殺人現象的調查、思考 7 抄襲論文等於四年白讀——當今畢業論文還有幾許真? 8 “沒有大四的大學生”——專科生怎能看不起自己? 第四章 要有個性,更要有思想 1 優秀並不是模式化、規則化 2 當今大學生們怎么都選同一頻道? 3 精緻人生里,“我”不見了 4 真正的才能,不能只是技術性的 5 做祖沖之,不做原口證 6 讀自己想讀的書,不讀別人要你讀的書 第五章 好大學生必須拒絕世俗化 1 在圓明園裡你也笑得出來? 2 要有羞澀感 3 要男女有別 4 愛情不能“缺鈣” 5 在校大學生結婚,允許但並不等於合適 6 不僅僅因為窮——關注女大學生 7 “富相公”不要光富生活,“窮書生”不能還窮志氣 第六章 好大學生必須拒絕功和化 1 “高考移民”請留步! 2 上大學不只是“為稻梁謀”——讀書就要非功利化 3 證書時代,但證書並不等於一切 4 別在考研大潮中迷失了方向 5 博士當官,何以落後省區尤其多? 6 在校大學生參與高考“招生”,危險 7 大學生求職就業存在哪些誤區? 第七章 校園“文青”就是要這樣寫 1 大學文壇不能再這么冷清下去 2 繆斯的小情人,你的出路在這裡——近20年來大學校園文學創作掃描 3 必須拒絕世俗化寫作 4 必須拒絕功利化寫作 5 只有三句話——告校園文學青年書 附錄 大學也應該改變一下了 1 請停止“妖魔化”大學生! 2 大學生有困惑,社會、家庭、學校、自己都有責任 3 “教不嚴,師之惰” 4 大學與社會,越接近就越衝突 5 大學盲目擴招,產生問題多多 6 普通本科教育不能成為職業技術培訓班 7 光教知識不是素質教育 8 部分大學教師素質不高 9 部分大學教師教學方式有問題後記

·查看全部>>

前言

要做真正的大學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語) “我愛母校,但我更愛真理。”願與所有人共勉。 當今世界是一個學習型社會、知識經濟時代,中國正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卻仍然存在著許多歷史遺留問題,仍然有太濃郁的“中國特色”,因而步履艱難。 當今中國大學生,作為曾經的“天之驕子”、新世紀人才、中國青年的精英,他們的現狀又是怎樣呢?他們到底好在哪裡,不好在哪裡?這是21世紀社會所普遍關注的問題。 中國有數以千計的大學,但大學與大學是不同的。中國現有的在校大學生有數百萬,乃至上千萬,然而大學生與大學生也是不同的。由於社會、時代、家庭、學校、教師等各方面的原因,以及大學生自己獨特的軌跡,莘莘學子們呈現出千姿百態。 本書首先對當今大學生的總體狀況進行了掃描;接著從6大方面全方位、多角度、較深刻地具體描述和分析了當今大學生在道德修養、學風素質、個性思想、世俗化、功利化、文學創作上存在的各種問題;最後還對當今大學裡不利於大學生成長的一些因素談了個人的看法,以供人們思考和糾正。 還是那些老話,“學生沒有壞的,壞學生都是教出來的”。(清華大學已故校長梅貽琦老先生語。)可只要我們好好教,大學生又怎么會變壞呢? 而且,大部分學生都是好的或比較好的,只有小部分學生才不是很好或不好,極個別學生才是很不好——我始終堅持這個立場。魯迅先生說過,“倘加之於全體”(也就是有些人所說的“妖魔化”),“那簡直是污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