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坪山隧道位於泉州市
![大坪山隧道](/img/7/862/nBnauM3XygTOwIDM5QDO5UDMxITM5YTO2QDMwADMwAzMxAzL0gzLy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設計規格
大坪山隧道設計規格為:洞深寬10.5米,淨高5米,每洞設雙車道,行車道寬3.75×2米,側向路緣寬0.5×2米,雙側檢修道寬1×2米,行車限速為50公里/小時,道路等級採用城市主幹道I級標準,是連線中心組團和城東組團的便捷之路,是進入新世紀以來與沿海通道、後渚港大橋並列為泉州市3大標誌性的工程之一。
隧道情況
該工程採用豐澤街與坪山路兩主幹道路立體交叉、坪山路方向下穿通行的方式進行建設,為雙向四車道。立交上層平交道路設定人行道、機動車道及左、右轉彎車道,由交通信號燈控制。下穿通道框架總長度64米,下穿引線長536米。同時,建設立交工程的排水、排污、給水管線、電力管線及路燈、綠化等配套設施。
人行隧道
市區大坪山非機動車及人行隧道工程路線全長1528米,其中非機動車及人行隧道長1356米,是我省最長的城市人行隧道。隧道寬7.7米、淨高4.8米,一側為2米多寬的人行道,另一側為4.5米寬的腳踏車道,行人與非機動車分道走,互不干擾。道路等級為非機動車及人行專用路,主要工程為路基路面工程、隧道工程、電氣安全設施安裝等。
監控系統
大坪山隧道,位於泉州市境內,全長108
![大坪山隧道](/img/8/22e/nBnauM3XxgzN3UzM0UDO5UDMxITM5YTO2QDMwADMwAzMxAzL1gzLx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大坪山隧道交通監控系統按相對獨立的功能劃分,可劃為中心計算機系統、交通控制系統、通風系統、照明控制系統、火災報警系統、CCTV系統。下面就各系統的設備組成和發揮的作用進行逐一的介紹。
◆中心計算機系統包含有數據集中控制器(KRI)、通信計算機、地圖屏控制主機、圖形控制機、可變情報板控制機、伺服器和印表機。KRI負責將交通監控系統路邊站所有的採集數據、工作狀態、報警信息進行集中,然後將數據轉到通信計算機進行報文分解,解讀
![大坪山隧道](/img/6/540/nBnauM3XxYDMygDM3UDO5UDMxITM5YTO2QDMwADMwAzMxAzL1gzLw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交通控制系統,主要是基於車輛檢測線圈、C0檢測器和火災報警器的數據自動執行不同的交通控制程式,或根據用戶的需要,人工發布選定的交通控制程式。每個隧道內埋設有5組線圈,可通過預先設定在本地控制器上的交通數學模型的限定值和交通控制算法分析採集到的交通數據。自動提示異常情況和擁堵區段,並且能夠自動提示處理方案或人工發布控制命令,對系統自動提出的控制方案,值班員可修改或確認後再執行;在CO濃度過高、發生火災時也能夠自動或提醒操作員手動發布交通控制程式。控制對象包括通過交通信號燈、車道通行燈發布隧道交通通行模式,在隧道前方的可變情報板上發布交
![大坪山隧道](/img/3/ee9/nBnauM3XyMTN2EDO1YDO5UDMxITM5YTO2QDMwADMwAzMxAzL2gzLz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通風系統,包括風機控制、C0感測器、交通狀態檢測、火災報警控制和TC控制。通風系統的工作原理如下:中心計算機和TC收集CO檢測器、交通狀態檢測和火災報警器的數據,以自動接通、關閉不同位置和不同等級的風機。中心計算機和TC連續的收集並分析來自隧道的數據,當數據達到報警級別時,本系統根據報警級別接通風機。報警級別分類的主要依據為C0濃度,啟動風機的數量主要為依據檢測到的c0濃度是否達到預先設定的各級閥值,各級閥值和風機開啟的間隔時間可根據交通流的增長趨勢在中心計算機自由的進行設定。在單個隧道內定義的火災區(1—4)發生火災,不屬於本火災區的風機將關閉,屬於這火災區的風機將關閉,同時考慮大火產生的煙霧會通過隧道內橫穿通道進入另外一個隧道,給正在高速行使的車輛(在隧道火災時兩個隧道都要求關閉)帶來影響,因此,通風程式在啟動本洞風機的同時也啟動相鄰隧道洞口處的2組風機加快排煙速度。此外,管理人員可根據使用需要在中心計算機、隧道管理房PLC控制櫃、隧道內TC人工接通選定的風機,並控制風機的正轉和反轉。
◆照明控制系統,包括照度檢測器、Tc控制器和照明電源控制。照明控制系統的控制原理如下:中心計算機和TC收集由照度檢測器檢測的數據,自動地接通/關閉不同照度等級。大坪山隧道內的照明系統分3級控制,它們是白日、黃昏、夜間。夜間照明直接由電力供電
![大坪山隧道](/img/9/461/nBnauM3X0YzMxcTM5YDO5UDMxITM5YTO2QDMwADMwAzMxAzL2gzL0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火災報警系統,包括BMZ(火災報警中央控制器單元)、感溫銅管和ADW(火災報警單元)。本系統將大坪山隧道共分成8個火災區段,共30個ADW。在火災情況下,BMZ從感溫銅管經本區段的ADW得到信號,然後,中心計算機或Tc從BMZ得到信號並自動開始執行火災程式,包括交通程式(關閉隧道)、通風程式,同時CCTV系統自動將火災區的攝像機圖像切換到中控室的主監觀器上,以及錄像機開始錄像。操作員在通過監視器畫面對火災事故進行確認後,及時通知消防、絡政、交警、養護部門前往對火災事故進行處理並在可變情報板上發布隧道火災信息,提醒行車人員繞道行使。
CCTV系統,包括洞內和洞外攝像機、光
![大坪山隧道](/img/e/c36/nBnauM3XwUzM5gDMzcDO5UDMxITM5YTO2QDMwADMwAzMxAzL3gzL1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坪山隧道監控系統的交通模式有30種,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出台前,泉州高速公路交警大隊根據公安部制定的《高速公路交通管理辦法》第25條規定“禁止在隧道內超車”的條款所引申出來的理解含義只讓使用第13種交通控制模式,即兩個隧道都選用主車道通行,超車道禁行(泉廈高速公路僅有雙向四車道)的模式,這也就意味著在大部分的時間裡所有的車輛只能在主車道上行使,而超車道卻嚴禁車輛行使,從而導致主車道路面受損的程度比超車道嚴重的多,甚至主車道已經有明顯的沉降,而超車道還如通車時那樣完好,這樣從直觀上來看是保護了交通安全秩序,但卻是以犧牲隧道洞內路面質量換來的,從長遠來看,對道路交通安全並沒有益處。
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頒布實施以來,沒有明確規定隧道超車道不能行車,但隧道內行車限速和交警部門在洞口抓拍執法又使很多車輛不敢在隧道洞內超車道上行駛,隧道洞內主車道和快車道的路面質量還是差距懸殊。對於道路路產的業主——高速公路管理部門來說,自然希望能夠讓隧道內的車道均衡的使用,也就是通過車道交通信號指示燈的雙車道通行模式來均衡的引導車流,但道路交通安全執法是屬於公安交通部門權利,道路業主的利益和公安交通部門的執法自然存在矛盾的地方。在大坪山隧道,曾經就隧道內發生交通事故,交警部門以車道燈為雙綠通行燈為由給高速公路業主管理部門發過整改通知書,雙方曾為如何開燈為合法進行了文字官司,因此,長期以來,業主為了避免爭執,乾脆在平時選擇車道燈全不亮模式,只是在隧道內發生應急事件時才根據情況開啟交通監控模式。
此外,按照監控系統設計,在隧道火災狀況下,系統會自動起用交通程式關閉隧道,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封路、關閉隧道的許可權屬於公安部門,這樣無形之中就存在如何協調關係的問題。所以說,在爭取處理好公安交通部門的制度規定與高速公路管理部門利益需要之間關係的同時,如何最大限度的發揮隧道交通控制系統的作用是隧道監控系統的管理者應該研究的課題。
處理程式
應該說,在實際的測試,比如火災報警系統的測試,採用明火的方法,也就是在隧道內用容器盛一定面積的汽油,用火點燃後,實際檢測火災報警系統的靈敏度和反映時伺,實際檢測的效果證明,火災報警系統的靈敏度很好,在點火後的6~10秒的時間內就報
![大坪山隧道](/img/4/d87/nBnauM3X1ITO3EzN2cDO5UDMxITM5YTO2QDMwADMwAzMxAzL3gzLx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大坪山隧道](/img/8/cbf/nBnauM3XzYjMxkzM1gDO5UDMxITM5YTO2QDMwADMwAzMxAzL4gzL0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安全防範
大坪山隧道地處城鄉結合部地帶,人員分布比較複雜,治安形勢也比較嚴峻,自隧道機電設施投入使用以來,機電設施被盜現象非常嚴重,特別是銅價格一直上漲,偷盜電纜的高額利潤疑惑使隧道供電電纜屢次被盜,一方面給業主造成巨大的直接經濟損失,另一方面也給隧道內行車安全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對司乘人員的生命安全帶來直接的威脅。最明顯例子的就是在洞外亮
![大坪山隧道](/img/7/ac2/ml2ZuM3X1UTN2QjNwgDO5UDMxITM5YTO2QDMwADMwAzMxAzL4g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雖然,每次電纜被盜竊後,隧道管理者都進行了報案,但公安機關的偵破力度有限,一直都沒有破案,因此,作為隧道管理者如何採取一些自救措施來保護機電設施特別是電纜被盜,確保洞內交通監控和照明設施的供電和正常的安全行車環境,給司乘人員提供優質交通服務,就是我們迫切要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目前,為了保護電纜被盜,一方面採取了對電纜路由進行水泥包封方案,同時聯合有關科研單位和生產廠家對電纜防盜保護產品進行研製,並進行試用。當前,電纜防盜報警設備主要有兩種模式,其中一種是利用電力的載波技術,採用傳送和接收信號進行檢測的技術,在信號中斷多次的情況下進行聲光報警,但存在的缺陷是容易產生誤報;另外一種就是對線路的負載和電流進行測試,在配電房正常送電情況下測通電電流,斷電情況下測線上負載,這種報警器的優點是不容易誤報,報警的可靠率較高,但存在的缺陷是對幹線電纜分支後的電纜被破壞無法報警,如果套用在洞口電纜保護則效果良好,保護洞內分支電纜效果則不好。因此,就電纜保護而言,除了全面的電力監控方案意外,儘快的研製出可靠性高的電纜防盜器套用到隧道電纜保護市場中,對生產廠家而言,應該有巨大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