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歷史人物

《大同歷史人物 》(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2月第1版)
李大鈞 李大宏 撰

北魏當地人物目錄

拓跋珪(371~409) 1
拓跋紹(394~409) 2
拓跋嗣(392~423) 3
拓跋伏羅(?~447) 4
拓跋晃(428~451) 5
拓跋燾(408~452) 6
拓跋翰(?~452) 7
拓跋余(?~452) 8
拓跋譚(?~452) 9
拓跋浚(440~465) 10
拓跋弘(454~476) 11
司馬金龍(?~484) 12
元 宏(467~499) 13
元 淑(446~507) 14
元 恪(483~515) 15

○拓跋珪
拓跋珪(371~409),又稱什翼珪、字涉珪,鮮卑族,北魏王朝開國君主太祖道武皇帝,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
拓跋珪祖父拓跋什翼健為晉朝代國國君,曾在繁畤(今山西渾源北)建都。拓跋珪的父親拓跋寔是拓跋什翼犍世子,十分勇猛。大將長孫斤行刺什翼犍時,拓跋寔捨身阻擋,被長孫斤刺中肋部,其後不久去世。代建國三十四年(371)七月拓跋珪出生於參合陂北(今山西陽高北)。
拓跋珪6歲時,前秦苻堅大舉攻代,部眾離散,他隨母流落匈奴獨孤部、賀蘭部。東晉太元十一年(386),15歲的拓跋珪宣布即代王位,建元登國,於牛川(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西南)大會諸部,3個月後改稱魏王,徙居定襄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北)。
國之新立,當務之急是掃除憂患、強國固本,拓跋珪深諳此道。從登國三年(388)到登國九年(394),拓跋珪藉助和組織各方面的軍事力量,先後於弱落水(今內蒙古拉木倫河)南畔大破鮮卑宇文氏庫莫奚部,在女水(今內蒙古西拉木倫河)擊潰解如部,又挺進鹿渾海(今新疆準噶爾盆地北部烏倫古湖,亦名布倫托海)破襲袁紇等高車諸部,在意辛山(今內蒙古二連浩特西南)聯合賀驎大破賀蘭、紇突鄰紇奚諸部,接著派遣拓跋儀、拓跋虔等西討黜弗部(鐵弗)取得決定性勝利,其後在大磧南床山(今中蒙邊境席勒山)大破蠕蠕(柔然),鏇於鐵歧山南(今內蒙古固陽西北)平定劉直力鞮,緊跟著於三城(今陝西延安)剿滅薛幹部帥太悉佛,通過這些戰役,拓跋珪掌控了各部落人口1百餘萬,“名馬三十餘萬匹,牛羊四百餘萬頭”。
登國十年(395)拓跋珪指揮了著名的參合陂之戰,重挫了北方第一強權後燕的實力,使北魏勢力順利進入中原。這年五月,後燕君主慕容垂派太子慕容寶率8萬大軍進攻北魏,拓跋珪在黃河南岸布置軍隊嚴陣以待。十一月初,拓跋珪利用反間計,然後趁敵人軍心渙散之機,在參合陂(今山西陽高北)大敗燕軍,生擒其陳留王慕容紹、魯陽王慕容倭奴、桂林王慕容道成等文武將吏數千人,繳獲器甲輜重、軍資雜財十餘萬計。其後他統領40萬大軍拔并州(今山西太原)、取信都(今河北冀州)、平鄴城(今河北臨漳)、奪中山(今河北定州),為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皇始元年(396),拓跋珪採納右司馬許謙的建議“進尊號,帝始建天子旌旗,出入警蹕,於是改元。……初建台省,置百官,封拜公侯、將軍、刺史、太守,尚書郎已下悉用文人。”由稱王改為稱帝,逐漸向封建化邁進。
天興元年(398)七月,拓跋珪大舉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始營宮室,建宗廟,立社稷。……詔有司正封畿,制郊甸,端徑術,標道里,平五權,較五量,定五度。……典官制,立爵品,定律呂,協音樂;……撰郊廟、社稷、朝覲、饗宴之儀;……定律令,申科禁;……造渾儀,考天象;……帝臨天文殿,太尉、司徒進璽綬,百官鹹稱萬歲。大赦,改年。”然後陸續在京師建起天文殿、天華殿、中天殿、雲母堂、金華室、紫極殿、玄武樓、涼風觀、石池、鹿苑台。昭陽殿、西宮、鹿苑、虎圈、東西魚池等皇家建築。在京畿建設了南宮、犲山宮等皇室離宮,打造了一個堂堂皇皇的北魏王朝。(全部引文均為《魏書·太祖紀》)
北魏政權建立後,拓跋珪在繼續注重發展畜牧業的同時,逐步轉向重視農業的發展。登國元年(386)他在“定襄之盛樂息眾課農”。登國九年(394)他命令拓跋儀帶領部分軍士在黃河北岸五原(今內蒙古五原)一帶屯田,進行大規模農業生產。天興元年(398)二月,又在中山、繁畤一帶“更選屯衛”,恢復和發展中原農業經濟。為了加快振興京畿地區的農業及手工業,他從邊境地區大量移民,以近百萬的鮮卑、高麗、高車各族民眾充實京師各地,並對內徙新民賜給耕牛,計口授田。他還親自參加農業勞動,“耕籍田”為百姓作出表率,使北魏王朝的農業經濟很快發展起來。
拓跋珪在位期間,還尤為重視文化事業的發展,重視民族文化的融合,皇始元年(396)他沒收了後燕的“璽綬、圖書、府庫、珍寶,簿列數萬。”天興二年(399)他“令《五經》群書各置博士,增國子太學生員三千人。”另一方面他對拓跋鮮卑建立在血緣基礎上的部族制度進行改革,“離散諸部,分土定居”,同時把文化水平作為選拔官吏的重要條件之一,使各個民族都成為北魏的編民,加強了中央集權,使北方各部族在新的環境、新的條件下很快地適應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
隨著北魏政權的穩定,拓跋珪不斷開拓疆域。天興二年(399)他會同諸軍,破高車30餘部,內遷人口7萬多,馬30餘萬,牛羊140餘萬。又派驃騎大將軍衛王拓跋儀率3萬騎轉戰西北絕漠千餘里,將高車剩餘人口2萬多,馬5萬餘,牛羊20餘,車輛20餘萬乘全部內遷。天興五年(402)他南下河東、河西收編了後秦姚興部眾3萬餘人。天興六年(403)他趁桓玄廢晉自立僭稱大楚之時,試圖南下。終於打破了十六國混戰的尷尬局面,奠定了南北朝分治的基礎。
道武帝末期,拓跋珪因服用“寒食散”導致“喜怒乖常”,“禍生非慮”,致使“朝野人情,各懷危懼,有司廢怠,莫相督攝,百工偷劫,盜賊公行,巷裡之間,人為稀少”。天賜六年(409)十月,帶著進一步壯大北魏力量的夢想在天安殿遇弒身亡,終年39歲,葬於盛樂金陵。
○拓跋紹
拓跋紹(394~409),字受洛拔,鮮卑族,北魏拓跋氏貴族,道武帝拓跋珪次子,封清河王。
拓跋紹的父親道武帝拓跋珪,是北朝歷史上著名帝王,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紹的母親是道武帝拓跋珪的偏房嬪妃,也是道武帝拓跋珪母親獻明皇后的妹妹,因為長得非常美麗,拓跋珪在賀蘭部期間對她一見鍾情,於是向母親說明他喜歡上小姨。無奈獻明賀蘭太后堅決不答應,認為:“不可,此過美不善,且已有夫。”(《魏書·道武七王傳》)拓跋珪不聽母親勸告,秘密派人殺掉小姨賀蘭氏的丈夫,把她搶到自己的懷中納之為妃,不久他們生下了拓跋紹。
封建社會的皇族子弟們,因家族權勢都可以得到貴族席位。天興六年(403)十月,剛剛10多歲的拓跋紹被父親道武帝拓跋珪封為清河王,加征南大將軍。《魏書·道武帝紀》說:“乙卯,立皇子嗣為齊王,加車騎大將軍,位相國;紹為清河王,加征南大將軍;熙為陽平王;曜為河南王。”
拓跋紹自小就兇狠無賴,頑皮過度,當上清河王、征南大將軍的他仍然是個非常不聽話的孩子。他經常拿著弓箭,兇狠地追逐街巷裡遊走的豬狗,追上去對準豬的屁股就是一箭,照著狗的後腿剁上一刀,射中砍中後都樂個不停。有時候看見行人穿著打扮比較時髦,還喜歡當街打劫,剝光人家的衣服取樂。有一次街上走來一個孕婦,拓跋紹硬是夥同其手下剖開孕婦的肚子觀看裡面的胎兒。拓跋珪知道後非常生氣,有一次,他把拓跋紹頭朝下吊在井裡,垂死的時候才放他出來。拓跋紹的哥哥拓跋嗣也常常出於好心教訓他,拓跋紹聽不進去,還與哥哥鬧起了彆扭。
天賜六年(409)十月,經常服用“寒食散”(估計是含有罌粟類植物的成藥)導致性情無常的拓跋珪公然大罵賀蘭妃,把她關在宮裡,要殺掉她。因天色已晚,還沒有來得及處決。賀蘭妃急忙派人向兒子拓跋紹求救。當時才16歲的拓跋紹聽說母親有難,非常著急,他立即與宦官密謀,跳過宮牆,沖入天安殿。左右侍者聽到動靜,驚呼“有賊”,拓跋珪四處摸索半天也找不到弓箭、腰刀,卻被情急之下衝進來的逆子拓跋紹一刀殺死。
第二天,宮門到中午還不見打開。過了一會兒,拔跋紹假借拓跋珪的話召集百官於端門,隔著大門,從門縫問百官:“我有叔父,也有哥哥,公卿眾人想擁立誰呢?”大家聞言都愕然失色,沒有答腔的。過了好久,南平公長孫嵩回答:“我們擁戴王爺您。”大家此時才知曉道武帝駕崩,但都不知死因,所以沒一個人敢出聲,只有拓跋珪的弟弟陰平公拓跋烈大哭而去。散朝之後,傳聞紛紛,大家覺得道武帝死因可疑,朝野洶洶,人懷異志,肥如侯賀護在安陽城北舉起烽火,賀蘭部人都前往回響,其餘諸部也都讓子弟們招集各自族人屯聚集結。拓跋紹畢竟是個少年,聽說外面人心不安,只知道從府庫里搬出大批布帛賞賜王公大臣,藉以穩定局勢。
那時候,拓跋紹的哥哥拓跋嗣逃亡在外,聽到這一情況後很快趕了回來,白天藏在山谷間,夜晚住宿王洛兒家。王洛兒為拓跋嗣往來平城通告大臣,連夜進城找到北新侯安遠將軍安同。王洛兒的鄰居李道悄悄給拓跋嗣弄些吃的,拓跋紹聽說後,立即逮捕並殺了李道。拓跋紹還找人尋訪拓跋嗣,要殺了他。著名獵人叔孫俊與宗室遠親拓跋磨渾自報奮勇說知道拓跋嗣的所在,拓跋紹派出帳下兩個人與他們一道前往,叔孫俊、拓跋磨渾出城後,立即把拓跋紹帳下的兩個人抓起來,跑到拓跋嗣那裡。百姓和眾大臣得知拓跋嗣回來,奔走相告,欣然回響,爭出奉迎。拓跋嗣在城西一露面,宮裡的衛士就把拓跋紹抓住送給拓跋嗣論處。拓跋嗣大哭著數論拓跋紹,說:“人生所重者父,云何反逆。”(《宋書·索虜傳》)逼令拓跋紹自殺並殺掉他的母親賀蘭妃,同時下令誅殺了拓跋紹帳下閹官、宮人為內應者10餘人。《魏書·道武七王傳》還記載說:“其先犯乘輿者,群臣於城南都街生臠食之。”
有關拓跋紹弒殺父親拓跋珪的原因,《宋書·索虜傳》記載了另一種版本的史料。說道武帝時有個預言很靈的巫婆,她向人們說皇帝要有飛來橫禍,惟有滅“清河”,殺“萬人”才可免災。於是拓跋珪派人屠滅清河(今河北清河等地)一郡,又親手殺人,想湊夠1萬整數。同時,為了防止他人謀害,拓跋珪每天都要變更住所,不讓別人知道,唯一知道他睡覺地方的人只有一個叫做“萬人”的愛妃。誰知,拓跋珪兒子清河王拓跋紹與他的愛妃萬人私通。因害怕私通之事泄露,想殺掉拓跋珪。於是拓跋紹令萬人為內應,悄悄溜到道武帝獨自的住所,乘夜色殺了拓跋珪。道武帝臨死一瞬間恍然大悟,巫婆所說的滅“清河”殺“萬人”的讖言,就應驗在身邊的清河王、萬人妃兩個人身上。
拓跋紹身在宮廷中,小小年紀捲入了政治鏇渦。《宋書·索虜傳》編寫的故事,可能有些類似《魏書·島夷傳》的做法,都想把對方說得一文不值,似有些奇聞軼事的味道。即便如此,拓跋家族因爭奪政治權利而爆發的自相殘殺,還是屢屢被寫入正史。從拓跋紹為了試探群臣是否擁戴自己,曾向他們發問道:“我有叔父,亦有兄,公卿欲從誰?”這句問話中,可以看出他對皇權也是極為嚮往的,只是由於他的支持率相對較低,就只能“成者王侯敗者賊”了。
○拓跋嗣
拓跋嗣(392~423),字木末,鮮卑族,北魏王朝第二代君主,諡號明元皇帝,廟號太宗。
拓跋嗣的父親拓跋珪是北魏王朝的開國皇帝,母親劉貴人是拓跋珪的偏房嬪妃,北魏登國七年(392)他出生於雲中宮(今內蒙和林格爾)。拓跋珪得子較晚,生下拓跋嗣特別高興,立即宣布大赦天下。天興六年(403)十月,12歲的拓跋嗣被父親封為齊王,同時加封車騎大將軍,享受相國職權待遇。道武帝末年,拓跋珪決定冊立拓跋嗣為儲君。看到母親劉貴人按北魏舊例被賜死,天性孝順的拓跋嗣悲傷不已,晝夜哀泣,被道武帝怒斥出宮。其後在隨從勸說下“乃遊行逃於外”(《魏書·太宗紀》),直至登基之前始終沒有返回京師平城(今山西大同)享受皇家宮廷生活。
天賜六年(409)十月,拓跋珪為次子清河王拓跋紹弒殺。大臣們聞聽道武帝駕崩,朝野洶洶,人懷異志。太子拓跋嗣趕忙返回都城,拓跋紹四處派人謀殺他,幾次未果。百姓和大臣得知拓跋嗣回京,奔走相告,欣然回響,宮裡的衛士還把拓跋紹抓起送交他論處。於是,拓跋嗣逼令拓跋紹自殺並殺掉他的母親賀蘭妃及其他幫凶。十月壬申這一天,拓跋嗣隆重登基即位,時年18歲。
道武帝末期,拓跋珪因精神失常動輒“歸咎群下,喜怒乖常”,致使“朝野人情各懷危懼,有司廢怠,莫相督攝,百工偷劫,盜賊公行,巷裡之間,人為稀少”。拓跋嗣執政後,雷厲風行地昭雪冤案,“公卿大臣先罷歸第不與朝政者,悉復登用之”。大刀闊斧地起用賢才,任命南平公長孫嵩、山陽侯奚斤、北新侯安同、白馬侯崔宏等8人執掌朝政,署理萬機。永興三年(411)他“詔簡宮人非御及伎巧者,悉以賜鰥人”,“簡宮人工伎之不急者出,賜人不能自存者”,“復出宮人賜鰥人”,連續3次釋放宮人,改變前朝弊政。
北魏初期戰爭不斷,天災人禍使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國家經濟也十分拮据。永興三年(411)二月,拓跋嗣下詔:“非夫耕婦織,內外相成,何以家給人足矣”,鼓勵人們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積極生產自救。同時“置新民於大寧川,給農器,計口受田”、“徙冀、定、幽三州民於京師”,大量移民恢復中原地區的生產環境。面對政局不穩造成的民間動亂,拓跋嗣主張通過大赦安撫,得到白馬侯崔宏的大力支持,建議他一次性全部赦免,很快平息了各地風波。
北魏建國之初,北方地區仍處於分裂割據狀態,柔然重新崛起,北燕、南燕、後秦、西秦、南涼、北涼、夏朝等國仍然有一定的勢力,各國間相互紛爭,戰亂不止。明元帝拓跋嗣制訂了積極的發展戰略,加速擴充自己的實力。從永興三年(411)至泰常八年(423),利用其他政權相互爭奪及內部割據的矛盾,以北魏王朝強盛穩定的國勢,贏得不少政權以國投靠或攜民依附,有效地擴展了疆域。尤其是他緊緊抓住劉宋王朝呼之欲出,東晉集團人心渙散的有利時機,廣泛爭取並吸納受迫害、受排擠的南朝各級官員,先後接納東晉王朝冠軍將軍太山太守劉研弟、輔國將軍領東平太守趙鸞、廣威將軍平昌太守羅卓、斗城那種各帥張文興、琅琊太守劉朗、齊郡太守王懿、平西將軍荊州刺史司馬休之、章武王之子司馬國璠司馬道賜、輔國將軍溫楷、竟陵內史魯軌、荊州治中韓延之與殷約、平西參軍桓謐、桓璲及桓溫孫桓道子。寧朔將軍平陽太守匈奴護軍薛辯及司馬楚之、司馬順明、司馬道恭、司馬愛之、司馬秀之、汝南胡譁等知名人物,同時收留了他們率領的數萬家南朝百姓。既壯大了北魏的力量,又為北朝進軍南朝打下了堅實基礎。
拓跋嗣非常重視京師平城的建設,在他執政期間,“穿魚池於北苑”、“起豐宮於平城東北”、“立太祖廟於白登之西”、“築蓬台於北苑”、“作白台於城南,高二十丈”、“築宮於西苑”“築宮於蓬台北”、“築宮於白登山”、“起漯南宮”、“築苑,起自舊苑,東包白登,周回三十餘里”、“築平城外郭,周回三十二里”、“廣西宮,起外垣牆,周回二十里”,使京城規模進一步擴大,景色更加壯觀。
鑒於歷史的經驗,拓跋嗣極為重視接班人的培養和確立。泰常七年(422)他“封皇子燾為太平王,拜相國,加大將軍”,“五月,立太平王燾為皇太子,臨朝聽政。”“詔皇太子率百國以法駕田於東苑,車乘服物皆以乘輿之副。”在北魏歷史上率先實行太子監國,改革了北方部落的兄終弟及制。
文武雙全的拓跋嗣有著很好的漢文功底,他禮愛儒生,博覽史傳,在西漢劉向所撰《新序》、《說苑》的基礎上,采輯經史,拾遺補缺,改編為《新集》30篇,所著極其吻合古意。
泰常七年(422)十月,經過不斷強化軍事實力,拓跋嗣趁宋主劉裕病死之機,帶領北魏軍事主力浩浩蕩蕩開始了南征。經過浴血奮戰,奪取了宋國兗州、青州、豫州一些地方,取得了南北朝戰爭的第一次勝利。泰常八年(423)拓跋嗣進攻宋國得勝回來,因積勞成疾而與世長辭,享年32歲。
拓跋嗣在位15年,是北魏前期三位君主中承上啟下的一位,父親拓跋珪創業,兒子拓跋燾圖霸,他的光芒或許被他們蓋過,但他“權以濟事,危而獲安,隆基固本,內和外輯”,稱得上是北魏開國以來一位仁厚的守成之主,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
○拓跋伏羅
拓跋伏羅(?~447),鮮卑族,北朝司州平城(今山西大同)人,北魏拓跋氏貴族,太武帝拓跋燾次子,封晉王。
拓跋伏羅是鮮卑語的音譯,在鮮卑語裡有特定的含義。《魏書·序紀》記載說:“北俗謂土為托,謂後為跋,故以為氏。”“拓跋”一詞按現在的話說,意思就是能執掌乾坤,主宰萬物的“皇天后土”,“伏羅”一詞的意思是“王者”,合起來的意思就是“皇天后土誕生的部族王者”。
拓跋伏羅的父親太武帝拓跋燾,是北朝歷史上著名帝王,名氣僅次於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拓跋伏羅的母親是太武帝拓跋燾的偏房嬪妃,在平城宮內被稱之為“越椒房”,拓跋伏羅就出生在這個地方。
封建社會的皇族子弟們,因家族權勢都可以得到貴族席位。太平真君三年(442),只有十幾歲的拓跋伏羅被父親敕封為晉王。《魏書·世祖紀》記載:“冬十月己卯,封皇子伏羅為晉王,翰為秦王,譚為燕王,建為楚王,余為吳王。”
雖然身為皇室弟子,拓跋伏羅卻是位久經沙場的少年英雄,他從小跟隨父親一道南征北戰,東拼西闖,很有作為。封為晉王后,朝廷又加封他為車騎大將軍。太平真君五年(444)八月,拓跋伏羅親自擔任主帥,帶兵前往青海征討吐谷渾部落。
吐谷渾部落的祖先也是鮮卑人的一支,住在遼東的徒河,姓慕容氏。西晉末,部落首領吐谷渾率部西遷到枹罕(今甘肅臨夏)並擴展到周邊地區,居住於“甘松之南,洮水之西,南極白蘭山,數千里之地”(今青海東部、甘肅南部、四川西北),在那裡建立起國家。到其孫葉延繼任部族首領時,決定以先祖的名字來命名部族及國號,遂改稱為吐谷渾。南北朝時期中原各地戰亂不止,處於邊境地區的吐谷渾得以休養生息,不斷發展壯大起來。
北魏世祖太武帝太延二年(436)時,吐谷渾的七世孫慕利延繼承了部落的王位,與北魏及南朝均發展起密切的往來。當時,為了籠絡邊境地區的部落勢力,北魏王朝封拜慕利延為鎮西大將軍、儀同三司,後來又改封為西平王。而南朝宋文帝劉義隆也不甘落後,極力拉攏慕利延並拜封他為河南王。太延五年(439)太武帝拓跋燾西征涼州時,慕利延害怕北魏大軍順勢攻打吐谷渾,遂率其部族人馬西遁沙漠。太武帝拓跋燾因慕利延兄長慕璝有擒獲赫連定的功勞,便派遣使者前往宣喻。慕利延率部返回故地之後,也派遣使者向太武帝拓跋燾表示謝意。拓跋燾為此還專門下詔給予褒獎。據說慕利延哥哥的兒子緯代害怕慕利延謀害自己,與北魏派往吐谷渾的使者合謀要逃往內地,被慕利延發覺後殺了。後來緯代的弟弟叱力延等8個人逃到了北魏京師平城,請北魏朝廷派遣大軍討伐慕利延。於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封拜叱力延為歸義王,接著於太平真君五年(444)八月壬午:“詔……晉王伏羅督高平、涼州諸軍討吐谷渾慕利延。”(《魏書·世祖紀》)
在晉王、車騎大將軍拓跋伏羅的督帶下,北魏大軍浩浩蕩蕩地向吐谷渾駐地進發。當大軍行至樂都(今青海樂都)沿湟水河谷挺進時,拓跋伏羅對諸將說:“我們要是從大路上勇往直前,恐怕我軍的聲勢很快就會傳到敵軍那裡,沒等大軍趕到,敵人早就跑遠了。若是悄悄地行進,出其不意地襲擊,這正是100多年前征西大將軍鄧艾平定蜀國的計謀。”諸將認為這樣做有不少困難,都面面相覷。拓跋伏羅接著說:“我們作為將軍,要得是制勝萬里,為了奪取勝利,我們應當按照自己的主張選擇戰機。”於是他指揮全軍沿小道行進,很快穿插到西部要塞大母橋(今青海化隆東)。驚慌之中,慕利延帶領吐谷渾部眾奔往白蘭(今青海曲麻萊北黃河源西北布爾汗布達山),慕利延兄長的兒子拾寅帶領部分人馬從另一路奔走河西(今甘肅、青海黃河以西地區)。拓跋伏羅指揮將士們緊緊追擊,斬首5千餘級,逼降1萬3千餘戶。《魏書·世祖紀》記載了太平真君五年(444)這次大捷:“冬十月癸未,晉王伏羅大破慕利延,慕利延走奔白蘭。慕利延從弟伏念、長史鵴鳩梨、部大崇娥等率其部一萬三千落內附。”
當時,吐谷渾是一個力量非常強大的部落,拓跋伏羅的這次勝利,雖然給了慕利延很大的打擊,使吐谷渾部元氣大傷,卻並沒有徹底打垮吐谷渾部落,使其歸屬北魏王朝。其後,太武帝拓跋燾又復遣征西將軍、高涼王拓跋那等前往白蘭追殺慕利延,但最終沒有將吐谷渾部納入北魏的版圖。《魏書·吐谷渾傳》因此記述說:“議者鹹以先帝忿拾寅兄弟不穆,使晉王伏羅、高涼王那再征之,竟不能克。”
太平真君八年(447)十二月,未滿20歲的晉王拓跋伏羅英年早逝。對於他的去世,《魏書·世祖紀》及《魏書·太武五王傳》均未細述原委,僅刊登了一條簡短的訊息說:“十二月,晉王伏羅薨。無子,國除。”倒是《宋書·索虜傳》比較詳實地記述了晉王拓跋伏羅的死因:“燾所住屠蘇為疾雷擊,屠蘇倒,見厭殆死,左右皆號泣,晉王不悲,燾怒賜死。”
《魏書·太武五王傳》評述說:“太武之子,秦、晉才賢。”拓跋伏羅小小年紀,身經百戰,本來是極有前途的。然而一個不到20歲的小伙子,在父親一怒之下做了冤魂,並由此開始了拓跋伏羅、拓跋晃、拓跋翰、拓跋余、拓跋建、拓跋譚兄弟6人非常之死的序幕。
○拓跋晃
拓跋晃(428~451),字天真,北朝司州平城(今山西大同)人,拓跋氏貴族,北魏世祖朝太子,文成帝拓跋浚當政後奉為恭宗皇帝。
拓跋晃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長子,他的母親賀夫人也是代地(今山西大同及雁北地區)人。神䴥元年(428),拓跋譚出生在平城皇宮內。
拓跋晃小時候十分聰慧,讀書過目不忘。延和元年(432)正月丙午,剛剛5歲的拓跋晃被其父立為皇太子。稍稍長大些後,拓跋晃好讀經史,而且都能通曉大義,太武帝拓跋燾感到很驚奇。拓跋燾東征和龍,讓拓跋晃負責錄尚書事;西征涼州,讓拓跋晃擔當監國。拓跋燾計畫征伐河西,有幾位大臣都說姑臧(今甘肅武威)一帶沒有水草,不可出師。拓跋晃懷疑當地沒有水草,怎么能夠有人?後來拓跋燾驗證,姑臧果然草木茂盛,不象人們說的那樣荒涼,讚揚拓跋晃勤于思考。
太平真君四年(443),拓跋晃跟隨拓跋燾北伐蠕蠕,前軍剛到達鹿渾谷就與蠕蠕部落人馬相遇,蠕蠕部眾極為驚惶,亂作一團。拓跋晃向太武帝進言說:“現今大軍猛然來到,乘敵軍來不及防備,速速進擊,定能一舉破敵。”尚書令劉潔看到遠處平地上到處是滾滾塵埃,認為敵軍人數一定很多,恐怕中了敵軍埋伏,竭力奉勸拓跋燾等後續大軍全部集結再大舉進攻,以防被敵軍圍困。拓跋晃對劉潔說:“我們看漫天飛揚的塵土,那是蠕蠕部眾自相驚擾形成的,怎么會是軍營里揚起的塵土呢?”太武帝拓跋燾疑惑不定,沒有急著出擊,結果使蠕蠕部落遠遁。等到俘獲敵人的偵察騎兵,太武帝拓跋燾親自訓問,才知道蠕蠕部落開始根本不知道北魏人馬來到,上下人心惶惶,趕忙向北逃竄,六七天以後看到沒有追兵,這才放慢了腳步。知道這一情況後,拓跋燾非常懊悔失去這次戰機。從此以後,拓跋晃所建議的軍國大事,很多都被太武帝採納了,還讓他經常參與機要事務。
就在這一年,拓跋燾把國家大政交給了太子拓跋晃,讓他“嗣理萬機,總統百揆,更舉賢良,以被列職,皆取後進明能,廣啟選才之路,擇人授任而黜陟之。”(《宋書·索虜傳》)監國期間,拓跋晃頒布法令說:“《周書》言:‘任農以耕事,貢九穀;任圃以樹事,貢草木;任工以余材,貢器物;任商以市事,貢貨賄;任牧以畜事,貢鳥獸;任嬪以女事,貢布帛;任衡以山事,貢其材;任虞以澤事,貢其物。’其制有司課畿內之民,使無牛家以人牛力相貿,墾殖鋤耨。其有牛家與無牛家一人種田二十二畝,償以私鋤功七畝,如是為差。至與小、老無牛家種田七畝,小、老者償以鋤功二畝。皆以五口下貧家為率。各列家別口數,所勸種頃畝,明立簿目。所種者於地首標題姓名,以辨播殖之功。”新法令主要是在京畿地區強力推行農業生產互助合作,讓有牛的人家與沒有牛的農戶相互取長補短,按每家5口人計算,平均每人種植22畝耕地,讓有牛的農戶全部負責開耕,然後沒有牛的農戶為有牛的人家鋤地7畝作為償還。老人、小孩沒有牛的各種耕種7畝地,為有牛的人家鋤地2畝作為換工。有司把每家每戶的人口數量、種植面積全部登記入冊,同時在田間地頭標註種植者的姓名,用以區分農戶種植的情況。另外拓跋晃還頒布了禁止飲酒、雜耍以及棄農經商的一些法令,使農田種植面積大幅度增加。
拓跋晃當政期間很會用人,崔浩、高允、古弼、張黎、穆壽等許多北魏名臣,都得到拓跋晃的親近與重用,《魏書》記載了許多他善於傾聽臣子意見並得到大家擁護的事例,充分體現了拓跋晃在作為皇太子時的威信。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八月,在太武帝拓跋燾南伐的同時,皇太子拓跋晃率兵北伐屯於漠南,父子二人分擔起南征北戰的重任。
正平元年(451)六月戊辰這一天,拓跋晃在他居住的東宮去世,時年24歲。有關拓跋晃的死因,《魏書·宗愛傳》記述說:“恭宗之監國也,每事精察。愛天性險暴,行多非法,恭宗每銜之。給事仇尼道盛、侍郎任平城等任事東宮,微為權勢,世祖頗聞之。二人與愛並不睦。為懼道盛等案其事,遂構告其罪。詔斬道盛等於都街。時世祖震怒,恭宗遂以憂薨。”《魏書·天象志》記載為:“六月,帝納宗愛之言,皇太子以強死。”前者說拓跋晃的部下被宦官宗愛陷害,他在父親盛怒之下憂懼而死。後者則說太武帝拓跋燾聽信了宗愛的讒言,進而導致皇太子無辜死去。《宋書·索虜傳》更記述說:“初,燾有六子,長子晃,字天真,為太子。……燾至汝南瓜步,晃私遣取諸營,鹵獲甚眾。燾歸聞知,大加搜檢。晃懼,謀殺燾,燾乃詐死,使其近習召晃迎喪,於道執之,及國,罩以鐵籠,尋殺之。以烏弈肝有武用,以為太子。”這仿佛比《魏書》記載的更詳細些,而且指出了是太武帝拓跋燾親自殺死了自己的太子。另外《魏書·世祖紀》記載,拓跋晃死後第5天就被埋葬到雲中金陵(今內蒙古托克托),似乎有點“喪事從簡”,完全沒有按照皇太子的規格予以安葬,這其中仿佛有些蹊蹺。
24歲的拓跋晃當了20年的太子,其間有8年時間“副理萬機,總統百揆”(《魏書·世祖紀》),就在他將要步入更高層次的時候,卻發生了意外的不幸。雖然沒有當上真正的恭宗皇帝,但可以肯定他比兒子拓跋浚要成熟地多。
○拓跋燾
拓跋燾(408~452),字佛狸,鮮卑族,北魏時期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北魏第3任國君。太宗明元帝拓跋嗣之長子,天賜五年(408)生於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宮。出生後因體貌瑰異,深得太祖拓跋珪垂愛“成吾業者,必此子也。”(《魏書·世祖紀上》)泰常七年(422)四月,14歲的拓跋燾受封泰平王,次月,以太子位監國。太宗染重疾,代父攝政,總制全局,勝任有加。泰常八年(423)十一月即皇位,史稱北魏太武帝。
太武帝始光元年(424),雄踞漠北的蠕蠕(柔然)聞太宗明元帝駕崩而大喜,意欲乘虛而入。八月,譴騎六萬在其首領牟汗紇升蓋可汗大檀的率領下突入雲中(今內蒙古和林格爾),殺吏民,陷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宮。太武帝拓跋燾親率北魏輕騎,馬不停蹄,晝夜兼程趕去反擊,陷重圍而無懼色,軍心大定。蠕蠕大檀損其侄兒於陟斤,折兵千餘又舍馬萬餘匹,丟盔棄甲落荒而逃。拓跋燾復令諸軍放棄休整乘勝追擊,兵貴神速,大破蠕蠕主力。此後的20多年間,拓跋燾多從謀士崔浩等人建議,憑藉北魏騎兵驍勇善戰、輕捷驃悍之勢,加之拓跋燾智謀高強、統兵有方。兩軍對峙,箭如雨下,他總是身先士卒,奮擊不輟,猶入無人之境,極大地鼓舞了全軍士氣。“臨敵常與士卒同在矢石之間,左右死傷者相繼,而帝神色自若。是以人思效命,所向無前。命將出師,指授節度,從命者無不制勝,違爽者率多敗失。”(《魏書·世祖紀下》)在戰術上,他最講究出奇不意、打其不備。因而,屢屢擴境拓疆,版圖一再擴大,最終統一了中國北方。
始光三年(426)起,拓跋燾按照“掃肘腋、除勁敵”,各個擊破,穩步推進的戰略方針,先後克長安、下高平,陷統萬、定關中……破敕勒,襲山胡,降鄯善,逐吐谷渾,北挫柔然,南擊劉(義隆)宋,相繼於神䴥四年(431)滅亡夏,太延二年(436)滅北燕、太延五年(439)滅北涼,取虎牢(今河南滎陽西北汜水鎮西)、占滑台(今河南滑縣東),一舉蕩平了黃河流域的敵對勢力,將中國的北方地區牢牢掌控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從而結束了西晉末年以來北方地區長達一百三十餘載的五胡十六國割踞混戰,稱雄爭霸的局面,為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的恢復與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同時,也對日後隋朝統一中國,結束南北對峙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冬,雄心勃勃的拓跋燾決意揮師南下討宋,前後徵調兵員達百萬,以大批駱駝挑水及輜重,出平城、逾恆嶺、渡黃淮,在取得一系列戰果後,拓跋燾下令諸將分道並進:征西大將軍、永昌王拓跋仁自洛陽(今河南洛陽)出壽春(今安徽壽縣),殿中尚書長孫真直趨馬頭(今安徽懷遠南馬頭城),楚王拓跋建直插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高涼王拓跋那自青州(今山東青州)趕赴下邳(今江蘇濉寧西北古邳鎮),拓跋燾帶領燕王拓跋譚率主力由中道南下。各路破關斬將,攻懸瓠(今河南汝南)、下蕭城、越定項(今河南項城)、奪彭城(今江蘇徐州)、盱眙,於同年十二月下旬麇集於長江岸邊。拓跋燾飲馬長江水,腳踏瓜步山(今江蘇六合東南),眺望宋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城,禁不住心潮澎湃。有史料稱,拓跋燾南征,大軍所過城邑,莫不望塵奔潰,戰利品堆積如山,內附者不可勝數。正平元年(451)正月,拓跋燾於江上大會群臣,“文武受爵者二百餘人,”戰利品賞分於將士。而處在江岸對面的南朝宋文帝劉義隆,驚聞拓氏大軍壓境心急火燎、寢食難安,深慮都城建康危在旦夕,江山社稷難撐。於是緊急部署兵馬實行戒嚴,以防不測。豈料,拓跋燾北軍難適南方水土,加之長途跋涉,人困馬乏,將士多染疾患。在此情況下,拓跋燾不得不放棄攻宋的打算,拔軍北返。
在治理國內事務方面,拓跋燾同樣很有魄力。他執政後,整飭吏治,更新《律令》,除田禁、廣積穀,規範文字,建立太學,為鞏固北魏基業而勵精圖治。他強調,凡屬賞賜“皆是死事勳績之家,親戚愛寵未曾橫有所及。”他取賢納士,知才善任,“拔士於卒伍之中,惟其才效所長,不論本末。”他賞罰分明,不論親疏、薄厚,“功者賞不遺賤,罪者刑不避親,雖寵愛之,終不虧法。”他常說“法者,朕與天下共之,何敢輕也。”“故大臣犯法,無所寬假。”(《魏書·世祖紀下》)
太武帝拓跋燾執政期間還有兩件大事在社會上引起過強烈的反響,一件是他對當時文字嚴重畸變,篆形謬錯,隸體失真,草不象草,字不象字,書跡難辨,貽誤後學的現象非常重視,特制定範本予以規範和糾正。始光二年(425)他專此下“詔曰:‘在昔帝軒,創製造物,乃命倉頡因鳥獸之跡以立文字。自茲以降,隨時改作,故篆隸草楷,並行於世。然經歷久遠,傳習多失其真,故令文體錯謬,會義不愜,非所以示軌則於來世也。孔子曰,名不正則事不成,此之謂矣。今制定文字,世所用者,頒下遠近,永為楷式。”’(《魏書·世祖紀上》)另一件是他在太延四年(438),太平真君五年(444)和七年(446),為鞏固其政權計,三次下詔打擊佛教,導致北魏各地毀佛寺、砸佛像、焚佛經、戮僧侶不計其數,其緊張局勢曾一度引起了佛教界的極大恐慌。
此外,他還在首都平城興土木、築宮殿“營故東宮為萬壽宮,起永安、安樂二殿,臨望觀,九華堂。”給當年的大同城增添了不少皇家色彩。
拓跋燾在位29年,固邊牆、建武功、強國力,東征西討、開疆拓境,戎馬倥傯,戰無不勝。史臣曰:“世祖聰明雄斷,威靈傑立,藉二世之資,奮征伐之氣,遂戎軒四出,周鏇險夷。掃統萬,平秦隴,翦遼海,盪河源,南夷荷擔,北蠕削跡廓定四表,混一戎華,其為功也大矣。”(《魏書·世祖紀下》)正平二年(452)二月,英明一世的拓跋燾反被其中常侍宗愛所殺,卒年45歲,廟號世祖。○拓跋翰
拓跋翰(?~452),別名拓跋烏弈肝,鮮卑族,北朝司州平城(今山西大同)人,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第三子,拓跋氏王室成員之一,初封秦王,後改封東平王。
拓跋翰的父親太武帝拓跋燾,是北朝歷史上著名帝王之一。拓跋翰的母親是太武帝拓跋燾的偏室嬪妃,在平城宮皇內被稱之為“舒椒房”,拓跋翰就出生在母親居住的地方。
封建社會的皇族子弟們,因家族的權勢都可以得到貴族席位。太平真君三年(442)冬十月己卯拓跋燾下令:“封皇子伏羅為晉王,翰為秦王,譚為燕王,建為楚王,余為吳王。”(《魏書·世祖紀》)那時拓跋翰才10幾歲。
拓跋翰小時候聰明好學,勤于思考。北魏著名學者高允最初給秦王拓跋翰擔任太傅,專門為年少的拓跋翰創作了一篇《諸侯箴》呈遞上去,拓跋翰讀後非常高興,立即向朝廷推薦,高允很快被重視起來。
拓跋翰被封秦王后,他在這一位子上坐了整整10年,朝廷還任命他擔任侍中、中軍大將軍,參典都曹事。《魏書·太武五王傳》說他“忠貞雅正,百僚憚之”,有很強的工作能力。
北魏王朝征服吐谷渾部落後,秦王拓跋翰被派往西部鎮守枹罕(一作桴罕,今甘肅臨夏西),他以信惠撫眾,羌、戎各族民眾鹹相敬服,枹罕周邊地區相對安定。有關拓跋翰被派往枹罕鎮守,《宋書·索虜傳》有一段內容不同的記載:“次曰秦王烏弈肝,與晃對掌國事,晃疾之,訴其貪暴,燾鞭之二百,遣鎮桴罕。”是說拓跋翰與哥哥拓跋晃共同執掌國事,太子拓跋晃對秦王拓跋翰產生了嫉妒,於是就在父親太武帝拓跋燾面前告狀,說拓跋翰經常貪默暴斂,結果讓拓跋翰挨了父親2百下皮鞭,被罰到邊疆地區鎮守。
正平元年(451)六月戊辰,拓跋王室內部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事件。太武帝拓跋燾聽信讒言,誤殺了已經樹立20年太子的拓跋晃。同年十二月丁丑,已經失去兩個兒子的北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燾,在率軍南伐得勝車駕還宮後“封皇孫浚為高陽王。尋以皇孫世嫡,不宜在蕃,乃止。封秦王翰為東平王,燕王譚為臨淮王,楚王建為廣陽王,吳王余為南安王。”重新安排了兒孫們的位置。
正平二年(452)三月,太武帝拓跋燾被中常侍宗愛等人謀殺,在平城永安宮身故,時年45歲。尚書左僕射蘭延、侍中吳興公和疋、侍中太原公薛提等高級官員主持朝政,打算秘不發喪,先把繼承人安排下來。蘭延、和疋兩位官員認為原定的接班人拓跋浚(拓跋燾長孫)年紀幼小,打算找拓跋燾年紀大一點的兒子繼位,於是把秦王拓跋翰接進宮內置之秘室,做好政權更替的準備工作。薛提認為拓跋浚“皇孫有世嫡之重,民望所系。春秋雖少,令問聞於天下,成王、孝昭所以隆周漢。廢所宜立,而更求君,必不可。”(《魏書·薛提傳》)蘭延、和疋等人猶豫未決,不知該如何進退。拓跋翰就在他們的監護下,逗留在皇宮內全封閉的密室中,日夜坐立不安。
主持皇宮事務的宦官宗愛平時與東平王拓跋翰關係不很密切,而與南安王拓跋余比較合得來,他得知情況後,秘密從中宮便門迎入南安王拓跋余(拓跋燾的小兒子),然後假傳皇后旨令,邀請蘭延等大臣進宮。蘭延、薛提覺得宗愛不是內閣大臣,不會有太大的權力,因而沒有產生懷疑。誰知宗愛預先在皇宮內埋伏下30多名手持棍杖的宦官,蘭延、和疋、薛提等剛一進殿,就被依次收縛,斬於殿堂。秦王拓跋翰尚不知發生了政變,就被宗愛派人殺之於永巷。《宋書·索虜傳》對此事也有一段不完全相同的記述:“以烏弈肝有武用,以為太子。會燾死,使嬖人宗愛立博真為後,宗愛、博真恐為弈肝所危,矯殺之而自立,號年承平。博真懦弱,不為國人所附,晃子浚字烏雷直勤,素為燾所愛,燕王謂國人曰:‘博真非正,不宜立,直勤嫡孫,應立耳。’乃殺博真及宗愛,而立浚為主,號年為正平。”
《魏書·太武五王傳》評述說:“太武之子,秦、晉才賢。”為人英明,文武雙全的拓跋翰是北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燾健在的兒子中年紀最長的,在太武帝朝貢獻較大,又得到許多大臣的擁護和愛戴,據《宋書·索虜傳》記載,東平王拓跋翰一度時期還被立為太子,然而在皇權爭奪的鏇渦中,最終成為北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燾第三位死於非命的兒子。
拓跋翰的兒子拓跋道符承襲了父親東平王的爵位,同時擔任了中軍大將軍。高宗文成帝在位時,拓跋道符年紀尚幼,稀里糊塗地過了些日子,顯祖獻文帝登極後,拓跋道符升任長安鎮都大將。皇興元年(467)正月庚子這一天,拓跋道符於長安(今陝西西安)擁兵反叛,殺了副將駙馬都尉萬古真、鉅鹿公李恢、雍州刺史魚玄明。朝廷派出司空、平昌公和其奴、東陽公拓跋丕等征討拓跋道符。幾天后,拓跋道符手下的東平王府司馬段太陽反攻拓跋道符並斬殺了他。首級傳至京師,朝廷連拓跋道符的幾個兄弟都給鎮壓了,東平王拓跋翰一家就此沒有了後人。
○拓跋余
拓跋余(?~452),別名拓跋可博真(意為皇天后土的守護者),鮮卑族,北朝京師平城(今山西大同)人,北魏王朝第四任皇帝。
拓跋余的父親太武帝拓跋燾,是北朝歷史上很有作為的帝王。拓跋余的母親是拓跋燾的偏房嬪妃閭左昭儀。拓跋餘生下後,成為拓跋燾最小的一個兒子。
太平真君三年(442),只有十幾歲的拓跋余被父親敕封為吳王。《魏書·世祖紀》記載:“冬十月己卯,封皇子伏羅為晉王,翰為秦王,譚為燕王,建為楚王,余為吳王。”正平元年(451)十二月丁丑,太武帝拓跋燾又改封了拓跋余弟兄們的王位:“封秦王翰為東平王,燕王譚為臨淮王,楚王建為廣陽王,吳王余為南安王。”
一個偶然的機會,年齡最小的南安王拓跋余在父親去世後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成為北魏王朝在平城即位的一個皇帝。
正平二年(452)三月,正當壯年的太武帝拓跋燾被中常侍宗愛等人謀殺,在平城永安宮身故,享年45歲。尚書左僕射蘭延、侍中吳興公和疋、侍中太原公薛提等高級官員主持朝政,打算秘不發喪,先把繼承人安排下來。蘭延、和疋兩位官員認為原定的接班人拓跋浚(拓跋燾長孫)年紀幼小,打算找一位年紀大一點的王儲繼位,於是把拓跋燾兒子中間年紀較大的秦王拓跋翰接進宮內置之秘室,做好政權更替的準備工作。薛提認為拓跋浚“皇孫有世嫡之重,民望所系。春秋雖少,令問聞於天下,成王、孝昭所以隆周漢。廢所宜立,而更求君,必不可。”(《魏書·薛提傳》)蘭延、和疋等人猶豫未決,不知該如何進退。
把持皇宮的宦官宗愛,平時與拓跋燾的小兒子南安王拓跋余有些交往,得知大臣們的動向後,不情願政權落入曾與他結怨的拓跋翰手中,於是趕快假傳皇太后旨令,秘密從中宮便門迎入南安王拓跋余,立為新君。同時,宗愛又以皇太后的名義,殺了持不同政見的內閣大臣蘭延、和疋、薛提等人,繼而又將大臣們打算擁立的秦王拓跋翰殺掉,為南安王拓跋余榮登寶座掃清了障礙。
拓跋余當上皇帝之後,將正平二年(452)改元為永平元年(史書也有記載為承平元年的),大赦天下,尊稱皇后赫連氏為皇太后。三月辛卯這一天,拓跋余主持隆重了的喪葬儀式,尊謚父親曰太武皇帝,廟號世祖,將拓跋燾遺體埋葬於雲中金陵(今內蒙和林格爾)。
10多年前就被封為吳王的拓跋余,從政經驗還是比較豐富的。早在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太武帝拓跋燾率領大軍南伐之時,拓跋余的幾個哥哥也都外出打仗,太子拓跋晃率軍北伐,屯於漠南,燕王拓跋譚、楚王拓跋建都跟隨父親南征,唯獨安排吳王拓跋餘留守京都平城。在太武帝拓跋燾南伐的幾個月時間內,吳王拓跋余整天和留守大臣們攪在一起,名為京都留守,實際上行使著國家代總理的權力。執掌大政後,他首先任命大臣古弼為司徒,張黎為太尉,使北魏王朝的國家機器有效地運轉起來。
就在拓跋余剛即位不久,南朝宋文帝劉義隆想趁太武帝拓跋燾喪亂之機乘勢出兵北伐,以雪拓跋燾南伐之恥。承平元年(452)“夏六月,劉義隆將檀和之寇濟州,梁坦及魯安生軍於京索,龐萌、薛安都寇弘農。”(《魏書·世祖紀》)《宋書·文帝紀》則記載元嘉二十九年(452)“六月己酉,……撫軍將軍蕭思話率眾北伐。”在嚴峻的形勢面前,新皇帝拓跋余率領他的大臣們果斷決策:“秋七月,征南將軍、安定公韓元興討之。和之退,梁坦、安生亦走。八月,冠軍將軍封禮率騎二千從浢津南渡赴弘農。九月,司空、高平公兒烏乾屯潼關,平南將軍、昌黎公元遼屯河內。”(《魏書·世祖紀》)從濟州(今山東茌平西南,古稱碻)、弘農(今河南靈寶北函谷關城)幾個方向,狠狠地打擊了來犯之敵。而《宋書·文帝紀》也證實了南朝錯誤地低估了拓跋余的領導能力而導致了失敗:“八月丁卯,蕭思話攻碻磝,不拔,退還。……冬十月癸亥,司州刺史魯爽攻虎牢,不拔,退還。”
當上皇帝之後,在朝廷內部頑固思想的影響下,拓跋余總覺得自己不是論資排輩登極的,害怕人們不真心誠意擁護他。為了籠絡人心,取悅部眾,他拿出府庫的金銀財寶加大了各級官員的獎賞,同時帶領大臣們整日整夜的吃喝玩樂,僅僅十天半個月的時間,就把國庫的財富揮霍一空。同時,他特別喜好到處遊獵,經常出入皇宮,影響了傳統的宮廷制度。邊城上報戰爭災難,拓跋余拿不出錢來賑恤,老百姓對朝政表示憤懣,拓跋余仍舊我行我素。
宗愛被拓跋余提拔為首輔後,“權恣日甚,內外憚之。”大家都說宗愛很快就會成為謀害秦王的趙高。拓跋余也懷疑宗愛將發生叛亂,計畫削奪他的權利,給宗愛氣壞了。十月初一這天晚上,拓跋余前往東廟祭祀,被宗愛暗中派遣小黃門賈周等人趁夜色將其謀殺。拓跋余的侄子拓跋浚即位後,宣布降級以親王待遇安葬了他,謚曰隱。
拓跋余在京師平城當了不足8個月的皇帝,基本上成功地維持了太武帝拓跋燾的統治思路及政治局面,沒有對朝廷原有組成人員進行大規模調整,他的兩個哥哥臨淮王拓跋譚,廣陽王拓跋建也沒有對他當政提出異議。然而在文成帝拓跋浚當政後,傳統的帝王宗室正統觀念卻把沒做過皇帝的拓跋晃尊為恭宗皇帝,把實際擔任皇帝的拓跋余排除在皇室正統之外。
○拓跋譚
拓跋譚(?~452),鮮卑族,北朝司州平城(今山西大同)人,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之子,拓跋氏王室成員,初封燕王,後改封臨淮王。
拓跋譚的母親是太武帝拓跋燾的偏房嬪妃“弗椒房”,太平真君三年(442),只有十幾歲的拓跋譚被父親敕封為燕王。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二月,太武帝拓跋燾藉口要到南朝劉宋境內的雲夢(今湖北江漢平原及附近丘陵)去狩獵,興兵南下。宋文帝劉義隆趕忙命邊城將領閉門拒守,結果被北朝軍隊順勢攻下了懸瓠(今河南汝南)、汝南(今河南上蔡南)、南頓(今河南項城西南)、汝陽(今河南商水西北)、潁川(今河南長葛東北)等地。同年七月劉宋王朝決定反攻為守,派遣輔國將軍蕭斌率6萬大軍攻打北魏濟州(今山東茌平西南),同時派出寧朔將軍王玄謨西攻滑台(今河南滑縣城關鎮)。太武帝拓跋燾一方面命枋頭(今河南濬縣西南)鎮將、平南將軍、南康公杜道俊助守兗州(今山東兗州),另一方面在京師平城加緊備戰“治兵於西郊”(《魏書·世祖紀》),積極做好大舉南伐的準備。當年九月,太武帝拓跋燾輿駕親征,燕王拓跋譚被授予中軍大將軍,率領大軍揮師南下。
這年十月,拓跋燾率領10萬大軍來到枋頭鎮,他隨即命令殿中尚書長孫真率領騎兵5千搶渡黃河,防備劉宋王朝寧朔將軍王玄謨遁走。緊接著北朝軍隊大舉渡河,王玄謨害怕極了,趕忙棄軍而走。南朝軍隊四處潰散奔走,北朝將士追擊斬首1萬餘級,繳獲器械堆積如山。拓跋燾乘勝前進至東平(今山東東平東南),剛剛占領濟州的劉宋輔國將軍蕭斌慌忙棄城退保歷城(今山東濟南)。
在奪取戰略主動權之後,拓跋燾下令諸將分道並進:燕王拓跋譚率中軍主力部隊南下,征西大將軍、永昌王拓跋仁自洛陽(今河南洛陽)出壽春(今安徽壽縣),殿中尚書長孫真直趨馬頭(今安徽懷遠南馬頭城),楚王拓跋建直插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高涼王拓跋那自青州(今山東青州)趕赴下邳(今江蘇濉寧西北古邳鎮),拓跋燾親自由中道進擊。
十一月初,北魏大軍逼近南朝重鎮兗州治所鄒山。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因鄒山(今山東鄒城東南)地形比較險固,就在那裡存積了大量軍糧作為守御之備。燕王拓跋譚帶領北朝大軍率先向鄒山發起攻擊,劉宋王朝魯郡太守崔邪利率所屬城池投降,拓跋譚一舉繳獲了劉宋王朝儲備的軍糧稻米30萬石,給北魏南下軍隊籌足了糧餉,拓跋燾知道後高興極了。燕王拓跋譚拿下兗州周邊地區後,拓跋燾還派人到曲阜孔林以太牢祭祀了孔子。
緊接著,北朝大軍漸次向彭城(今江蘇徐州)、盱眙(今江蘇盱眙)進發。十二月初,拓跋燾進軍淮河。劉宋王朝憑恃淮河天險,在沿河一帶素不設備。燕王拓跋譚立即督造了數十隻木筏,讓將士們悄悄地偷渡過去,占領了對岸陣地。
淮水岸邊的盱眙(今江蘇盱眙)古城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劉宋王朝派遣輔國將軍、假節、置佐臧質率1萬多精兵趕赴救援。臧質進入盱眙閉門拒守,宋文帝劉義隆又派屬下將軍胡崇之等率眾2萬支援盱眙。盱眙城東有一座高山,臧質惟恐北朝軍隊占領山頭俯視城中,命令胡崇之、臧澄之率兩軍紮營于山上,臧質率主力紮營城南。拓跋譚率軍猛攻胡崇之、臧澄之二營,胡崇之等二軍驚潰,遂斬首萬餘級。接著拓跋譚又率軍衝擊前來增援的積弩將軍毛熙祚,大敗敵軍,敵將胡崇之、臧澄之、毛熙祚全部被殺,占領了劉宋王朝淮南(淮河下游南岸地區)各地。
拓跋譚奪取淮南勝利之後,永昌王拓跋仁和高涼王拓跋那的兩支大軍也於同日到達長江北岸,拓跋燾面臨長江,起行宮於瓜步山(今江蘇六合東南)。宣告南伐取得重大勝利。
同年十二月拓跋燾車駕還宮後。改封秦王拓跋翰為東平王,燕王拓跋譚為臨淮王,楚王拓跋建為廣陽王,吳王拓跋余為南安王。
正平二年(452)十月戊申這一天,拓跋燾的孫子拓跋浚通過政變成功取得了皇帝的位子。為了維持政權穩定,作出了犧牲臨淮王拓跋譚、廣陽王拓跋建兩位皇叔的抉擇。興安元年(452)十一月癸未這一天,臨淮王拓跋譚和弟弟廣陽王拓跋建這兩位風華正茂、年輕有為的王室成員,就此過早地結束了他們的生命。
拓跋譚的兒子拓跋提,襲封了父親的爵位。擔任梁州(今河南開封)刺史時,以貪默受賄、縱容不法被削職加罰,流放到北部邊鎮。後來拓跋提的兒子員外郎拓跋穎請求代父戍邊,孝文帝沒有同意。太和十七年(493)拓跋提從駕南伐至洛陽,參定了遷都之議,不久就去世了。後來以預參遷都功,追封長鄉縣侯。
拓跋提的長子元昌,字法顯,喜好文學。父母去世治喪之時,悲哀之情連行人都感動不已。世宗宣武帝復封其為臨淮王。
元昌的兒子元彧,字文若,紹封臨淮王后,在北魏末期很有作為。《魏書·太武五王傳》為他撰寫了相當篇幅的傳記。
○拓跋浚
拓跋浚(440~465),字烏雷直勤,鮮卑族,北朝京師平城(今山西大同)人,北魏王朝第五代帝王高宗文成皇帝
拓跋浚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嫡孫,皇太子拓跋晃的長子,他從小聰明豁達,很招拓跋燾喜愛。5歲那年跟隨拓跋燾北巡,看到部落首領正在處罰一名奴隸,他立即命令把人放掉。稍稍長大後,他不斷參與太武帝後期的一些大政,太平真君十一年(450)代表北魏朝廷給南朝劉宋政權寫信。正平元年(451)十二月,他被拓跋燾封為高陽王,不久因世嫡皇孫不宜在蕃的緣故,取消了封號。
正平二年(452)十月戊申這一天,拓跋浚通過成功政變取得了皇帝的位子,他在永安前殿宣布全國大赦,改年號為興安元年,此時剛剛才13歲。
拓跋浚當政之初,政權基礎並沒有想像中那么穩固。他剛一登基,擁立有功的驃騎大將軍拓跋壽樂與尚書令長孫渴侯就相互爭權,把朝中搞得烏煙瘴氣。拓跋浚果斷地將這兩人賜死,穩住了朝政。不久,為了防患於未然,他又暗中誅殺了仍舊健在的兩位叔父廣陽王拓跋建、臨淮王拓跋譚。接著他以“議不合旨”(與皇帝意見不統一)罷免了太尉張黎、司徒古弼等內閣大臣並隨後處死了他們,進而殺掉對自己支持不力的樂陵王周忸。同時,拓跋浚追謚沒有當過皇帝的父親拓跋晃為恭宗皇帝,以示自己的正統地位。其後他又有效地粉碎了京兆王杜元寶、建寧王拓跋崇、永昌王拓跋仁的叛亂,大刀闊斧地強化了朝廷的集權。
“世祖經略四方,內頗虛耗。既而國釁時艱,朝野楚楚。”(《魏書·高宗紀》)面對拓跋燾末期連年用兵,國庫虧空嚴重,各部族之間矛盾重重的局面,拓跋浚決心創建一整套新的社會秩序。太安元年(455),他首先頒布了減免刑罰的政令,接著又派遣尚書穆伏真等30人組成皇家調查祖巡行州郡,考察各級官吏,整頓地方秩序。太安四年(458)五月,他在“國家之制,賦役乃輕;比年已來,雜調減省”,“物獲其所,人安其業”,強調減輕免除賦稅徭役,鼓勵人民安居樂業的基礎上,同時申令嚴格杜絕地方官員貪污受賄,違者嚴懲不怠。太安五年(459)九月,拓跋浚堅持賞罰分明的原則,號召人們舉報那些曾經貪污公私財物,致使國庫空虛,民不聊生,且至今還沒有受到懲處的各級地方官員。同年十二月,他繼續發布政令,要求各地做好救災減災工作,打通糧食運輸渠道,嚴懲那些“分職不均,使上恩不達於下,下民不贍於時”的典司之官。和平二年(461)正月拓跋浚布告天下,嚴禁官商勾結,棄農經商,對於由此造成“編戶之家,困於凍餒;豪富之門,日有兼積”的責任人從重處理,“犯者十疋以上皆死”。和平四年(463)三月,他重申禁止官吏私自徭役人民的法令,犯者“論同枉法”。同年八月他再次下令“有賣鬻男女者,盡仰還其家”,如發生“不聽取贖,有犯加罪。若仍不檢還,聽其父兄抗訴,以掠人論”,從而減少了人口買賣和人民流離失所的現象。十月份他宣布反對鋪張浪費,禁止喪葬嫁娶越度奢靡,要求有關部門為此制定出適度消費的標準。連續不斷的一系列有力措施,創造了寬鬆的社會環境,調動了人民民眾的積極性,生產得到大力發展,國力不斷增強。而他開創的“賜京師民年七十以上太官廚食,以終其年”,保障了不少老人不餓肚子。(引文均出自《魏書·高宗紀》)
拓跋浚很重視文韜武略,他自己也有著很高超的武功。面對高4百餘丈的靈丘南山,他彎弓發矢一箭射去,超逾山頂30餘丈,箭飛過山南2百20步。和平三年(462)十二月他舉行了大規模軍事演習:“制戰陳之法十有餘條。因大儺耀兵,有飛龍、騰蛇、魚麗之變,以示威武。”重要的是,他在位期間注重的是不斷積累和提高北魏王朝的綜合實力,對外用兵的次數卻非常之少,基本結束了以疆土擴展為主要目的之軍事行動,對南朝劉宋僅有3次小規模的邊境接觸,對柔然只用過1次兵。另一方面他努力發展與劉宋王朝及其他國家和部落之間的外交關係,經常互派使者通貢,使南北朝雙方得以共同繁榮。
“文成復佛”是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拓跋浚執政之初,立即於興安元年十二月解除禁令“初復佛法”。復佛後的第二年,拓跋浚主動從中山(今河北定州)召回高僧曇曜,而他騎馬出巡時,因座騎咬住曇曜的衣服而演繹了一場“馬識善人”的故事。他把高僧曇曜迎入宮中,奉以師禮並常請曇曜當面詳談,宣講佛法。和平元年(460)拓跋浚任命曇曜為沙門統負責人,批准由曇曜主持在京師平城西面武州塞(今山西大同西)鑿山開壁,打造石窟五座,分別鐫建一尊佛像:“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偉,冠於一世。”(《魏書·釋老志》)曇曜五窟的開鑿,為此後舉世聞名的大同雲岡石窟大規模續建開了好頭,也為洛陽龍門石窟的打造確立了方向,樹立了樣板。
從興安元年(452)至和平六年(465),拓跋浚在位14年,他“興時訊息,靜以鎮之,養威布德,懷緝中外”,北魏王朝在他的治理下轉向興旺,國內比較明顯的變化是他執政頭幾年各地零星的叛亂活動,到其統治後期幾乎絕跡了。南北朝之間和平共處呈現主流,最終形成了北強南弱的力量格局。
○拓跋弘
拓跋弘(454~476),字萬民,鮮卑族,本族名第豆胤,北朝京師平城(今山西大同)人,北魏王朝第六代帝王顯祖獻文皇帝。
拓跋弘是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長子,他是拓跋浚於興光元年(454)六月帶著寵妃李貴人“行幸陰山”時,七月間突然降生在行進途中陰山北麓的,有研究者認為拓跋弘或因母親鞍馬勞動而提前出生。太安二年(456)二月,3歲的拓跋弘被父親立為皇太子。他聰睿機智,勤奮好學,孝敬長輩,尊敬師友,很小時候的時候就因家庭的感染而懂得“濟民神武之規”,“治國安邦之道”。拓跋浚對拓跋弘既喜愛又看重,就在拓跋弘出生的那天,拓跋浚下令全國大赦並改換年號,第二年給拓跋弘取了名字,又對京城給予曲赦同時改換了年號,立拓跋弘為皇太子時,拓跋浚再次宣布大赦天下。
和平六年(465)五月,12歲的拓跋弘在父親拓跋浚去世後繼承了皇權,他指派內閣大臣宣布大赦天下,尊皇后馮氏為皇太后。接著馮太后和大臣們磋商,任命侍中、車騎大將軍乙渾為太尉、錄尚書事,東安王劉尼為司徒,尚書左僕射和其奴為司空,淮南王拓跋他為鎮西大將軍、儀同三司,繁陽侯李嶷為丹陽王,征東大將軍馮熙為昌黎王,組成新一屆朝廷。而在此之前,車騎大將軍乙渾趁亂假傳聖旨,殺了尚書楊保年、平陽公賈愛仁、南陽公張天度、平原王陸麗,把乙渾認為異己派的大臣們清理了一批。這年七月,太尉乙渾擔任了丞相,位居諸王之上,事無大小,都由乙渾來決斷。
還不到成年的拓跋弘雖然對朝廷的事情略知一些,但畢竟沒有直接上朝處理軍國大政的經驗,乃由養母馮太后臨朝稱制。拓跋弘當太子時就一直由馮皇后撫養(生母李貴人按例賜死),待他如同親生。丞相乙渾圖謀篡位,拓跋弘無計可施,馮太后於天安元年(466)二月設計把乙渾逮捕處死。在他們共同主政時間裡,北魏王朝於和平六年(465)六月下詔削減稅賦:“今兵革不起,畜積有餘,諸有雜調,一以與民。”同年七月發布整飭吏制條令:“今制:刺史守宰到官之日,仰自舉民望忠信,以為選官,不聽前政共相乾冒。若簡任失所,以罔上論。”天安元年(466)九月通令興學崇儒:“初立鄉學,郡置博士二人、助教二人、學生六十人。”一系列勤政治國的舉措,使獻文朝前期充滿活力。
天安二年(467)皇子拓跋宏出生,馮太后和拓跋弘都很高興,大赦天下,改元皇興。不久,拓跋宏被立為太子,馮太后將主要精力投入撫育皇太子之中,把執政大權交還給拓跋弘。親政後的獻文帝雄心勃勃,在皇興二年(468)奪得劉宋王朝河南4州的大好形勢下,繼續派濟南王慕容白曜南征劉彧,上黨王長孫觀西征吐谷渾拾寅,使獻文朝顯得更加欣欣向榮。
皇興後期,不聽政事的馮太后並沒有完全放棄權力,她提拔自己的親哥哥馮熙為太傅,時刻監督皇帝的言行。而“太后行不正,內寵李弈”,獻文帝深以為恥,因事誅之,太后很不得意,於是雙方矛盾不斷加深,致使獻文帝“雅薄時務,常有遺世之心,欲禪位於叔父京兆王子推。……群臣固請,帝乃止。”(《魏書·顯祖紀》)無奈之下拓跋弘於皇興五年(471)把5歲的太子拓跋宏扶上帝位,自己被群臣尊為太上皇帝,移居到只有黃土台階和原木椽檁的崇光宮。
當了太上皇帝之後,拓跋弘雖然“國之大事鹹以聞”,照常經管國家大事,然而有了太子當政,更強似太子監國,更多的時間投身到縱橫馳騁,四海爭雄的軍事行動中。延興二年(472)二月,北部蠕蠕部落進犯,拓跋弘親自披掛,由平城北郊點將出征。蠕蠕部落兵敗逃走,部帥阿大幹被迫率1千餘戶來降。東部敕勒叛奔蠕蠕,拓跋弘率領大軍追擊至石磧,直到敵人跑遠才下令收兵。十月,蠕蠕又來進犯邊塞,危及五原(今內蒙烏拉特前旗)。十一月,太上皇帝拓跋弘親率大軍征討,準備北度大漠襲擊,蠕蠕聽聞北魏大軍來到至,嚇得北走數千里。拓跋弘認為窮寇遠遁不可追,勒兵而回。延興三年(473)八月,在上黨王長孫觀等征討吐谷渾拾寅獲勝的基礎上,太上皇帝拓跋弘帶著兒子孝文帝拓跋宏一道巡幸河西(古指青海、甘肅黃河以西地區),吐谷渾國王拾寅謝罪請降。這年十月,拓跋弘親自率軍南征。十一月到達河南後,他對河南7州官員違法亂紀表示了極大的憤慨,要求朝廷派員進行嚴肅查處。在懷州(今河南沁陽)他親自問民疾苦,賜給老年人和孝順者耕地及布帛。
對名義上做了太上皇帝,實際上與皇帝並沒有太多區別的拓跋弘,升任太皇太后的馮氏對他的嫉恨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愈來愈強烈了。她看到除了國家大事還要由太上皇帝朱批外,拓跋弘還牢牢把持著軍權不肯放手,特別是獻文帝還不斷注視著太皇太后的私生活,這就使馮氏感到莫大的威脅。承明元年(476)六月辛未這一天,太皇太后馮氏派人毒死了太上皇帝拓跋弘。
獻文帝拓跋弘是北魏封建化進程中一位承前啟後較有作為的年輕皇帝,其執政年間,在以往北魏道武帝、北魏太武帝諸朝的基礎上,勵精圖治,整頓內政,增強國力,四出征討,致力統一,保衛了北魏封建化的既有成果,並推進了北魏的封建化進程,為孝文帝改革和北魏封建化進程的最終完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司馬金龍
司馬金龍(?~484),字榮則,祖籍懷州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父輩時移居北方,南北朝貴族,北魏高級官員。
司馬金龍是三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司馬懿(晉朝建立後謚為晉宣帝)弟弟司馬馗的九世孫。他的祖父司馬榮期,東晉時任益州刺史,不幸被益州參軍楊承祖所殺。司馬金龍的父親司馬楚之當時17歲,送父喪回家鄉丹楊(今安徽當塗),結果遇到劉裕(宋朝開國皇帝)發動政變誅夷司馬氏,他的叔父司馬宣期、兄長司馬貞都遇害了。司馬楚之裝扮成和尚逃到河南,組織起一支反抗劉宋王朝的軍隊。
泰常四年(419)三月司馬楚之帶領司馬順明、司馬道恭等投奔北魏,被授予荊州刺史。北魏奪取劉宋河南之後,將司馬楚之率領的人口安置在汝南、汝陽、南頓、新蔡四郡,壯大了新建立的豫州。太武帝初年(424),司馬楚之把妻子安置在鄴郡(今河北臨漳)居住。不久,司馬楚之被調入京師授予安南大將軍,封琅琊王,率軍對抗南朝。趕赴前線之後,司馬楚之在長社擊破宋將到彥之,又與冠軍將軍安頡一同攻下了滑台(今河南滑縣城關鎮),擒獲宋將朱修之、李元德及東郡太守申謨,俘虜1萬餘人,打了一個大勝仗。其後,他被召回京城擔任散騎常侍。宋將裴方明、胡崇之進攻仇池。司馬楚之與淮南公皮豹子等指揮關中諸軍擊敗裴方明,生擒胡崇之,解了仇池之圍。
拓跋燾北伐蠕蠕,司馬楚之與濟陰公盧中山等負責督運軍餉。北魏鎮北將軍封沓逃亡到蠕蠕,為敵人出謀獻策令擊司馬楚之以絕糧運。司馬楚之發現蠕蠕偵察兵之後,立即伐柳為城,灌水冰凍,有效地防止了敵人逼攻。太武帝拓跋燾聽說後嘉獎了司馬楚之,不久就拜他為假節、侍中、鎮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雲中鎮大將、朔州刺史。司馬楚之鎮守雲中20餘年,以清儉著稱。逝世後追贈征南大將軍,領護西戎校尉、揚州刺史,謚貞王,陪葬金陵。
司馬金龍是其父司馬楚之來到北朝又娶了北魏王室姑娘河內公主之後,在北方地區出生的孩子。根據司馬楚之先後在北朝的鄴(今河北臨漳西南鄴鎮)、司州平城(今山西大同)、朔州雲中(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等地居住,司馬金龍有可能出生於京師平城(今山西大同)。
司馬金龍小時候很象父親那樣,既肯用心讀書,又愛鑽研軍事。稍稍長大之後,司馬金龍成為北魏朝廷的中書學生。不久,他進入朝廷擔任中散大夫。拓跋弘(北魏顯祖獻文帝)當太子時,司馬金龍被任命為東宮太子侍講,成為北魏皇儲身邊的官員。
司馬金龍雖然不是司馬楚之的長子,但卻是出生在北魏土地上的第一個兒子,其母又是拓跋王室公主,因此承襲了父親琅琊王的爵位。接著北魏朝廷就拜他為侍中、鎮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雲中鎮大將、朔州刺史,讓他繼承了父親的職務,擔當起北方邊疆地區的防務。《魏書·司馬楚之傳》評述說:“楚之父子相繼鎮雲中,朔土服其威德。”司馬金龍晚年時,朝廷任命他為吏部尚書,征入京師。
司馬金龍有過幾位妻子。起初他娶了太尉、隴西王源賀的姑娘,名叫姬辰,生有司馬延宗,司馬纂,司馬悅等幾個兒子。後來又娶了河西王沮渠牧犍與北魏世祖拓跋燾妹妹武威公主所生的姑娘,生有兒子司馬徽亮。因武威公主有寵於文明太后馮氏,於是朝廷就安排司馬徽亮承襲父親的爵位。按慣例由王降為公。司馬悅後來升任豫州刺史,特別善於辦案。上蔡董毛奴帶錢5千死於道路,郡人懷疑張堤打劫,恰巧又從張堤家搜出錢5千。司馬悅觀察情況,疑有不實。後來找到劫匪遺留現場的刀鞘,司馬悅認為這不是一般的工藝,於是召州內刀匠查問,終於逮到真兇董及祖。司馬金龍曾孫司馬裔在後周曆任巴州、懷州、信州、潼州刺史,在《北史》有傳。
太和八年(484)琅琊王司馬金龍去世,與先他去世的妻子姬辰共同埋葬在京師平城白登之陽北魏貴族墓葬區。1965年冬,大同市石家寨村在農田水利建設打井時發現該墓,隨即由市博物館進行了發掘清理。司馬金龍為磚砌多室墓,由墓道、墓門、前室、甬道、後室和耳室組成,坐北向南,墓室南北總長17.5米,斜坡墓道長28米。整個墓室用青灰色磚5萬塊,一面有細繩紋,磚側有“琅琊王司馬金龍墓壽磚”十字陽銘文,是為建墓專門燒制的。在墓門券頂上部,鑲有石質司馬金龍墓表,甬道前部東側置有司馬金龍夫婦墓銘。雖然該墓早年被盜,隨葬品遭到破壞和劫掠,但仍出土大量珍貴的釉陶俑、陶器、瓷器、鐵器、石雕和木板漆畫等450餘件珍貴文物。特別是出土的石雕棺床、石雕柱座及木板漆畫是一批罕見的藝術珍品,為研究北魏時期的繪畫書法、雕刻、漆工藝等提供了寶貴的資料,是我國美術史上的一次較重要的發現。
司馬金龍墓表方趺圓首。篆額“司空琅瑘康王墓表”4行8字。碑文楷書10行,行7字,共66字。全文為“維大代太和八年歲在甲子十一月庚午朔十六日乙酉,代故河內郡溫縣肥鄉孝敬里,使持節侍中,鎮西大將軍吏部尚書、羽真司空、冀州刺史、琅瑘康王司馬金龍之銘。”字型呈扁方形,蠶頭燕尾,尚有隸意,系漢隸演變為行楷北魏較南朝稍晚的典型。體勢剛健古樸,石質與書刻俱佳。
○元宏
元宏(467~499),原名拓跋宏,鮮卑族,北魏第6任國君。顯祖獻文帝拓跋弘之長子,皇興元年(467)八月生於平城(今山西大同)紫宮。公元471年秋,元宏五歲時,在太華前殿從父皇獻文帝那裡接過皇位,史稱北魏孝文帝。孝文帝元宏登基後共在位28年,初改元延興,後改元承明、太和。廟號高祖。
依照那時的封建祖制,凡被立為太子的,皆“立其子殺其母”,元宏也不例外,就在其於皇興三年(469)夏被立為皇太子的同時,他的生母李夫人也被賜死了。這樣年幼的元宏便一直由祖母馮太皇太后呵護成長。在元宏登基後的近20年間,國是幾乎都是祖母馮太皇太后說了算的。因而,在471年至490年間,政權一直由聰明能幹的馮太后把持和操縱著。漸漸長大懂事的元宏和朝中的一些臣子們對馮氏獨斷專橫、大權獨攬的作法頗有微詞,中間也發生過多起不愉快的事件。不過馮氏當國還是能夠基於國家利益和大局所著想和考慮的,尤其在大是大非問題上,祖孫二人還是能夠同心同德形成合力,求同而存異,取得共識的。
元宏自幼聰穎過人,思維超前,年紀雖少,見解獨特,史書說他精通《詩》、《書》五經,對漢學禮儀也倍加推崇。太和八年(484)年僅13歲的元宏即在祖母馮太后的主持和協助下,對一些不切時宜的陳規進行了一次次的改革和創新,首頒俸祿制,規定官員以級別論俸祿,有效地遏制了官吏的貪贓行為,國家的收入也隨之增加;次推均田制,將荒地分給老百姓墾種,如此一來,開墾的田地多了,百姓的生產和生活自然也就趨於穩定,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權貴無休止的侵占,緩和了階級矛盾,促進了社會和諧;太和十年(486)再推三長制﹐整頓戶籍,以取代過去的宗主督護制。三長制規定:五家為鄰,設一鄰長;五鄰為里,設一里長;五里為黨,設一黨長。“三長”按規定各取既得利益,暢以政令,各司其職。三長制的建立﹐打破了豪強蔭庇戶口的合法性,清理了隱丁漏口,推動了均田制的實施,國家直接控制的自耕農民大量增加,賦稅收入相應提高,農民負擔也跟著有所減輕,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擁護。
太和十四年(490)九月,49歲的馮太后辭世,親政後的元宏,祖母恩德與教誨永存心間,一有空便“車駕謁永固陵”。《魏書》云:“高祖孝於太后,乃於永固陵東北里余,豫營壽宮,有終焉瞻望之志。及遷洛陽,乃自表纏西以為山園之所,而方山虛宮至今猶存,號曰‘萬年堂’雲。”然在盡孝的同時他更不會忘記將改革偉業進行到底……太和十七年(493),元宏經反覆考察、論證、比較,毅然作出了遷都洛陽的決定。他認為,古都洛陽依山傍水、景色怡人,人文資源、自然資源得天獨厚,且交通便捷、氣候適宜,可謂四季如春,加之這裡通年商旅雲集,市井繁盛,文化積澱也頗為深厚,移都於此絕對是最明智的選擇。
遷都洛陽後的元宏,以超凡的膽略和氣魄,迅即展開了大刀闊斧的新一輪改革。重點是扭轉鮮卑族內遷者原有的各種落後生活習俗。期間,他啟用了大量漢族賢士,充當其核心智囊或謀士,為其大力推進改革提供第一手資料。在這些漢族謀士的幫助下,先後進行了易鮮卑服裝為漢服。太和十九年(495)十二月,“引見群臣於光極堂,班賜冠服。”這是易鮮卑官服為漢官服的具體行動;並規定三十歲以下的鮮卑年輕官吏,在朝堂上要一律使用漢語,不得再說鮮卑語。三十歲以上的鮮卑官吏,應逐步以漢語取代鮮卑語。他說“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年三十以上,習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漸習,風化可新。”(《魏書·鹹陽王禧傳》)還規定內遷洛陽之鮮卑人,必須以洛陽為籍貫,死後不得再歸葬平城;繼於太和二十年(495)正月,下詔改繁瑣的鮮卑貴族原有姓氏為漢姓,將拓跋氏改為元氏,丘穆陵氏改為穆氏,步六孤氏改為陸氏,賀賴氏改為賀氏,獨孤氏改為劉氏,賀樓氏改為樓氏,勿忸於氏改為于氏,是連氏改為連氏,仆蘭氏改為仆氏,若干氏改為苟氏,拔列氏改為梁氏,撥略氏改變為略氏等。為儘快移風易俗,他大力倡導鮮卑族和漢族通婚,並率先納取漢族大姓盧、崔、鄭、王4家的女兒為妃,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漢族大姓,還為自己的幾個弟弟都娶了漢族的女兒為妻。這種姻親關係,把漢族豪門和鮮卑貴族的利益綁在一起,壯大了北魏的統治力量。而且,血統的交融更加速了漢化的進程;革除鮮卑舊制,改鮮卑官制、法律、禮儀、典章等為漢制,廢除鮮卑族原有的政治制度,參照漢制,重新制定官制禮儀,修訂法律,改革官職稱謂;同時,在鮮卑中建立門閥制度,把漢族地主的門閥制度推廣到鮮卑貴族當中,按門第之等級,確定官職的高低。這套制度在北朝一直沿用,從而形成了關隴氏族和代北氏族兩大門閥集團;他積極推行文治,整頓吏治。對官吏實行三年一考,經三考“升賢明有績者,退庸劣無功者”。他規定五品以上的官吏由他親自考核,六品以下的官吏由吏部會同地方考核。“上上者遷之,下下者黜之,中中者守其任”。經整頓,改變了官吏冗散的狀況,使得百官勤於政事,對完備國家封建制度起到一定的作用。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多數北方少數民族在語言、服飾、風俗習慣上與漢族逐漸趨同,中原文化得到了豐富和發展,少數民族的食物、服飾、藝術、生活用具等,逐漸融入到漢族人民的生活當中。
元宏在位時推出的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對強化中央集權,鞏固統治地位,化解社會矛盾,發展社會生產力,加速鮮卑拓跋部的封建化進程,促進民族融合,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因之,北魏迎來了歷史上最為鼎盛的輝煌時期。基於這種良好的環境,元宏在他遷都洛陽後不久,便開始了大規模興建龍門石窟的壯舉,給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
○元淑
元淑(446~507),字買仁,鮮卑族,自稱司州河南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北魏王朝高級官員。
元淑的祖先是鮮卑拓跋部首領,其高祖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東晉時在繁畤北(今山西渾源西坊城)繼承代王君位,統領北方代國。曾祖什翼犍第五子拓跋壽鳩、祖父常山王拓跋遵在《魏書》與《北史》均有傳記,為北魏前期軍政要人,他們在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後,跟隨南遷的鮮卑部族進入京師,成為定居司州的皇族。
元淑的父親常山康王拓跋素,為北魏太宗明元帝從母所生,因此很受太宗拓跋嗣的親寵。年少的時候拓跋素就常常在皇帝身邊,長大後不斷擔任顯赫的官職,還賜爵尚安公,拜外都大官。世祖太武帝拓跋燾執政後,拓跋素又承襲了祖上常山王的爵位。休屠王城(今甘肅武威)的郁原等部族反叛,拓跋素奉命征討,斬殺了部落首領,將該部落千餘家人口遷徙於涿鹿之陽,建立平原郡(今河北涿鹿東南)安置他們。北魏王朝奪取了大夏國都統萬城(今陝西靖邊白城子)後,拓跋燾看到拓跋素很有威信與謀略,於是拜他為假節、征西大將軍鎮守其地。此後又拜拓跋素為內都大官。高宗拓跋浚即位,執行寬鬆的稅賦政策,罷除了各項雜調。有關部門反映國家財力不足,堅持要求恢復原有稅賦。大臣們對此漠不關心,惟有拓跋素站出來說:“我常聽人們說:‘百姓衣食不足,怎能給足國君?’”高宗文成帝對此議論極為稱道。在群臣議定皇子名字時,拓跋素與司徒陸麗商議認為:“古帝王之制名,其體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伏惟陛下當盛明之運,應昌發之期,誕生皇子,宜以德命。”(《魏書·昭成子孫傳》)高宗拓跋浚聽從了他們的意見。拓跋素本來是皇室宗屬,又年高德劭,雅性方正,文成帝拓跋浚常引他入宮,訪問治國政事。拓跋素居官50載,中正始終如一,被稱為當時的賢者。拓跋素死後,享受陪葬金陵,配饗廟庭的特殊待遇。
元淑是拓跋素的第二十五子,本人在《北史》有傳。他生於世祖太武帝太平真君(440~451)年間,或可能就出生在父親為官的京師平城。少年時期的元淑本來名叫拓跋淑,自從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遷都洛陽,下令“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堅決擁護遷都的他立即跟隨孝文帝改姓元氏,同時將自己的籍貫也說成司州河南洛陽。
北方少數民族出身的元淑從小善於騎射,能彎3百多斤的硬弓。只是他在家族中排行老小,按齒序輪不到承襲爵位。高祖孝文帝時(471年至499年在位)元淑被朝廷任命為河東太守,擔任了地方父母官。河東(今山西運城)盛產官鹽,當地風俗一向以經商販運為業,只有一部分人種田採桑。一些從事商販的人們,到30歲時甚至不認識耒耜(耕地的犁)。元淑到任後勸告老百姓以農為本,還親自種田作為示範。當地老百姓遵照他的指引,只用兩年時間就實現了家家自給自足,河東地區的農業生產得到很好的恢復與發展。嘗到甜頭的河東老百姓唱著民謠歌頌他說:“泰州河東,杼柚代舂。元公至止,田疇始理。”(《北史·元淑傳》)
北魏遷都洛陽後,舊京平城作為北方重要軍事基地,需要智勇雙全,威信卓著的官員前來鎮守,朝廷選派年輕時熟悉舊京情況的元淑當此重任。從此之後,元淑成為北魏遷都後留守舊京平城的最高軍政長官,同時兼任平北將軍、肆(今山西忻州)、朔(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土城子)、燕(今河北涿鹿廣寧)三州刺史,都督雲中恆州東西二道諸軍事,管轄著北方地區的大片土地和軍地人口。在任期間,他為北魏邊疆地區的安定作出過許多貢獻,也為舊京平城的保護與發展出了大力。
北魏正始四年(507)十月廿三日,元淑在擔任平城鎮將任期內不幸去世,享年61歲。朝廷追謚他曰“靜”。元淑的妻子呂氏,是賀渾給事、相州刺史、相國侯、趙郡(今河北趙縣)人呂金安的第六女,也出身於官宦門第,於正始五年(508)三月十五日去世,享年56歲。夫妻二人合葬在舊京平城白登之陽(今山西大同東南小南頭東王莊)。元淑有7個兒子,都在北魏各地為官。其中元季海字元泉,在兄弟們中間最有名譽,曾擔任洛州刺史。元季海的妻子是司空李沖的女兒,孝莊帝元子攸的從母,賜爵唐郡君。元季海後來跟隨孝武帝入關,升遷為馮翊王,任中書令、雍州刺史,又升任司空。元淑的孫子元亨,在周、齊分隔後由洛陽輾轉逃至長安。受到文帝元寶炬的歡迎,大統末襲爵馮翊王,改封平涼王。隋文帝受禪,擔任衛州刺史。
1984年大同市博物館對北魏元淑墓進行了考古發掘,出土包括陶器、石器、木器、竹器、銅器、鐵器、骨器等數10件珍貴文物,並有《魏元公之墓誌》一方,全文511字,字型魏碑中含隸意,端正秀拔。從墓葬格局及出土文物來看,元淑作為北魏王朝貴族,在舊京金城擁有公館,過著寬裕的生活,隨葬物中還有皇帝賞賜年長臣民的鳩杖等物品。
《魏元公之墓誌》高度概括了元淑的一生:“承脈皇極,分瓊帝緒。孝友軫於齠年,忠順發於未弁。靖與停淵爭其凝,動與流波競其駭。至於始立,而栽黃霸之風;暨於不或而樹,勿揃之化。標九功於千祀,顯六德於萬葉,故文煥於魏史,可得而略之。”
○元恪
元恪(483~515),鮮卑族,北朝京師平城(今山西大同)人,北魏王朝第八代君主世宗宣武皇帝。
元恪是北魏高祖孝文帝元宏的第二個兒子,母親高夫人是司徒高肇的妹妹,太和七年(483年)閏四月生於平城皇宮,太和二十一年(497)正月立為皇太子。少年時期的元恪頗有些風度,喜怒不形於色,生活也比較儉樸。有一次,孝文帝想查看一下兒子們的志向,於是從平城府庫中拿出好多寶貝,陳列在皇宮內任意由兒子們選取。京兆王元愉等都競相攫取珍玩,唯有元恪只取了一隻骨如意而已,孝文帝感到十分驚奇。等到後來前太子元恂被廢為庶人,孝文帝和彭城王元勰說:“我早就看出這孩子有非常志相,今天更清楚了!”於是很快立為儲君。
太和二十三年(499)四月丙午孝文帝駕崩,第二天,元恪以太子的身份即皇帝位,宣布大赦天下。即位之初的太和二十三年(499)六月,元恪“分遣侍臣巡行郡國,問民疾苦,考察守令,黜陟幽明。文武應求、道著丘園者,皆加褒禮。”加強巡察制度,懲治貪官污吏,完善法律制度,實行獎罰分明。同時他遵照孝文帝遺囑,把高祖孝文帝三夫人以下的宮人全部遣散回家。
元恪執政初期,南北朝南弱北強的態勢十分明顯。景明元年(500)正月,南齊豫州刺史裴叔業以壽春(今安徽壽縣)內屬,朝廷立即調遣驃騎大將軍、彭城王元勰率車騎10萬前往接收,很快戰勝了趕赴支援的南齊將領胡松、李居士、陳伯之,殺敵1萬多人。元恪親政後,充分利用南梁代替南齊政權產生波動的機遇,廣泛爭取並吸納南朝投誠的各級官員,先後有角城戍主柴慶宗以城來降,南齊皇帝蕭寶卷的弟弟建安王蕭寶夤來降,鎮南大將軍、江州刺史陳伯之遣使請降,梁州刺史平陽縣開國侯翟遠,徐州刺史永昌縣開國侯陳虎,蕭衍行梁州事夏侯道遷據漢中來降,既壯大了北魏的軍事力量,又擴展了北朝的領土面積。其後雙方的一些戰爭,也是以元恪一方獲勝為多。到元恪執政後期,隨著南梁蕭衍政權的不斷鞏固,元恪主抓的軍事力量不但沒有得到發展,相比之下反而有所下滑。從正始三年(506)起,蕭衍將張惠紹陷宿豫、蕭容陷梁城、韋睿陷合肥城、桓和寇孤山陷固城,其間雖然有所恢復,但正始四年(507)四月鍾離(今安徽鳳陽)一場大水,導致常勝將軍中山王元英敗績而還。
北魏南遷之後,宣武帝元恪對農業更加重視,曾出台了許多鼓勵農業生產的政令。景明三年(502)十二月他下詔說:“民本農桑,國重蠶籍,粢盛所憑,冕織攸寄。比京邑初基,耕桑暫缺,遺規往旨,宜必祗修。今寢殿顯成,移御維始,春郊無遠,拂羽有辰。便可表營千畝,開設宮壇秉耒援筐,躬勸億兆。”於是他在京城洛陽開設了北魏王朝第一個先農壇,多次來到這裡躬耕種田,為百姓作出榜樣。正始元年(504)九月,他下詔命令沿淮河南北兩岸駐軍,要抓緊秋季節令播種小麥,不違春季農時插種粟稻,做到因地制宜,水陸兼用,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合理使用一切兵力,等到來年豐收,實現公私雙贏。“又詔諸州蠲停徭役,不得橫有徵發。”為了鼓勵畜牧業的發展,他於延昌三年(514)六月宣布“通河南牝馬之禁。”他甚至因為出現旱災,幾次減少了自己的膳食。然而,北魏世宗朝的農業形勢似乎不容樂觀。由於歷史積弊越來越多,人民民眾的生產積極性受到極大挫傷,天災人禍導致全國到處饑荒不斷,景明二年(501)竟發生“青、齊、徐、兗四州大飢,民死者萬餘口。”延昌三年(514)三月不得不“以京師谷貴,出倉粟八十萬石以賑貧者。”(《北史·世宗紀》、《魏書·世宗紀》)
在整頓各級吏制,減輕百姓負擔方面,宣武帝元恪也下了不少功夫。景明二年(501)正月,為了改善四方風氣,他分別派出大使進行糾風,並為此專門下詔。同年三月,他又下詔:“比年以來,連有軍旅,役務既多,百姓雕弊。宜時矜量,以拯民瘼。正調之外,諸妨害損民一時蠲罷。”正始元年(504)六月,他在一次詔令中,勇敢地承擔了因政局失誤、水旱災害使人民民眾災難不斷的責任,這在皇帝一言九鼎的封建社會並不多見。同時他還一再要求各地辦事一定要依照規章;辦案一定要公平處決;鰥寡孤獨貧困者一定要給予撫恤救助;徭役賦稅項目煩雜的一定要適當減免;賢明之士一定要提拔任用;貪殘佞諛一定要隨時懲處;男女愛戀一定要讓他們結合。永平四年(511)十二月,他發布考察官員的通告:“進善退惡,治之通規;三載考察,政之明典。正始二年以來,於今未考,功過難齊,寧無升降?從景明二年至永平四年,通考以聞。”不過在歷史積弊面前,元恪的措施總是無法全面落實,朝政卻顯得越來越腐敗。
《魏書·釋老志》說:“世宗篤好佛理,每年常于禁中,親講經論,廣集名僧,標明義旨。”他在位18年,對龍門石窟的修建頗為重視。另在“恆農荊山造珉玉六像一。三年冬,迎置於洛濱之報德寺,世宗躬觀致敬。”“至延昌中,天下州郡僧尼寺,積有一萬三千七百二十七所,徒侶逾眾。”
《魏書·世宗紀》評價他說:“史臣曰:世宗承聖考德業,天下想望風化,垂拱無為,邊徼稽服。而寬以攝下,從容不斷,太和之風替矣。比夫漢世,元、成、安、順之儔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