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埝鄉
一、鄄城縣大埝鄉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大埝鄉黨委、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推進農業產業化為方向,以結構調整為為主線,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保障,以招商引資為重點,團結帶領全鄉廣大幹部民眾,真抓實幹,拼搏進取,取得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雙豐收,全鄉政治安定,社會穩定,各項事業全面進步,呈現出蓬勃向上的良好發展勢頭。
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
大埝鄉是全市唯一的“糧食產業化示範鄉”和省專家顧問團“優質、高產、無公害”小麥生產示範基地,也是多年來全國著名小麥專家、山東農業大學余松烈教授的試驗基地。大埝鄉立足這一優勢,抓住機遇,以小麥產業化的發展方向,按照“優質、高產、專用”的要求,大力發展優質、無公害專用小麥。加強配套設施建設,在鄉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鄉黨委、政府多方籌措資金,村村修通了公路,解決了民眾出門難的問題。今年,全鄉共發展優質、專用訂單小麥1萬畝,形成了未收先銷的局面,初步實現了小麥的產業化。
速生用材林建設有了新突破。在完善原有林網的基礎上,通過算帳對比、宣傳發動,每棵樹補貼1元的方式,大大調動了民眾發展速生林的積極性。目前,全鄉共發展速生用材林5000畝,林業的發展帶動了全鄉木材加工業的發展,全鄉共有木材加工企業12家。
招商引資實現新突破
廣泛宣傳,引導全鄉幹部民眾牢固樹立“鄉外都是外”的觀念,叫響“引天下之資,促大埝發展”的口號,形成了全黨招商、全民招商,親商、安商、富商的深厚氛圍。推行“二分之一”工作法,制訂了嚴格的招商引資目標責任制,將全鄉招商引資任務層層分解,嚴格考核,獎懲分明,做到人人有壓力,人人有動力,調動了全鄉上下招商引資的積極性。用優惠政策吸引客商,對招商引資有功人員給予重獎;對外來投資者在項目建設用地、稅費徵收、生產生活等方面給予最大優惠,吸引外地資金。2005年上半年,共實現招商引資額7600萬元,其中,投資5000萬元的菏澤恆達工貿有限公司、投資3500萬元的菏澤萬豐木業正在建設當中。
社會穩定、政治安定
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的觀念,強化措施,切實把穩定工作作為一項全局性的戰略任務,抓緊、抓實、抓細、抓好。近幾年來,全鄉沒有出現一起越級上訪和到省上訪事件,沒有出現一起群體性事件,沒有出現重大安全生產事故,保持了全鄉政治安定、社會穩定,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二、南部縣大埝鄉
概況
大埝鄉位於南部縣西南部,地處南部、西充、順慶三縣(區)交界處,東與東壩鎮毗鄰,南與馬王鄉接壤,西與西充縣大全、古樓、金源三鄉(鎮)相依,北與窯場鄉交界,距南部、西充縣城各40公里,為淺丘地貌,屬亞熱帶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川省中型水庫──八爾灘水庫,位於鄉腹心部位。鄉轄任江寺、火峰廟、林家埡、三家溝、青獅子、牆埡口、穿井溝、純陽山、封坎廟、張家壩10個村,83個社,9756人,2599戶,總耕地面積6028畝,已退耕還林2500畝,勞務輸出3000人,全鄉人均純收入2300元。
產業結構
小麥、玉米、水稻、養魚、水果、棉花、蠶桑、生豬是其糧經收入的傳統產業。訂單農業發展,一是青獅子村、鄉農業中心分別與廣東省種子公司、南充市龍竹公司簽訂了桐蒿種植與龍竹收購的訂單農業;二是加強退耕還林管理力度,成片栽植大棗、核桃、枇杷等果品2000畝;三是規模養魚3000畝。全鄉糧經比例4:6,勞務收入1200萬元。
基礎設施
全鄉開通程控電話500門,閉路電視1200戶,農村電網實行了全面改造,東壩至大堰柏油公路的修建,小集鎮街道的硬化、綠化、亮化,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水庫渠系工程的改造,35處提灌站的安裝,移動、聯通通訊塔的高高聳立,標誌著大埝鄉的基礎設施正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招商引資
浙江千島湖投資商在大埝鄉黨委政府辛勤工作下,於3月17日在洞賓島和鳳凰島上投資500萬元修的“民族風情園”和“野生動物園”正式營業;返鄉青年周洪林投資200萬元開發了旅遊一條街;八爾灘旅遊熱正在逐漸形成。
文教衛生
鄉中心校轄國小10個班,國中4個班,總計學生1020人,教師38人,修建了教師宿舍、學生公寓、學生運動場。中心衛生院有醫生20人,病床8張,醫療設備較為簡陋。
金融、郵政
信用社存款餘額1300萬元,貸款700萬元(基本均為小額農貸),郵政儲蓄500萬元。為全鄉經濟的再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各項社會事業
安全生產是黨委、政府的頭等大事,組織專門班子對水上交通做到簽單放行,嚴禁超載和安全設施檢查常抓不懈,較好地解決了軍優、五保的扶貧救濟工作。綜治辦積極參與民事糾紛調解工作,妥善處理社會矛盾,獲得了縣安全生產先進單位。
八爾灘水庫
八爾灘水庫是縣內典型的湖泊旅遊資源,被南部縣人民政府列為四大景區之一,集雨面積20.3平方公里,總庫容1657萬立方米,擁有2800畝水面,控灌三縣區1.6萬畝農田。八爾灘風光秀麗,湖岔湖灣多,湖岸線優美,水位變幅帶小,僅1米左右,具有漫灘、台地、丘巒三層地帶,同時湖岸灌叢、竹林和喬木高低錯落。庫區生態良好,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田原風光原汁原味。庫區有野生鳥類20多種,灰鷺、白鷺隨處可見,有野生魚類10多種,鯉魚、團魚、龜魚暢遊其間。在庫區南面3公里處有佛家的觀音山石刻,北面有道家呂洞賓修仙悟道之處純陽山,是休閒旅遊的去處。
三、漢源縣大埝鄉
位於漢源縣城西北45公里的流沙河中游西岸,為涼風崗西麓,大包尖東麓的坡積帶。地理位置在北緯29°35′,東經102°29′。東連西溪、富莊二鄉,南接兩河鄉,西鄰梨園鄉,北以松光山與宜東鎮為界。流沙河、九宜公路縱貫全境,躍進堰、大同堰環繞其間。面積35.4平方公里,轄林政、新林、同義、太紅、海亭、槽路6個村民委員會,40個村民小組,25個自然村,1869戶,7380人,鄉政府駐大堰、海拔1235米。以境內有大堰溝而得名。
大堰古為沈黎要道,明、清皆駐兵以戍邊。清時屬宜東鎮,建國後始置大堰鄉,1958年建大堰人民公社,轄林政、新林、同義、太紅、海亭五個大隊,1981年8月分別從梨園公社栗園及同義大隊各析一部份生產隊置槽路大隊,1984年復置鄉至今。
大堰鄉地勢周高中低,海拔在1235米至2360米之間,氣候溫濕,物產較豐富。土特產品有梨、苹、柑桔、核桃、花椒、葵瓜子等,其中雞蛋梨以小巧、香甜、肉嫩著稱;葵瓜子顆粒飽滿,長大幹脆,產量高,易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